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斐爾(Rafael)畫作中奏雷貝(左,胸部位置)和臂提里拉的天使。〈聖女加冕圖〉局部。(韓國鐄 提供)
世界民族樂器 世界民族樂器

天使之音、魔鬼之器

在古典音樂當中被稱做「弦樂器之王」的小提琴幾乎是樂迷的最愛,舉凡柴可夫斯基D大調協奏曲、沙拉沙替《流浪者之歌》等膾炙人口的曲目,在小提琴豐富的音色表現下,無不令人動容,但可有人注意到小提琴更是同獲天使與魔鬼靑睞的樂器呢!

在古典音樂當中被稱做「弦樂器之王」的小提琴幾乎是樂迷的最愛,舉凡柴可夫斯基D大調協奏曲、沙拉沙替《流浪者之歌》等膾炙人口的曲目,在小提琴豐富的音色表現下,無不令人動容,但可有人注意到小提琴更是同獲天使與魔鬼靑睞的樂器呢!

小提琴協奏曲經典名作中,孟德爾頌e小調的纏綿、柴可夫斯基D大調的豪放、貝多芬D大調的雄偉,膾炙人口,有誰能否定其豐富的表現力?有誰能不承認那是天使之音?但是,可有人注意到聖桑那首《死之舞》Danse Macabre開始時那段古怪的小提琴音調的喩意?還有史特拉汶斯基《士兵的故事》L'Histoire du Soldat中主角以小提琴和魔鬼換取寶典,以及塔替尼那首艱難的小提琴奏鳴曲爲什麼別稱《魔鬼的震音》Devil's Trill?原來小提琴也是魔鬼所愛的樂器呀!

小提琴一詞譯自violin,而violin在西方俗稱fiddle,即提琴(中文如此譯,以別於小提琴)。形制上,提琴和小提琴並沒多大差異,名稱也常混用。只是習慣上奏藝術音樂的叫小提琴,奏民間音樂的叫案琴。但是fiddle更廣義地指一切以弓擦弦發聲的弦鳴樂器,全世界都有,多達三百多品種,包括胡琴、馬頭琴等等。本文要介紹的是狹義的提琴,即以弓擦弦、平置演奏(如小提琴,有別於豎置如大提琴或胡琴)的,也就是西方小提琴與其相關的樂器。

小提琴的前身

學術界認爲以弓擦弦的樂器大約發源於第十世紀中亞的遊牧民族(別忘了中國胡琴的「胡」字),從中東和拜占庭帝國經阿拉伯人傳到南義大利和西班牙,到了第十一世紀,歐洲北部也開始運用。(註1)

阿拉伯人於中古早期西征,無意地將文明帶到歐洲,啓發了尙處於黑暗時代的歐洲,提琴的觀念就是其一。歐洲中古的雷貝(rebec)連名字都是從阿拉伯的雷巴(rebab)轉用來的。但是弓弦的樂器一到了歐洲就迅速發展起來,演變出許多的品種,到了第十六世紀形成了現代的小提琴,壓倒群雄,獨覇一方,成爲樂器之王,到了現代反而「倒傳」入中東、北非和中亞,取代了他們的傳統擦弦樂器。

歐洲中古時代林林總總的擦弦樂器中有兩種比較顯着,即雷貝和提琴(fid-dle)。雷貝由整塊木刻成犁形,背部彎曲,面覆以革,體與頸不分,軸直向插入,三弦五度調音,可橫拉也可豎拉。提琴較大,以木刻成鏟形,上覆平板,背部亦平,可能有腰,頸與體分開,軸直向插入,五弦其中有一弦在指板之外作持續音用,也可橫拉或直拉。

這兩種樂器在中古各爲職業樂師爲舞會或宴會演奏之用。這些流浪樂師爲之討好雇主,甚至於打扮成各種奇怪的形象。英國的一個主敎可布漢的湯瑪斯(Thomas of Cobhan)甚至於稱他們爲「可憎」的傢伙。另一部分則受雇於皇室,地位稍高,但也要兼任馬伕或侍者之職。(註2)至於宗敎的儀式它們是不能登大雅之堂,只有在宗敎戲或特別的半宗敎典禮中出現。不過美術作品中卻常有天使奏提琴之形象,成爲硏究的大好材料。雷貝和提琴延用到文藝復興時代,但後者改成由數木片合成。雷貝更演變成十七和十八世紀的舞蹈師傅的小小提琴(Dancing master's kit),在法國特別流行。這種小樂器可能只有四十公分長,放在大衣口袋到處巡迴。現在在博物館中可以看得到。

文藝復興時代出現一種近似提琴,但身價較高的臂提里拉(lira da brac-cio),更類似後來的小提琴。這種樂器的上下板皆呈弧形;上身小、下身大,有深腰,音孔成f形,軸由直向插入葉形成或心形軸盒;七弦,其中二弦爲持續音;能奏和弦,爲十五和十六世紀義大利詩人學者所愛,在圖像中都是天使、詩人、奧菲斯、阿波羅等在演奏。

根據包頓(David Boeden)的硏究,現代小提琴族就是採取雷貝的三弦五度調音和橫向軸,中古提琴和文藝復興臂提里拉的體形等特點而成。一五三〇年左右北義大利首先出現三弦的現代小提琴,一五五〇年加上高五度的第四弦而完成了演變的程序,開啓了一頁光輝的歷史。(註3)

圖像顯示,無論是雷貝、提琴還是臂提里拉,在古代有不同的奏法,旣可置於臂部,也可能於胸部,甚至於頸部,原因是樂曲簡單,不需換把位,有時只奏持續音,所以也可以向前傾斜。即使到了十七世紀,小提琴都以肩部支持,下顎相夾了,法國還有胸部位置的奏法。隨着義大利大師的技巧提昇和傳播,藝術界才能一運用現在通用的演奏姿態。但民間的演奏仍然各種姿態都有可能。

想像可知,最早的弓必然是弓箭的弓,後來因需要才逐漸演變成現代弓。至於置弦的橋在古代沒有太大弧度,易於同時演奏數弦,發出和弦或持續音。雙弦及持續音的運用仍然是民間提琴音樂的特點。

提琴和魔鬼

從十七世紀開始,提琴族主宰了歐洲藝術音樂的大半天下,自然對民間音樂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影響。旣然民間本來就有提琴類的樂器,換用新的小提琴是方便的一舉。小提琴也就取代了古代大部分的提琴了。

歐洲民間之用提琴主要是作爲舞蹈的伴奏,往往一個鄕村琴師就可以負責全場的舞會。很多琴師是吉普賽人,他們天分超人,以奏樂謀生,卻生活於主流社會之外;小提琴正是他們最愛的樂器。匈牙利吉普賽樂隊的領隊就是小提琴師。他們那高超的技藝不但傳爲佳話,還影響到許多古典音樂名作。沙拉沙替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和拉威爾的《吉普賽人》Tzigane正是兩首此類著名的小提琴曲。

然而歐洲的民間傳說則認爲提琴(不論古代還是小提琴)是一件有魔力的樂器。天使和小精靈舞蹈時用到它,人們聽了會入迷;魔鬼更喜歡他,演奏提琴就能直接和他交往。所以聽一個不知來說的人拉提琴而跳舞,可能會失去靈魂;少女隨一位身穿黑袍的俊男拉琴起舞,舞畢就變成巫婆。(註4)有關魔鬼或提琴師到地獄爲他奏樂或魔鬼以好處換取提琴師的靈魂的故事相當多。這其中不無輕視藝人和吉普賽人的偏見。尤其他們的技藝高,被認爲只有魔鬼的化身才有此能力。另外,十九世紀小提琴鬼才帕格尼尼(N. Paganini)以非凡琴藝震驚各地,也被稱爲是魔鬼化身。看過他照片的人也都覺得他眞有點「鬼像」。

由於這一個關聯,有的美國敎堂至今寧可使用電吉他和套鼓這些「不雅」的樂器,都還避免小提琴。(註5)也難怪許多民間提琴曲的曲名都有魔鬼一詞,以美國中西部爲例,就有《裁縫中的魔鬼》、《魔鬼雷爾舞曲》、《魔鬼在厨房》、《魔鬼捉黑人》、《魔鬼下山》、《魔鬼之夢》、《魔鬼是把刀》等等。(註6)

美術作品中也有這種關聯。最明顯的就是十九世紀荷蘭畫家馬歇爾(James Marshell)的《塔替尼之夢.魔鬼的震音》,描繪塔替尼於夢中從魔鬼獲得靈感。

一個鄕村琴師的故事

加拿大法裔區有一個民間故事叫做《狄強與魔鬼》Di-Jean and the Devil。據說其鄕村有一個提琴師狄強,雖然勤於練習,卻總不能邊拉提琴邊踩拍子,即鄕村舞會琴師必備的條件。凡是琴拉好,脚的拍子就亂,反之亦然。有一個星期六晚上他在出發去舞會之前又加緊練習,仍然無法勝任。他感到十分無奈而氣憤地說:「這把該死的提琴,如果我老是拉不好,不如讓魔鬼拿去吧!」

忽然間,一團煙火爆發,眼前出現一個身穿黑袍的紳士,口含濃味雪茄,彬彬有禮地對他說:「晚安!狄強。有什麼我可以幫得上忙的嗎?」狄強據實以吿。這個陌生人就很客氣地說他能夠幫忙,使他不但成爲本地,而是全世界最好的琴師。唯一的條件就是大事完成之後,到他那兒去拜訪一下。狄強半信半疑時,這個神秘的人將雪茄的煙向提琴上吹了一下,再向狄強的雙脚又吹了一下。狄強開始奏琴,不知不覺手指如飛,雙脚相配,十全十美,一輩子都沒有這麼成功的經驗。他快樂得沒有注意那個陌生人已經不吿而別了。

狄強唯恐損失這個難得的機會,帽子不戴外套也不穿就邊奏邊往敎堂的交誼廳跑。廳內的人們又驚又喜,因爲他們從來沒有聽到過這麼精采的提琴音樂,禁不住個個起舞。狄強不停地演奏,汗流浹背,毫無倦意;九點、十點、十一點,過了十二點都沒休止。人們跳得精疲力盡,深怕影響到第二天望彌撒,於是要求他,甚至於威脅他,但都不能停奏,他們也就無法停舞,整個廳像着了魔。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九點,整整十二小時之後,神父感到有異,怎麼沒有人來望彌撒卻在那兒跳舞。一進了門,他立刻感到異狀,一定有魔鬼作祟。於是他取出十字架面對狄強向上帝禱吿。忽然間「噗」的一聲,煙火爆發,音樂驟停,狄強不見了,只有椅子前方他連踏十二小時的地方留下了兩個冒煙的脚印。原來狄強以他的靈魂換取了最佳的提琴技巧。不論如何,他起碼可以自豪的說,曾經有十二小時他是全世界最優越的提琴師!(註7)

美國詩人朗非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著名的長篇敍事詩《伊宛芥蘭》Evangeline描述加拿大法裔農民受英國政府驅逐流浪的悲劇,其中鄕村舞會一節有個老琴師高坐木桌,脚登木鞋,邊奏琴邊踩脚的歡樂情景,其一九〇七年版的插圖反映出鄕村琴師的形象,栩栩如生。

提琴滿天下

提琴類的樂器旣然這麼流行,其分佈就旣遠又廣,在歐洲幾乎沒有一處找不到它,其相關的品種也各有特色。目前到處的民間都有小提琴,最有名的就是匈牙利吉普賽人的運用。蘇格蘭和愛爾蘭也有其特殊的提琴樂風。北歐尤其是提琴的天下。除了小提琴,挪威有一種哈丹格提琴(Hardanger fiddley)有四根旋律弦和五根共鳴弦,器身往往鑲飾精美。瑞典有一種按鍵的尼可哈泊提琴(Nyckelharpa)。捷克的提琴則有古代提琴的遺蹟,連雙腰都不明顯。至於有些地方也流行的絞弦琴(hurdy-gurdy),基本上也是提琴的原理,是以輪的旋轉來擦弦,並有按鍵。(註8)

小提琴傳到美國,不但在東部山地和西部草原廣爲運用,並且在靑草音樂中大放光采。現在每逢音樂節就聽到琴音,地區性提琴比賽難以數計。老派的琴師以古式胸部位置拉琴也大有人在,雖然樂器上明明有顎座卻不使用。中南美洲印地安人開始時以簡單的一弦樂器模仿歐洲提琴。現在小提琴則成爲安地斯樂團(Andean Ensemble)常用樂器和墨西哥瑪利亞契(Mariachi)婚禮樂團的必備樂器了。

由於小提琴携帶方便,音色悠美而表現力強,尤其指板無碼,易於滑奏和適應不同的調音系統,所以廣受歡迎,被「移植」到許多文化。例如東南亞有一些樂種很明顯是傳統的,卻用到小提琴。這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的蘇門答臘都有,他們將小提琴叫做比歐拉(biola),是從葡萄牙語維歐拉(viola)來的。而後者在葡萄牙指小提琴。最有名的亞洲人採用小提琴是印度的古典音樂。小提琴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用於南印度古典聲樂伴奏,後來也發展成獨奏樂器,現在已是傳統樂器之一,其奏法(包括有的人以胸部位置和反傾姿態)和現代西方相差極大,有其特色。

小提琴和中提琴也在中東、北非和中亞的伊斯蘭社會廣受歡迎,不但肚皮舞的流行樂界,甚至於古典音樂,包括新疆的木卡姆(Muqam)。事實上,小提琴有時已取代他們的古典擦弦樂器雷巴或卡曼恰(kamancha)。有趣的是他們的琴師把小提琴或中提琴如傳統樂器豎起來拉,甚至於稱小提琴爲卡曼恰。經過了一千年,想不到擦弦樂器「倒傳」到其發源地了!

註釋:

註1:Mary Remnant.“Fiddl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1984), vol. 3:737.

註2:同上。

註3:David Boyden. The History of Violin Playing from Its Origins to 1761.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30 & 46.

註4:Maria Leach, ed. Funk and Wagnells Standard Dictionfm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 New York:Funk and Wagnells, 1972:1157.

註5:Alan Jabbour.“Fiddle Music.”In American Folklore:An Encyclopedia, ed. by Jan Harold Brunvand:256. New York:Garland, 1996.

註6:Duncan Emrich. Folklore on the American Land. Boston:Little, Brown & Co., 1972:131.

註7:譯自唱片Songs, Fiddle Tunes, and a Folk Tale from Canada. Folkways FG 3532(1961).

註8:有關絞弦琴之介紹,見筆者:〈絲絲入扣,餘音繞樑:歐洲的絞弦琴〉。《樂府春秋》1996 年:180-184。

 

文字|韓國鐄 美國北伊利諾大學音樂系教授

兩廳院-微笑聖誕季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