:::
阿爾巴尼亞裔的法國編舞家普雷祖卡的舞台手法創新。(《羅密歐與茱麗葉》)。(新象 提供)
焦點 焦點

里昻來的芭蕾不古典 法國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

許多世界上頗富盛名的歌劇院芭蕾舞團都經過一段古典芭蕾的洗禮,再轉型爲現代芭蕾甚或不轉型,但是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屬例外。由於所處的年代使它接受了許多新觀念的衝激,而著重多元化的表演風格,並且不斷邀請國內外富盛名的編舞家來茁壯舞團的演出經驗。

許多世界上頗富盛名的歌劇院芭蕾舞團都經過一段古典芭蕾的洗禮,再轉型爲現代芭蕾甚或不轉型,但是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屬例外。由於所處的年代使它接受了許多新觀念的衝激,而著重多元化的表演風格,並且不斷邀請國內外富盛名的編舞家來茁壯舞團的演出經驗。

法國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

3月3日 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3月6日 台中中山堂

舞碼:《愛情荒漠》《舞者的孤寂》《世紀的怒吼》

3月9〜12日 台北國家劇院

舞碼:《羅密歐與茱麗葉》

成立於一九六九年的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並非歷史悠久的舞團。因此在首創之初,藝術總監路易.艾爾羅(Louis Erlo)及續任的幾位總監均致力於建立舞團獨特的風格。愼重地委任當代編舞家瑪姬.馬漢(Maguy Marin)爲駐團編舞家,且以演出其編的現代版《灰姑娘》而深受注目,里昻芭蕾便更積極尋求現代芭蕾與當代的結合。

此次來台演出的舞碼,無論是在台北演的新版《羅密歐與茱麗葉》(安傑林.普雷祖卡Angelin Preljocaj編)或是在台中、高雄演出的小品:《愛情荒漠》Deserts D' Amour(多明尼克.巴古葉Dominique Bagouet編)、《舞者的孤寂》La Solitude du danseur(強—克羅德.加洛達Jean-Claude Gallotta編)及《世紀的怒吼》Stamping Ground(益里.季利安Jiri Kylian編)皆出自法國與荷蘭現代舞大師之手,而這群法國編舞家正屬七〇年代萌芽的新銳。

一九六八年法國社會的吶喊注入馬漢、巴古葉、加洛達等多位法國當代編舞家的創作思潮中。當時,整個法國社會充滿了暴戾、遊行、罷工,人們稱爲「一九六八年大恐慌」(La Crise de 1968),尤以五月十日學生暴動最爲激烈。他們吶喊,吶喊出心中的想法,喊到整個社會、文化、政治都爲之震動。但震動創造了什麼?創造了巴諾雷創作大賽(Concours de Bagnolet):一個讓年輕編舞者參與創作的良機。

加洛達:廝守法國西南家鄕

加洛達出生於法國西南大學城格烈勒佈(Grénoble),成名後並未遠離它;且於此地的文化中心任藝術總監,帶領自己的安米兒.琪布娃舞團(Troupe Emile Dubois)長期駐足於此。才華洋溢的他不僅編舞馳名,於影片方面亦有他鑽硏的成就。

在加洛達的作品裡時常可欣賞到許多豐富的角色及行頭,譬如:《Ivan Vaf-fan的未來》裡拜占庭古戰士的服飾,古典且趣味盎然;《向Yves致敬》裡群體裸奔的小孩,純眞的體態令人怎樣也揶揄不起來;又如《媽媽嗯》Mammane四位立在舞台中的全裸男子,令人乍看心驚,期待其後續發展。如此吸取觀衆視覺聚力的藝術鬼才,將其前十年的精華毫不保留地奉獻給法國舞台。

巴古葉:兼具創作與行政能力

社會的激盪亦有助於創作思考另類風格。巴古葉省思、靦腆地反映對人文精神的關注,一九八〇年巴古葉帶領自己的舞團於蒙波里耶(Montpellier)成立編舞中心,並於隔年創立聞名全法的蒙波里耶舞蹈藝術節。他利用城市來創造空間,賦予當代舞團、編舞家絕佳的表演舞台,亦利用編舞中心及藝術節帶領舞蹈風騷,爲藝術家創造舞蹈的另類表現。

在他許多的作品裡,模斯.康寧漢的影響很深。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美式思想的入侵,康寧漢激盪了法國舞蹈界,其編作之邏輯觀念:不斷烘托舞蹈基本元素與動力、數學式的組合及空間變化都吸引法國人,因此康寧漢可說是帶動法國當代舞蹈的始祖之一。

巴古葉的作品含有舞者深深的思索,身體綻放動作的變化及劇場式的效果。此次來台演出的《愛情荒漠》採用莫札特薩爾滋堡交響曲及Trisfan Murail的音樂,豐富而多變化。

普雷祖卡:充滿貴族神祕氣質

任何見到普雷祖卡的人都被他的貴族氣質及神秘感所吸引,他的舞講求哲學性及舞台視覺效果,也因爲如此,許多導演喜歡與他合作,如他在《世界之面》La peau du monde裡將舞者用剪開的皮條衣包著,充份展現其摩登感。舞台上亦做出大若山巒的溜滑板,長至整個舞台,舞者的動作及出入無不受此大溜滑板操控。普雷祖卡的劇場性深受七〇年代橫掃歐洲的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浸染,而《羅密歐與茱麗葉》裡茱麗葉身著瑪丹娜式乳頭突出的鐵製奶罩緊身衣,觀看此舞作宛如欣賞一場別出新裁的服裝秀,有時亦對他精采的舞台運用感到驚嘆。

里昻歌劇院芭蕾:融合芭蕾與當代創作

許多世界上頗富盛名的歌劇院芭蕾舞團皆經一段古典芭蕾的洗禮,再轉型爲現代芭蕾甚或不轉型,但是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屬例外。里昻本身即是一九六八新興工業城,戰後很快地篡升爲全法第二大城,因此舞團成立頗晚,於多事之秋的一九六八年後。由於所處的年代使它接受了許多新觀念的衝激,自首任總監至現任總監盧寇斯(Yorgos Lou-kos)的領導皆著重多元化的表演風格。他們不斷邀請國內外富盛名的編舞家來茁壯舞團的演出經驗。

法國目前許多負盛名的編舞家皆擁有各大劇院、文化中心的藝術或編舞總監職位,亦帶領屬於自己的舞團;同時也爲一些大劇院芭蕾舞團客串編舞。相同的風格由不同的表演團體、舞者來表現很有趣,芭蕾舞者及現代舞者畢竟在身體及內涵的運用有些差異,如果看過馬漢編的May B的觀衆或許可以再看看由里昻芭蕾受純芭蕾訓練的舞者演出之不同。

在注重個人色彩的法國,怎樣也不可能把大家都染成同一色彩,像巴黎歌劇院經過幾世紀至今仍是古典芭蕾的大本營,而里昻歌劇院芭蕾在戰後出爐,自是有它一套豐富的現代觀,也因此擁抱了其他週邊的附屬環境,如每兩年一度聞名的里昻舞蹈藝術節,「舞蹈之家」(la maison de la danse)是里昻最棒的現代劇院,曾容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小表演團體。

此次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帶來三位當代法國頂尖的編舞家及荷蘭現代編舞大師季里安的舞風,相信必能滿足整場演出豐富的心靈共鳴。

 

文字|黃金桂  舞蹈工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