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弦樂團中的踏板豎琴。(王瑞靑 提供)
世界民族樂器 世界民族樂器

天境的樂器在人間 世界豎琴之旅

豎琴,這個一直與魔法、天使、仙女離不開的樂器,在音樂史上具有相當久遠的歷史,幾千年來伴隨著世界各地的人類,爲世界音樂文化帶來更豐富的變化。儘管樂器結構與演出風格因人、地而異,這種從天而降的音樂,總是極受歡迎。

豎琴,這個一直與魔法、天使、仙女離不開的樂器,在音樂史上具有相當久遠的歷史,幾千年來伴隨著世界各地的人類,爲世界音樂文化帶來更豐富的變化。儘管樂器結構與演出風格因人、地而異,這種從天而降的音樂,總是極受歡迎。

「他彈奏著豎琴,所有的鬼神都被感動得凝神靜聽……可怕的復仇女神首度淚沾衣襟,黑底斯的主宰者和皇后沈浸在傾聽中……。」這是自古以來一直吸引著無數藝術創作者的希臘神話《奧菲爾和尤莉迪西》Orfeo et Euridice的一幕,當奧菲爾用他那具有魔力的豎琴彈奏出一段段動人心弦的曲調時,世界似乎停止了轉動,他的琴聲控制了一切……。

豎琴,這個一直與魔法、天使、仙女離不開的樂器,在音樂史上具有相當久遠的歷史。在舊約聖經中也曾提到豎琴達四十二次之多。〈撒母耳記.上篇〉記載的少年音樂家大衛藉著彈豎琴醫治當時以色列王掃羅的精神疾病便是一段相當精采的紀錄。

豎琴的「原形」與結構分類

從結構上來說,豎琴必須具有三個基本元件:共鳴體、琴頸及琴弦。根據樂器學家洪堡斯托和薩克斯(Hornbostel & Sachs)的分類系統,有框架式及開放式兩種。框架式豎琴有一個圓柱型的支架(即琴柱)將共鳴體(琴體)及琴頸連接起來,大部分的歐洲豎琴屬於這一類,最具代表的是目前管弦樂團中所使用的踏板豎琴及愛爾蘭豎琴。開放式所指的則是那些沒有琴柱的豎琴,大致而言,除了歐洲體系的豎琴外,非洲及緬甸的豎琴都可歸在這類。

另外,洪一薩氏根據琴頸與琴體間的角度將開放式豎琴再細分爲弓形及角形兩種。琴頸與琴體間呈彎曲狀的是弓形,琴頸與琴體間具有明顯角度的則是角形豎琴。

遠古時期的豎琴均爲開放式,有弓形及角形兩種,具多種不同的尺寸及演奏姿勢。目前發現最早的豎琴遺跡是在西元前二千五百年的美索不達米亞文化烏爾(Ur)王朝的皇室墓地中,這些大小不一的豎琴有船體狀的琴體,琴弦最多爲六條。在印度文化中曾於西元前二世紀及西元一千年左右的雕塑作品看到類似的豎琴。埃及文化在古王國到新王國時期也可見到此種開放式弓形豎琴。

往「四方」分布

豎琴的分布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爲中心,有四個不同的方向:⑴往西經埃及到非洲。⑵從波斯、阿拉伯地區經土耳其到古希臘、羅馬。⑶西元前二世紀左右到達中亞和印度,再傳至東南亞大陸,以緬甸及它鄰近地區爲代表。⑷經由絲路,約在漢朝(西元前二百年到西元二百年間)到達中國,並在九世紀後傳到韓國及日本(註1)。

以下將就豎琴在非洲、歐洲、美洲及亞洲四個不同文化的發展及其個別具有的特色作一個簡介。

非洲

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埃及墓壁畫中常見得到一種神殿豎琴在儀式或一些具有宗敎意義的場合中出現。豎琴在當時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從這種具功能性的表演裡可見一般。這種豎琴屬於開放式,除了三個基本元件外,還多了一個琴弦支撑物(如圖,西非的豎琴可拉(Kora))它的音色與多數非洲樂器一般具有嗡嗡響的效果,是非洲音樂的特色之一。

在目前的非洲,從東北部的査德共和國(Chad),烏干達(Uganda)到西邊的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及赤道以北地區將近有五十個部落仍保有這種傳統樂器。在這些部落裡,彈奏豎琴及樂器本身都具有極豐富的象徵意義。豎琴家通常必須兼具歷史學家,系譜學家及類似祭司的功能,對酋長來說,豎琴家的地位大概可以與總統的國策顧問相提並論。

在儀式或宗敎的公衆場合中,豎琴家通常自彈自唱,歌詞內容相當廣泛,多爲歷史事件的記錄或英雄人物的頌讚等等。有時他們還會在正式開唱前先給自己來上一段歌功頌德般的自我介紹,好讓大家知道他的偉大事蹟。這種演出相當講究即興創作,演奏者常會因爲現場氣氛、聽衆的反應及歌詞重要性而作適當的變化,令人印象深刻,與台灣民間歌唱家的「唸歌」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値得一提的是,豎琴家在間奏樂段時會唱出一些沒有意義的音節,模仿豎琴的音色,有時還拍打琴身製造出打擊樂的效果,增加音樂的趣味性。

歐洲

美索不達米亞的豎琴到歐洲之後發生了一個重大的改變,即在原來的開放式角形豎琴加上第三邊,成爲一個閉鎖三角形,所有的弦都被關在一個框架裡,亦即洪一薩分類中的框架式豎琴。雖然早在西元前四、五世紀時的希臘花瓶裝飾中常見此種豎琴形象,但現存最古老的歐洲豎琴卻遲至西元十四世紀才在愛爾蘭及法國等地被發現。

中古時期的威爾斯(Welsh)曾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一個紳士必隨身攜帶的三件物品是豎琴、斗篷及他的棋盤;一個普通男人不能少的三樣東西則是精明能幹的老婆、椅墊及一把音準的豎琴。這可能只是個玩笑,但從中也不難發現豎琴在當時已是一個相當受重視的樂器。

愛爾蘭則是另一個熱愛豎琴的民族。豎琴家和非洲部落的一樣,往往是國王的貼身顧問,舉凡戰前的商討,戰時爲軍隊加油打氣及戰後爲英雄人物的謳歌,都少不了豎琴家的參與。曾有一位愛爾蘭王大衛更以聖經中的大衛王自比,選擇豎琴作爲自己的標誌,甚至愛爾蘭人的硬幣也一直使用豎琴作爲徽號。來自愛爾蘭的「酋長」合唱團(the Chieftan)長久以來爲保存及發揚愛爾蘭民間音樂不遺餘力,在目前古典及流行音樂裡均佔有一席之地,他們的編制裡是絕對少不了一把傳統愛爾蘭豎琴。

愛爾蘭豎琴通常有二十四到三十四條弦,琴頸上有一個手動的機械裝置可以縮短琴弦,作變化音高之用。到文藝復興後期,由於調音困難,不易作半音變化,而有改良的雙排弦及三排弦豎琴出現以補原來愛爾蘭豎琴所缺。十六世紀義大利音樂學家伽利略(Vincenzo Galilei)曾在他的《古代音樂與現代音樂的對話》Dialog della Musica antica e della moderna一文中談到雙排弦豎琴,並提及蒙台威爾第(Monteverdi)的歌劇《奧菲爾》中所使用的就是這種琴。

而踏板豎琴則是西元一七二〇年,德國人霍克布洛克(Jakob Hochbruck-er)發明一種裝置,他在全音階中的每個音裝上踏板,一共有七個。這些踏板分別連接及控制一個鉤子,可以將弦縮短,升高半音。此後,豎琴便能演奏出不同的調。韓德爾、莫札特及葛路克均曾爲這種豎琴寫過曲子。

到了一八一一年,艾拉爾德(Sebas-tine Erard)發明雙重裝置,使豎琴每根弦能藉踏板的高、低兩種位置變化彈出自然音、升半音及降半音,如此一來,更能方便轉調,豎琴於是成爲正式的現代樂器,也因此廣受十九世紀浪漫樂派作曲家的靑睞,在許多管弦樂作品,歌劇、室內樂或獨奏音樂中佔有一席之地。如,法國作曲家白遼士(Berlioz)在他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stasti-que中爲豎琴寫了兩個聲部,並要求用六台同時演出達到他要的效果。另外,又如鋼琴大師李斯特,因受到這種豎琴音色的影響而作出許多模仿豎琴特殊技巧及效果的鋼琴作品。

拉丁美洲

早在十六世紀,西班牙征服美洲大陸的同時,豎琴就被帶入安地斯山脈諸地,稍後的殖民潮及一波波的宣敎活動更加深了這個樂器與拉丁美洲各民族的關係,使其成爲四百多年來安地斯山脈原位民跨越現代國界的傳統樂器。

雖然源自西班牙,和歐洲豎琴一樣屬於框架式角形,但在結構上,拉丁美洲的豎琴與歐式豎琴仍有些差異。較大型的巴拉圭豎琴外形細長,琴頸彎曲,有三十二到四十條弦,具五個八度寬的音域。聲音經由琴體一旁的圓孔傳散出來。獨奏時演出者採坐姿,與其他樂器合奏時則採站立姿勢。另一種外形較小的是流行在厄瓜多爾北部山區的小豎琴,因在尹巴布拉省(Imbabura)較常見,所以也稱爲尹巴布拉豎琴。它的琴柱較短且筆直,底部有二支脚,琴體是一個又寬又深的弓狀音箱,通常有十七到二十八條弦,音域爲三個半的八度。

除了獨奏外,拉丁美洲豎琴也在安地斯樂團(Andean Ensemble)裡與其他樂器搭配。其編制爲:笛或排簫,吉他和恰蘭哥(Charango),以及鼓和其他節奏樂器。目前這種組合已從山上部落流行到外國各地,除了美國街頭外,法國的巴黎也是安有斯樂團活動的重鎭之一。

另外,値得一提的是,和許多原始部落一樣,拉丁美洲原住民也相信音樂具有神奇的力量,所以在各種儀式、祭典中,音樂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由於厄瓜多爾高山部落生活物質的不足及醫療水準不夠,新生兒的夭折率相當高。在這些地區,當嬰兒去世時,常會有一種由豎琴獨奏,親友們隨著樂音繞著死去的嬰兒起舞,試圖要將他叫醒的儀式。「瓦卡衝」(Vacacion)就是這種儀式所用的音樂,它的特色在於利用豎琴製造出打擊樂般的音樂,以達到驚嚇的效果。

北美洲

隨著移民潮的來到,歐洲民間音樂漸漸在北美洲生根,各個民族努力地保存他們原有的音樂文化,豎琴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亦得到相當的發展。

雖然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美國豎琴的多樣性比起其他地區卻絲毫不遜色,不管是古典音樂中的踏板豎琴或是傳統愛爾蘭豎琴。各式各樣的豎琴協會紛紛出現,舉凡製造樂器、曲目硏究、演奏風格探討等等都是這些協會重視的主題,不管是專家或只是玩票性的業餘人士無不爲自己的協會投入一番心血。北伊利諾大學音樂院敎授普萊斯(Dr. Ron Price)與他的太太組成的民謠豎琴二重奏(Just Folk)便是一個例子。他們利用豎琴與棰擊刀絲瑪琴(hammer-ed dulciner),有時加入小提琴、吉他及低音大提琴的組合演奏世界民謠,非常受歡迎,經常應邀到全美各地演出。由於對「兒童神經」發展及「神經心理學」有專門的硏究,普萊斯還創立了「豎琴醫療協會」(The Healing Harp Soci-ety),利用彈奏豎琴達到放鬆人們的心理及生理狀況,目前有會員達二百五十人之多。

亞洲

緬甸是目前亞洲唯一保有開放式弓形豎琴的地區。這種叫作Saung-gauk(中譯「總稿橋」,見《大淸會典圖》卷三十六)的豎琴,因其彎曲的琴頸而得此名一彎琴。它有一個船狀的琴體,通常在宮廷中的較華麗,有十四條弦;流行於北部山區的則較爲粗糙,只有五到七條絲或竹皮弦。

豎琴在緬甸是一個相當重要且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豎琴音樂更是緬甸古典音樂的基礎。演奏豎琴的人常被稱作「天上的音樂家」,這和西方世界將豎琴與天使、仙女的聯想不謀而合。另外,關於船形琴體上三個稱爲「天女孔」的小孔還有個可愛的傳說:當年技術高超的哥地亞琴師及其門徒舉行比賽時,每彈完一曲即去掉一條弦,最後並拍打琴體,天女乃穿孔而出舞……故事結局如何雖無法得知,但也足以見到豎琴在緬甸人心中崇高的地位。

在演奏型式方面,除了獨奏外,它還有爲聲樂伴奏及與其他樂器合奏的可能。馬哈吉塔(Maha Grta),一種由豎琴伴奏的傳統詩歌選集,就是一個例子,而與其他樂器合奏時的編制:緬甸的木琴「帕他拉」(patala),笛子「帕維(Palwe),提琴「塔搖」(Tayaw)或鱷魚狀的齊特琴「米姜」(Mijaun)。

緬甸豎琴曾在唐朝貞元十八年時(西元八〇二年)隨著驃國(Pyu)(註2)樂團來到中國,《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南蠻傳〉曾描述了驃國樂工一行三十五人所用的樂器及演出的情形,內容包括了樂器形狀、大小的介紹,在緬甸音樂史上是一段相當重要的紀錄。《新唐書》對豎琴的描述如下:「有鳳首箜篌二:其一長二尺,腹廣七寸,鳳首及項長二尺五寸,面飾虺皮,弦一十有四,項有軫,鳳首外向。其一項有絛軫,有鼉首」;這兩把箜篌雖不同於目前的豎琴,在結構及形制上可視爲現今豎琴的前身。

如前文所述,豎琴曾於漢朝時經絲路傳入中國,稱爲「箜篌」,是亞洲另一種形式的豎琴。因其在歷史上的發展,分布、及結構上的複雜,限於篇幅,無法在本文中詳述。

豎琴,由遠古時期狩獵的弓發展而成的樂器,幾千年來伴隨著世界各地的人類,爲這個世界的音樂文化帶來更豐富的變化。儘管樂器結構或演出風格各異,不言變的是這種從天而降的音樂無論走到哪裡,受歡迎的程度是永遠一樣的。

註:

l."Harp" The M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vol. 2(1984):131-160

2.沈冬「唐代驃國樂初探」。《中外文學》第十九卷,第三期,一九九〇年八月二十三到五十七頁。

 

文字|王瑞青  北伊利諾大學音樂教育碩士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