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聲川創作《如》劇的靈感源於一次印度的旅行。(林鑠齊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如夢之夢A Dream Like a Dream

賴聲川的一千零一夜故事

《如夢之夢》的創作緣起

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一個深遠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藝術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題材上,賴聲川勇於大量引用修習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過去所有嘗試的總和,並且超越這一切。像當年《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一樣,但卻又完全不一樣,他又創造了一種新型態的劇場,在中國語文世界中。

故事發軔於《西藏生死書》第269頁,敘述一位醫學院剛畢業的學生第一天到醫院上班,結果病房中五位病人死了四位。這位醫生驚慌地發現,她多年來在學校裡所學的訓練和技能,完全沒有教她如何面對這一刻,她只能當一個無助的旁觀者,看著他們在恐懼和驚恐之中死去。

醫生的表妹告訴她西藏密宗有一種「自他交換」的方法,可以幫助瀕臨死亡的病人,但如果「自他交換」太困難,做不成,那麼傾聽病人敘述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會對病人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瀕死病人的故事,蘊藏著驚人的智慧,同時也富有治療的價值。

於是醫生決定傾聽剩下「五號病人」訴說自己生命的旅程。故事也從這裡展開……。

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一個深遠的旅程,不是新手的探索,而是成熟藝術家自信的自我超越。在題材上,賴聲川勇於大量引用修習多年的佛法,在形式上,是他過去所有嘗試的總和,並且超越這一切。像當年《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一樣,但卻又完全不一樣,他又創造了一種新型態的劇場,在中國語文世界中。

故事發軔於《西藏生死書》第269頁,敘述一位醫學院剛畢業的學生第一天到醫院上班,結果病房中五位病人死了四位。這位醫生驚慌地發現,她多年來在學校裡所學的訓練和技能,完全沒有教她如何面對這一刻,她只能當一個無助的旁觀者,看著他們在恐懼和驚恐之中死去。

醫生的表妹告訴她西藏密宗有一種「自他交換」的方法,可以幫助瀕臨死亡的病人,但如果「自他交換」太困難,做不成,那麼傾聽病人敘述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會對病人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瀕死病人的故事,蘊藏著驚人的智慧,同時也富有治療的價值。

於是醫生決定傾聽剩下「五號病人」訴說自己生命的旅程。故事也從這裡展開……。

PROGRAM   表演工作坊《如夢之夢

TIME      4.24.27.30  5.1.7   2:00pm              

             4. 25〜26  4. 28〜29       5.3〜4  5.5〜6      7:30pm     

PLACE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26982323

PROGRAM   剎那中,如夢二十年」──【表坊】二十週年作品展

TIME      即日起〜5.15

PLACE  台北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

CONTENT  表演工作坊經典劇照、經典海報、創意道具及特別演出紀念戲服、賴聲川導演創作手稿、歷年演出片段欣賞    

賴聲川:「《如夢之夢》是我從事戲劇創作將近二十年以來,一種新的思考和表現方式。我相信它創造出來的是一種嶄新的劇場經驗,不只是對觀眾,對我也是。」

一九九九年的秋天,賴聲川很煩惱,因為在這一學年度下學期,也就是二○○○年五月,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群的學期製作輪到他做導演。他曾經詢問過學校演出策劃委員會的同事們,要導舊戲,還是用即興創作方式做新戲?委員會說,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在學校做新創作,希望他做新的。

但是他一直沒有靈感,不知道要怎麼做,就只好先做好一些安排。他準備九月開一門選修課「創作專題」,收十二位學生,然後關上門,進行一學期的創作探討,他想的題目非常中性,叫做「演員基本練習」,看起來好像是要做一種表演訓練的展示,事實上是想研究佛教思想中「五毒」這些情緒的轉化,以及了解這些對演員的幫助。做完探討就呈現結果,作為演出。

人算當然不如天算。第一天上課,教室擠滿了六十幾位學生,賴聲川當場愣住,因為除了人數眾多之外,也有許多外校遠來旁聽的,原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變得很複雜,他當場迷惑了許久,結果斷然收了所有學生,原先計畫重新來過。

在旅途中遇見答案

來什麼?他並不知道,但是隨著人數的增加,課程的規模放大,似乎他的想法無形中也跟著放大。十一月,他到印度旅行,在旅途中遇見答案:《如夢之夢》

構思的那一剎那,只是一個單純的靈感、一個閃現的影像,完全沒有考慮過它實際成為舞台製作的可能性。

一九九九年,我到印度菩提迦耶去參加一個佛法的研習營。菩提迦耶是佛教最神聖的地方,因為釋迦牟尼佛就在二千六百多年前在這兒的菩提樹下證道。這個研習營是由Shechen協會及《僧侶與哲學家》一書的作者馬修.李嘉德所辦的,而我剛完成這書的翻譯工作。機緣巧合(誰知道甚麼是機緣?)我攜帶索甲仁波切所寫的《西藏生死書》上路。這本書我之前就已經閱讀過幾篇。

菩提迦耶是一個神奇的地方。若果你曾到那兒的話,你一定會感覺到那份特別的能量和心靈特質。在那兒,似乎一切都是可行的。人類的心靈似乎變得更加偉大,而所有東西亦會看起來更加溫文。一個晚上,我翻著《西藏生死書》,重新閱讀關於一名在倫敦的醫生不能面對其病人死去的一段文字。在那溫暖的印度的晚上,我發覺似乎以前在我腦海中交織著多年,似不相干的千頭萬緒──千絲萬縷的人物和事件,在這一剎那膠漆起來,形成一個複雜但連貫的整體。

翌天下午,在課堂的小休時間,我走到大舍利塔旁邊的菩提樹附近,開始把所有前一天浮現在腦中的人物、事件、他們之間的關係,全部寫下來,連結東方西方、跨越今生及前生。似乎在這個下午建構起一個屬於空間、時間和人物的「曼達拉」。

在一個曼達拉中,所有方向和軌跡都走向中心點,或者我們可以說所有東西都圍繞著中心而運行。當我在寫的時候,那個下午正值很多朝拜者繞著舍利塔。他們不停地行著,守著佛教徒的禮節,以順時針方向繞著這個sacred/holy spot。這班人並不是一班固定的人,而有人不斷地加入,或當中某些點上有些朝拜者離開,仿似生命。

於是,《如》劇的想法就是在這個下午形成了。故事形成了,在舞台上表現故事的特殊方法也形成了──觀眾們在中央,場景在他們的四周以順時針方向展開,就像一個曼達拉一樣。

長達二十九頁的大綱

《如夢之夢》的靈感就是在那麼一個下午成熟的。當場,他把腦中已經可以被連貫起來的故事全部記錄下來,在一張紙上,直到天色昏暗為止。在紙上,他寫著,「沒有光了」,這也就算寫完了。

回到台北之後,他把那一張紙上的資料輸入電腦,結果密密麻麻,長達二十九頁。他不好意思地去問委員會,這樣行不行?因為在他過去的經驗中,創作一齣戲開始所用的大綱大約三、四頁,做出來是兩小時左右。他當時估計這一齣戲時間不會少過六小時半,但是他感覺特別好,委員會感覺也很好。賴聲川回憶:

負責委員會的老師們不但一口答應了,態度還非常鼓勵。這件事一直讓我很感動:學校願意接受我的實驗,並共同承擔風險。

剩下的半學期,「創作專題」課程就開始積極展開針對大綱的即興創作,同學們也親眼目睹龐大建築的地基工程是怎麼做。

在柏克萊校園繼續「築夢」

第二年一月,賴聲川應母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之邀,回母校擔任「校董演講」,並在戲劇系開一個月的課,教授「即興創作」。他理所當然地繼續發展《如夢之夢》,用英文,用柏克萊的學生,用大綱上同樣的情境,最後在二月下旬,在校園內做了兩天公演,當時已經發展出三個半小時的素材。賴聲川說:

那個經驗真特別,十七年前,我是在同一個地方,甚至是同一間教室,跟雪雲(編按:Shireen Strooker,阿姆斯特丹工作劇團導演)學習集體即興創作,她是從國外被聘請到柏克萊的客座教授。風水輪流轉,現在我變成那個國外專家,同學們嚮往跟我學一點不一樣的東西,跟我們當年一模一樣。系裏給我一間辦公室,原來是我當年老師的辦公室,我一九七八年入學第一次做選課輔導,就是在那裏。換句話說,我的研究所生涯是從那一個點開始的,而現在,我坐在那一間辦公室裏。我的心情很特殊,想到當年,一切的開始在這裏,我只是想回饋,柏克萊給我的,雪雲給我的,我用同樣的精神給出去。

「我們必須一同來發現我們為什麼在做這件事」

四天的演出非常轟動,演員們從家裡帶一些草席和枕頭,鋪在地上,沒有標示座位,觀眾席地而坐,跟著演出轉,時光好像回到六○年代嬉皮當道的柏克萊。

賴聲川在柏克萊做《如夢之夢》的副導演兼演員Michael Cheng記錄了那一段經驗:

……我們收到的指令很簡單:追蹤已成形的動機,放輕鬆,感覺自己在哪裡、要做什麼、為什麼會跟眼前的人在一起,並且聆聽。這是最重要的,聆聽。

以此為基礎,Stan(編按:賴聲川的英文名)開始使用一份他在工作坊前就擬好的大綱來發展即興……這份大綱所包含的狀況遠超過我們日常生活情境之外的,有需要塑造的角色,有確定時間地點的場景(加州奧克蘭醫院、一九二○年左右的上海妓院、法國布列塔尼的城堡),有角色之間的相互關係等等。演員們都針對角色做了研究,所引發的討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反芻,最後,Stan會建構出這些角色可活動於其中的即興情境。

至於他究竟如何建構出這些情境的方式有一點神秘。Stan也在即興,他會測試不同的狀況,看看哪些能創造出較為豐富的戲,或是哪些能被演員發展得更順利。我們常常會需要跳出大綱來做另外的片段發展,為的是聯繫一些已創作完成的部分。甚至在所有界限都設定下來之後,我們還是常陷入黑暗中亂揮劍的情況。其實這樣的不確定性應該自然屬於這種工作過程。如同Stan在排練時做的提醒:「如果我們已經知道一場戲要如何結束,何必再去踏上這趟旅程?我們必須一同來發現我們為什麼在做這件事。」

這看起來是個怪異的工作方式。很多時間必須花在「聆聽」團體之間如何互動,接著而來的是一段順暢的即興和調整過程,來賦予血肉給那份大綱所代表的一切潛能。這種工作方式對燈光和服裝部門也是一大挑戰,Stan稱呼他們是「一群真正的天才」,因為直到最後排練階段前都沒有確定的東西可以給他們。這絕對不是傳統作戲的方式。然而,傳統排演過程中的基本元素並未被打破,不同的是,Stan把以往這些元素出現的順序翻轉過來而已。他不要演員分析場景裡的主要動機進而分析次要動機,反而要演員專注於上場時的當下動機,然後讓那主要動機自然從中浮現。如此,作品被發掘出來,一步一步的,在導演和演員身上同步展現。

……我希望(這簡短的描述)能傳達出Stan工作方法背後的哲學:一種由個人考量轉向群體考量的意識,以及這群體考量如何被塑造成演出作品。了解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我相信對Stan來說,讓我們了解這個過程就是這次工作坊的關鍵。我們和Stan一起花了許多時間發掘這個過程,希望今晚聚集的觀眾能感受到我們這些人努力的結果:從一些獨立、破碎的個體,加上些許的神秘,一個集體的形體被呈現出來了。

劇場導演的百科全書

柏克萊的演出還沒有結束,賴聲川已經飛回到台北的排練室,繼續馬不停蹄的工作。柏克萊和台北,英文和中文,好像在銜接上沒有造成任何問題,《如夢之夢》繼續成長,走向正式的完整演出。

在藝術學院創造《如夢之夢》的那一段時間,賴聲川的導演助理,也是研究所的學生,看到老師揮灑自如的場面調度和空間運用,如同Prospero(編按:莎劇《暴風雨》中的魔法師)般的變出各種屬於劇場的魔術,恍然大悟地說:「這是劇場導演的百科全書!」《如夢之夢》是賴聲川從事劇場工作二十多年來的新突破,在劇場上,也在心靈上。

(本文經授權同意,摘錄自陶慶梅、侯淑儀編著之《剎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一書,由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如夢之夢》之前的演出紀錄

2000.2.23〜24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園(發展中演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戲劇系演出

2000.5.18〜19   台北關渡國立藝術學院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國立藝術學院系劇學群演出

2002.5.4            香港文化中心劇院(香港版演出)╱香港話劇團演出╱主要演員有汪明荃、毛俊輝(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等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