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曜
-
特別報導
走向歷史的下一個起點
台新藝術獎這個堪稱「國內獎金額度最高,且為鼓勵表演藝術創作與專業製作」的藝術大獎,經過媒體提名團與十二位觀察團委員,一年的觀察與討論,終於從四百多部作品中選出十大入圍佳作。並將於三月二十三日由國際評審團選出最後的得主。從評選機制到評審過程、入圍名單,紀錄生態與鼓勵創作的旺盛企圖儼然可見,似乎這個獎的設立也代表著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
-
特別企畫 Feature
還有甚麼新把戲?
在演出節目的整體安排上,新馬戲似乎朝向更有「主題性」的發展。然而,新馬戲仍難脫以炫技為主的表演本質,也同時必須面對非語言式的表演其難以敘事的困境。
-
活動看版
初春苗栗假面風
近年來,由各地方政府整合當地官方與民間資源舉辦的大型藝術節,像宜蘭國際童玩節、花蓮國際石雕展等,在經過多年持續經營、累積經驗之後,已逐漸成爲結合地方特色與觀光資源的地方年度盛事,不僅活動期間帶動當地商機,更藉此機會與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交流。今年春天即將舉辦的「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其逐漸擴大的規模、完整的主題規畫、活潑的行銷方式等特色,正是地方藝術節多年持續經營所累積的具體展現。 面具的藝術.心靈的探索 二〇〇一年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將於即日起至四月二十九日止,將以苗栗市爲活動範圍主軸,向外擴散至大湖、通宵、卓蘭、頭份、後龍、苑裡等十數個鄕鎭。活動分靜態與動態兩部分:靜態部分以大型假面展覽爲主;動態部分則除了配合假面展所設計的互動性活動外,更邀請來自十三個國家、十五個與假而有關的表演團體,與本地的藝文團體共同深入鄕鎭與民同樂。 此次藝術節的主題爲「面具的藝術.心靈的探索」。所以在假面展覽的部分,規劃了「神」、「人」、「靈」三個子題區。配合這三個子題,各有來自蒙古、西藏、貴州、江西、日本、泰國、印度、尼泊爾與斯里蘭卡等地的面具展示。而北管民族藝師王金鳳與收藏家羅斌、林勃仲等也將提供他們私人的精心收藏。特別値得一提的是,展覽中將有由台灣客家戲及祭儀出身的鄭江滿妹提供極罕見的齋教儀式面具戲的面具。 在活動部分,主辦單位除了規劃配合展覽的親子互動性活動,如「面具DIY」、「假面大遊行」、「面具創意比賽」、「世界大不同假面創意園遊會」等之外,還有網站上的面具設計比賽。而國內的表演團體如鞋子兒童劇團、雲林十二婆姐陣、黃溪官將首、彰化太子神童陣、金滿圓戲劇團、德興社醒獅團也將在活動期間呈現陣頭、八家將、客家戲等富我國民俗特色的假面表演藝術。 當然國外團體的表演更是少不了:來自西班牙的Castro Floxo舞蹈學校將演出採集自西班牙民間古舞蹈與音樂的作品。「西藏流亡政府歌劇院」也將展現結合西藏宗教、音樂、面具的祭儀舞蹈。還有韓國的「夢遊韓國假面表演團」將演出其拿手的鳳山假面舞劇。其他更有來自日本的雅樂與能劇,以及來自南非、印尼、蒙古、泰國、柬埔寨、菲律賓等地與面具有關的團體一同來共襄盛舉。 (本刊編
-
特別企畫 Feature
來自腦海的深刻影像 為台灣留下歷史影像的劉振祥
劉振祥的攝影作品,除了隨著雲門舞集的腳步廣為觀衆所認知之外,還有更多伴著台灣社會成長的新聞照片。在他的作品「寫實的自然」與「抽象的表演」意外地融洽,然而其中最為突顯的卻仍是人的質地。
-
特別企畫 Feature
羅北安.謝蘋英
今年八十二歲的羅媽媽,因著今天的訪問還特地去美容院洗了頭,羅北安握著面對訪問緊張不已的母親的手,還打趣地說:「是啊!我們還打掃了房子呢!」 羅媽媽是個標準的眷村媽媽,勤儉持家、和藹可親。憶起當年在眷村裡,喊著羅北安回家吃飯的情景,不擅言詞的她操著一口標準的湖南話,雙手撫著北安受傷的膝蓋,憐惜之情,溢於言表。 或許是因爲跟哥哥年紀相差十五歲的關係,在台「北」市大「安」區出生的「北安」覺得自己其實像個獨生子般地被呵護、成長著。從小學、中學到連續四年重考大學後,考上藝術學院的經驗,羅媽媽只是笑著說:「只要他健康快樂就好了。」 在羅北安的作品中,一向充滿著濃郁的親情與友情,究其原因,羅北安說:「可能是因爲我喜歡『家』的感覺、喜歡回家。」而其中,羅媽媽本著傳統婦女的美德,默默地支持著「家」的力量,我想,這才是觀衆能看到羅北安創作許多溫馨作品的原因。 (本刊編輯 劉守曜)
-
特別企畫 Feature
王榮裕.謝月霞
舊照片沉載著許多過往的記憶,一旦打開,人生如戲。對王榮裕而言,這張鏡頭偏離、用傻瓜相機拍攝的照片,是近二十年來與母親唯一的合照,也記錄著母子之間由遠到近的關係。 由於早年一段不愉快的婚姻,讓王媽媽離開了孩子,北上歌仔戲班唱戲。王榮裕依稀記得,身爲長子的他,帶著妹妹在野台的戲棚下尋著媽媽的情景。就這樣地尋著、尋著,也讓成年後的王榮裕尋到了劇場,在劇場中不僅尋到了自己、了解了演員,更了解了媽媽當年的心情與苦衷。與其說是「劇場」拉近了母子間的距離,倒不如說是相互體諒下,了解了對方的付出。 兒子導戲,媽媽演出。現在在劇團裡,王媽媽身體力行地支持著兒子追逐夢想,刻苦的耐力、堅毅的性格常是團員們的精神支柱。拍照的當天,升格爲祖母的王媽媽抱著三個月大的小孫子,與剛當爸爸的王榮裕開懷地訴說著過去、寄望著這個新生命的未來,伴著這一家子的喜悅,我們按下快門。 (本刊編輯 劉守曜)
-
香港
藝術節加料節目FESTIVAL+ PLUS
今年香港藝術節加料節目中最値得一提的是與香港藝術中心合辦的「歐亞舞蹈共同睇與香港獨立舞展」活動。此項節目最主要的目的是期望將亞洲與歐洲的舞蹈以香港爲基地,建立一良好的互動橋樑,會中除邀請歐亞等國的舞蹈人士進行硏討外,也舉辦SHOWCASE推薦香港本地的優秀舞團接受各國邀約演出。
-
香港
立足亞洲的藝術視窗
雖然香港藝術節今年年度預算高達五千九百萬港幣(包括人事費用),但接近三分之二的自籌款(票房佔年度預算的36%,私人贊助、廣吿及其他收入佔20%)壓力下,節目內容呈現藝術與娛樂並重,從歌劇、芭蕾、戲劇到通俗歌舞、鼓樂等包羅萬象,但其中佔四分之一的委約製作與二十六場的藝術節加料節目,仍顯現出藝術節對培養本地創作與引進新視野的文化使命。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網藝網絡綜聲像
網路的多樣性,讓許多網站難以界定在某一類別當中,像藝術節、評論等綜合性的網站也常開拓我們視野。此次我們即邀請三位網路工作者田國平、陳煒智及程于泯,請他們以專業的角度來推薦値得一遊的綜合性網站。
-
台前幕後
夏日劇場,天使下蛋
希望能以多年累積的經驗與跨界領域的專業素養,來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讓自己、也讓年輕一代的創作者能創構出具想像力、創造力、與實踐力的劇場作品,於是靳萍萍、林克華、房國彦與曲德義這四位「老師級」的人物,一起成立了「天使蛋劇團」。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分享的喜悅
「寛敞」是陳琪和建築師先生對家的共識,兩人互補的個性使得他們對家、對彼此都有深刻的依戀;而無阻隔的大空間也成爲好客主人與朋友分享談天的好所在。
-
座談會
敎育暧身.港都發聲
高雄市政府敎育局行之有年的「話劇競賽曁觀摩展」,因爲幾年來參賽劇團普遍成績不理想比賽失去實質意義,今年暫停辦理,取而代之試辦了「戲劇敎育劇場推廣計畫」;在校園中的巡演成果受到肯定之餘,卻也凸顯了高雄在地劇團生態的沈疴。
-
特別企畫 Feature
身體姿勢創造意象
擅長將佈景、道具、空間,經由演員語言與肢體的變換運用來述說故事情節的英國渾沌劇團,在來台演出期間,爲台灣的現代劇場愛好者舉行一場硏習工作坊。他們先由肢體即興出發,然後依創造的意象來塑造角色與場景的工作方式,與我們所熟悉的史坦尼體系從人物內在性格出發的方式,有著極大的差異。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你奬我也奬,冷暖各自知
爲了讓台灣有心設立表演藝術戲劇奬的人,能有足夠的範例參考,本刊特地蒐羅了包含大陸、法國、日本、香港、德國、英國及美國等國的戲劇獎資料,介紹各個奬項的創立緣起、評審內容與經過和與當地戲劇生態的互動關係;這些獎項有的歷史悠久,有的別具立意,藉由了解這些「他山之石」,或許能讓更多人思考並了解設立「奬」的眞正意義。
-
台北
肢體的藝術宴饗 九九年台北藝術節
第二屆台北藝術節爲使一般大衆能感受藝術豐富多元特性,規劃出三大主題──「世紀感動」、「精華再現」、「城市焦點─藝術推廣列車」及兩大活動「深度之旅」與「進城來看戲」,共有二十九個藝術團體參與,總計一百零五場演出。在節目內容上,「多元化的肢體展現」與「兼顧各年齡層的觀衆群」爲本屆的主要特色。
-
名家訪談
浮世繪中任「憂」遊
在中學時夢想成爲建築師,但是當看過費里尼的電影《阿德瑪訶》後,電影導演便是他至今仍未完的夢。大學主修社會學,現在又是身兼劇場導演、敎師、藝術總監的小池博史,在他《春季》作品演出結束後離台前的早上, 談到他自己對創作、敎育的想法。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分門別派演練身手 調査報吿
大致上來說,國內開設的「演員訓練班」,其性質有劇團專爲招募志同道合者的社團性活動,有將訓練當成治療成長的團體,有專門提供學習技藝、技術的地方,甚至以市場供需爲導向的也不在少數,還有一些演歌星的私淑班、靑少年推廣敎育班、公司行號社團活動等等各有特色;甚至許多保險業、直銷業、補敎業、潛能開發、成長團體都曾嘗試將表演加入其訓練課程當中。
-
特別企畫 Feature
演員背後的那雙手 表演訓練老師
由於表演訓練的觀念與應用逐漸被國內其他非演藝事業的領域所接受,現在表演老師跨領域的敎學已是越來越明顯的趨勢。而敎學內容上不單只是表演的練習,更是一種心理的輔導。我們訪問了幾位有多年敎學經驗,且跨越不同敎授領域的老師,提出他們的看法。
-
焦點
不夜城中拉丁天使
果陀劇場的歌舞劇音樂,從古典的《西哈諾》到搖滾的《吻我吧娜娜》,每一齣均有其獨特的風格。但其間的「戲劇性」與「流行性」卻是不變的方向。在今年推出的新戲《天使不夜城》中,更可明顯地看到。
-
新西遊記
重重地往下踩
鈴木和果氏的訓練經常運用人的極限來激發人本能的反應,只不過鈴木用的方式只限於一定形式內的練習。爲了讓身體達到反射動作且定於一定姿勢的結果,股盤的控制便有著顯著的重要性。有趣的是,不論太極拳、瑪莎葛蘭姆或鈴木忠志,均有共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