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薇華(蔣薇華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演員訓練班

演員背後的那雙手 表演訓練老師

由於表演訓練的觀念與應用逐漸被國內其他非演藝事業的領域所接受,現在表演老師跨領域的敎學已是越來越明顯的趨勢。而敎學內容上不單只是表演的練習,更是一種心理的輔導。我們訪問了幾位有多年敎學經驗,且跨越不同敎授領域的老師,提出他們的看法。

由於表演訓練的觀念與應用逐漸被國內其他非演藝事業的領域所接受,現在表演老師跨領域的敎學已是越來越明顯的趨勢。而敎學內容上不單只是表演的練習,更是一種心理的輔導。我們訪問了幾位有多年敎學經驗,且跨越不同敎授領域的老師,提出他們的看法。

王琄  眞實地面對自己

曾擔任過果陀劇場、綠光表演學堂與衆多歌手的表演訓練老師,也是目前活躍於電影、劇場的演員王琄強調「表演是『眞』、是面對自己、是誠實的事。」她整合自己的經驗加上與大陸演員合作時的心得,她覺得「台灣的演員基本功不夠,但創造力強、潛力足。」基本功指的是形體的塑造,也就是角色外在肢體的創造和聲音、語言的基本能力。

她將表演訓練課程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爲認識自我、自我探索的階段。一方面運用聲音、身體訓練的方式來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另方面是要引發學員興趣。第二階段爲認識角色與創造角色階段。她認爲「演員要自發性地創造角色,自我依附少,自我的完成度才高。」

可是短期的訓練班如果只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學員會不會覺得沒有學習到表演技巧呢?「小劇場很粗,但很眞。方法只是傳遞的工具,只是技巧而已,不是感動。我敎歌手及一些專業演員時都敎技巧,但我會強調一定要回到『生活』來看,什麼是生活中的自己?回到生活才能有感動。」她說道。

「現在的環境是倒果爲因的結果;當演員發現自己不足的時候就去學,表演訓練就變的越來越重要了。但是當導演不懂表演時,就不會用專業演員;更可怕的是,導演常常身兼編劇、戲劇指導於一身,環境會好嗎?」有過許多不同類型媒體表演經驗的她表示:「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更好,現在我只有到處的大力鼓吹,推廣這個概念,不做,環境不可能改變。」

也正因爲環境的倒果爲因,經過多年敎學體驗後,她覺得現在在表演敎學師資上「有共識的老師不多,願意敎的也不多,因爲老師與演員不同,老師要有學習與關照的能力,才能將技巧轉爲知識,才具有啓發性。」除此之外,老師也面臨到再進修的困難;她的解決方法是集合有共識的演員一起相互再學習,而她自己也儘量擴充自己的涉略範圍,學習舞蹈、諮商、生死學、心理學等來充實自我。

「老師是引導的橋樑,引導學生相互學習的橋樑,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一定要對人有熱情,要眞實地面對自己。」近來在桃園女子監獄擔任戲劇指導老師的王琄對未來想從事這份工作的人建議道。

趙紫湄  要執著,要有大熱誠!

目前擔任華視訓練中心管理師的趙紫湄,今年是她從事這份工作的第十三個年頭了。「以前因爲學費的關係,報名參加的人數較少。但是現在不同了,近六年來,經濟較好、父母也鼓勵,所以報考的人也多了起來。」她說:「早年較注重外表的要求,但現在環境改變了,外表不是最重要。但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卻差很多;在早年,學生較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如何改善自我,追求能力、發展潛能。現在的學生較現實、投機。有些人上課是來亮相、找機會的。」

至於課程的規畫方面「基礎訓練是必要的,但電視是在商業系統下運作,所以有些課程會跟著市場需求走;比如說,鄕土劇流行時國語正音班便不用,古裝劇盛行,身段與國語正音就被加強。而前兩年強調國台語雙聲帶,所以有台語正音班,現在就不那麼需要了。」她表示華視演員訓練班在課程上有一特色是:「會敎演員具有電視觀;知道現在電視的環境與生態,敎學員有正確的觀念、如何自我保護與應對、簽約。」同時也會請正在走紅的演員,來對學員談自己的經驗。

在提供出路方面,她表示訓練中心會找評估過的製作人與經紀公司,也會幫忙提供學員的資料以爭取演出機會。「以前還爭取到時段有節目實習的機會,但是有些學員不知感恩惜福,耍大牌、談價碼,不配合。」她感嘆道。

從事十三年的表演敎學、管理工作後,她的感想是:「要執著,要有大熱誠!新一代的人,對任何行業都一定要有熱誠、要感恩、惜福。見到學生有成果,是我最大的回饋,爲名爲利在這一行做不久,要有傻勁做下去。」

黃士偉  因材施敎

表演敎學的老師一定要會演戲;黃士偉就是這位會演戲的老師。曾在許多學校社團、唱片公司、劇團敎過表演的黃士偉表示:「表演敎學要因材施敎,因爲每個人不同,所以表演才有趣,劇場才生動活潑。」他對表演敎學的看法是:「敎基礎班的學生,我不會有劇本、角色扮演。他們最重要的是要瞭解對自己有多少的控制力,也就是基本功的學習。進階班才開始扮演角色,進而創造角色。」

「我的敎法並沒有很淸楚的體系,都是因爲要敎學,所以自己整理過去的表演、學習經驗,但是我一定會在上課前給學生一點心理建設,一定要開放自己。」他說:「我的熱情都來自於學生的反應與表現,而且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你要因每個人的差異,給予照顧,表演是人的互動…,像敎藝人,藝人一般會把專注力放在音樂上,我的目的是讓表演幫助整體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說,如果音樂只有六十分,加上表演就可加分至八十分了。」

環境不重視表演,他覺得是因爲經費與觀念的問題;「影視比劇場較不重視表演,因爲他們覺得表演可以靠技術完成。演員表演時必須遷就技術,演員必須在這個範圍內完成要求。」他覺得編、導、演均需要有表演的知識「不需要很專業,但是要瞭解…。精采的導演必須也是個優秀的演員。」

「從小就有許多的才藝班;舞蹈、美術等等,但就沒有戲劇班。」前陣子,他到美國遊學,曾在紐約的H. B. Studio上課,他更覺得私人戲劇訓練班的重要,「應該開放機會給對表演有興趣的人,國內有沒有辦法像H. B. Studio一樣,有持續開班、程度分班,以劇場敎育爲出發點的大衆表演訓練班?」

「我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問題,我會一直做下去也是因爲學生的進步鼓勵了我,上過我課的學生或許會認爲我是一個很三八的老師,但是不可否認的,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穫。」他笑著說。

蔣薇華  靈性、思考與智慧

曾經擔任台北故事劇場、果陀劇場表演老師,目前任敎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的蔣薇華說:「表演不是速成的,是兩年以上的事。」她個人把表演訓練分爲聲音、身體、內容三個大項,而其中以內容最爲重要。內容指的就是靈性、思考、智慧;也就是演員自我尋找、觀察敏銳、創造與想像力的培養。在方法上是以舞台表演爲目標的訓練,所以採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爲基礎,再發展、延伸下去。

「所有人都可以上戲劇課程,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表演課。」她認爲眞正成爲演員要準備很多,「好的演員要接受批評,有玩性,能自我催眠,而且要誠實、誠懇、尊重。」但是我們的表演環境並不需要好演員,「台灣的表演環境不好是因爲電視不好。學生從小收看八點檔連續劇、綜藝節目,表演的觀念僅止於此,老師敎得很無力。」

可是進入專門科系,觀念及方法會有更多元的學習才是?「社會的敎育會把他們淹沒。社會上不需要細膩的表演,演員用本能,根本不需要用心去表演就可過關,何樂不爲呢!好演員是要自己堅持,還是靠速成,就全憑自己的智慧了。」她覺得「藝術敎育的觀念應從小培養起,從小陪他們看戲,分辨眞僞。」

現在學生的功利心態也讓她有很大的感慨;「學生會有接case慌!心想大家都在接case,我怎麼沒有?所以不想上課、沒耐心、一切速成。我希望看到的是藝術家,而不只是工具而已。」

經過多年敎學後,蔣薇華表示一直沒有中斷的敎學,會耗盡老師的熱情,「老師也應該做表演,才能瞭解學生與自己的問題,才能解決學生的困境。表演出問題,生活是否也出了問題?」敎表演的人,一定要會演戲,因爲表演基本上是處理「人性」的問題,「要站在輔導老師的位置,要比學生有更寬廣的生活與知識,要對人有非常大的興趣才行。」她笑著說:「以前有學生問『要與仇人演對手戲,該怎麼辦?』,這時你就要回答說:『會讓你進步的就是你的敵人!』」。

(本刊編輯 劉守曜)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