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演了極多新話劇,成績卻普遍不佳,反倒是推出新版的幾部舊作還算讓人耳目一新,最具氣勢的《亨利四世》將原本上、下兩集的結構,重新剪裁成四小時的史詩,舞台上還鋪排出難得一見的大型戰爭場面,只見旌旗遮天,殺聲如雷,極具震撼力。
音樂劇方面,新作品《綠野星蹤》(The Boy from OZ,台灣譯《奧茲來的男孩》),脫胎自澳洲真人真事,男主角「彼德‧艾倫」由近年聲勢節節高漲的休‧傑克曼(Hugh Jackman)領銜主演,老資格的劇迷將其明星丰采與四、五○年代的瑪莉‧馬汀、伊索‧摩曼等相提並論,每夜散戲時後台出口更被熱情的觀眾擠得水泄不通。今年東尼獎有幸再度請他來重拾主持棒(他也是去年的主持人),阿休哥獲獎的消息則根本不必等候打開信封,便早成定論了!
其他還包括之前得獎呼聲最高的《罪惡壞女巫》――恰巧也以《綠野仙蹤》為引子,不過演的是奧茲國幻想世界的故事,好心白女巫與壞心綠女巫之間纏鬥經年的恩怨情仇、成長點滴。自外百老匯移師入主的《可愛大街》(Ave. Q,台灣直譯《Q大道》)小兵立大功,意外奪下最佳音樂劇大獎;全劇假「可愛」之名,切入二十一世紀新生代主人翁的社會問題,讓真人與布偶在台上演出這場「成人秀」,刻畫劇中主角如何學習從《芝麻街》的世代成長蛻變以為社會中堅分子。再加上舊戲新演的《大城小調》Wonderful Town、《屋頂上的提琴手》、《大河-頑童歷險記》Big River,以及震驚四海的《刺客》Assassins等。
從歷史走出來的《刺客》
《大城小調》為伯恩斯坦的舊作,故事描述一對來自俄亥俄鄉下的姐妹花來紐約尋夢,歷經重重挫折,最後總算有了立足之地的故事;《提琴手》則因導演拿捏失準,藝術成就極差。
值得一提的《大河》改編自馬克吐溫經典小說(演的是哈克的故事),由聾啞劇團與百老匯演員攜手聯演,全劇把手語當成場面調度的一部分,每句台詞和歌詞,在台上都有兩種語言同時演繹,在第二幕的最高潮,全體演員現身舞台深處,由哈克領頭齊唱主題曲,唱到激動處,突然弦聲俱寂,只見台上演員仍用手語專心一致地「唱」著,場中卻四下寂然,真真劇力萬鈞!
至於《刺客列傳》Assassins乃以時空抽離、跳脫的方式把史上九位曾先後暗殺過美國總統的刺客,穿插交織在一起,透過象徵的手法,提供美國民眾一個省思歷史的機會,歷史人物的血肉與心靈,在這部長不過兩小時的歌舞綜藝秀裡,有了十分立體的挖掘與呈現。
五十八屆東尼獎主要得獎名單
最佳戲劇獎─《我乃吾妻》I Am My Own Wife
最佳音樂劇獎─《可愛大街》Avenue Q,而編劇羅伯羅培茲及傑夫‧馬克斯並且拿下最佳原著劇本。
最佳戲劇類改編劇本─《亨利四世》Henry IV獲得
最佳音樂類改編劇本─《刺客列傳》Assassins
戲劇類最佳男主角─傑弗遜‧梅斯(《我乃吾妻》)的奪得
最佳女主角獎─菲麗西雅‧拉薩德(《陽光中的葡萄乾》A Raisin in theSun,也是「東尼獎」第一次頒給非裔美籍黑人)。
音樂劇最佳男主角─休.傑克曼(《奧茲男孩》)
音樂劇最佳女主角─伊伊迪娜‧曼佐《罪惡壞女巫》
戲劇類最佳導演獎─傑克‧歐布萊恩(《亨利四世》)
音樂劇最佳導演─喬‧曼堤羅(《刺客》)
東尼獎之最
1.第一屆東尼獎於一九四七年舉行,全以個人獎項為主。
2.一九四九年第三屆,方設立「最佳音樂劇」項目,首部獲獎作品《刁蠻公主》Kiss Me Kate,一齣脫胎自莎士比亞爆笑喜劇《馴駻記》的歌舞劇。
3.一九五六年東尼獎開始「提名入圍」制度,每個項目入圍者至多四至五個名額。但一九六○年舉行的第十四屆東尼獎,《真善美》劇中飾演崔普家七個兒童演員,全部入圍「最佳女配角」的項目,佔一個名額。
4.歷年來得獎最多的演員是話劇皇后茱莉‧哈里斯(Julie Harris),共獲得五次最佳話劇類女主角獎,她首度獲獎是一九五二年,作品是後來改編成歌舞劇《酒店》Cabaret的話劇《我是一架照相機》I Am a Camera;最後一次入圍則是一九九三年,演藝生涯橫跨四十年!
5.音樂劇方面,影視劇三棲紅星安琪拉‧蘭斯貝利(Angela Lansbury)共獲四次最佳女主角;名編舞家鮑伯‧佛西的終生伴侶關‧薇登(Gwen Verdon)則獲三次女主角和一次女配角,不朽的一代巨星瑪莉‧馬汀(Mary Martin)則先後以《南太平洋》、《小飛俠》Peter Pan、《真善美》等獲頒三次最佳女主角,再加上一座終生成就獎,號稱「四冠天后」。
6.歷年來獲獎最多的個人──身兼製作人與導演的哈洛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當仁不讓!自一九五五年的《睡衣仙舞》(他以製作人的身分獲頒最佳音樂劇獎)至今,普林斯共獲得廿個獎座(包含特殊成就、終生成就等特別獎在內)。他最近一次獲獎是一九九五年《畫舫璇宮》Show Boat新版製作的最佳導演獎,最近一次入圍則是二○○三年,以家庭小品《好萊塢旅店》Hollywood Arms入圍話劇導演項目。(陳煒智)
都是幾個「阿姐」起的頭……
東尼獎知多少
由一群在二戰期間勞軍的女演員們發起的劇場協會,成為過去半世紀以來引領全球半數音樂劇工業的重要獎項。紐約百老匯的歌舞劇表演享譽全球,美國歌舞劇、音樂劇產業的發達或許和觀光業的蓬勃發展密不可分,但東尼獎推波助瀾的力量亦功不可沒。
文/陳煒智
東尼獎(Tony Awards)的名氣雖大,說穿了其實只是紐約地區三、四十家以商業營運為主的戲院,以及其所支撐的整個戲劇工業關起門來自我慶祝的大型派對,卻和洛杉磯影藝學院的金像獎一樣,成為國際性演藝事業的指標之一,這自然是因為洛城在電影工業與紐約於戲劇工業,有足以引領全球同性質藝術產品的傲人之處。
勞軍劇藝的延伸
二次大戰時期,劇場社群由幾位「阿姐」級的女演員──泰瑞莎‧海本(Teresa Helburn)、葛楚‧羅倫斯(Gertrude Lawrence)、安東妮‧裴瑞(Antoinette Perry)等,將一次大戰時成效頗彰的「劇場界婦女協會」的勞軍、愛國、經濟組織重新整理,成立了「美國劇翼」(American Theatre Wing),在戰爭期間的大後方,發揮了很大的功用。戰後不久,發起人之一的安東妮‧裴瑞女士與世長辭,劇翼因戰爭結束,功能也完全改變,成為劇場界彼此交流、互動的橋樑,到了一九四七年,劇翼發起「安東妮‧裴瑞紀念獎」,由自家人鼓勵自家人,獎勵過去一年來傑出的同業表現,並依照舊日習俗,將每個「戲劇年度」定為從去年初夏至今年晚春。這就是後來的「東尼獎」。
自一九五六年起,東尼獎改為事先宣布入圍名單,再於晚會上公布得獎人姓名的競賽獎項,後因劇翼組織日益健全,競賽與獎勵辦法也日趨詳細;演變至今,則以固定於每年六月的第一或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更因一九六七年開始的電視轉播,於是由舊日的豪華晚宴改為載歌載舞的巨型晚會。
一九九七年,因脫口秀名嘴蘿西‧歐唐娜(Rosie O’Donnel)的大力襄贊,東尼獎終於得以晉身紐約最著名的表演場地──無線電音樂城(Radio City Hall)長駐,不再像以往輪流於各百老匯戲院中舉行,爾後雖有幾次例外,但至今已成業界默認的通則行規。
誰能入場角逐?「美國劇翼」說了算
東尼獎每年均由「美國劇翼」主辦,獎勵對象為在「百老匯」劇院(座位至少四百至五百人)特區上演的「以商業為主」之劇場作品(包括話劇、音樂劇、特殊綜藝表演、演唱會等)。
每年劇翼都要開會決定三件大事:一、關於「百老匯劇院」的定義。原則上是以「區域」和「劇院大小」為考量。二、決定了「空間」,再看「表演內容」:某作品是音樂劇、某作品是話劇、某作品不屬前兩者而歸類於「theatrical event」等等;某作品問世二十餘年,卻首度登上百老匯,該歸類為「新作品」還是「舊戲新演、經典重推的revival」?三、決定了「空間」、「節目類型」,最後就要決定個人獎項的從屬去向了。誰該算「主角」,誰該算「配角」,哪部音樂劇作品符合「最佳詞曲」的入圍標準等細節。
一九八五、一九八九、一九九五這三年先後寫下東尼獎史上──尤其是音樂劇相關獎項表現最慘淡的紀錄。一九八五年,音樂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編舞等三個超重量級的項目宣告從缺,連入圍者都沒有;一九八九年則是最佳劇本和詞曲兩項象徵音樂劇靈魂的文本項目從缺。
一九九五年,百老匯的經典舊劇新演盛況空前,新音樂劇創作卻交了白卷,總共只有兩部作品符合「最佳音樂劇」的入圍資格,最佳劇本和最佳詞曲兩項則只有洛伊‧韋伯的《日落大道》(Sunset Blvd.一譯《紅樓金粉》)勉強及格,並毫無意外地拿下東尼獎。就此觀之,無怪乎業界每每要稱八○年代中期至九○年代初期為百老匯音樂劇的「黑暗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