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CBSO)向來為人稱道的反應靈敏與高超素質,似乎並沒有在這場音樂會充分展現。而拉圖與CBSO在錄音中每每將樂句結構打破,予以重組而煥發新意,在此也不常見,這不僅是「沒有拉圖的CBSO」(CBSO without Rattle),也是「沒有碰撞出火花的CBSO」(CBSO without rattle)。
英國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
10月3日
國家音樂廳
讓我試著提出二個問題。
問題一:拉圖(Simon Rattle)離開他當了十八年總監的伯明罕交響樂團(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簡稱CBSO),接替阿巴多擔任柏林愛樂總監。不久前才熱熱鬧鬧演出了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作為他第一次以總監身分指揮柏林愛樂的音樂會。拉圖和柏林愛樂在未來的關係令人好奇,而在這次「大風吹」裡頭,一九六五年出生的奧拉摩(Sakari Oramo)在一九九九年接替拉圖原職,會賦予「後拉圖時代」的CBSO什麼面貌?
問題二:奧拉摩這位芬蘭籍、畢業於西貝流士音樂院的總監在這次日本、台灣巡迴演出,帶來又是西貝流士(Jean Siblelius)的《芬蘭頌》、小提琴協奏曲、第二號交響曲,這種「正統性」會如何展現在音樂的詮釋上?
這兩件事讓人對十月三、四日在國家音樂廳的兩場音樂會有著亟欲一聞的期待感。
更何況,就在台北時間十月三日晨(英國時間十月二日晚間),傳來奧拉摩和CBSO以聖桑的兩首鋼琴協奏曲抱走「留聲機大獎」(Gramophone Awards)的「年度最佳錄音」(獨奏者是Stephen Hough),不啻是對「沒有拉圖的CBSO」(CBSO without Rattle)的一大肯定。這兩場音樂會有「慶祝行情」的演出也不讓人意外。
可惜,這些問題引人好奇的程度似乎比不上「舔耳朵事件」和謝霆鋒收押候判,聽眾縱容自己的耳目和想像力,明察八卦事件的風吹草動,CBSO來台的消息雖屢有見報,卻仍是波瀾不興。也或許最近大型音樂會太多了,聽眾的荷包負荷不了,三日的音樂會可能賣座不到八成。
奧拉摩與諏訪內晶子
以《芬蘭頌》開場其實很冒險,要在這麼一首耳熟能詳的樂曲呈現新意並不容易。奧拉摩的演繹法度嚴謹,著力於厚重音色的調製,銅管堅實剛韌,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樂曲接近結尾時,句法才有較明顯的新意。
奧拉摩在要求樂團力度時,時常高舉左手,五指虛握,掌心朝著自己抖動著,好像手裡還把著小提琴似的,對照他曾是芬蘭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小提琴手,後因指揮重病而意外走上指揮路的發跡過程,這個姿勢彷彿是小提琴手的遺跡。
奧拉摩以琴藝精湛的小提琴家來指揮西貝流士的小提琴協奏曲,當然有其便利之處。一般協奏曲以樂團的總奏開場,但是此曲幾乎是從開始便讓獨奏登場,明顯居於主導地位,甚至有多處「裝飾奏」的性格甚強,此時樂團近乎靜默,或只有和聲相伴,無從置喙獨奏者的發揮。但獨奏與樂團輪番上陣,也不乏樂團獨力發揮的段落。奧拉摩在舞台上雖然專司指揮,但他心裡似乎也同時與獨奏拉奏,而不是單純與獨奏者搭配合拍而已。這使得樂團和獨奏的銜接上顯得非常順暢。
擔任獨奏的諏訪內晶子外貌出眾,近年在國際樂壇非常活躍,積極累積與一線樂團的合作紀錄, 一九九六年與飛利浦簽下合約,不斷推出錄音。西貝流士這首協奏曲的名氣雖然不若孟德爾頌、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但是難度比起這幾首有過之而無不及,快速音群、雙音、超乎尋常的高把位,足以絆倒琴藝不精的小提琴家。諏訪內晶子穩定地過關斬將,這些困難的樂段在她的琴弓下聽來並不覺得困難,怪得是,也不覺得高潮迭起,有何興奮可言。固然,諏訪內晶子在第一樂章的抒情樂段和慢板第二樂章綺麗溫婉,並不流於濫情,有種奇特的美麗與哀愁。但第一樂章的狂暴和第三樂章的狂放顯得太過節制,即使她刻意要做出力度,但這首樂曲的感染力道仍嫌不足。尤其第三樂章有一段帶有吉普賽風味的曲調,在極高的音域「晃蕩」。諏訪內晶子的音準沒話講,但似乎少了一點油滑不羈的無所謂神氣。
走一趟波羅的海
下半場以華格納的《漂泊的荷蘭人》序曲開場,剛開始法國號獨奏的不穩定破壞了整個樂曲的氣氛。華格納從里加(拉脫維亞首都)前往倫敦途中,在海上遇到風暴,遂有了創作這首樂曲的靈感。我們也不妨暫時放下陸地的觀點,從「波羅的海」的角度來看待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安排。華格納這趟航程就是航行於波羅的海,從北海經過丹麥北部,進入這片由北歐諸國、芬蘭以及俄國所環繞的海域。這場音樂會所演奏的三位作曲家都與波羅的海有關連。斯特拉溫斯基出生地就臨波羅的海凸向陸地的芬蘭灣,之後成長於扼聶瓦河入波羅的海海口的聖彼得堡。
奧拉摩在《火鳥》中充分演練了CBSO的強烈動態、音色變化與各樂器的精湛技巧,場聽眾如陷一片波濤洶湧的音海之中,就在目眩神馳不辨東西之際,時有獨奏段落出現,讓聽眾精神為之一振,單簧管、雙簧管表現極為亮眼。
樂曲進入有如黎明將至的寂靜與黝暗之中,是由法國號負責銜接到如節慶般的尾聲,法國號獨奏在這麼個重要的當口又有了閃失。在最後樂曲達到高潮,以大塊大塊的和聲向結尾推迫時,奧拉摩語法一改,不強調和聲的堆壘與綿延,而是每個音做一個突強,最後一個音最弱至最強,起音也不整齊,CBSO向來為人稱道的反應靈敏與高超素質,似乎並沒有在這場音樂會充分展現。而拉圖與CBSO在錄音中每每將樂句結構打破,予以重組而煥發新意,在此也不常見,這不僅是「沒有拉圖的CBSO」(CBSO without Rattle),也是「沒有碰撞出火花的CBSO」(CBSO without rattle)。
文字|吳家恆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