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ademy of Music的「遺像」,如今製成銅面浮雕,鑲嵌於原址附近的聯合廣場,由此不難臆測原建築之宏偉氣派。(陳煒智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歌舞上線Musical on line

百老匯音樂劇發展史上的十件大事

今日縱橫全球的音樂劇,竟是源於一把無名火?紐約會成為戲劇之都,跟地鐵通車有莫大關係?十件歷史大事,讓讀者迅速一窺百老匯音樂劇百多年的流變發展,讓你知道,音樂劇如何變成今朝今貌。

今日縱橫全球的音樂劇,竟是源於一把無名火?紐約會成為戲劇之都,跟地鐵通車有莫大關係?十件歷史大事,讓讀者迅速一窺百老匯音樂劇百多年的流變發展,讓你知道,音樂劇如何變成今朝今貌。

第一︰一把無名火 百年風流歌

一八六六年五月廿一日深夜,紐約十四街的豪華大戲院Academy of Music燒起一把無名火,劇場全毀,損失高達四十萬美元。不料這場無名火,竟燒出音樂劇發展史的一章前情提要。

自古以來,表演作品將敘事與歌舞、俊男美女等共治一爐,早是商業劇場的常態,但一直到這把無名火所燒出的種種現象,這種表演形式才真正於史有載,「有例可循」。當年來自法國巴黎的某芭蕾舞團原訂在秋天登台獻藝,劇院毀於大火,該團頓時流離失所;同時,在十四街以南,百老匯大道與王子街交口,巨型娛樂場「尼布羅花園」(Niblo’s Garden)的經理則因擔心將上檔的鬧劇《黑駝魔法師》(The Black Crook)劇本太弱,幾經斡旋,最後乾脆訂下兩套表演,將之穿併演出整合同台,自同年九月十二日揭幕,上演長達一年餘,創下四百七十五場演出佳績;這也是戲劇史家公認「現代音樂劇場」的最早起點。

第二︰地鐵隆隆向北開 時報廣場捲風雲

紐約因都市迅速開發,版圖不斷從早期歐洲移民聚集的最南端向北擴張,十九世紀中設立高架鐵路(簡稱為El-Elevated Railroad),以解決城內的大眾運輸問題;在此同時,許多地下鐵路線也在不同私人公司的計畫下陸續開挖,到了一九○四年,較完整的地鐵路線正式啟動,購物中心、餐館、旅店、劇場等紛紛北移,隨著隆隆車聲逐步向上城前進。

一九○四年四月八日,百老匯夾著第七大道、四十二街的三叉路口這個狹長的「長畝廣場」(Longacre Square)因《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進駐新廈,正式更名為「時報廣場」(Times Square)。時報廣場及其四週的四十二街、四十三街、四十四街等,更因娛樂重心的北移而全面繁盛起來,到二○年代達到最巔峰,光是四十二街短短的一個街區(長不及五百公尺)就聚集了近十二家巨型戲院,加上各院分設專演夜戲的頂樓空中小花園,每晚華燈初上,一片笙歌舞影,好不熱鬧!

第三︰有聲電影推波 畫舫璇宮奠定形式基礎

一九二七年十月六日,第一部同時兼有台詞與歌唱、配樂的劇情長片《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在紐約舉行世界首演,電影由出身綜藝雜耍圈的百老匯秀場天王艾爾‧喬森(Al Jolson)領銜,好萊塢更因新開發成功的錄音技術而迫切需要向劇界、廣播界廣攬人才,於是開始了為期近十年的「東向取經」運動。

同樣在一九二七年底,十二月廿七日(距有聲電影寫下歷史紀錄不及三個月),《畫舫璇宮》Show Boat正式於百老匯揭幕。此劇為所有文化學者、戲劇學者公認奠定美國音樂劇場表現形式之基礎、開拓表演內容題材的里程碑,作曲者傑洛姆‧科恩(Jerome Kern)被譽為「美國戲劇音樂之父」、劇作家奧斯卡‧漢瑪斯坦二世則被尊為「音樂劇場的祖師爺」。

第四︰經濟大蕭條 重挫音樂劇工業

一九二九年十月,紐約股市崩盤,整個美國,乃至於全世界的經濟也因此產生連鎖骨牌效應,史稱「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

在此巨變發生的原點,多少商人巨賈一夕之間家破人亡,著名的詞曲創作者、編舞家、大明星等,索性搭上好萊塢的有聲電影列車,踩著前人足跡,浩浩盪盪前往加利福尼亞淘金去也。

第五︰奧克拉荷馬之戀  首開原版卡斯錄音之風

三○年代初期,好萊塢身陷有聲電影發展初期的狂潮,因濫製濫拍,致使歌舞片成為票房毒藥,許多在大蕭條時期西向淘金的創作者,在合約到期後黯然返回紐約;其中有不少人在好萊塢接受了電影媒體的洗禮,驚異於電影流暢無比的敘事能力,帶著這個「劇場電影化」的夢想,重返百老匯,嘗試嘗試開拓音樂劇場的文學範疇、敘事美學等。

一九四三年,奧斯卡‧漢瑪斯坦二世與作曲家理察‧羅傑斯(Richard Rodgers)首度合作,以輕鬆愉快的小品喜劇《奧克拉荷馬之戀》Oklahoma!為舞台,大展才華,他們摒棄俗套,僅讓男主角在空曠的舞台上清唱「草原上的黃金露珠結成薄霧…」(There’s a bright golden haze on the meadow……)開啟故事。羅傑斯與漢瑪斯坦聯手形成的「羅漢二氏」(R & H)藝術勢力立即風行草偃,美國音樂劇場——乃至於全球的音樂劇場,以及所有以「音樂、歌舞化」的敘事手法來陳述故事的作品,都以此類創作方式為尊。

《奧克拉荷馬之戀》也首創唱片公司邀集原版卡司及原劇創作錄音之風氣,這種「原版卡司錄音」,到四○年代末期,已經成為美國流行唱片工業最暢銷的一支類型,五○、六○年代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音樂世界》The Music Man、《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等,包括舞台版錄音和電影版聲帶,都蟬連排行榜冠軍達數十週,連同時期貓王或披頭四的熱門歌曲都無法與之匹敵。

第六︰亞斯特飯店遭拆,劇院區慘淡歲月

一九六八年二月,昔日時報廣場絕代風華的象徵——亞斯特飯店(Hotel Astor,)慘遭拆除,亞斯特飯店的失守,宛老百匯發展史上的「七七事件」,整個劇院區最慘淡的歲月便正式開始,劇院數大量減少;這場浩劫一直持續到一九八二年,同時有五間戲院被拆建成俗豔的飯店,拆除當日,戲院內部的座椅仍未撤開,門口警戒線外則聚集了影壇、劇壇知名演員,手中拿著曾在這些戲院上演過的名劇選段,馬拉松似地一段段在院前朗頌……。

亞斯特飯店遺址如今蓋了一棟外表醜陋的辦公大樓;內部有間專演大型音樂劇的戲院。因舞台過寬過深,觀眾席過分敞闊,以至於演起戲來台上台下毫無互動可言,開幕至今三十年來從未有作品上演超過一千場,更多時候是黯然下檔,因此被業界封為「受詛咒的戲院」。

第七︰表藝圖書館 開創紀錄音樂劇作品

一九六五年,紐約市「表演藝術圖書館」(Library of Performing Arts)正式成立,四年後,該館旗下再增設「TOFT」(Theatre on Film and Tape)分支機構,希望能募集資金,,將稍縱即逝的劇場藝術記錄下來。經過極艱難的募款過程,終於在一九七一年錄製了第一部作品(外百老匯的日本搖滾歌舞劇The Golden Bat),一九七四年開始,在與無數的工會團體斡旋之後,百老匯等級的表演也納入紀錄範圍。

一般人可能無法想像,錄製舞台劇作品是多棘手的事——TOFT必須取得前台後台每位與這場表演相關的人簽字同意,否則錄影計畫便會因此泡湯,或者,不同意的個人便得以不出現在將被錄製的表演裡,而由後補演員、樂師或其他同仁瓜代。不同意的理由有很多,最特別的則是某些演員堅持舞台藝術是舞台藝術,永遠無法透過任何影像記錄手法將之保存,所以不肯接受拍攝;影劇多棲的紅星克里斯多夫‧華肯(Christopher Walken)主演的舞台劇作就甚少被錄像保存。

截至去年,TOFT已經累積了超過六千部作品,(據TOFT 估計,平均一部音樂劇紀錄片製作成本為一萬兩千美金,去年TOFT 共計完成六十五部作品。)就連劇壇人士如導演山姆‧孟德斯(Sam Mendes)、哈洛德‧普林斯(Harold Prince)等,都是位於林肯中心紐約市立表演藝術圖書館三樓的TOFT之常客。

第八︰領導同性戀議題,紅緞帶從東尼獎開始流傳

六○年代後期開始,百老匯劇場有愈來愈多同志表演者、創作者以及消費者將自己的性向化暗為明,此舉曾讓保守派評論者大聲疾呼「莫讓同性戀統治百老匯」。

不論同志或非同志,過去二十多年來劇場界與愛滋病進行一場惡戰中,愛滋病對紐約劇場界的傷害,和經濟大蕭條或經典歷史建築拆遷等,所造成的衝擊,絕對值得相提並論。例如《歌舞線上》創作者麥克班奈特及《美女與野獸》的劇作家霍華艾許曼,都不敵愛滋摧殘而過世。當值人心惶惶的關卡,誰也不知道下一個走的會是誰?

杜甫詩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時值今日,演員工會(Actor’s Equity)每年舉辦義賣、義演,籌募鉅款建立愛滋病關懷基金,如今在全球各大影視晚會被視為「最正式配備」的紅緞帶愛滋結,據信最早便是從紐約劇壇東尼獎頒獎典禮開始流傳的。

第九︰鐵鞋踏破無覓 史料手稿出土

一九八二年,紐澤西州某倉庫內意外發現了約莫八十大箱的極為珍貴的二○年代音樂劇資料,經過五年的整理,一九八七年三月十日《紐約時報》頭版正式報導了這批資料的詳細內容,其中包括葛希文兄弟從未出版的三套經典名劇總譜、「美國戲劇音樂之父」傑洛姆‧科恩的一百七十五首歌曲、以及多位超重量級創作者的作品。當年這些歌曲只留下流行版錄音,和調整、簡化過的流行版樂譜,而這批宛如「孔壁古文」的珍寶,卻全都是作曲家、編曲家的親筆手稿!不說別的,光是《畫舫璇宮》在世界首演第一場之後、因演時太久遭刪的近半小時原版編曲手稿,就足以讓這次事件名垂青史,更何況共有足足八十大箱的珍寶同時出土。

第十︰都市更新劇院重修 四十二街重回水銀燈下

四十二街在一九二○年代與百老匯音樂劇一起成為華光璀璨、紙醉金迷的代稱。然而在經濟大蕭條時期,劇場歇業,戲院紛紛改換跑道,轉而演起電影,至六、七○年代,無力整修的戲院只能在百老匯街頭日漸凋蔽,改成三流芭蕾舞團的演出場地,再改成色情電影院、脫衣舞廳,終於在光采褪去數十年後關門歇業。

九○年代初,紐約市政府成立專局負責推動「四十二街暨時報廣場更新計畫」,成功說服大財團出錢修復這些經典絕美的老戲院,至今七年餘,四十二街已經被修復得敞亮熱鬧,距二○年代的輝煌盛景似去不遠。

百老匯——特別是百老匯音樂劇的精神象徵——四十二街在遠離劇院特區心臟地帶七十年後,終於重回水銀燈下、紅氍氈上,為新世紀的觀眾再唱未來百年的風流韻事。

 

文字|陳煒智 旅美音樂劇工作者、「音樂劇的秘密花園」網站主持人之一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