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爵士縱橫談 新視窗/爵士縱橫談

爵士長靑俱樂部主席

老當益壯的喬.韓德生

這位四十八歲才大放異彩的老牌樂手,

在老大師凋零殆盡的九〇年代,

不斷從重新詮釋舊經典的過程中發掘新寶藏,

儼然成爲爵士界僅存的最佳獨奏表徵。

這位四十八歲才大放異彩的老牌樂手,

在老大師凋零殆盡的九〇年代,

不斷從重新詮釋舊經典的過程中發掘新寶藏,

儼然成爲爵士界僅存的最佳獨奏表徵。

如果要選一位二十年來從不曾令樂迷失望的「老牌」爵士樂手,喬.韓德生(Joe Handerson)顯然當之無愧,喔,不,或許該換個角度說:他是「五十歲以上」藝人中的「長靑俱樂部主席」!別的吹奏樂器類老大師總逃不過歲月的摧殘,年過半百後不是減少長期巡迴演出,就是錄音創作量減低,但韓德生卻是愈老愈多演出邀約,創作更是每年、甚至每八個月就推陳出新。

這老傢伙是怎麼辦到的?當然不是靠打胎盤素,生於一九三七年的喬.韓德生從一九六三年第一張深具個人魅力的作品Page One出版,到一九八五年錄製他這一輩子被公認的現場演奏經典The State of The Tenor前,已經累積了長達廿二年的演出經驗,在這期間他除了擔任過爵士導師邁爾斯.戴維士的搭檔樂手最爲人所熟知外,韓德森獨特的次中音薩克斯風聲音更曾經出現在許多大師名人的樂團中,如一九六四到一九六六年間與鋼琴大師郝瑞斯.西佛(Horace Silver)合組的五重奏,或是一九六九到一九七〇年間與融合樂鬼才賀比.漢考克的短暫遇合,無不爆出璀璨眩人的火花。

但韓德森最強的,還是他獨一無二的獨奏方式,雖然他有幸在爵士樂史上最爲風雲聚會的六〇年代初期踏入樂壇,但從當時整體環境來看,由於他選擇的主奏樂器是次中音薩克斯風(Tenor)(註),在相同主奏樂器的巨星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等曠世奇才的光芒下,能「殺出血路」最後終於自成一家,實際上是非常困難的。

韓德森在獨奏上不但有天賦的特別音感,最爲人稱絕的尤其在吹奏力道高強的控制功力。一九五五到一九六五這十年期間,正是爵士樂壇最重視「吹奏力度」的時期,天賦異稟的爵士管樂界異人鬼才們(除了故意吹慢、延長旋律的邁爾斯.戴維士外),莫不以愈快愈急的飆奏互別苗頭,韓德森雖從軍中退伍後,早期曾受約翰.柯川、桑尼.羅林斯兩大巨匠影響,但他很快掌握住自己在吹奏音色上飽滿而溫潤的特質,在與各個樂團合奏的間隙展現他獨一無二的獨奏風格與延長樂句斷句習慣,成爲衆名家樂手爭相邀約的助陣藝人。

好景不常,七〇年代爵士樂在美國本土一方面受到搖滾樂的市場衝擊,另一方面,每次都率先發難革命的邁爾斯.戴維士領導一班年輕而有才華的中靑代爵士菁英樂手,創造了融合爵士樂,把爵士樂與各類音樂融合、實驗、即興的可能幾乎都嘗試殆盡,在某種角度上,也吸乾了傳統爵士樂的市場能量。於是喬.韓德生便與許多樂手一樣,在七〇年代掙扎於商業困境中苦求突破,更難有讓樂迷記得的實質表現。

直到一九八五年,韓德森痛定思痛,重回他最擅長的強烈個人風格路線,並從重新詮釋前輩作品中找到突破方向,以薩克斯風的旋律變化獲得樂評肯定,當時的代表作就是前面提及的現場演奏經典The State of The Tenor。一九九一年他以超強的信心重新挑戰爵士巨匠約翰.柯川早已立下典範的錄音Lush Life,並以同名專輯贏得歐美兩岸爵士樂評壓倒性的好評。自此韓德森終於成爲公認的「大師」,而非之前僅是「超強獨奏者」的名聲。一九九二年他以向邁爾斯.戴維士致敬爲主題錄製的So Near, So Far(Musing For Miles),不但領導貝斯手戴夫.荷蘭(Dave Holland)、指法卓越的吉他手約翰.史考菲(John Scofield)、鼓手艾爾.佛斯特(Al Foster)等組成新爵士明星隊,韓德森詮釋邁爾斯.戴維士舊作時更靑出於藍,不但大量加入自己的獨奏風格使得溫潤的薩克斯風聲音遠遠凌駕戴維士當年的小號,更在編曲與樂器編制上作全新的安排,使樂界刮目相看,接著一九九二、九三年蟬連爵士權威刊物《Down Beat》年度藝人,再加上《紐約時報》、《紐奧良郵報》等刊物的爭相推崇,韓德森此時似乎已贏得一張爵士名人堂的保證門票。但他並不自滿,雖然年近六旬,仍然積極從過去的爵士樂中尋找能夠加以重新創作的素材。果然,緊接著一九九四年,他出乎一般人預料地推出紀念巴西作曲家Antonio Carlos Jobim的嶄新南美風味作品Dou-ble Rainbows,再度成爲無庸置疑的經典。

一九九七年則是韓德森最活躍的一年,他不但足跡遍及各大爵士音樂節,更想出了以「大樂團」(Big Band)的方式,聚合爵士樂老、中、靑生代,表面上以新的編曲概念重新詮釋三、四〇年代的大樂團曲目,但背後則隱含了團結爵士樂界,爲爵士樂邁向下一世紀凝聚力量的濃厚意味。助陣樂手包括:奇克.柯瑞亞(Chick Corea)、克里斯汀.麥克布萊(Christian McBride)、尼古拉斯.派頓(Nicholas Payton)、佛萊迪.哈博德(Freddie Hubbard)、瓊.法迪斯(Jon Faddis)、路易.納許(Lewis Nash)、喬.錢伯斯(Joe Cham-bers)、陸.索羅夫(Lew Soloff)與艾爾.佛斯特(Al Foster)。接著他又集結爵士界重錄蓋希文作曲的爵士音樂劇《乞丐與蕩婦》Porgy& Bess,結果仍然令人激賞。

復古意濃厚的《大樂團》在爵士樂不斷被各種音樂浪潮沖刷後的今天聽來,仍然生趣盎然。喬.韓德生在接受《Down Beat》專訪時說:「從我有這念頭開始到現在,時事變遷不少,本來這年頭好像很少人感興趣投入這麼多排練時間,就只爲了單純的音樂理想,但我們還是完成了。」在這位年屆六十的老將登高一呼下,後起之秀與老、中兩代不計名份投入這張作品錄製,這樣的爵士精神與旺盛生命力讓人不禁動容,不知是誰說過「爵士樂已死」?這張作品就是廿一世紀來臨前最有力的反證。

註:爵士樂上所使用的薩克斯風常見的有soprano高音、alto中音、tenor次中音、baritone上低音、bass低音。與聲樂中稱呼soprano(女高音)、tenor(男高音)並不相同。

 

文字|朱中愷  音樂文字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