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攻表演研究的周慧玲,觀察到現代科技正在創造一種新的人倫關係,以前人們面對面溝通,現在則靠手機、e-mail、網路;而每個人在真實生活當中,本來就可能扮演別人的兒女、配偶等多重角色,如今還多了在網路虛擬世界中,隨著不同暱稱而來的角色扮演。因此,人際溝通與情感的轉變,與虛擬╱真實如何重新定義,成為周慧玲的創作動機,也是《Click,寶貝ㄦ》兩大主題。
創作社《Click,寶貝ㄦ》
■ 編導周慧玲,視覺統籌王嘉驥,舞蹈設計何曉玫,舞台設計王孟超,演員黃士偉、徐華謙、徐堰鈴、姚坤君、楊淇。
■ 演出時間:4月30日~5月2日
■ 演出地點:台北新舞臺
小美最近結婚了,老公是她在聊天室認識的網友,前後不過半年。朋友都說,小美若早生個二十年,很可能跟母親一樣,得靠媒人說親,看電影、喝咖啡、純情地在沙灘上漫步兩三年。
科技,創造新的人倫關係
繼《天亮以前我要你》、《記憶相簿》之後,創作社編導周慧玲的新作《Click,寶貝ㄦ》,演的就是e時代的愛情與婚姻生活,劇中的兩男三女,對著電腦談情說愛,談到最後還生出了小孩,不過,這孩子的誕生並不需要一個法定的父親。
周慧玲目前任教於中央大學英美文學系,並主持一個戲劇暨表演研究室。專攻表演研究的她,觀察到現代科技正在創造一種新的人倫關係,以前人們面對面溝通,現在則靠手機、e-mail、網路;而每個人在真實生活當中,本來就可能扮演別人的兒女、配偶、朋友、上司或下屬等多重角色,如今還多了在網路虛擬世界中,隨著不同暱稱而來的角色扮演。
因此,人際溝通與情感的轉變,與虛擬╱真實如何重新定義,成為周慧玲的創作動機,也是《Click,寶貝ㄦ》兩大主題。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關係如何轉變?首先,是看見╱看不見的差別。舉個「不雅」的例子,某個人可能正坐在馬桶上挖鼻孔,一邊對著手機彼端的情人軟語呢喃;化名「微酸小辣椒」的妙齡少女,很可能其實是六十五歲的白髮歐吉桑。此外,還有身體的變化,周慧玲笑說,手機用久了,有時候明明沒在通話,可還是會微偏著頭說話,仔細想想,手機彷彿成了身體的一部分,連接手掌,變成手臂的延伸,更別說許多現代人用手指敲鍵盤習慣了,真要拿筆寫字還不會寫呢。
愛情,悄悄地由實變虛
在這些現象背後,更深沉的問題是人的情感,以及親密關係的轉變。周慧玲在《Click,寶貝ㄦ》劇中塑造了六個角色(五個真人外加一個電子寵物click)──「阿雲」是個對情感執著又有某種潔癖的女子,堅持不與網友見面的原則;阿雲的姐姐「小鳳」與姐夫「土豆」結婚多年不孕,夫妻即使同處一室仍少對話,習慣藉網路溝通;阿雲的好友「雯雯」則設定為一個在網路上找性對象的角色,與有婦之夫「何來」交往;「click」既是游標、點按動作,也代表「阿雲」的潛意識,有情緒也有意見。
透過這些角色,觀眾可以發現,即使鑽石恆久遠,可愛情,已經悄悄地變了。劇中「雯雯」對「小鳳」說:「從一而終」是上個世紀的概念,而曾被電影《遠離非洲》深深感動過的「阿雲」,則對姐姐慨嘆:「我們的人生沒有草原,沒有獅子,也沒有不顧一切生死不渝的親密關係。」《Click,寶貝ㄦ》描寫一群表面上對愛情已不再懷抱信仰的男女,揭露赤裸冷酷的生活現實──熱情消退後的夫妻對話只剩「吃晚飯沒?」然而在他們的內在深處,仍然渴望擁有坦誠、能與對方分享的親密關係;但當現實不可得時,他們寄託網路,反而能對網友說出「真心話」,弔詭的是,網路世界又其實是「虛」的。
解答,就是BABY?!
如果愛情已不再可信,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的?《Click,寶貝ㄦ》提供的答案,似乎是baby,也就是回歸到生命延續的課題上。有趣的是,劇本裡的baby也有虛有實,「click」寵物算是一種,「阿雲」借精子生下的孩子算是另一種,何謂「天倫」、「人倫」?就留給觀眾去思考吧。
相關網站
周慧玲個人網頁:http://140.115.95.15/ps/k1.htm
女性意識分明,劇作愈見情味
紀蔚然、劉紀蕙談周慧玲的劇場作品
周慧玲投入編導的行列不算久,迄今作品只有自任編導的《天亮以前我要你》、《記憶相簿》,以及去年為紀蔚然劇作擔任導演的《驚異派對─夜夜夜麻2》。雖然作品不多,但挾著厚實的理論基礎與對劇場表演的深刻思考,每一次的出手都令人有驚艷之感。
紀蔚然:如何讓理論遁於無形將是挑戰
對創作社劇團的伙伴紀蔚然而言,周慧玲的編劇特點,剛好補充了他作品中所沒有的女性意識,即使不想用刻板的性別二分法來歸類周慧玲,不過紀蔚然確時認為周慧玲是個「女性」編導,因為作品中的女性認同與性別意識極為明顯。
若不論性別,紀蔚然分析周慧玲的編導特色,具有相當厚實的理論背景基礎,無論是《天亮以前我要你》、《記憶相簿》或是新作《Click,寶貝ㄦ》,都可抽絲剝繭出當代時興的文化理論,甚至就美學來看,周慧玲的作品基調可說是比較冷的,也就是說,理論的辯證思考有時凌駕過人性的七情六慾,以致人的生命力略顯不足。
不過,自《記憶相簿》開始,紀蔚然發現周慧玲的人味濃了,也在理論與人性中找到平衡,而就編劇的觀察角度,他認為周慧玲的處理手法愈形成熟、愈見複雜,未來是否能讓理論遁於無形?則是周慧玲將面對的挑戰與考驗。
劉紀蕙:《記憶相簿》展現令人意外的才華
曾經長期關注台灣劇場發展的交通大學社會與人文研究所長劉紀蕙,看過周慧玲的所有作品,也對周慧玲編導風格的跨越存有期待。對於《天》劇,劉紀蕙認為周針對某個世代、族群文化所要探究的議題(issue)企圖明顯,包括對於性別扮演刻板印象的翻轉、身分認同的問題,是齣稱職也可預測的作品。
然而到了《記憶相簿》,周慧玲展現了令她意外的才華,不僅是在處理議題的層次更為複雜,對於情感記憶的經驗呈現,藝術手法也更為成熟,同時保留了許多可辯的(ambiguous)空間讓觀眾思考。例如《記》劇的一條紅色電話線,既喻示了生命的臍帶,劇中父母與女兒的連結關係,卻也象徵人際溝通、人的內在與外界的溝通,這條有形的線,串起了無形的生死,明明該是親密暢通的連繫與溝通,卻出現無法溝通的膠著與失敗。
另外,劉紀蕙認為《記》劇呈現出記憶的流動狀態,不僅是角色個人簡單的意識轉換,單一的敘事觀點,而能從不同的角色身分位置(position)與時間點,反映出歷史的弔詭與複雜性,同時,周慧玲對於劇中姐妹、女性的情感也刻劃得十分細緻而動人,令她印象深刻。(楊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