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演員
王肇陽 表演,是我衍生出來的東西
「這裡讓我非常自在,可以放鬆地聊、自然地說出我想說的事情,有些場合我不行,會顧慮很多,在這裡不會。」王肇陽坐在中和華新街的清真雲南小吃店裡,邊啜飲著奶茶邊說。一向喜歡小吃與路邊攤的他,2023年結束馬來西亞與台灣合製的《同棲時間》吉隆坡演出後,仍著迷於那裡的食物風味與生活節奏。 王肇陽,彰化人,37歲天蠍座A型,母語台語,INFJ提倡者(編按)。自我介紹時會把職業定義為「自由演員」,不是劇場、影像,或是任何其他特定類型的表演者。「自由」聽來無邊無際,但認識他的人就知道,這兩個字若發生在他身上,那就必然代表著深思熟慮後的選擇。細數他的表演經歷,若從2011年退伍後第一檔正式售票演出《迷彩馬戲團》開始,王肇陽在表演領域的資歷已近14年。 追求有限度的自由,讓表演成為一件工作 現在的王肇陽,似乎少了一種憤怒感,像是在某些轉折後,來到職涯人生的另一種階段。 「最近幾年聽到有人說,表演其實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現在對我而言,好像比較是這樣子,是一種自我追求,純粹是我喜歡透過表演,得到一種很自由的感受。」他突然切換語速模式,興奮地分享從日本旅行放風回來的見聞,那是一間在樂迷之間很熱門的爵士俱樂部「Blue Note Tokyo」。講起這個難忘的夜晚,他慵懶的身體瞬間充滿能量。他與朋友是臨時起意的造訪,那晚的主要表演者是美國爵士鋼琴家Billi Childs,搭配3位不同國籍的樂手演出。這是王肇陽第一次到專門的場地欣賞純粹的爵士音樂表演,看完後激動得難以名狀,感動不已。爵士樂由樂手的個人風格出發,同時探索樂曲的各種可能性,在台上表演者彼此有基礎共識的狀態下,遊走在音樂的語境裡,與同台夥伴靠近或比拼,沒有過多的預設,卻處處是專業。 這般帶著規則卻同時擁有無限自由的演奏方式,喚醒王肇陽心底對於表演理想的圖像。「我坐在台下,默默覺得,能夠這樣跟自己視野、想法差不多的人一起演出,真的是好像在飛!這種機會真的太難得了,我好希望以後的合作都可以像這樣,這是身為表演者應該都很想追求的事情。」 能夠好好表述自己在職涯所追求的狀態,當然也曾經迷惘過,在這個產業誰沒有呢?剛入行不久,王肇陽便順利接到國際大型製作的巡演,有資源的劇組把每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演員
李祐緯 把「演員」放在職業欄的第一位
「自己沒有專心在表演、或是沒有專心在跳舞、或是沒有專心在做影像,讓當時的我很迷惘。」在劇場裡以多工聞名的李祐緯這麼說。 當舞者、劇場表演、影像設計、音樂設計、幕後技術人員等都可以是李祐緯,「難以定義」是種謀生優勢,「但我看到一些跳舞很厲害的人,就會知道他們花了多少心思在這件事情,認識很多演員,也知道他們的堅持跟付出的心力,做影像也要一直去追最新的技術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好像各方面都有點快追不上大家。」他內心卻如此想。 直到2022年,他在臺北藝穗節發表《一個人也要很快樂A.K.A Lonely God》(後簡稱《Lonely God》),這個由他一個人「扮演」表演者、前台、音樂設計、影像設計等所有環節的獨角戲,好像才豁然開朗。 不只是這個作品後來拿到「年度藝穗獎」,也陸續加演;更是李祐緯透過「一人劇場」開始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情,他說:「也許這是我要走的路吧!」用「表演」演出了李祐緯在劇場裡的模樣。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劇場創作者
王靖惇 用創作提問,找出答案
「地點的話,我直覺是想到台大(戲劇系)的排練教室,因為在那待了8年!」在約訪信件中,王靖惇提出拍攝地點建議,大學加上研究所,他在台大戲劇系度過8年時光,這個誤打誤撞考上的科系,是表演的搖籃,給予他養分,才讓他現在得以用演員、編劇或導演的身分活躍在劇場。就這麼敲定了訪談地點,106教室王靖惇的表演起點。 戲劇性的經歷,誤打誤撞考上戲劇系 訪談時間安排在某個週一下午,只見王靖惇熟門熟路打開教室的門,開好電燈,再搬來木箱盤坐,然後迫不及待說道,在戲劇系上的第一門課,是姚坤君的排演課,地點就在這個教室,巧合的是,也同樣在週一下午。10多年前的課堂上,姚坤君問大家對表演的想法是什麼,王靖惇至今還記得自己的回答:「表演對我來講,最有趣的就是可以去體驗不同人生。」 若是以現在的經歷說出這句話,想必相當成立,但在當時,他根本沒想到自己會考上戲劇系。「通過申請入學第一階段後,我還是對表演沒有什麼想法,本來想選創作組,但面試前一週因為打排球扭到手,拿筆不方便,我臨時改選表演組,面試前一晚我才在準備獨白內容。」想想從申請入學開始,王靖惇就遭遇一連串充滿戲劇性的故事。 自認是被迪士尼養大的小孩,準備的獨白是來自動畫《大力士》的片段,他先說了一小段「我相信我有一天,一定可以重返神界」等等的台詞,接著唱起主題曲〈Go The Distance〉,後來面試老師之一的姚坤君要求用女性角色重新詮釋,王靖惇直接把歌曲唱成假音版本聽起來更像是京劇唱腔,逗得姚坤君哈哈大笑。 「因為老師們都很友善,面試結束後,我還覺得即使沒有考上也沒關係,結果就莫名其妙錄取了!」或許正是因為與表演的結緣是這場氣氛愉快的面試,才讓王靖惇在入學的第一堂課給出了那番回答,而這的確也是他所深信的,若不是表演,他怎麼有機會能藉由角色成為不同的人
-
藝@書
幕起之前,神聖的半小時
資深舞臺劇和電視演員邁克爾.科斯特洛夫(Michael Kostroff)與朱莉.加尼耶(Julie Garny)合著的新書《劇場演員大補帖:百老匯演員手把手教你劇場潛規則與禁忌,一本搞懂戲劇職人的神祕世界》中譯本於今年6月出版,以演員角度,揭開百老匯的各種秘辛,淺顯易懂(且苦口婆心)地說明演員的的工作倫理、注意事項,堪稱演員教科書。書中也介紹了趣味十足的劇場禁忌與迷信,比如演員們上台前半小時都在做什麼?如何成為一個好觀眾?莎士比亞的《馬克白》被認為帶有詛咒?以上這些問題,科斯特洛夫都給了答案,不只讓內行人看門道,也讓外行人看熱鬧。 下文摘錄書中談論演員在演出開始之前的部分段落,也讓讀者一窺演員的自我修養,與大幕開始前30分鐘,演員到底在做些什麼事。
-
如荒煙漫草
對話
表演是為了誰?是為了觀眾?角色?導演?還是自己? 16歲左右在臨界點劇象錄,我看著吉興哥在寫角色作業,他在一張白紙上畫了兩條線,分出了3個區塊,分別寫著:演員、角色、自我。 大學畢業時,我帶著對未來的疑惑去找我的表演主修馬汀尼老師,我說我不知道將來該往什麼方向走,是朝影視產業發展,還是在劇場。 馬老師說,我應該想的是,你可以為那個環境做什麼,付出什麼,夠不夠努力,以及有什麼資格可以留下。 退伍後持續思索著表演的意義,年輕的我有了3個結論:一是創作,二是娛樂,三是代言。 創作指的是各種形式、美學、技藝上的追求、探索與挑戰。娛樂包括觀者身心靈的洗滌、陪伴、啟發或宣洩。代言是指代替世界上的其他人或任何角色,說出他們的故事和存在。 年過30之後,有了一點點的經歷與成就,但對於個人的追求淡了,想著我還能做什麼。我夠努力了嗎?我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麼?自我成就嗎?我有為這個環境盡了什麼責任嗎?身為一個演員,除了名利以外,你可以為這個環境做什麼呢? 其中之一就是期許自己能以身作則,讓更年輕一輩的演員看到、知道面對表演,身為一個演員,可以有的態度是什麼。這不是一個標準或批判,而是一種選擇。 然而這樣想,是否又太夜郎自大了呢? 於是又繼續想著這個老問題,表演是為了誰? 多年來已習慣照著從吉興哥那學到的角色作業方式去提醒、質問自己,和自己對話。 「演員」可說是一份職業、工作、身分;「角色」是你現在要去扮演的對象,或在演出中要接受的任務;「自我」是回到你這個人本身,所有關於你的一切。這三者既為一體又各自獨立,並相互影響著。 「演員」是一輩子的訓練和要求,不論多有經驗了,永遠回到最基礎要求自己;反過來也會檢視「自我」是否過分偏執「演員」這份認知,讓創作「角色」的過程僵化,失去了可能性。 如果角色性格邊緣,充滿暴戾之氣,扮演過程中一定會過渡、影響到「自我」及「演員」上,那也要小心;是否藉「角色」之名來滿足「自我」對表演的虛榮或匱乏,或是以此刻意彰顯「演員」能力的表現。 這三者同樣也會相互牽制,譬如對「角色」茫然或無助的原因其實來自於「自我」,而非表演能力;或是太在意自我
-
特別企畫 Feature 76歲,實業家與演員
陶傳正:人的一生,可否做好不只一件事?
人稱陶爸的陶傳正走進排練場,目光炯炯,講起話來中氣十足,隨時拋來笑料,讓人都要忘記他其實已七十好幾。 攝影的時候,他眼見一張沙發,便向攝影師說:「我擺個平時在家的姿勢給你看。」自在橫躺,聊什麼都像是在家,沒包袱。他說因為自己是企業家出身,經常有人要他演董事長,但在舞台上,他從沒一天把自己當董事長看,「特別是現在這個年紀,還要演什麼董事長?煩都煩死了。若是有人要我去演個瘋子啊、流氓啦,我可能還比較自在。」 等了半年的那通電話 陶傳正演出至今,累積作品無數,然而細細想來,最讓他過癮的仍是最初一頭栽進劇場的那段時光、與表演工作坊(以下稱「表坊」)作戲。 他年近半百踏入劇場,緣自當年妻子待的婦女團體籌備演出經典劇目《圓環物語》,當時他飾演其中一幕操著山東口音的老漢,「想說那個角色懂音樂、又滿嘴髒話,跟我很像啊。」語畢,哈哈大笑。沒想到那齣戲被賴聲川給相中,問他:「有沒有興趣跟表坊一起演戲啊?」就是這句話,讓他輾轉難眠,思索那是客套話嗎?還是真有此意?在乎得不得了,像是少女扯花瓣的愁容,數著他愛我、他不愛我、他「賴聲川說會主動跟我聯絡,等了一週沒電話,第二週也沒有,我想說算了,那果真是客套。結果大概隔了半年,那通電話打來了。」 等了半年的電話是《廚房鬧劇》的邀演,從此開啟表演生命。「第一次正式上台的時候,賴聲川可能擔心我會怯場,演出前還跟我介紹,說那裡是舞台啊、這裡是觀眾席看出去的樣子啊。演完後,他指著我說:『還裝哪?我看你一點都不怕』。」拐著彎誇他台風穩健。回想這事,他又格格笑著,說自己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後來跟著表坊,一年兩場戲,一齣戲演30幾場⋯⋯愈來愈少進公司,演到我老婆要翻臉,好可怕。」 那就是了站上國家戲劇院的舞台也不怕的陶傳正,只怕太太不悅。但嘴上喊怕,臉上寫的卻全是感激,直說當初是因為太太開始進公司管理,自己才能放手表演。 表演精采了人生下半場 後來,最廣受討論的「都市傳說」,是1995年在國家戲劇院演出《一夫二主》。「那齣戲後來引起很多討論,各種說法都有,但沒人知道到底發
-
腦海裡的旋律
假戲真做?演員的大腦小宇宙
大腦科學家還真的做了研究,發現入了戲的演員大腦簡直是充滿驚奇的小宇宙。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團隊近年發現,當戲劇演員站上舞台,自我是被壓抑的,整個人會被所詮釋的角色取代。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的紅樓想像
挑戰多種角色 演到欲罷不能
薛寶釵,一個冷靜理性、沉穩端莊的大家閨秀,與林黛玉相較之下顯得平凡。但是,現代女性要成為薛寶釵何等容易?女演員要讓薛寶釵的形象立體並讓人同情更是難上加難。她是一朵牡丹,「豔冠群芳,任是無情也動人」,這樣的氣度和圓融又怎是輕易能成就的呢?因為如此,薛寶釵的形象其實並不容易呈現,卻非常值得玩味,這也是我想挑戰的。
-
專欄 Columns
演員雜記
演員這個情緒表演的工作,憑良心說,要用什麼作為「度」呢?人類的天性,他的內心,一如他的身體,不應該說謊,說謊了也沒用,他有他的韻律,不會一成不變,也不該一成不變,這個可能就是命運,或者說是天機。因此我還能怎麼辦?只能順其自然,因勢利導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當家作主 執掌戲劇殿堂
在法國的六個國家劇院中,只有法蘭西戲劇院擁有自己的劇團,其組織及營運方式自成系統而且與官方關係密切,最大的特色在於一直保有從一六八○年至今,以演員為核心、由演員主導的做法。目前劇院總共約有四百名長期雇員,其中有五十八名演員,他們才是法蘭西「劇團」成員,而且就演員擁有「分紅」的權力來說,演員是「股東」,也算是其他工作人員的「老闆」。
-
演員的庫藏記憶
夢裡能幹什麼 ?
如此說來,古人「廢寢忘食」地做一些理想中的事情,都是覺知性很高的人哪!!你別看我經常跟家人、朋友聊天的時候,總是會談起禪,談到「泰然自若」,談到「從心所欲,而不踰矩」,那只是我在說,在盼望,完全不表示我能去做了,更不是已經做到了,這兩三者的境界差太遠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下一個台灣電影巨星 劇場演員的大銀幕挑戰
谷底翻身的國片,要如何再創春天? 好萊塢商業路線,真的是條捷徑嗎? 兩岸三地電影圈,台灣優劣勢為何? 奧斯卡金獎導演李安說:華語電影要出頭,要有自己的國際巨星! 國片春天來了,但好演員在哪裡? 深厚的專業訓練,收放自如的表演功力 從新生代劇場演員走進銀幕的蓄勢待發 將表演當專業的企圖和野心 我們彷彿看見未來電影巨星的光芒熠熠 國片的未來在他們身上嗎? 或者,你,也可以是下一個台灣電影巨星!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低潮交錯的戲劇人生
高英軒:影像表演,不能太過「努力」!
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在蒐集、整理自己的表演方法。高英軒笑說,後來發現:「早期我拍電視劇,我是在演給現場的工作人員看,現場有反應,我就會很高興,但是,如此一來,我投射出去的能量,就太多了,自然會和其他演員格格不入。」後來他調整演法,在《一年之初》裡,他的演出變得節制而俐落許多。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國片「春天來了」,好演員在哪裡?
尋找下一位台灣電影巨星!
二○○六年,國片總觀影人次攀上近五年來的高峰,這個令人振奮的現象,更讓不少影人相信低迷已久的國片已經逐漸回春。但是,除了已經有資金的投入,國片的製作環境,還亟需有實力的演員,而訓練有素的劇場演員,是否可能成為未來的「國際電影巨星」?!
-
特別企畫 Feature 過來人說話 從舞台到電影鏡頭的演員心路
戴立忍 放下「劇場」回歸真實自然
問戴立忍:「你所受的劇場訓練對電影演出有沒有幫助?」他哈哈大笑:「完全沒有!」這牽涉到台灣電影的新寫實主義取向及表演的本質。關於表演,戴立忍形容自己從電影回到舞台,他採取與劇場人迥異的方式:他不暖身,他無法不穿鞋,而且不化妝。「化妝會讓人意識到要表演了!」戴立忍將表演和生活的界限拉近,以更自然、更融於內而自發於外的功力呈現所謂演戲這件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導演說話 「我要先愛上演員,觀眾才會愛!」
電影《一年之初》的導演鄭有傑,在片中用了大量的劇場演員,甚至劇本的創作靈感,也是因為看了劇場表演激發出來的,鄭有傑說明他的選角原則:「如果我喜歡,觀眾才會喜歡,我要先愛上演員,觀眾才會愛。」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經紀人說話
有實力,也要有伯樂
劇場演員需要實力,也需要伯樂。圈內目前主要經紀劇場演員的經紀公司有李烈經營的影一事務所,去年正式進軍經紀的表演工作坊,以及簽下趙自強、劉亮佐的齊石經紀公司,每家公司的依照經紀人的性格和操作模式不同,旗下的演員都有不同的發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如夢之夢》顧香蘭到《色,戒》第二女主角
朱芷瑩:第一個鏡頭,永遠不是我最好的表演
「我的表現是越來越好的,因為我必須有第一次失敗的經驗,才知道第二次該怎麼迅速的、猛烈的進步。」朱芷瑩說,因此有導演說她:「是個Take得越多,演得越好的演員」但拍得越多,底片、場租就要花得更多,當然無法無限制地磨戲,她苦笑說:「我這種特質,對控制預算的製片而言,應該會很痛苦,很想把我敲昏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幸運展星途,但是…
莫子儀:以後想待的地方,還是劇場
這幾年,持續的作品露出,以及加入經紀公司,讓莫子儀擁有比別人更多選擇影像演出的機會,但他說,還是比較喜歡在劇場工作:「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演員,一個劇場出身的演員。我願意參與不同媒介的演出,但我的所學跟以後想繼續待的地方,都是劇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讓人看見「好演員,這裡就有!」
黃健瑋:當演員,就要像蝙蝠俠
遊走於劇場與電影兩種媒介,「我沒有什麼調適的問題」黃健瑋說。他直率地表示:「專業演員這件事在台灣還不成立。」但即便無法撼動整體產業「不把表演當專業工作」的態度,黃健瑋認為自己和其他同輩演員能做的,「就是演示一種表演格調,把一種表演的標準呈現出來,告訴別人:好演員,這裡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