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音樂展法蘭克福樂器展,在今年三月間不只吸引了1465家廠商參展,同時還在會場頒發德國樂器獎與法蘭克福音樂獎。(Messe Frankfurt 提供)
藝知平台

獎多金也多,藝術一片蓬勃

德國表演藝術獎概觀

根據波昂文化研究中心兩年前出版的藝術獎手冊所載,德國藝術獎的數目高達三千一百零九個,內容涵括藝術的多個領域;發出的獎金總額高達台幣十八億元,足以說明藝術獎在德國藝文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根據波昂文化研究中心兩年前出版的藝術獎手冊所載,德國藝術獎的數目高達三千一百零九個,內容涵括藝術的多個領域;發出的獎金總額高達台幣十八億元,足以說明藝術獎在德國藝文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每天打開德文報紙的副刊(Feuilleton),首先映入眼簾的常常是某藝術獎得獎者相關的報導與評論。如果想要近一步深入了解,翻開由德國聯邦文化新聞事務專員署(註1)所贊助、波昂文化研究中心在兩年前所出版的藝術獎手冊第四版(註2)來看看,則可能真的會被德國藝術獎的種類與數量嚇一跳:該書將藝術獎細分為跨領域、建築與古蹟保護、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設計攝影與藝術手工、電影、文學、媒體與出版、音樂、社會文化(註3)與其他等類,詳列各獎成立年代、舉辦目的、給獎機制以及歷年得獎者名單等資料。涵蓋比賽、光計獎名,該書總共收錄了全德的三千一百零九種藝術獎!比較一九九四年出版的該手冊第三版上的記錄,德國藝術獎的數目在短短的六年裡增加了百分之四十,總發出獎額也增加了逾百分之六十達到一億馬克(約合台幣十八億)。這些發展足以說明,藝術獎在德國的藝文生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高額的獎金與傳播效益

出版德國作家葛拉斯(Guenter Grass)作品的出版商Gerhard Steidl曾說:「自從諾貝爾獎宣佈以後,葛拉斯的書就一口氣多賣出了三、四倍。」這個現象除了歸功於諾貝爾獎舉世公認的崇高地位外,也證明了大獎在媒體時代無遠弗屆的傳播效益。德國工業鉅子西門子(Ernst von Siemens,同名公司創辦人的孫子)於一九七二年創立西門子音樂基金會,並自一九七四年以來年年頒發「西門子音樂獎」獎勵一位作曲家、音樂家或音樂學者。由於其獎額相當高(今年有十五萬歐元,約合台幣五百五十萬元),媒體曝光率也高,在歐洲一向素有「諾貝爾音樂獎」之稱。比起其他同性質的獎項,「西門子音樂獎」大多頒發給已經功成名就的音樂人士:從第一屆的得獎者英國作曲家布列頓、第二屆法國作曲家梅湘、第三屆俄國大提琴家羅斯托波維奇、第四屆德國指揮家卡拉揚,到今年得主德國作曲家里姆(Wolfgang Rihm),近三十年來的得獎名單就像是西方近代音樂界的名人錄。從獎的性質來看,與其說是用獎金來鼓勵音樂家持續創作不墜,倒不如說是用獎的名氣來肯定其終身成就,對於獲獎者的專業地位有錦上添花之效。該基金會也熱心贊助致力於當代音樂的青年作曲家、演奏家、音樂團體以及音樂節(如多瑙爾興根音樂節)等,獎助音樂學著作(如華格納和荀貝格作品全集等)出版,預計今年將發出總額一百三十萬歐圓(約合台幣四千五百萬)的贊助金額。平時熱心參與現代音樂會的歐洲聽眾,不難在節目單上發現感謝該基金會贊助的文字與基金會的標誌。

年輕藝術家的階梯

年輕的作曲家尚默默無名的時候,參加作曲獎不失為成名的好辦法,除了增加一筆額外的收入,也可藉此獲得機會得到樂團的委託創作。自五○年代起每年在
南德大城斯圖加特舉辦的青年作曲獎,至今已經邁入第四十七個年頭。許多當年的得獎者如拉赫曼(Helmut Lachenmann)、路茲其卡(Peter Ruzicka)、里姆等人,現在已經成為音樂學院的老師和專業作曲家而獲得普遍的肯定。其參獎規定相當寬鬆,任何居住在德國的青年作曲家都可以繳交兩件長度從十到三十分鐘、不限編制和曲風的作品。除了斯圖加特市的音樂總監(註4)、一位現代音樂研究機構的代表、三位作曲家、一位音樂學家外,西南德公共廣播公司(SWR)、音樂學院也各派一名代表加入評審團,負責審視匿名的總譜或電子音樂的錄音等。德國另一個權威的作曲獎「漢堡巴赫獎」,其候選人是由評審團成員自行提出,交由全體評審專家表決選出。每四年一次獲獎的作曲家大多已經備孚眾望,就如同該獎章程開宗明義的說明:「得獎者之作品必須符合該獎賜名者巴赫對音樂的嚴苛標準。」每年漢堡巴赫獎頒發同時,也以獎學金五千歐元的名義表揚一位青年作曲家,例如旅德中國作曲陳小勇就曾在一九九五年獲得該獎學金。

蓬勃的市場與熱絡的討論

不論從劇院的質還是量來看,德國應該是全世界發展最全面和最多元的國家。全國目前一共有一百六十家常設的公共劇院(包含舞台劇、音樂劇場、舞蹈劇場等),每年每一家平均都至少有二十種不同劇目的演出。其中光舞台劇這幾年裡每年平均就有兩百部以上的新劇作首演,要怎樣才能在短時間裡一窺德語系劇院當下的藝術生態與趨勢?大概從每年五月劇場界的重頭戲柏林「戲劇匯演」裡,七位評審一季下來所看過的兩百七十五個新製作(以今年為例)中所邀請來柏林客座的十個製作,可以約略看出個端倪。往往一個劇院同時有兩三部戲同時受邀(例如今年的漢堡Thalia劇院和去年的蘇黎世劇院),引領風騷。每年二月「戲劇匯演」的「得獎」名單公佈前後,不僅劇場屏息等待,報紙副刊上劇院總監與評審、評論家的筆仗也從來沒有停歇過,此地劇場人的傳統在此表露無遺(註5)。去年
評審口味偏向摩登與創新,沒有受邀的老牌導演柏林劇院(Berliner Ensemble)總監Claus Peymann乾脆在自家辦起一個「唯一正牌的柏林戲劇匯演」,引起一番議論。「戲劇匯演」今年正好開辦四十週年,相關活動如「劇作市場」(Stueckemarkt,由劇作家朗誦新作)、研討會、戲劇獎如「柏林戲劇獎」、「Alfred
Kerr表演獎」的頒發等活動盛大舉行,加上公共電視如往例全程現場轉播演出,聯邦政府也已經正式從柏林市政府手中接管所有的經費支出而使得財務無虞,
柏林「戲劇匯演」在未來肯定還有相當大的發展可能性。柏林出版的重要歌劇月刊《歌劇世界》每年十月間出版年鑑,除了幾篇專文介紹當季音樂劇場的大勢外,
還邀請德語區與倫敦、紐約等地的藝文記者和專業樂評家以短評來票選當季最佳劇院、製作、導演、歌手、指揮、樂團,以及印象中最爛的演出、年度敗筆等
等。由於過去德國的歌劇院只須面對地方政客和票房的壓力,而這幾年來「年度歌劇院」的票選才開始受到一般報紙藝文版的重視,該選拔活動對促進歌劇院間的競爭到底能達到什麼效果,還有待觀察。

另類獎項

當然,如果對促進商機有所助益的話,有些獎還是值得去爭取。由聯邦經濟與科技部主辦的德國樂器獎,就是這樣的一個獎。每年主辦單位選出兩項樂器(例如明年是大提琴和單簧管),全德各地的樂器製造師傅都可以將樂器寄去參加競賽。首先由位於Zwota的樂器製造研究院以儀器測量樂器的物理數值;接著將樂器交給五位著名的器樂家試奏,由他們各自選出心儀的樂器;最後一個階段,由一位專家檢視樂器手工的細密與完成度。如此兼顧客觀、主觀及手工三道標準,由專家組成的委員會選出總成績最高的樂器。這些得獎的樂器師傅雖然在法蘭克福音樂展舉行之際,風風光光地只得到一張榮譽狀,不過得獎的宣傳效益和隨之而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對於追求卓越的樂器製造者來說應是相當的鼓勵。

無關麵包,但求光環

有些獎大家不會搶破頭去爭取,不過擁有其頭銜的人大概都會與有榮焉,柏林藝術學院成員即是一例。「『學院(Akademie)』這個字是指藝術家的集會。在某一定時定點下,彼此交換對藝術的嘗試、觀念和經驗,從對方身上學習,以求接近完美無暇(Vollkommenheit)。」德國雕塑家Chodowiecki在一七八三年以這段話來描述他理想中的學院,聽起來就像是藝術家的同仁會。像這類藝術、學術「群英會」受宮廷資助的組織,在歐洲各地,尤其在羅馬和巴黎,有很悠久的傳統。

同樣歷史可以追溯到布蘭登堡選帝侯菲德烈希三世一六九六年所成立的「畫家、雕刻家及建築家學院」的柏林藝術學院,到了十九世紀末也和其他「學院」一樣開始逐漸失去了「教學」的功能,而成為一個國家(當時是普魯士)藝術界菁英的匯集之地,受到國家的保護與政治勢力的尊重。德國另一個重要的「學院」巴伐利亞美藝學院,也可以追朔到一八○八年在巴伐利亞王國成立的「皇家藝術學院」。這兩大學院今日除了具有政府文化施政諮詢的角色外,平常舉辦展覽、演講等藝文活動,並收藏有大批藝術家身後留下的完整手稿和作品集。學院成員採榮譽制,除了辦活動的車馬費與出版費用外並不支薪,不過能獲選入「院」,代表了國家對藝術家個人成就的肯定和表揚。許多在德語文化圈裡活躍的外國籍藝術家也是柏林藝術學院的成員,連前任和剛選上的學院主席都不是德國人,這一點當視作當年「學院」理念的高度實現。贈勳儀式最早起源於軍隊。一八四二年由普魯士國王菲德烈希.威廉四世所始創的學術與藝術最高成就勛章,至今仍維持獲勳總人數三十人的傳統,可說是德國學術界與藝術界最高的榮譽之一。當時國王放任其學術顧問大學者亞力山大.洪堡特(Alexander von Humboldt)主導並提議人選,結果連具有共和國思想的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也赫然名列榜上,這個包容的傳統至今仍然維持不墜。

藝術獎的定位與意義

從以上這些藝術獎的概觀中,我們可以體察到藝術生態長期發展的軌跡與趨勢、世代交替的速度、成名藝術家的續航力,以及文化多元化與國際化的程度。而甚至法治國家的完成度,與媒體大環境的成熟度,我們也都可以從不同面向的觀察找到一些指標和線索。不過,獎金或獎名和獎的地位和公信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獎的數量和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發展水平也不一定就成正比。針對德國目前藝術獎「氾濫」的情況,藝術獎手冊第四版總編輯Andreas Wiesand在序言中就指出:「出資者的威信、給獎目的的原創性、評審的聲譽、以及過去的獲獎者等等,共同建立了Pierre Bourdieu所說的『象徵性資產』;這些沒有辦法用物質衡量的價值,應該比獎額受到更多的重視…我們需要更清楚的方向感,甚至一種藝術獎的「品質管制」。」不論最初的出發點是為了商業利益、企業或城市的形象、或對歷史與文化傳承的使命感,一個藝術獎在歷經數年、數十年後仍能持續發揮影響力並達到普世的認可,還是得靠在某專業領域上長久耕耘的成果。也就是說在藝術創作、觀眾參與、媒體評論與批判以及知識界等人士所共同經營出來的豐潤土壤上,才有可能開出藝術獎燦爛奪目的花朵。

文字|林育立 音樂文字工作者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註:

1.Beauftragte der Bundesregierung fuer Angelegenheiten der Kultur und der Medien(BKM),直接隸屬於聯邦總理的聯邦文化專責機構,位階相當於我國的文建會。

2.藝術獎手冊第四版:Handbuch der Kulturpreise 4,波昂Zentrum fuer 
Kulturforschung(ZfKf)2001年出版。該手冊並另外收錄了歐洲其他國家共五百餘項的藝術獎。前三冊分別在1978年(728項獎)、1985年(1115項獎)以及1994年(1701項獎)出版。

3.社會文化:Soziakultur。沒有政府主動介入或長期贊助,而是由地方或個人自主舉辦藝文活動者,皆可算入此類。目前全德各地約有四百所
此類的表演場地,供地方人士聚會與交流。

4.音樂總監:Generalmusikdirektor(GMD)。早期在德國用Musikdirektor(MD)來稱呼城裡音樂活動的總負責人,負責領導劇院、交響樂團或教會合唱團等城裡最重要的音樂活動,例如巴哈當年就是萊比錫市的MD。後來大城的MD、或大城裡歌劇院的音樂總監也被稱為GMD,例如我國旅德指揮呂紹嘉就是漢諾威下薩克森邦國立劇院的GMD。

5.用製作戲劇來做社會批判可說是德語系劇院重要的傳統之一。像這種含有「遴選」性質的「頒獎」的活動,往往被富有批判力的進步劇場人士譏諷為大拜拜。而且在德國,任何由「中央」(這裡指聯邦政府)補助或主辦的文化活動如「戲劇匯演」等,常會陷入「剝奪地方文化自主權」的原罪而受到質疑。不過爭議愈高,新聞也炒的火熱,反而引起更多的興趣與注目。今年「戲劇匯演」預售票一下子就被搶空就是最好的證明。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