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歌仔戲幾經沉浮之後,一九八一年,台視歌劇團在國父紀念館推出《漁孃》,重回舞台的感覺還十分生澀;到了一九九一年在國家劇院推出的《呂布與貂蟬》才奠定了電視歌仔戲在舞台上華麗、和「電視化」的演出風格。近年來許多電視圈的歌仔戲從業人員紛紛回到了大舞台,他們在劇場中的表現認真而出色,我們也從而看到歌仔戲進出電視媒體之間,表演藝術已產生了一些變化。
前言:自然的接軌
光復後的內台歌仔戲劇團林立,各劇團之間競爭激烈,莫不以奇妙變化的機關佈景、華麗的舞台陳設爲號召,而劇團演出的檔期是十天一個階段(後來逐漸改爲五天一個檔期),爲配合檔期、以及吸引觀衆連續來看戲,在演出內容方面也是以連台本戲爲主;以當年「拱樂社」留下來的劇本爲例,早期的《紅樓殘夢》、《金銀天狗》都是以十本爲一單元;後期的《神秘殺人針》、《仇海情天》等則是以五本爲一單元,眞正孤本戲並不算太多。
所以我們可以說傳統歌仔戲本就十分習於連台本戲的演出內容,適應「機關佈景」這種實景的演出方式,而長年在商業劇場的謀生經驗,也使得歌仔戲對於配合市場機能有很好的經驗。這種種的條件,幫助歌仔戲在一九六〇年代進入電視媒體時感覺上十分親切,而內台歌仔戲轉型爲電視歌仔戲,也成爲歌仔戲發展史上一種極爲自然的接軌。
不過電視終究是新興的媒體,要運用攝影鏡頭來傳達一切的表演,並且在演出時間上有別於舞台和電影的限制,因此在歌仔戲的表演藝術上便產生了轉換與適應的過程。這樣的適應包括劇本格式的轉變,從舞台上富有表演性的寫作考量,到全然電視劇化的寫作模式;音樂風格也自鑼鼓喧天的戲曲音樂慢慢走向民謠小調的發展等等。而電視歌仔戲由於「上鏡頭」和音質等方面的考量,也造就出和舞台「基本功」不甚相同的歌仔戲演員和表演風格。
一九八一年,在電視歌仔戲幾經沉浮之後,台視歌劇團在國父紀念館推出《漁孃》,重回舞台的感覺還十分生澀;到了一九九一年在國家劇院推出的《呂布與貂蟬》才奠定了電視歌仔戲在舞台上華麗、和「電視化」的演出風格。近年來許多電視圈的歌仔戲從業人員紛紛回到了大舞台,他們在劇場中的表現認眞而出色,我們也從而看到歌仔戲進出電視媒體之間,表演藝術已產生了一些變化。以下試分「從舞台表演到電視表演」、「從電視表演重回舞台」兩部分來加以說明。
一、從舞台表演到電視表演
1. 劇本型態的確立
內台歌仔戲時代,除了「拱樂社」幾個大型的歌仔戲劇團使用定型的文學劇本之外,大部分的劇團都是以演出「幕表戲」爲主,進入電視之後,由於打字幕的考量,以至於工作人員的配合習慣不同,所有進入電視演出的傳統劇目必需要定型,更必須找到足夠的編劇來寫劇本。而電視劇本寫作上的考量和當時內台戲是不同的,這可分劇本的格式和內容兩方面說明。
在格式方面,內台戲最多十本爲一單元,也就是十天可以演完一個故事,每天演出三個小時。電視從早先的單元劇,發展到單元連續劇,再到帶狀的連續劇方式,劇本結構產生了極大的轉變。例如電視播出時,在戲劇進行中不斷會被廣告打斷,不像舞台上一氣呵成;其次每次演出時間少,但是總長度有四十集、六十集……不等,因此戲劇情節的容量增大,戲劇懸念、衝突、整體佈局的方式、重點場的安排……等各方面的處理均因著形式的轉變和原本舞台上的需求不同。
其次在唱詞及說白上,舞台上有所謂「方文白」的使用,不同角色、不同身分,在說白上可以明顯區分,但在電視上,不論生旦淨丑都是以一般生活化的語言應對,舞台上誇張的「說白」口氣消失無蹤。在劇本寫作上,所有的對白都要改爲口語,同時自報家門的形式也除掉了,一切都比照電視連續劇的規格。
電視歌仔戲在對白上口語化,但是唱詞上反而日趨文采,這是由於字幕的使用,太過於口語的唱詞反而不能用,很多單純交代人物身分、人物關係之類的唱詞也不能用,唱詞的敘述功能減弱,抒情功能加強,並且逐漸地規範化,更重視文采、意境的追求。以狄珊的劇本爲例,她所寫作的唱詞大量引用了古詩詞的素材,引用許多歷史事件的典故,這是「幕表戲」所難以產生的風格。
2. 音樂風格的轉變
在「廣播歌仔戲」時代,由於觀衆只有「聽覺」上的欣賞,因此希望曲調新奇而富變化,當時歌仔戲的這個「新調」傳統(註)發揮了極大的功能,樂師們一方面創作,一方面引進了各式各樣的曲調,大大的豐富了歌仔戲的音樂。到了 「電視歌仔戲」的階段,新調更是數以「百」計地增加,奠定了「電視歌仔戲」特有的音樂風格,對於傳統音樂表現的影響,可以分兩方面來說明:
a.舊音樂形式的轉變:
舊音樂形式的轉變一方面表現在傳統曲調的演奏方式、伴奏樂器加了許多變化,另一方面則是在曲調演唱的篇幅上明顯縮短。像是傳統哭調〈大哭調〉、〈艋舺哭〉、〈台南哭〉、〈彰化哭〉……等等,聯綴演唱要十五分鐘以上,在電視上不能容納這樣長的篇幅,因此選擇一首或兩首,改變了原來長篇表現的習慣。
在文武場伴奏上,由於電視上是寫實場景的表現,身段減少、連帶一些需要配合身段、加入大量鑼鼓伴奏的曲調,如〈將水〉、〈大調〉、〈緊疊仔〉……等都減少使用。在電視上常用的曲調,大多避免加入鑼鼓伴奏,使得電視上的戲曲曲調,反而有一種「民謠化」的趨勢,有人因此認爲去掉了「七字調」,電視歌仔戲可能更像「古裝音樂歌唱劇」。
表演場合和表演方式的改變,也使得傳統「吹牌」和「串仔曲」無用武之地。而說白方式完全比照電視劇,也使得傳統舞台上、演員說白時與鼓點配合的習慣改變,武場伴奏在電視歌仔戲的表演中,只能擔負一些進門、出門等簡單的提示作用,與傳統舞台上統率三軍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
b.變調的大量產生
傳統曲調爲適應新媒體要加工改造、或是縮短篇幅,但新創作的曲調可以直接符合電視媒體的需求而「量身定做」。「定做」的要求一要篇幅短小、使用方便,二要旋律多樣化,三要有不同的節奏變化,有三拍子的,有四拍子的,有激烈的快板,也有自由唱的散板,直接滿足連續劇對於曲調「求新求變」的要求。
新調大量產生之後,在電視上不斷地播放,使得新調傳播十分之迅速,也造成歌仔戲界廣泛學習。不僅在電視上有一批新的、更抒情的「新哭調」系列產生,取代了傳統哭調,包括在同時的外台歌仔戲演出中,像是〈樓台會〉、〈巫山風雲〉、〈情海斷腸花〉、〈相依爲命〉等新調,也部分取代了傳統的七字都馬,或是傳統民謠小調,改變了歌仔戲曲調選擇和組合的觀念,至此歌仔戲「新調的傳統」發揚光大。歌仔戲演員希望有新調可唱,新調不間斷地創作,改變了傳統戲曲「舊曲沿用」的觀念,爲歌仔戲注入一股清新的力量。
3. 演員表演的「電視劇化」
電視歌仔戲是一種近距離的拍攝,所以對演員的扮相、演出時細膩的做表、情緒反應各方面要求更高。但這種寫實的媒體特質,也使得身段減少、說白口語化、動作生活化;再加上登山、涉水、騎馬坐轎都是在實景拍攝,甚至武打場面也可由替身代替,所以在台步、動作等「基本功」的要求,並不像舞台上的演員這麼嚴格。
在唱腔方面,電視歌仔戲演員對於音色、音質的要求較高,但是在唱腔的技巧上就良莠不一,因爲電視歌仔戲是錄音對嘴演唱,好演員在演唱技巧上會精益求精,但是初學的演員因著事前的錄音方式,如果唱錯、走音、掉板…都有修改彌補的機會,在技巧方面的要求也不如舞台上眞刀眞槍來得嚴格。這些因素都形成電視歌仔戲演員和舞台歌仔戲演員在養成的方法上,以及表演風格上有顯著的不同。
二、從電視表演重回舞台
1. 一九八〇年代的適應階段
一九八一年《漁孃》在國父紀念館上映,這是繼「雅音小集」之後,傳統藝文活動逐漸復興的一種表徵。當時「雅音小集」已經在前兩年推出了《白蛇傳》、《感天動地竇娥冤》等新編劇目,在舞台技術上也有很好的成就。不過《漁孃》上演的時候,在舞台上使用傳統的黑色大幕,及京劇慣用的一桌二椅,並沒有像內台歌仔戲的機關佈景,沒有電視歌仔戲的華麗氣質,也沒有朝現代劇場的舞台陳設方向嘗試。
由於完全是虛擬的空間,在演員表演上也完全依照傳統戲曲舞台上的要求,包括武打場面、演員上下場的身段等等。由於國父紀念館的舞台頗大,演員一走台步,功夫高下立見,楊麗花、許秀年、小鳳仙這些早年在台上活躍的演員,舉手投足之間,自然有舞台的氣質,穩重而自然,但是其他沒有舞台根基的演員,上了台顯得狼狽不堪,跑圓場更是吃力;其次不習慣舞台上的發聲方式,完全依賴麥克風的音量,在唱曲、說白上都顯得中氣不足,難免削減些了舞台上的演出效果。
《漁孃》的劇本是由狄珊所編寫,在分場次的方法、人物的設置、以及對白的格式上,都是比照電視劇的寫法,像是場次分得很細、人物關係複雜、對白口語化,還有在人物的上下場,比較沒有考量亮相的問題,或是鑼鼓的搭配等等。但是《漁孃》也發揮了電視歌仔戲的特點,劇情新穎、緊湊、戲劇性強、有豐富的文采,幾場感情戲處理得十分精緻動人。雖說舞台的整體呈現十分保守,但是在戲劇品質上還是有可觀的成績。
2. 確立典範的一九九〇年代
一九九一年由楊麗花領軍的電視歌仔戲首次登上了國家劇院,推出了新戲《呂布與貂蟬》,這齣戲仍舊由狄珊編劇,由王允設連環計演起,一直演到呂布被殺、貂蟬殉情爲止,時空跨越甚大。呂布臨終之前喊出「爲什麼每個人都利用我,究竟誰才是可以信任的?」提出了「狄珊式」的另類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睽違了十年,《呂布與貂蟬》在劇院的呈現大大不同於當年的《漁孃》,在舞台燈光方面由聶光炎設計,在現代劇場中呈現著精緻典雅的風格。演員服裝也是重新設計,劇中人從呂布、貂蟬以降,無一不是寬袍大袖,華麗無比,與《漁孃》穿著傳統服飾的樸素風格不可同日而語。在音樂方面,也由曾仲影重新編寫製作,不僅加入了許多新調,並且在換場之間大量使用伴唱,這對於當時在起步階段的劇場歌仔戲來講,還是很新鮮的作法。
緊湊生動的劇情、華麗的服裝佈景、新奇悅耳的音樂、豐富的身段與舞蹈,再加上電視歌仔戲演員的明星風采,《呂布與貂蟬》可以說樹立了電視歌仔戲進入劇場的風格,也成了後來電視歌仔戲進軍大舞台的標竿。
小結:重拾舞台記憶
在內台歌仔戲時代結束之後,歌仔戲轉型進入電視和外台發展,由於電視是強勢媒體,再加上電視演員的明星化,感覺上電視歌仔戲一直居於一種主流地位。電視歌仔戲的服裝、化妝方式隨著電視劇不斷的革新而變化,新的曲調也不斷地產生和流行,這些都成了外台歌仔戲模仿的對象。一九八〇年代,電視歌仔戲挾著廣受觀衆歡迎的優勢進入劇場,因緣際會接上了政府扶持本土地方戲劇的政策,也開啓了劇場歌仔戲的新頁。電視歌仔戲在劇場的表現,成爲衆所注目的焦點,又成了後來許多劇團進入現代劇場借鏡的對象。
歌仔戲進出電視媒體之間,最重要的轉變在於傳統表演程式的失落、以及完全口語化的說白方式,失去了原本屬於舞台的特色。要克服這些困難,常常需要仰仗京劇導演來排身段,還要練習能「唱現場」,以求符合舞台的嚴苛要求。但是說白問題將如何解決,還是將來的舞台歌仔戲都要採用這種口語化的說白方式,蔚爲一種流行趨勢?這可能要繼續觀察了!
我們或許可以說,舞台的魅力是不可擋的,觀衆熱情的掌聲是演員最終的期盼;歌仔戲即使已經在電視媒體上站穩腳步,還是不免思念起舞台上的風華。劇場的新頁既已展開,那麼劇場或許將會成爲電視歌仔戲與歷史、與傳統重新交融的一個新空間,我們期待兼容並蓄的歌仔戲能有更好的發展。
註:
傳統戲曲的曲調大多源自於民謠、說唱一類的地方音樂,作者多不可考,但是歌仔戲卻有一個特殊的「新調」傳統。從一九三〇年代中期開始,許多歌仔戲樂師專門為唱片作「主題曲」,由此產生了〈愛姑調〉(為《詹典嫂告御狀》所作)、〈絲線調〉(為《福州奇案》所作)……等等許新調,也形成了歌仔戲曲調中,來自「創作」的新調,佔了很大的比重。
文字|劉南芳 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兼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