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將在十月份熱鬧登場的「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圖為活動海報)(國立藝術學院展演藝術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傳統與再生/展望亞太藝術新紀元/導論

區域對話與角色認同

「亞太傳統藝術論壇」的基本構想

我不要我家的四壁完全被牆封住,也不要我的窗户被堵死,我要世界各地的文化風在我家盡可能地自由地吹,但是我拒絕讓任何人把我的腳吹走。

──甘地

我不要我家的四壁完全被牆封住,也不要我的窗户被堵死,我要世界各地的文化風在我家盡可能地自由地吹,但是我拒絕讓任何人把我的腳吹走。

──甘地

亞洲太平洋各民族分佈在遼闊的亞洲大陸與浩瀚的海洋島嶼,各有其立國傳統與文化精神,也孕育各自的美學體系、信仰禮俗與生活方式。藝術發韌於生活經驗,也散佈日常生活之中,在社群組織、儀式行爲、民衆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反映最基本的人文價値與對天地自然的關照。在聚落(部落)祭典或民衆的生命禮儀(rite of passage)中,藝術展演乃渡過每個關口(crisis)的主要儀式,也是民衆參與公共事務,展現個人才藝最重要的表徵。相對於中國、印度、中亞的古老國度,有些亞太民族生活於高山或海洋之中,遺世獨立,但並不意味處於封閉的「原始」狀態,在其民族文化史上,藝術文化仍然隨著生活而存在,並與周圍的不同族群互動與交流,許多舉世熟知的亞太藝術正是不同時空,融合不同族群文化的產物。

認同的回歸

近世東西文明的交會與撞擊,西方強權挾其船堅炮利縱橫天下,綿密的商業網絡與宗教信仰隨之而至。亞太各民族拋盔棄甲束手無策,不僅在政治上、經濟深受桎梏,生活方式與文化傳統也大受影響,各民族的際遇雖有不同,但淪爲殖民地卻是多數亞太國家的共同命運。面對現代文明與外來文化的衝擊,不同的國家、民族有不同的反應,結果也不盡相同。在「現代化」大纛下,愈是追求進步的國家,傳統文化愈被視爲阻礙進步的因素,除了底層社會尙能保存部分文化傳統,菁英階級莫不以「西化」爲標竿。能如日本以西方霸權之道,還治其人,甚至成爲東方新霸權的例子百不得其一。

二十世紀以降,隨著世界性的民族主義潮流,亞太國家皆有一段民族自覺與文化反省的過程,也先後從殖民地掙脫而出,但是離「現代化」國家仍有一段遙遠的路程。而在追逐「現代化」的過程中,政治、經濟、社會變遷日新月異,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也依然如影隨形,揮之不去。不論戲劇、美術、音樂、舞蹈,亞太社會所謂藝術也者,其實是以西方藝術傳統爲標準所化約的藝術概念與溝通語言。

晚近的知識經濟與全球化趨勢,絕大部分的亞太國家有被西方資本主義同化的傾向。有些國家因而謀思應付之道,希望在西方的價値體系之外,開創屬於亞太國家的自我道路,新加坡、馬來西亞執政者所標榜的「亞洲的價値」(Asia Va1ues)即爲明顯的例子。但是如何在人類普同的文化價値,如人權、民主,經濟發展、行政效率的基礎上追求屬於亞洲主體的價値觀,而非作爲抗拒改革的藉口,仍有極大的討論空間。而在藝術文化領域,亞太傳統的生活空間與儀式行爲是孕育藝術文化的根源,但隨著資訊網路的發達與都市化的趨勢,亞太民族的傳統聚落(部落)所扮演的文化保存與傳播功能逐漸消失,文化在現代商業機制中,也明顯商品化,藝術展演偏重形式與包裝,失去了儀式功能與節日意義,而以一般藝術標準來檢驗其形式與內容,自然容易忽略深層的文化內涵,爲了吸引觀光客(或觀衆),甚至流於異國情調與懷舊的心理。

重新認識亞太文化經驗

台灣,做爲亞太地區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移植區,不論農耕禮儀、典章制度,台灣社會所表現的漢文化傳統較諸中土毫不稍遜。又由於地處中國大陸、南洋、東南亞之間,在新世紀的亞太華人文化網路中,台灣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除了深厚的漢文化傳統,台灣乃世界南島語族的起源地之一,具備海洋文化的開放性格,與東南亞及南太平洋民族有一定的地緣與血緣關係。而在近代歷史軸線上,台灣歷經荷、西、日本的統治,接受不同時空的東西洋殖民文化,也顯露島嶼的多元文化性格。這種文化特質不但展現在自然景觀上,也具體反映在民衆性格與生活文化層面。

從十五世紀西方海上霸權東來,台灣社會在大時代潮流與國內外政治環境影響下,不但政治主權受人宰制,本國文化也依附在外國強勢文化之後。即使戰後五十多年來,台灣汲汲營營地努力建立一個現代社會,而所謂「現代化」的過程,仍「一以貫之」地以西方文明爲尙,文化菁英熟知歐美趨勢,也不斷引介西方潮流,對西方世界景仰孺慕。相反地,對近在咫尺的亞太各國最不瞭解,也最爲隔閡,不但鄙視亞太各國的落後,對其文化傳統更充滿傲慢與偏見。

相較於亞太各國,台灣反而最缺乏主體性,源自傳統的展演藝術與現代人的價値觀、生活方式明顯疏離,藝術魅力也明顯不足;當代藝術界雖有巴黎、紐約的影子,但站在「先進」國家流行的末端,又何以代表台灣的文化視野?當二十年來台灣在「經濟奇蹟」之餘,致力於文化生態的形塑,有關文化主體性的建立,無可避免的,仍是重要指標之一。這方面某些亞太「落後」國家的文化經驗値得台灣反省,例如印度與印尼(峇里島)同樣是飽受外力侵凌的「落後」國家,何以他們的文化傳統能一直居於大衆文化主流價値,而且不妨害其「現代化」,在當代西方藝術思潮中,保留傳統的印度與峇里島藝術何以能比台灣的「展演藝術」受到更高評價?

在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亞太各國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地理與文化因素,愈見顯著,台灣更應融入亞太文化體系之中,與其它國家相互交流、對話,清楚自己的地緣關係與文化角色。事實上,相對於東亞各國,台灣推動區域性國際活動,有其客觀的優勢,在亞太文化中可扮演更積極、主動的角色。也只有區域性國際文化交流與互動中,才能發掘台灣社會的多元、地域屬性與深層文化特質。

要達到前述目標,亞太國家必須敞開心胸,相互學習、加強合作,眞正的認識自我,從歐美中心主義解放出來,將認同對象轉化到亞洲與第三世界,才能在平等互惠的原則上超越自我的限制,開拓出更具活力的未來。此次在台灣舉辦的「亞太傳統藝術論壇」並非意味著亞太文化以台灣爲中心,其他地區爲輔助,而是以台灣有限的人力資源來推動亞太地區傳統藝術領域的互動與交流,在多元共榮的基礎上,開創長遠的互動與合作關係。

四大議題方向

在二〇〇〇年世紀交替的儀式意涵中,「亞太傳統藝術論壇」只是台灣文化界的一個開始,目的在從藝術文化的不同面貌探討亞太──包括台灣──的主體性,以及各國對傳統藝術的起源、變遷、發展與保存的經驗,可能的議題頗爲廣泛,歸納起來,有四個討論方向:

1. 儀式與空間

亞太民族的傳統藝術伴隨個人、家族、社群的祭祀儀式而展開,藝術呈現常爲儀式的一部分。藝術的形式、內容與儀式之間關係密切,影響藝術的呈現與發展。與祭儀相關的神聖空間(寺廟、道場)提供藝術最大的展演空間,甚至成爲藝術的主要內容,透過建築、設計美學與儀式過程展現深厚的文化力量。這種藝術慨念不僅反映在神聖空間,也影響世俗的建築設計,亞太傳統儀式、空間與藝術關係的探索有助於了解亞太民族的美學、空間觀念與文化本質。

2. 美學體系(包括色彩造形、聲音節奏、空間藝術等)

不同文化的美學價値觀乃屬相對性,而非絕對性,但人類文明史卻常以強勢文化的美學觀作爲衡量其他文化優劣的標準,也是許多民族喪失文化自信心的緣故。從亞太國家的文化傳統與美學觀念,探討有別於西方的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風格與形式,以及藝術創作的內在力量(或靈力),對於亞太文化主體的建立,毋寧十分重要,不但可以寬闊的胸懷面對傳統藝術,也可做爲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指標。

3. 交流與變遷

亞太各國文化在近世之前即有交流,並形成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南島文化、中亞文化的文化圈,各具風貌,互有影響。而在西方強權壓迫與現代化過程中,面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與文化變遷,亞太各國面對不同的問題各有不同的調適之道與發展經驗,其中不乏可供相互參考、反省的例證。

4. 新世紀展望

即使面臨全球化的趨勢,亞太國家在新世紀必然不會缺席,透過亞太文化的多樣性(cultural diversity)觀點探索藝術之普同性與差異性,而這些「普同」與「差異」經由對人類文化「內在」的檢驗、印證,或許能對新世紀的文化帶來啓示。在資訊、交通便捷、天涯比鄰的現代社會,如何在開放、觀光的潮流中掌握藝術本質,亦爲亞太文化發展一個嚴肅的課題。

從理解到對話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國立藝術學院承辦的「亞太傳統藝術論壇」,邀請亞太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學者與本國相關藝術家、學者共聚一堂。內容包括學術論文研討、藝術工作坊(workshop)的示範與對話,以及亞太重要演出團體的藝術呈現,從二〇〇〇年的十月四日起在台北關渡舉行兩週,跨國性的藝術創作對話(木雕、能劇、面具藝術)則早在九月初即展開。希望能針對議題,促成台灣/亞太、理論/創作、藝術家/學者、傳統藝人/當代藝術創作者、海洋文化/大陸文化、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等六個層面的對話。而在活動規劃上,期待達到二個原則:

1. 亞太原生藝術風格的理解

亞太各國的藝術展演多配合生活情境與儀式行爲,不但反映民族的文化根柢,也是藝術生命最動人的部分。「亞太傳統藝術論壇」所展現的亞太藝術難免因情境、時空轉變之故,抽離原有環境而成爲藝術樣本。爲了彌補這個缺憾,我們除要求與會代表能提供更多的田野影像記錄,展現其原生地的眞實風貌之外,一群跨國的藝術家也在「傳統藝術再生」的觀念下,根據與會亞太國家的美學傳統(包括顔色、造型、節奏、聲音與空間觀念),把它們的舞台體系、時空觀念轉換成環境設計與空間裝置,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衆能對亞太藝術的內容、形式、與儀式意涵有較深層的思考空間。

2. 從生活中與藝術對話

出現在「亞太傳統藝術論壇」的亞太藝術家、學者來自日、韓、菲、越、泰、土耳其、伊朗、哈薩克、吐瓦、蒙古、柬埔寨、中國、西藏、台灣等國家(地區),濟濟多士,但因語言障礙與時間限制,難以暢所欲言。爲了增加彼此交流的機會,藝術展演的場地與場景規畫十分重要。主要展演區、工作坊與研討會場在關渡國立藝術學院近四十公頃校園的國際會議廳、舞蹈廳、戲劇廳、露天劇場,以及臨時搭建的開放舞台,共同建構成一個大舞台。宿舍區緊鄰硏討會場與工作坊,點與點之間利用空間設計與裝置相互銜接,希望與會代表、藝術家在十多天之中能更自由地生活、觀摩、研討。

爲了加強與台灣社會大衆的互動,「亞太傳統藝術論壇」經由關渡大舞台的週邊動線(如捷運系統),延伸到周圍大台北的某些地點(如台北車站、國家劇院、新舞台),讓一般民衆也有瞭解、欣賞、參與亞太藝術的管道。

讓風自由地吹…

以亞太爲思考中心,凸顯它的地緣關係與文化意義並不代表亞太世界與西方世界的對立或隔絕。事實上西方歷經幾個世紀的高度文明,其文學、藝術界人士也曾深自反省,進而對亞太文化及其他「原始」地區懷抱探索與瞭解的態度。以音樂爲例,歐洲各國近代的民族音樂運動,紛紛把觸角指向東方,追尋音樂根源。十九世紀末德布西的曲風頗受印尼甘美朗音樂影響,即爲一例。十九世紀末的印象派畫家在文藝復興以降的透視、寫實風格之外,也轉而從東方藝術尋求靈感。興起於二十世紀二、三〇年代的超現實主義更對以理性爲主流的西方傳統大加批判,反而學習「落後」國家(亞、非、墨西哥)的美學觀念與展現方式。再從戲劇來看,影響西方現代劇場極深的阿鐸(或譯亞陶),其劇場觀念便明顯受到巴里島藝術與中國京劇的影響。時至今日,東西文化之間不論在文學、美術、戲劇、音樂各方面早已形成交流與對話的機制。

然而,東西文明畢竟背景不同,生活態度互異,亞太國家一如西方各國,也各有藝術傳統。使用西方的藝術風格,並不一定能作爲亞太傳統藝術現代化的保證;換言之,所謂藝術的現代化並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傳統的藝術形式與內容,或隨意地結合不同的藝術成分就能創造「現代」的意涵。

甘地曾說:「我不要我家的四壁完全被牆封住,也不要我的窗戶被堵死,我要世界各地的文化風在我家盡可能地自由地吹,但是我拒絕讓任何人把我的腳吹走。」

這一席話對當代台灣以及亞太國家仍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所謂「西化」、「現代化」未必能主導亞太文化,唯有認清本身的文化特質,尤其是城市、鄕村的差距與相對的文化地位,才能使台灣,乃至亞太各國在新世紀的文化方向更爲明確。

 

文字|邱坤良  國立藝術學院校長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