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唱到大的〈小白花〉,也是音樂劇《真善美》的產品,本劇將於十月份來台演出。(新象文教基金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歌舞上線Musical on line 你聽過,很熟悉,但它從那裡來…….

解開九首音樂劇名曲的身世之謎

麥當勞的招牌廣告歌來自布萊希特的《三便士歌劇》?英國利物浦足球隊的隊歌“You Never Walk Alone”出身經典名劇《天上人間》?好吧,原來我們離百老匯音樂劇真的不遠,這些歌,就在你身邊。

麥當勞的招牌廣告歌來自布萊希特的《三便士歌劇》?英國利物浦足球隊的隊歌“You Never Walk Alone”出身經典名劇《天上人間》?好吧,原來我們離百老匯音樂劇真的不遠,這些歌,就在你身邊。

音樂劇歌曲是舞台演出的一部分,經常得與情節相配合。但謝幕之後,劇中一些旋律美妙的歌曲卻深印在觀眾腦海,成為流傳久遠的傳唱經典。

如同小孩總是會長大,總是會離開媽媽,這些歌曲也一樣會獲得自身獨立的存在,甚至青出於藍。不過由於時間對記憶的沖刷,讓大家都淡忘了歌曲的出身。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都與音樂劇相關。

1、Smoke Gets in Your Eyes

演藝圈的大哥大張菲,最近他出了一張《墮入情網(西洋情歌自選集)》,MV在電視螢幕上打得漫天價響。專輯裡有一首情歌叫〈情霧迷濛你的眼〉(Smoke Gets in Your Eyes),這首曲子出身正宗百老匯音樂劇Roberta (1933),作曲者是柯恩(Jerome Kern),他最知名代表作是《畫舫璇宮》The Show Boat。〈情霧迷濛你的眼〉在劇中是由被放逐的俄國公主史蒂芬妮(Stephanie)所唱,描述失去的愛如青煙般刺眼,令人落淚心傷。翻唱過這首歌的歌手不計其數,像英國華麗搖滾樂團Roxy Music的主唱Bryan Ferry,在他第一張個人專輯These Foolish Things(1973)中,即唱過這首歌。實際上,只要願意到一般KTV裡點歌,您也可以成為百老匯音樂劇中的俄國公主。

2、Send it the Clowns

不止大哥大,連民歌大姐大齊豫,在她費時三年完成的英語專輯CHYI'S TEARS當中,也詮釋過另一首百老匯歌曲〈Send it the Clowns〉。這首歌是百老匯概念音樂劇大師史蒂芬•桑坦(Stephen Sondheim)在A Little Night Music(1973)中所作的曲子。由於它歌詞意境深遠,加上曲調動聽,很快地吸引許多優秀歌手翻唱它,包括民謠女歌手茱蒂‧柯林斯(Judy Collins)與瘦皮猴辛納屈(Frank Sinatra)。

3、My Funny ValentineMaking Whoopee

除了經由流行歌手翻唱,也有不少音樂劇名曲,透過電影而進入我們生活。在《一曲相思情未了》Fabulous Baker Boys這部五、六年級生都很熟悉的愛情電影當中,迷人的蜜雪兒‧菲佛在影片中至少重唱了兩首動人的百老匯情歌。第一首是“Makin' Whoopee”,這首歌出自一九二六年的音樂劇Whoopee,它在五○年代被辛納屈與村上春樹崇拜的納金‧高(Nat “King” Cole)所翻唱。

電影中另一首一曲相思的“My Funny Valentine”,則出自Born in Arms(1937)。這是由百老匯最有天份的作曲家羅傑斯(Richard Rogers)與第一位長期合作夥伴哈特(Lorenz Hart)所共同創作的,著名音樂劇評論家Mark Steyn在Broadway Babies Say Goodnight一書中,推崇“My Funny Valentine”為十大最受歡迎的百老匯歌曲的第一名。

4、Blue Moon

羅傑斯與哈特在百老匯創作了不少旋律優美的暢銷曲,他們除了為音樂劇創作,在歌舞片的黃金時代也毫不缺席。例如讓布魯斯‧威利竄紅的電視劇「雙面嬌娃」(Moonlight Thing),其片頭曲為“Blue Moon”,這首歌的前身即是羅傑斯與哈特為米高梅的電影Manhattan Melodrama(1934)所創作的歌曲。最早的名稱是“Prayer”,後來幾經轉折,又在更改歌詞的情況下,終於變成這首藍調風味濃厚的流行歌。五○年代貓王也曾翻唱過這首歌,而“Blue Moon”也是經典恐怖片《美國狼人在倫敦》的電影主題曲。

5、As Time Goes By

有時音樂劇歌曲還會與影片內容相結合,化身為電影經典場面的一部分。像《北非諜影》Casablanca裡那首“As Time Goes By”,早就成為影迷永恆的回憶。當片尾琴師山姆奏起這首每個人都會哼上一兩句的歌詞:「You must remember this, A kiss is still a kiss, A sigh is just a sigh……」其實也是一樣來自百老匯,劇名是Everybody’s Welcome(1931)。不過這首歌還是得拜電影之賜才能流傳久遠,《西雅圖夜未眠》也選它作為片中的序曲。至於Everybody’s Welcome在演出一百卅九場後就消聲匿跡,真是As Time Goes By。

6、Mack the Knife

不止與電影結合,跟廣告結合的,也多有所在。〈歡樂美味,就在今宵〉這首麥當勞的招牌歌,相信許多人都耳熟能詳。但誰能知道,它卻是來是德國史詩劇場大師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三便士歌劇》(The Threepenny Opera,1928),其中又稱為〈謀殺〉“Moritat”歌曲,作曲者是庫特‧懷爾(Kurt Weill)。

《三便士歌劇》於一九五四年在外百匯以英文上演時大為轟動,這首改稱為“Mack the Knife”的歌曲,也很快地傳遍百老匯。不少俱樂部的爵士樂手都喜歡演奏這首一樣適合燈紅酒綠的卡巴萊(cabaret)歌曲。翻唱的人一樣不少,最著名的是爵士教父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的詮釋版本。沒人想到這首本是左派色彩的歌曲,後來卻成為麥當勞的招牌歌,只能說人間如戲。

7、September Song

庫特‧懷爾(Kurt Weill)由於猶太人的身分,於希特勒上台不久就流亡到美國(1935),他在百老匯工作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他創作了不少音樂劇,像與葛希文哥哥Ira合作的Lady in the Dark(1941)即是一例。百老匯也因為有懷爾的加入,吸收了不少歐洲民歌與卡巴萊歌曲的元素。後來為了紀念他,在《三便士歌劇》七十週年前夕,曾發行了一張September Songs :The Music of Kurt Weill(1997)的紀念專輯。唱片中找來一群流行音樂手重唱懷爾的名曲,包括新浪潮之祖Elvis Costello、歌德搖滾詩人Nick Cave等重量級人物。其中紐約龐克教父Lou Leed在專輯中獻唱“September Song”,這是懷爾最為人熟知的另一首歌,出自他一九三八年的百老匯音樂劇Knickerbocker Holiday

8、Summertime

音樂劇並非是以白人音樂為主,早在一九三五年,以《藍色狂想曲》馳名於世的美國作曲家蓋希文(George Gershwin)與他哥哥Ira合作,創作出第一齣黑人歌劇《乞丐與蕩婦》Porgy and Bess(大家也認為它是音樂劇),裡頭充滿爵士樂、藍調與黑人民謠的旋律。劇中的“Summertime”一曲,扣人心弦,最早由爵士女皇Billy Holiday翻唱這首歌,後來陸續有人詮釋它。但最著名的版本,還是白人藍調女王Janis Joplin於一九六八年在專輯Cheap Thrills中詮釋這首曲子,她那如泣如訴的嗓音,讓許多人音樂對這首歌留下深刻的印象。

9、You Never Walk Alone

這首曲子特別值得一提的原因,在於我們可以發現音樂劇歌曲魅力真是無遠弗界。

最近歐洲國家盃足球賽熱鬧上場,除了皇后合唱團的“We are The Champions”之外,這首“You Never Walk Alone”是不少球迷都會唱的足球之歌。主要的原因,在於它是英國利物浦足球隊的隊歌。但現在這首歌早已走出地域限制,成了不少足球俱樂部的會歌。香港球迷還為它辦了一個中譯比賽,最後他們決定將這首歌名譯為〈你永不會獨行〉。其實這首曲子就出自百老匯,而且出自羅傑斯與奧斯卡‧漢瑪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的經典名劇《天上人間》Carousel。如果您是標準足球迷,學會唱它,您將永不獨行。

 

特約撰述|耿一偉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