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前精湛的演出,需要後台專業的支持。圖為上海京劇院來台演出時的後台場景。(韓兆容 攝)
兩廳院達人 兩廳院達人

「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大學修讀舞台監督課程,第一堂課,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出「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知識、好奇心、學習力、觀察力、適應力、溝通力,一邊撂下狠話:「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離開請趁早!」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大學修讀舞台監督課程,第一堂課,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出「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知識、好奇心、學習力、觀察力、適應力、溝通力,一邊撂下狠話:「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離開請趁早!」

這幾個月,我在「兩廳院達人」專欄,陸續分享了這些年來的劇場工作經驗及感受,但摸著良心老實說,剛看到專欄名稱時,我壓根兒不知道「達人」是什麼意思,透過同事解說及看電視惡補,才知道這個從日本進口的「舶來詞」,指的是擁有專精技能及資深經驗的工作者!簡單地說,是對專業人士的一種尊稱!

然而,什麼是「專業」呢?要成為專業的劇場技術人員,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對我而言,這一直是個有趣又嚴肅的大哉問。

六大條件,專業劇場人必備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大學修讀舞台監督課程,第一堂課,老師一邊在黑板上寫出「專業劇場人的六大條件」,一邊撂下狠話:「如果你沒有這些條件,離開請趁早!」把台下的我們嚇得緊張兮兮。這六項條件——知識、好奇心、學習力、觀察力、適應力、溝通力,直到現在都深印我的腦海裡。我並沒有死背教條,而是在工作的歷程中,真實體會到這些特質,是如何影響著一個專業人才的產生。

說的更簡單一點,第一個條件「知識」,指的當然是關於劇場技術的專業知識,這部分是可以從學校教育或書本上獲得的。但在「專業知識」之外,劇場技術人員還需要很多的「專業經驗」,從活生生的實戰中學習到工作的方式及技巧。由於是從做中學,沒有人會停下來教你,好奇心跟觀察力就變得很重要,要勇於發掘問題及討論問題,快速的學習力及適應力則是讓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狀況,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另外,劇場人員每天面對不一樣的合作夥伴,一定要懂得跟人溝通,才能完成目的,呈現出完美的作品。

「專業知識」和「專業經驗」可以後天培養,所以不算是最困難的部分。如何在工作多年成為老鳥之後,還能保持「專業態度」,才夠資格讓人豎起大拇指!不管你擁有多高的學歷,懂了多少燈具的組合與變化,懂了多少電學,但是開會總是遲到,舞台設計圖總是遲交,畫得漂亮但錯誤百出,就是缺乏了最重要的「專業態度」,算不上是一名專業的劇場人。

「專業態度」與個人先天特質有關,首先,你必須要是一個「解決問題」的人,字典裡永遠沒有「NO」,任何人丟過來的難題,都要保持正面態度樂於接受。你不能是一個狹隘的人,必須設想很多面向,客觀分析所有條件及資源,做出具有主見的判斷。

「紀律」是專業態度的另一要素

「專業態度」的另一項要素是「紀律」,懂得自我要求的劇場人,即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做到盡善盡美。以國家劇院的工作人員為例,幾乎是在送往迎來許多國內外大小表演團體中完成日復一日的工作,這時候就要懂得從很簡單、很制式化的工作中,去創造新的挑戰與刺激——例如,要求自己每天須在演出團隊使用前十分鐘,便開啟舞台燈,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或是把每個表演團體的習慣都記下來,做成一個完整的紀錄,以後再有機會合作,便能讓大家工作更順利愉快——這些事情看起來雖然簡單,若沒有自我要求及服務熱忱,是容易被忽略的。

拿台灣劇場跟國外劇場相比,我們的「專業知識」與「專業經驗」是絕對不會輸的,但在「專業態度」方面,就還有進步空間。一來台灣總是喜歡把學歷跟專業畫上等號,有了碩、博士頭銜,就好似有了專業,其實那頂多只是「專研」而已;二來是台灣的劇場人還不夠「雞婆」,熱忱不足、自律也不夠,當然無法成長,這是目前最需要改進的部分。

 

口述|林家文

紀錄整理|鄭淑瑩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林家文
馬里蘭大學  戲劇系學士
現任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演出技術部經理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