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爵士樂評喜歡說爵士是一種民主的音樂:樂團中輪流獨奏、彼此配合,而音樂中的即興演奏,更代表了允許個人創意發揮的自由,這種說法,也許聽聽就好,但是其中透露出來的尊重與和諧,倒不失為一種令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從書上的定義來看,史家跟評論者,大多同意爵士樂是一種注重即興演出的音樂型態,由被逼為奴的黑人,將非洲音樂帶到了美國,非洲跟歐洲兩種音樂傳統,在美國經歷了數百年的融合而成。
然而,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在你的少年徬徨時期,只要你突然間受到某種原本陌生的音樂型態所吸引,宛若神靈召喚般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不管迷住你的是搖滾、爵士、嘻哈、藍調、靈魂還是龐克、鄉村……,身為飢渴熱情的新手樂迷,最想問的問題往往是:「這音樂是什麼?」而且,很可能就會有個睿智的愛樂前輩很認真、很有學問地告訴你:「真正的爵士(或者搖滾、龐克……),是一種生活方式。」
不只是慵懶輕快的聲音背景
如果說龐克是要衝撞體制、搖滾要抗議反叛、嘻哈要隨性嘲諷,那麼,爵士是怎麼樣的一種生活方式?
十多年來,爵士逐漸地成為台灣社會耳熟能詳的音樂型態,最明顯的例證,是爵士樂在都會地區成為主流的聲音背景,咖啡廳、餐館、賣場等地播放的音樂,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爵士。這一點,首先要感謝幾位爵士女伶:小野麗莎、艾絲特‧吉柏托、羅拉‧費琪、黛安娜‧克瑞兒、以及最近走紅的諾拉‧瓊斯等人,他們廣受歡迎的甜美歌聲,締造了不遜於一般流行歌手的銷售成績,也同時將此一音樂型態當中慵懶、輕快、流暢的面向植入人心。
很有趣的是,不論國內國外,許多爵士樂迷會認為這些女歌手的音樂表現「不夠爵士」,他們心目中的爵士樂中還有廣闊深邃的其他面貌。不止一次聽過,不少樂迷同好對於社會上經常將爵士樂和咖啡紅酒、悠閒慵懶連結在一起,頗為嗤之以鼻。
撇開流行層面,把爵士樂當「藝術」來欣賞的樂迷,在台灣造成了兩個現象,一是「消化經典」,二是「追求前衛」。
有人「消化經典」,有人「追求前衛」
「消化經典」,其實不是台灣獨有的情景,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指的是爵士唱片市場,多年來一直都致力於銷售宗師樂手、經典CD,從路易士‧阿姆斯壯、比莉‧哈樂黛、艾靈頓公爵、艾拉‧費茲傑羅、邁爾士‧戴維斯、約翰‧柯川、凱斯‧傑瑞等大師級人物的
作品,在市場上歷久不衰。這除了是唱片公司的戰略成功之外,也說明了台灣
不斷地有爵士新樂迷出現,每隔一陣子,網路等媒體就會出現「我最近喜歡上爵士樂,有什麼必聽的好唱片?」之類的問題,許多資深樂迷往往就會開出經典片單,其中經常會包括《泛藍調調》Kind Of Blue(邁爾士‧戴維斯,新力音樂)、《至上的愛》A Love Surpreme(約翰‧柯川,華納唱片)、《艾拉柏林現場》Ella In Berlin(艾拉‧費茲傑羅,環球唱片)、《科隆音樂會》Koln Concert(凱斯‧傑瑞,玖玖唱片)等等傳頌多年的基本名盤,也因此,這些樂手以及作品,在爵士樂迷心中塑造了一定的地位,當然也讓唱片公司輕輕鬆鬆地靠前輩遺澤就有銷售成績,這樣說吧,依據國外雜誌的估計,《泛藍調調》、《至上的愛》、《科隆音樂會》至少都賣了數百萬張,而且在世界各地的銷售一直持續到今天,影響力不容藐視。
「追求前衛」是另一個有趣的現象,爵士樂,除了過往的經典之外,其實不斷地有人持續創新,試著要做出前無古人的音樂,而自一九六○年代「自由爵士」風格開始成形,自由即興、破除格式規律的種種音樂實驗都有人嘗試,這些挑戰既有品味的作品,在台灣同樣吸引一群死忠的樂迷。
在爵士樂中聽見多元的魅力
台灣的爵士樂手,則是相當辛苦的一群,日薄西山的唱片工業,從來就沒有辦法支持本地爵士作品,台灣各地加起來一隻手就幾乎數完的爵士現場也僅能提供少量的酬勞與演出機會,但是還是有不少樂手投身爵士樂壇,他們的堅持和努力值得肯定,也希望台灣爵士樂手有朝一日能夠有了不起的創作,也能夠有合理的生存空間。
爵士樂在台灣其實擁有多元聽眾,有的人聽到了爵士樂當中柔媚醉人的一面;有人感受到爵士樂不斷革新求變的創造力;有人在爵士豐富深厚的音樂傳統當中皓首窮經;也有人享受爵士現場的熱情魅力。
美國的爵士樂評喜歡說爵士是一種民主的音樂:樂團當中輪流獨奏、彼此配合,而音樂中的即興演奏,更代表了允許個人創意發揮的自由,這種說法,也許聽聽就好,但是其中透露出來的尊重與和諧,倒不失為一種令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文字|蘇重 音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