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芳
-
特別企畫 Feature 電視歌仔戲編劇發展的幾個階段
一劇之本,造就繁華盛景
電視歌仔戲走向輝煌的黃金歲月,固然是由於許多歌仔戲明星的崛起,但真正的幕後功臣,當屬這些兢兢業業、不斷摸索、嘗試,不斷尋求突破的編劇家們;編劇肩負著「一劇之本」的任務,歌仔戲是否能在電視上站穩腳步,劇本常佔著成敗的關鍵地位,而編劇人才的中斷,也成為電視歌仔戲揮別這一段璀璨記憶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專欄 Columns
何不補助「優質活戲」?
國藝會費盡心機補助歌仔戲創作,卻量給劇團一個狹小的空間、無法給創作人員一個施展的餘地,就好比一個人花了很多錢去打造一雙精緻美麗、卻不合穿的鞋,其意義何在呢?或許,在考量演出經費多寡更勝於重視定型創作的必要之後,補助「優質活戲」或許會比獎勵「優質民戲」更實用一些。
-
專欄 Columns
「樂觀其成」的文化單位
文化單位習慣於「樂觀其成」,不習慣「主動研發」,這種心態或許是因這些單位中行政人員多、研發人員少的關係。主動去了解民間文化生態、察看民間需要、研究如何協助,這對文化單位該是何等重要的事!如果只習慣當出錢的「主辦單位」、喜歡當沒有責任的「協辦單位」,不免枉費了文化「建設」的意義。
-
專欄 Columns
如何讓布衣成為卿相?
多年來我們推廣戲曲,不僅是希望培養觀眾,更希望培養出有能力的戲曲專業人材、成為可以貢獻本土戲曲創作的人,我們有義務給予這些「布衣」的創作人員一個可以為「卿相」的機會。
-
專欄 Columns
本土戲曲「復興」的迷思
政府花了許多氣力辦理傳習計畫,建立學校中的本土戲曲科系,多年來也培養了大批「藝生」或演員,然而這些新進的「本土戲曲」演員和京劇演員遭遇的問題是一樣的:「舞台在哪裡?」「新戲在哪裡?」單純的學習模仿可以使一個劇種不至於滅亡,但不能使一個劇種具備生命;唯有不斷的創作才能使一個劇種展現新的生命力,但是我們創作的能力在哪裡?
-
現象視察
攀上枝頭變「鳳凰」?
劇團老板會花錢製作佈景、添道具、買服裝,但是不一定願意花錢排戲;演員習慣「台上見」,如果加上老板也希望「台上見」,那麼編劇、導演與音樂設計的角色則是形同虛設。演出經費的不足,老板們對「排戲」裹足不前,總認為「排練不夠,演員在台上自然可以做活戲」,那麼即使有充足的經費,也無法自我要求,而把戲排到一種「穩定」的品質。
-
回應與挑戰
架設一座溝通的橋樑
民間職業劇團在良好的演出條件及公平公開的評選制度下參加比賽,比賽的得獎者成為一種榮譽,而政府給予循序漸進的引導與扶植,這樣一來「地方戲劇比賽」能夠讓民間劇團爭相參與,並且成為政府與民間彼此溝通的橋樑,「比賽」的存在性就不容置疑了!
-
演出評論 Review
色呈繽紛!花落何方?
《彼岸花》的愛情背後,既要背負《羅密歐與茱麗葉》情節結構的壓力,又要背負探討「漳泉械鬥」的使命感,最後還要歸向「心靈重生、人間沒有淨土」的超脫思想,使得「彼岸」花色顏色紛呈,究竟「彼岸」要開出一朶什麼樣的花?訴求什麼樣的主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少小離家老大回
在電視歌仔戲幾經沉浮之後,一九八一年,台視歌劇團在國父紀念館推出《漁孃》,重回舞台的感覺還十分生澀;到了一九九一年在國家劇院推出的《呂布與貂蟬》才奠定了電視歌仔戲在舞台上華麗、和「電視化」的演出風格。近年來許多電視圈的歌仔戲從業人員紛紛回到了大舞台,他們在劇場中的表現認真而出色,我們也從而看到歌仔戲進出電視媒體之間,表演藝術已產生了一些變化。
-
戲曲
期待一片健康的「台灣本色」
原著作者在小說中,對於清朝以至於日據時代的農民抗爭,存著是一種悲憫的心,在控拆之中,是深沉而無奈的嘆息。如今戲劇將「悲憫」化成了「悲情」,把「控訴」加溫成了「揭竿起義」,為了農民、為了土地,頭可斷、血可淌,這種「鼓吹革命」的無情,觀衆難道不覺得熟悉嗎?
-
戲曲
電視劇乎?歌仔戲乎?
許多嚴謹的考慮,在歌仔戲表演中變得無關緊要,這是否意味著進入電視界的歌仔戲,終究已經像電視劇一樣,日益地商業化、商品化,以觀衆的口味做爲製作的標竿,以通俗有力的趣味,得到雙向的滿足,即使回到專業的表演舞台上,亦不能改其「本色」。
-
回想與回響 Echo
夏王與阿Q照個面 談京劇的現代化與本土化
都是京劇,但有時代新意與地方風味。《夏王悲歌》唱出大陸西部歌調,道出現代詩語;《阿Q正傳》唱出台灣歌仔調,口語中雜入台灣國語。兩岸京劇詫然不同的表演風貌,饒有可思。
-
活動看版
《李娃傳》──建築在兩岸歌仔戲之間的橋樑
兩岸歌仔戲在睽違了四十餘年之後,各自在自己的土壤上開枝散葉,開展出不同的戲劇風格。台灣歌仔戲這幾年來正慢慢自外台的演出空間轉入劇場,演出場地由外而內,並不是要回到五〇年代的內台,而是適應九〇年代的現代劇場。現代劇場的要求比從前嚴謹,即興的幕表戲,必須轉爲定型的劇本劇,這代表著整個幕後的工作,前後場的配搭,都要走向規範化。對一般戲劇而言,這些都是想當然爾的事,但是對於久居民間的台灣歌仔戲而言,確是一個需要摸索的過程。 各有所長,互相借鏡 這次兩岸初度合作搬演《李娃傳》,我們計劃從戲劇導演以及音樂設計兩方面開始。以音樂爲例,傳統四大件的伴奏方式,固然巧妙諧和,但是在偌大的劇場中,便顯得薄弱。近年來歌仔戲也先後引進了國樂加入伴奏,並且慢慢自編曲、配器走向新調創作等。新音樂工作者的投入是可喜的現象,但是要同時具備傳統歌仔戲音樂的素養,熟悉傳統的歌仔調,再與新音樂之間融會貫通,讓「活唱」的歌仔調和定弦定譜的國樂隊步伐一致,這還是在一個起步的階段。而在大陸歌仔戲界,早已經有了「音樂設計」的角色,能夠統合傳統與現代音樂的伴奏方式,在保留演員作韻的原則下,也使伴奏能兼具設計後的豐富之美,這是値得我們借鏡和學習的。 再就幕表戲進入劇場後的表演程式規範而言,傳統歌仔戲的導演大多著重於「排地位」,在身段設計上比較仰賴演員自身的發揮,在進入劇場後,幾乎都要靠京劇演員在身段做工上再予加強。歌仔戲的身段做工本有大部分是源自於京劇,京劇導演的參與也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京劇的表演程式應加入多少爲宜?京劇導演對於歌仔戲特有的曲調風格,以致於鑼鼓介頭能掌握多少?在本地也是一個引起爭議的話題。因此我們對於大陸多年來所培育出歌仔戲的專業導演,感到莫大的好奇,特別是在表演程式上的設計,如何讓觀衆感覺很「歌仔戲」而不是很「京劇」?中間這微妙的區別,是台灣導演所需努力的,也是我們想觀摹於大陸導演的地方。 在戲劇本質的精緻程度上,台灣正處於兢兢業業的努力之中,但是由於戲劇風氣的開放,劇場設備的優勢,在傳統戲劇的包裝、剪裁,以至於現代觀念的詮釋方法,卻有極爲可觀的成就。或許台灣劇場是競爭激烈的,因此台灣歌仔戲更著急的去尋找現代人的口味,並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找出這個時代的節奏和品味,或是讓歌
-
戲曲
重逢卻又陌生 漳州歌仔戲回娘家公演
源自台灣歌仔戲的漳州歌仔戲(當地稱薌劇)團,帶著「回娘家」的親切心情來台灣公演,卻忽略了克服環境上的陌生,造成演出上的遺憾。
-
戲劇
從《冉冉紅塵》看電視歌仔戲重返舞台
歌仔戲進入電視媒體之後,從原來的舞台化身段轉爲面對三機的演出形式,因而歌仔戲藝術也產生相當大的改變。這次於國家劇院演出的葉靑歌仔戲《冉冉紅塵》,電視裏的演員再一次站上戲台,正好以他們自身印證媒體對傳統戲劇加諸的種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