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劇場觀眾而言,皇冠小劇場是一本持續在書寫的歷史。知名的團體,不時會回來獻藝。你也會不時遭遇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創作者,在任何人意想不到的時刻,迸發出驚人的創意。這個地下室,仍然發酵著奇異的土壤,仍然不斷以「發生」在改變著城市的空氣。
台北北區環亞飯店隔壁,從IS Coffee轉進去,是一條長巷。巷內各式餐館林立,中午時分,附近的上班族會把這條窄巷擠得像太平盛世。但是,如果經得起飯香的誘惑,一路穿過熙攘的行天宮圖書館,再往裡走,底端便是一個小公園,公園旁邊的白色建築,赫然寫著「皇冠」二字。這裡,就是皇冠雜誌、出版社的大本營,也是卓負盛名的舞蹈空間舞團所在地。對劇場界來說,更有一個看不見的重要「地標」,那就是深埋在地下室的皇冠小劇場。
八○年代,台灣現代劇場及舞蹈雨後春筍、風起雲湧的時期,有幾個必然名標史冊的重要據點:甘谷街的雲門實驗劇場、長安東路的蘭陵劇場排練室、仁愛圓環的新象小劇場、還有敦化北路的皇冠小劇場。日後民生社區的民心劇場、木柵的屏風小劇場、辛亥路的耕莘小劇場、民樂街的臨界點生活劇場、乃至近年的牯嶺街小劇場,也都階段性的熱鬧過。但活動最頻繁、歷時最持久、且迄今仍保持旺盛活力的,則唯有皇冠。其功能與影響,相當於紐約的辣媽媽或傑森教堂。
藝術明星最初的實驗室
皇冠小劇場是個黑盒子,觀眾席僅有十坪,坐滿了不過一百人,舞台卻約有四十坪!夠寬、夠深,但由於是地下室的緣故,唯一限制就是不夠高,舞者跳起來得小心撞到燈桿。但,就是這裡,成了無數創作者實驗的溫床。一方面由於場地設備齊全,較其他再利用的閒置空間來得專業,而且租金又廉宜;但更重要的,則是主事者平珩樹立的標竿──實驗、大膽、開放、融合。一九八四年底皇冠開幕,兩年後年度「迷你藝術節」開跑,即遍邀國內新銳的舞蹈與劇場團體共襄盛舉。數年之間,當代台北劇場實驗室、環墟、河左岸、臨界點、屏風、果陀、綠光、相聲瓦舍、台灣渥克、劉靜敏、林原上、魏瑛娟……以及,還有當時由彭錦耀、馮念慈帶領,奇招百出、玩興極高的「舞蹈空間」,這些日後引領風騷的藝術明星,無不在皇冠小劇場展開他們最初的實驗。
從「迷你藝術節」到「皇冠藝術節」,平珩默默堅持一個方向,那就是鼓勵創新、兼容並蓄,同時也推動了跨領域的結合。我們可以看到爵士舞、相聲、舞蹈劇場、服裝音樂劇場、霹靂布袋戲,也有小說家跨界的多媒體表演,連香港的「進念‧二十面體」、「沙磚上」,前衛音樂家John Zorn的噪音晚會,也經由皇冠的引介而造成轟動。皇冠建立的「另類主流」形象,也吸引了另類的創作者,以「朝聖」的心情租借場地演出。可以說,在那個年代,國外的演出,靠著「新象」引進,對藝文環境形成積極的刺激與養成;國內的演出,則靠著「皇冠」,培育出無數新血。
九○年代,當國家劇院的實驗劇場一度成為養蚊子中心時,皇冠卻以不凡的企圖心開創新局。一九九七年起,與香港藝術中心、東京小愛麗絲劇場連線,創辦「小亞細亞戲劇╱舞蹈網絡」,不但每年引進亞洲各國的小劇場、舞蹈演出,也持續推動台灣小劇場的「外銷」。二○○○年的「女節」和「台灣文學劇場」系列,則敏於時代議題,吸引社會關注。
長期支持兩個演出團體
除了場地的經營,皇冠也長期支持兩個演出團體:「舞蹈空間」舞團和「劇廣場」劇團。舞團成員固定支薪,有穩健的演出計畫。整個九○年代,舞蹈空間堅持城市創作特色,揉合戲劇與舞蹈、古典與現代、雅與俗,不斷帶給觀眾驚喜與挑釁。有縱橫游泳池、火車站的環境劇場《繞地遊》,有戲耍東方古典的《西遊記》,戲耍西方古典《大兵的故事》的《劇場裡的S先生》,被看成舞蹈界不按牌理出牌的怪胎。兩千年起,先後與古名伸、楊銘隆展開密切合作,近作《再現東風》更試圖在人與偶、傳統戲曲與當代聲音、動作間,找到媒合的新向度。
「劇廣場」在一九九三年演出郭強生話題作《非關男女》後,次年起開始支持鴻鴻策劃的「密獵者」系列,提供國內新生代創作者一塊創作的腹地,鴻鴻、華湘如、陸愛玲、傅裕惠、符宏征、劉容君都陸續在這個劇團裡發表創作,迄今已屆滿十年。鴻鴻長期以實驗性手法引介西方當代艱難經典劇作的方向,在國內大小劇場之間,自成異數。
對小劇場觀眾而言,皇冠小劇場不只是一個場地、一個空間,而是一本持續在書寫的歷史。知名的團體,不時會回來獻藝,像回家一樣溫馨。你也會不時遭遇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創作者,在任何人意想不到的時刻,迸發出驚人的創意。這個在深巷中看不見的地下室,仍然發酵著奇異的土壤,仍然不斷以「發生」在改變著城市的空氣。
特約撰述|夏小語
口碑檔案
一九九七年,應皇冠藝術節的邀請,霹靂在皇冠小劇場初試啼聲,首次離開他們習慣的攝影棚,嘗試在劇場表演。這次演出,不但刷新皇冠藝術節的票房紀錄、技驚台北藝文界,更獲得霹靂迷的熱烈迴響。
──霹靂網朱念文
國內許多藝術工作者利用此地發展作品,它堪稱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藝術園地。
──《大成報》,1995年1月
堅持「小而美」的皇冠藝術節,一向比較是「藝術」走向!
──《民生報》,1998年11月
皇冠藝文中心大事記
1984.12 皇冠藝文中心開幕。
1986.1 首次舉辦皇冠迷你藝術節。
1986.12 支持成立「當代台北劇場實驗室」,由馬汀尼、黃建業、鍾明德、黃承晃、周逸昌、張照堂、劉志華主持。
1987.6 香港進念.二十面體演出;河左岸劇團演出《兀自照耀著的太陽II》。1987.11 屏風表演班演出《傳與本紀》。
1988.11 臨界點劇象錄演出《毛屍》。
1989.9 舞蹈空間舞團成立。
1992.4 果陀劇場演出《隨心所欲》。
1993 皇冠劇廣場劇團成立。次年,由鴻鴻主導的「密獵者」開始在劇廣場旗下運作。
1993.7 林原上發表劇作《一念萬年》。
1993.12 綠光劇團演出歌舞劇《站在屋頂上唱歌》。
1996.5 行政院文建會主辦、皇冠藝文中心承辦一九九六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
1997 霹靂布袋戲演出《霹靂狂刀》。
1997.9 舞蹈空間舞團與香港藝術中心、東京小愛麗絲劇場共同創辦「小亞細亞戲劇網絡」交流活動。
1999.9 舞蹈空間舞團創辦「小亞細亞舞蹈網絡」交流活動。
2000.5 皇冠藝文中心協辦製作「萬花嬉春──第二屆女節聯演計畫」。
2000.9 皇冠劇廣場劇團主辦第一屆台灣文學劇場,邀魏瑛娟、鴻鴻、陳梅毛、黎煥雄、傅裕惠等編導參與。
2001.5 舞蹈空間舞團於「台北.國際城市藝術節」中與影舞集合作,演出首見之舞蹈動畫劇場──《非愛情故事》。
2003.5 舞蹈空間舞團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之邀,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製作演出親子舞蹈劇場《史派德奇遇記之八腳伶娜》。
2003.10 舞蹈空間舞團與國立國光劇團合作演出《再現東風》。(本刊編輯╱傅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