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堰鈴在馬汀尼導演的《仲夏夜夢》中演出精靈帕克。(白水 攝 戲盒劇團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靚世代,出列! 劇場新偶像

台灣劇場小天后─徐堰鈴

今年初台新獎的年度評選入圍會議上,徐堰鈴成為無法讓評審們不注意的名字,不只是演出量大,而且各種角色都有,從屏風表演班《女兒紅》的客家婆婆到幾米《地下鐵》裡的企鵝,每一次出現,都在舞台上成為亮眼的焦點。

今年初台新獎的年度評選入圍會議上,徐堰鈴成為無法讓評審們不注意的名字,不只是演出量大,而且各種角色都有,從屏風表演班《女兒紅》的客家婆婆到幾米《地下鐵》裡的企鵝,每一次出現,都在舞台上成為亮眼的焦點。

徐堰鈴翻開這個月的排戲schedule,一格又一格滿滿的時間、地點、人物,塞滿了整個四月。她就這樣開著紅色March在各「小」排練場流浪,下午在新寶島劇團、晚上到春禾,國際藝術村、牿嶺街小劇場、還有很多很多藏在巷弄的排練空間都是「排練場流浪記」的行進旅程。

對劇場的熱情,讓紅色的小March義無反顧地在坑坑巴巴的台北街道穿梭,用自己的節奏、速度、表情駛向前途未知但自我欣喜的旅程。

走來:依著自己的步伐前進

苗栗長大、新竹女中畢業後,徐堰鈴就北上開始她的表演習藝之路,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修習劇場知識與技術,也在其中慢慢綻放讓觀眾無法抗拒的魅力。

徐堰鈴是典型的從校園教育劇場紅到小劇場的具體例子,而這竄紅發跡的過程就如同黑夜過了就是白天一般自然,沒有太戲劇性的故事轉折,就依著她自己既有的步伐、節奏、質地,慢慢砌出屬於她的、別人無法取代的表演風格。

像在《仲夏夜夢》中的帕克,很難讓人想到第二個人選可以詮釋如此不懷好意、鬼靈精怪的角色。又像《如夢之夢》的江紅、金姨,徐堰鈴自然而幽微的表演方式,立刻立體了人物,讓人印象深刻。之後的《蒙馬特遺書》、《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動作》看到徐堰鈴純熟、精鍊的肢體展演;接著,她給我們越來越多驚喜,文本的、非文本的、肢體的、語言的,她給自己越來越多嘗試,也迸發出越來越多面讓人不敢忽視的爆發力。

做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在台灣,能有什麼樣的未來呢?雖被譽為「台灣劇場小天后」,但是面對未來,徐堰鈴對演員這條路似乎沒有太多幻想,:「五年後的自己?看看現在比自己大五歲的表演者,不禁不寒而慄,不是教書、就是繼續在排練場流浪……,真的只有這些選擇嗎?」她說。

看著在排演場正在為女節「踏青去」暖身的團員,「其實這樣也算一種幸福,未來有自己的劇團,自己編、自己導、沒經費就自己演,最好有自己的排演場,平時可租給同業,賺點小錢」她很認真地想著。她想起父親常常正經地開示她的話:人生就是要會轉!以現在的情勢看來,徐堰鈴是不會離開表演藝術這條路,至於怎麼「轉」,好像無法刻意,就這樣水到渠成,她慢慢地轉出不同面向的表演道路。

轉折:不同表演能量的影響

此刻的徐堰鈴,下午是導演、晚上是演員,她正執導要在「女節」演出的《踏青去》,晚上則排演創作社的《Click,寶貝ㄦ》。一直都是如此,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製作同時在她身上運轉,只是,今年四月她有兩個不同的身分──導演與演員。無論是哪一個身分,她的表演、生活、人生,一直被一次又一次的劇場製作影響著,尤其是和長輩導演們的合作、相處經驗,都成為她表演、導戲「轉」變的動能。

在和馬汀尼合作的《仲夏夜夢》裡,她看到了古典的戲劇作品如何以現代的觀念重現、過去的文化如何立體在現代的表演中。在和賴聲川合作《如夢之夢》的過程,她看到一種形而上的力量在導演身上所發揮的影響力;而賴聲川當下、即興的表演啟發,讓她嘗試到超出界線的快感。魏瑛娟的視覺、節奏、速度、自覺的展現,也內化到她的表演認知觀裡,成為身體另一種語彙。近期互動頻繁的周慧玲則讓徐堰鈴聚焦在女性議題上,讓她在表演的研究上有很大的啟發,她說:「這次《Click,寶貝ㄦ》的角色,就是我自己比較有感覺的,對演員來說能演一齣自己覺得很舒服的戲,就是一種幸福。」

轉變:無成就但有滿足

雖然演了多齣讓觀眾印象深刻、樹立良好口碑的好戲,甚至被人封為小劇場天后,但對徐堰鈴來說,沒有一齣戲可稱得上是代表作、或是最有成就的表演,因為任何一個製作對她來說,都準備不夠、都有更好的空間。這並不代表表演不能讓她滿足,她在意的是參與的過程是否能得到新的見解、對表演有更深的察覺。

徐堰鈴很重視也很在意在排練場裡和導演、演員之間的對話與互動關係,喜歡合作的team能針對表演的問題、觀念深入討論,讓彼此有學習的可能,再從這些討論中延伸一些主題,可以是表演的、觀念的、生活的。她說:「做一個表演者最過癮的就是彼此激發的過程,當中得到的知識與力量是新的運轉動能。」

當然,這樣熱切對話的製作團隊是少見且難得的,但是,當碰上了,會讓人雀躍且珍惜。由徐堰鈴主導製作的《踏青去》,就試圖創造出一個合作團隊可充分對話的機會,雖然直嚷嚷當導演簡直自討苦吃,一堆瑣碎的事情搞不定、演員的時間很難ㄑㄧㄠ,但是這是創造環境的開始,也是逼近心中想望的一個觸發點。

未來:順其自然尋夢去

不要問徐堰鈴未來表演道路何去何從,因為這一切都難以掌握,就連她自己怎麼會走上今天這光景,她也不清楚,就這樣自自然然地當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在她身上看不到刻意,問她: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適合走表演這條路?她答:「當很多人找我演戲的時候!」語調輕盈而自在、一切看似理所當然,但是在輕盈的後面,有屬於徐堰鈴的ㄍㄧㄥ,她說她不太會放鬆,做下去就會ㄍㄧㄥ在那,搞得自己進退兩難。

在告別密集的四月排戲時間表後,徐堰鈴將有一段喘口氣的時間,輕鬆地吃飯、睡覺、泡澡、看電視、讀英文,然後七月去紐約進修半年,即使她對亞洲文化協會(ACC)的劇場研習計畫沒有太過熱切的期待,但是她會掌握在那兒可能遭遇的機會、讓自己轉變的機會。

下半年,承載夢想的紅色小March將在台北的某個角落、或是台灣的某個地點靜靜地停泊。在紐約的徐堰鈴將用不同的速度、穿梭同樣路面狀況很多的城市,那又是另一段尋夢的旅程。

 

特約撰述|黃麗如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關於徐堰鈴的二三事

出生年:1974

突破關鍵影響最大的人:馬汀尼、賴聲川、魏瑛娟、周慧玲等

最苦的經驗:沒有,再苦的經驗都成為經驗的一部分,成為經驗後無關苦樂

最有成就的一齣表演:沒有,因為每一場表演都準備不夠

未來五年的計畫:難以計畫,但絕不會找金主養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