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學者、教育家與編舞家的舞蹈家高棪,以開拓者的精神,創建台灣第一所舞蹈科。這位終身未婚以校為家的舞蹈系主任,作育台灣舞蹈界的英才,默默耕耘超過半世紀之久。
素有「台灣舞蹈教育之母」之稱的高棪教授,民國前三年生於安徽省貴池,在家排行老么。受父母親的影響,從小便喜愛看平劇,尤其對平劇中的舞蹈特別感興趣,每次觀看之後,便在家自行揣摩、練習,這些美好的經驗,便成爲她日後從事舞蹈創作的基石。
就讀於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體育系期間,隨美籍教授海蒂(Haitet)學習土風舞、性格舞(Character Dance)與形意舞(Interpretive Dance)。海蒂的教學內容、教學法及敬業態度,深深吸引高棪這位時代的新女性。初次接觸西方舞蹈文化的她,從此對舞蹈教學、表演與編舞產生濃厚的興趣,於是漫長的舞蹈生涯從此開始。
抗戰期間,國難當頭、民族意識高漲,傳統藝術倍受重視。高棪亦不落人後,以她的熱忱著手研究早已流失的中國古舞,與此同時還投注精力在邊疆民間歌舞的採集。她一方面聯合音樂界、舞蹈界有心人士,著手研究中國民間樂舞,並遠赴新疆、西藏進行采風;另一方面在她的姐姐── 教育家高梓,的協助下,從古書中探索中國古代舞蹈的動作特質與精神,戮力鑽研,終於編作四支極具代表性的古典舞蹈,包括:《宮燈舞》、《拂舞》(亦稱「文舞」);《干舞》、《劍舞》(亦稱「武舞」)。高棪的「文舞」溫柔婉約、幽雅高貴,將中國仕女心平氣和、端莊的形象表露無遺;「武舞」則氣度輝宏、陽剛有力,爲勵志圖強的舞蹈,頗適合用來激勵民心士氣,因此成爲當時學校教育中主要的舞蹈教材。
隨政府遷移至重慶期間,高氏姊妹仍然堅守在舞蹈教育的崗位上。她們爲了培訓舞蹈師資,主辦了「短期舞蹈訓練班」。當時中國第一位從英國皇家芭蕾舞學校畢業的戴愛蓮,亦加入教學陣容,也跟高氏姐妹一道赴邊疆采風,並且將成果納入師資訓練班教材中。「短期舞蹈訓練班」由戴愛蓮教授邊疆民族舞、高棪教授歐美土風舞、高梓教授兒童舞蹈,爲中國大陸培訓不少舞蹈師資。
影響三十年台灣高等舞蹈教育
隨政府遷台後,高棪肩負起台灣舞蹈教育的工作,任教於新竹師範學校、台北女師專及台灣師範大學等學校。這三所學校皆是當時培養師資的學府,培育出來的學生均是各中、小學之教師,影響層面甚廣。在此期間除了教學,高棪仍繼續其舞蹈研究與編創。
六〇年代,高棪受命在中國文化學院成立舞蹈科,由於在台灣無前例可循,籌備工作極爲艱辛。在高梓傾力協助下,整個策畫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她們姊妹倆參考美國舞蹈教育的制度與課程,在發揚中國文化的精神之下,釐定了舞蹈科的課程、制度。這項創建影響爾後三十年台灣高等舞蹈教育甚鉅。
文化舞蹈專修科(註1)在高棪二十六年全力以赴的經營下,成績斐然。其間培育的舞蹈專業人才逾七百人,校友遍及舞蹈界各階層,成爲舞蹈界不可缺少的中堅份子(註2),活躍於台灣表演藝術舞台與舞蹈教育界,可謂人才輩出。其間,由文化舞蹈系師生和優秀校友組成的「華岡舞蹈團」,在高棪的率領下,除了每年在國內定期公演之外,並且代表國家赴海外巡演達三十多次(註3),贏得無數佳評。
教學甚嚴,亦師亦友
高棪這位終身未婚以校爲家的舞蹈系主任,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舞者,也是一位嚴格的教師。她跳起舞來輕巧靈活、韻味十足、唱作俱佳,但求好心切、一絲不苟。記得民國五十七年(1968)在排練墨西哥世運會的節目時,學生張莉由於緊張過度昏倒在她的跟前。我們永遠忘不了她的名言「末了一次!」、「末末了一次!」、「末末末了一次!」,這默示我們,一再地反覆練習是表演者成功的秘訣。雖然工作上要求甚嚴,私底下她對後生晚輩的提攜卻是不遺餘力,對於家境較差的學生也常伸出援手,確實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
高棪身兼舞蹈學者、教育家與編舞家數職,以開拓者的精神,爲台灣的舞蹈教育披荊斬棘、汲汲營營,耕耘超過半世紀之久。民國七十九年退休時,將舞蹈系主任之職傳遞給第一屆畢業生伍曼麗。
九十壽宴席中她曾說:「我三十歲就覺得有點年紀,四十歲便認爲老了;如今到了九十歲,反而感覺才像五十…,雖然年紀這麼大了,想完成一本有關中國舞蹈源流的書,是畢生最大的心願。」言猶在耳,未料到九十年八月二十九日因糖尿病併發胃出血而辭世,故舊門生聞訊甚感哀傷,掬淚同悼這位才德兼備的長者。其奉獻、犧牲的精神與睿智、慈祥的容貌將永存於我們的心中。
註:
1.文化舞蹈科於民國六十四年晉升為為大學部、體育系舞蹈組,八十一年獨立為舞蹈學系。
2.如:伍曼麗、陳學同、王廣生、劉黎偀、陳 玉秀、李慧美、李英秀、黃麗薰、江映碧、林麗珍、樊潔兮、王雲幼、吳秀蓮、何惠楨、鄭淑姬、林秀偉、李巧、古名伸、余能盛、陳偉誠、杜碧桃等人。
3.包括:一九六八年墨西哥世運會、一九七〇年日本萬國博覽會、一九八一年世界體育健康休閒會議、一九八七年美國舞蹈節與世界各國的民俗藝術節…等等。
文字|江映碧 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系講師
高棪生平年表:
民前三年
十月二十五日生於安徽省貴池,在七位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么,父親高楚秋爲地方绅士,經營香舖遠近馳名。
民國二十五年
就讀於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體育系,隨美籍教授海蒂學習土風舞、性格舞與形意舞,初次接觸西方舞蹈文化。
民國二十八年
中日戰爭,高棪與其姊高梓隨政府遷都至重慶。開始舞蹈教學工作,兼任四所學校的舞蹈教師。
民國三十八年
隨政府遷台,繼續從事舞蹈教育工作。任教於新竹師範學校、台北女師專及台灣師範大學。
民國四十三年
高棪應全國教育學會之請,採訪研究原住民舞蹈,隨行的尚有音樂教師林樹興及地質學考察團。一同深入新竹竹南鄉,採集了四支原住民舞蹈:《萬眾歡騰》、《如在天堂》、《快樂生活》與《伊那魯灣》。透過民政局舉辦的原住民歌舞講習會,這四支舞成爲很受歡迎的學校舞蹈教材。
民國五十二年
爲總統府前國慶大典編作大型舞蹈,深獲教育部長張其昀的賞識,特別聘請她擔任中國文化學院五年制舞蹈專修科的創科主任。
民國五十六年
與文化舞蹈系師生和優秀校友成立「華岡舞蹈團」。
民國七十九年
退休,將舞蹈系主任之職傳遞給文化舞蹈科第一屆畢業生伍曼麗。
民國九十年
八月二十九日因糖尿病併發胃出血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