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的街頭偶戲演出。(Szeman Richard 攝)
焦點 焦點

捷克的偶戲

捷克偶戲歴史相當的豐富,持棍操偶是早期民間偶戲象徵的代表,之後漸漸發展爲手套偶(布袋戲)形式。從戲偶形式出現的一五六三年算起,捷克早已產生出自己的偶戲文化傳統。本月底即將來台演出的「龍」偶劇團,正好提供我們一次欣賞捷克偶戲的機會。

捷克偶戲歴史相當的豐富,持棍操偶是早期民間偶戲象徵的代表,之後漸漸發展爲手套偶(布袋戲)形式。從戲偶形式出現的一五六三年算起,捷克早已產生出自己的偶戲文化傳統。本月底即將來台演出的「龍」偶劇團,正好提供我們一次欣賞捷克偶戲的機會。

捷克「龍」偶劇團《木偶奇遇記》、《白雪公主》

4月27〜29日

台北市立社敎館

捷克偶戲歷史相當的豐富。持棍操偶是早期民間偶戲象徵的代表,之後漸漸發展爲手套偶(布袋戲)形式。古典懸絲偶(stringn marionettes)最早起源於義大利,現爲捷克偶戲的正字標記。

十七世紀時,很多隨市集流動的旅行偶劇團來到了捷克(像德國的Hans Wurst、義大利的Pulcinella、法國的Polichinelle)。捷克的觀衆除了欣賞表演之餘,也將它吸收成爲捷克偶戲的主幹之一。

家族式的偶劇團

十八、九世紀,捷克差不多有六十個偶戲家族。在這個時期,中歐的每個族群(例如匈牙利、斯拉夫、波蘭)都意識到自己表演藝術的美學,(尤其是浪漫主義時期),開始注重自己的語言、文化等,這些以家族所構成流動的劇團,從一個城市越過另一個城,雖然在這個時期幾乎所有的劇團都在以德文表演,不過偶戲團用的卻是不折不扣的捷克語。

當他們到處遊歷,開始產生一些著名的演出作品像《唐璜》Don Juan及《浮士德》Faust。這些作品本來沒有劇本,而由文學作品改編成人人都懂的演出。流傳到今天,這兩個作品仍爲捷克人最愛。

不過,等到這些家族的主要成員過世之後,偶戲也凋零了。

二十世紀初,一些老師開始使用偶戲來培養孩子們的想像力。在兩次大戰期間,捷克大概有二千五百到三千個給孩子「玩」的偶劇團,這些老師演的偶戲,不是拿過去的一些舊戲來表演,他們開始演屬於小朋友的故事。

不過,有個人除外,那就是Josef Skupa,他在三〇年代開始做成人偶戲,並且成立了DS+H劇團(The spe-jbl and Hurvinek Theatre,這是一對偶戲父子的名字,他們爲劇中的主角)。

多樣性的面貌

二次大戰之後,奧巴拉索夫(Obraz-cov,蘇聯偶戲大師)在蘇聯共產黨的文化政策影響下,決定把偶戲拿來當做政策敎育的工具,捷克也開始仿效蘇聯奧巴拉索夫的方式,在布拉格成立一個中央偶劇院。

這個劇院和其他一般的劇院地位是一樣的。同樣的劇院,也在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地先後成立。

而在布拉格以外的一些小劇團不想向中央偶劇院看齊,獨立發展自己的藝術、培養出很多人才。

到了一九四八年時,業餘偶劇團成立爲正式偶劇院。五六年又有些改變了,新一代出現,有新想法的人也進入偶戲界。藝術學院剛畢業的學生開始取代老先生們在偶戲天地中爭輝。他們建立新的方向,開始改革並實驗。在捷克至少有十五個這樣的劇團,一年做四個新戲,有自己的建築、工作室等等。

不過像他們這樣獨立製作、自成一派的劇團,如今也逐漸陷入困境。按照自己的意思作戲的結果,使觀衆愈來愈少,當然不敷支出使他們不得不做一些受歡迎的戲。雖然不願,卻也無可奈何。

學院裡的偶戲學系

捷克有許多偶戲的專門學校,學院裡的主修課程有:導演、編劇、演員,及舞台設計,他們的上課年限和台灣的藝術學院一樣:演員有四年課程,而導演要五年。

偶戲學校的學生在四年的課程裡,須認識傳統偶戲及各種各樣形式的偶戲,學習如何操作各種皮影、杖頭等等技巧,然後每日不斷的重覆操作練習。不過,現在他們也嘗試將重點放在一些新的形式上。

目前在學院任敎的敎授們,也敎授一些舞台上的效果,可是不將偶當成重點,加上演員操偶的訓練較少,戲偶往往淪爲一齣戲的道具,這是相當危險的。

捷克偶戲大師楊.得弗捷克曾說過:「一個表演不是你用偶在舞台上表演,就成一齣偶戲表演,而是你讓偶有了生命」。

除此之外,學生每個人要學一種主修樂器,熟悉兒童文學、藝術史、心理學、語言能力……等等。

有現場伴奏的「龍」偶戲團

這次來台灣演出的Drak偶劇團,成立於一九五八年,Drak爲「龍」的意思,它除了是世界知名的偶劇團之外,也是捷克前衞劇場的先驅。創始人Jan Dvorak先生,本是一位雕刻師傅,在利用業餘時間加入業餘劇團之後而爲偶戲大師。

「龍」偶劇團的成功,是由於劇團裏有優秀的工作人員,還有一位很好的音樂家,這位音樂家讓劇團裏的演員、工作人員等,學習一種樂器,所以每一齣,他們可以現場演奏。

「龍」偶戲團的演出一直是老少咸宜的,這次來台演出的兩個不同戲碼,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透過他們不同形式的詮釋,相信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文字|許嘉芬  匈牙利國家偶戲學院研究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