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變成蟲子、棒子或是人變非人,甚至是男人一頭鑽進箱子裡逃避現實的詭異情境,在安部公房的作品裡相當普遍;因此,日本文學界常以「日本卡夫卡」來形容安部公房。
有一個單身漢,家裡突然來了一大群親族家人,隱私權完全遭到侵犯。後來這個單身漢要求這群親戚答應不要干預他的私生活,那麼他們就能繼續住下來,誰知道他們依然故我,逼得他只好私下夥同另外一名親戚,計畫逃離。
未料,他們逃走的時候,被這群家人逮個正著,最後還被處死。這群親戚感嘆地說,沒想到這傢伙不懂得朋友的好處,於是便收拾行李,一群人繼續造訪下一個家庭。
這樣令人毛骨悚然的劇情,出自日本文學家安部公房的劇作《朋友》;《朋友》曾獲日本谷崎潤一郎獎,他的另一個知名劇作《幽靈在這兒》則獲岸田演劇獎。
厭惡戰爭,質疑群體意識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助理教授林于竝表示,安部公房的劇作神似法國荒謬主義劇作家尤金.伊歐涅斯柯(Eugene Ionesco),情節科幻、意境荒謬,暗諷人存在的疏離與面對群體的孤獨與壓力。把人變成蟲子、棒子或是人變非人,甚至是男人一頭鑽進箱子裡逃避現實的詭異情境,在安部公房的作品裡相當普遍;因此,日本文學界常以「日本卡夫卡」來形容安部公房。
安部公房不僅戲劇創作豐富,小說、散文與詩集成就不下於曾獲諾貝爾獎的三島由紀夫與大江健三郎,為日本戰後前衛文學的代表作家。當時他獲諾貝爾獎的呼聲甚高,卻始終與獎無緣,但並無損日本讀者對安部公房的肯定。
一九二四年出生於東京醫生世家的安部公房,從小在中國東北的殖民地滿州國長大。由於父親行醫之故,讓他的成長過程往返在東北瀋陽與日本東京之間;十六歲中學畢業,他獨自回到日本東京攻讀理科,卻染上肺病,再次回到瀋陽休養。
二次大戰結束前,滿州國的日本人相當倚賴軍隊的保護,以免遭到暴民搶奪,而戰後被遣送回國時,年少的安部公房又親眼目睹許多人在船上因為霍亂一一死亡,父親也因為照顧病人的關係,感染斑疹傷寒病故。林于立立認為,這些顛沛流離的戰敗經驗,讓安部公房厭惡戰爭,卻對所謂的家鄉、國土,懷有滿腔難解的憧憬與情結,對家族與群體意識,也抱持著質疑的態度。
戰後回到日本北海道成家立業的安部公房,於一九六二年出版小說《砂丘之女》,不僅於次年為他奪得日本讀賣文學獎,日後還被翻譯為十五國語言,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壇的地位。安部公房的劇作與小說等作品產量甚豐,他在一九七三年成立「安部公房話劇工作室」,七九年巡迴美國演出。
新劇與小劇場間的過渡人物
林于立立指出,對於日本劇場界來說,安部公房算是日本新劇(傳統話劇)與戰後六、七○年代小劇場運動之間的過渡代表人物,他的文字調性與節奏感獨樹一幟,但另一位出道稍晚、風格相近的日本劇作家別役實,成就反而凌駕其上。
安部公房曾受馬克思主義影響而加入相關組織,後因人事、政治之故被除名,還曾一度於一九六一年發表對抗日本共產黨的聲明。別役實(其著作《廁所在這裡》曾於去年十一月於華山演出,陳惠文改編導演)曾為日本共產黨書記,倒曾為文批判安部公房的劇作過於文學性,到近年才有後人重新予以評價。
在另一齣安部公房的劇作《追捕新奴隸》裡,一位專注研究心靈治療法的博士,無意間獲贈試用一組價格高昂的男、女機器人,廠商註明得以試用廿四小時,不喜歡可以退貨。這位博士為了試探這組酷似真人的機器人究竟是不是真的,便把一桶裝了吸膠和吐痰的水,倒給這對機器人喝,沒想到機器人真的一口喝下。但其實這對機器人是博士的親戚,想藉此詐取博士金錢,誰知道博士的心靈治療法相當成功,愈來愈多人變成機器人一般,反而這對男女從此陷入困局、無法逃脫……。
對人性毫不信任的安部公房,卻能因為他的文筆妙喻,擄獲許多相信他的書迷。
(本刊編輯 傅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