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日島上的聖母升天大教堂(馬曉瑛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冰磚四國 北方驚艷

鐵血下的奇幻世界

談俄羅斯建築

說到俄羅斯的經典建築,你可能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美麗的教堂洋蔥頭,還有堅固華麗、代表俄羅斯政權中心的克里姆林宮,當然還有在彼得大帝、凱薩琳女王「向西方學習」風氣下打造的聖彼得堡……,這些建築都是一段段時代的見證,美麗的背後有著許多精采的故事!

說到俄羅斯的經典建築,你可能第一個會想到的就是美麗的教堂洋蔥頭,還有堅固華麗、代表俄羅斯政權中心的克里姆林宮,當然還有在彼得大帝、凱薩琳女王「向西方學習」風氣下打造的聖彼得堡……,這些建築都是一段段時代的見證,美麗的背後有著許多精采的故事!

這些年來,很怕聽到學者專家用「主義式」的方法來談論藝術種類與風格,好讓演說看來更「有料」!似乎擺明了不給一般民眾進入藝術殿堂的入場券!因此,我談俄羅斯建築,必然不用到「巴洛克」、「洛可可」、或是「拜占庭」,三個「偉大的辭彙」來形容那些多彩白雪中華麗耀眼的洋蔥頭,畢竟誰能說明「法國巴洛克」與「俄國巴洛克」不同?而位於莫斯科紅場,被列入世界八大奇景之一的「聖瓦西里大教堂」與聖彼得堡的「浴血復活大教堂」,豈是枯燥的「藝術理論」可以道盡?

黑暗中古到二十世紀的克里姆林宮

不提任何「主義」與「形式」,正本清源回歸到所有建築最早、最重要的目的:遮風避雨、抵禦外敵。就是這麼簡單的理由,形成今日位於莫斯科那美輪美奐、堅固無比的「克里姆林宮」,這座宮殿保護莫斯科人渡過十二世紀公國割據時期、十三世紀來自中國的「黃禍」(韃靼與匈奴人的攻掠)、十八世紀法國拿破崙的進攻、二十世紀德國人的轟炸、加上蘇聯時期紛擾不斷的國內戰爭,克里姆林宮城堡屹立不搖。雖然建築體歷經數次整修重建,克里姆林宮仍帶領俄國渡過充滿疾病戰亂的黑暗中古世紀,直至走入二十一世紀。

因此俄國建築裡,首先要談的是這種「城堡式」建築。較不為人知的是,克里姆林宮並非全國唯一一座,這種具有護城河、厚城牆與廣場,氣派動人,政教合一功能的建築群體,兼顧了行政與群聚市民的功能,除了莫斯科外,俄國境內超過五百年的古城,例如諾夫哥羅德與土拉,都可見到類似的「克里姆林宮」,當然其中保存狀態最佳,最精雕細琢、極盡奢華的還是莫斯科紅場上的那一座。

東正教信仰+超級木匠手藝=奇幻的俄式洋蔥頭

若提到最典型、原汁原味的俄國洋蔥頭教堂,不是莫斯科紅場上觀光客必定拜訪的聖瓦西里大教堂,也不是位於聖彼得堡紀念十九世紀沙皇被刺殺的浴血復活大教堂,我認為,應該是遠在俄國北方基日島上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在這個必須坐火車轉搭兩小時船程才能到達的奇妙小島上,早在五百年前就誕生了手藝登峰造極的木匠,當你親眼見一片細黃花草原上矗立著一對子母教堂(兩座連在一起),一個上頭長了十二個洋蔥頭,另一個高個子的上頭長了九個洋蔥頭,會有一種置身奇幻世界之感,那為數眾多的洋蔥頭遠看像是中古世紀歐洲貴族婦女頭上的髮髻,一捲一捲、一圈一圈地編織起來,形狀由小到大順勢而上,木造的華麗形式直到中間最高頂的洋蔥頭作結。

據說早期這樣的教堂形式是象徵耶穌與門徒的關係,如眾星鞏月般將基督教的信仰變得結實。而洋蔥頭的水滴造型則象徵耶穌為世人留下的寶血。這樣的建築形式,輔以俄國民俗技藝裡的木雕技術,不費一釘一鉚的卡樁設計,使得整個建築整體散發著木頭原始的色澤,看起來就像是一碗灑著綠色蔥花的清燉牛肉麵那樣地爽口動人。

從另一個角度近看聖母升天大教堂的洋蔥頭,木紋的光澤隨著木片編織的方向在陽光下閃著白色刺眼的光芒,下方的底座又是另外一種深顏色的木頭所建成,三角形的裝飾物靜靜不奪主角光彩,被安放在橫紋編織的下半部,整體目光掃去煞是好看,難怪俄國人形容工藝超凡的傑作時,都會睜大眼睛地附帶一句:「真是奇蹟啊!」   

俄國女皇帝的哈法風

十六世紀以前的俄羅斯宗教藝術,在木造與石造建築上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作品風格沒有那麼富麗奢華,一直到十七世紀彼得大帝將聖彼得堡徹底建設成「北方的威尼斯」與「通往歐洲的一扇大門」後,才形成一股開放的風氣。這股歐洲取經風,自彼得大帝延燒到十八世紀末的俄國女皇——凱薩琳二世女王到達巔峰。這位來自德國、集合聰明才智與一流政治手腕的「俄羅斯武則天」,不惜大手筆向歐洲搜購最華美的鑽石與藝術傑作,並且修建宮殿,最著名的聖彼得堡沙皇村裡的凱薩琳宮殿,建築外型端莊華貴,白柱、藍牆、金色浮雕,宮內大廳排場顯赫、大量運用繪畫妝點出富麗的效果,就是當時沙皇博取凱薩琳公主歡心的愛情獻禮。

由於凱薩琳二世是德國公主出身,愛好歐洲風格的藝術,十八世紀最流行的法國巴洛克風格藝術品味,就被公主帶入俄國,甚至登基後規定:俄國貴族男子若年滿十八歲不會講法文就不能結婚的法令,這股「哈法」的風氣就此在俄國傳遍開來。

這位俄國女沙皇的一生不僅政績風光亮眼,她的愛情史也不同凡響,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被女王欽點的上百位各國貴族情人,據說都必須通過她親信的一位女伯爵「試用」,才能得到為女皇「臨床服務」的機會,這段歷史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女皇武則天,中年後開始迷戀俊美青春的男子,廣收俊男入宮,同樣地,六十歲俄國女沙皇也愛上一位年輕的將軍,戀情長達二十年之久。

十八世紀俄國女皇的這段歷史,在說明俄國文化從封閉走向開放,大舉吸收外國經驗的一個時代,這個時期的建築代表尚有「冬宮」、「夏宮」、「彼得與帕夫洛夫斯基」城堡、和涅瓦河岸的「皇室珍藏館」。在此插播一則訊息:二○○六年一部描寫俄國女皇凱薩琳二世故事、名為《愛情與榮耀》電影即將發片,主角由女星安潔麗娜.裘莉飾演這位風華絕代備受爭議的俄國女皇,關於女沙皇的生平編劇導演有怎樣的詮釋,故事內容頗令人期待!

蘇聯時期的惡魔史達林

從彼得大帝後,十九世紀的俄國建築進入了模仿希臘羅馬大柱建築的風格,龐大與氣派的路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聖彼得堡的以薩大教堂與喀山大教堂,這樣的形式在義大利與法國時常可見,較不具俄國特色。

近代唯一一個無可取代的俄國建築藝術風格斷代,當然非蘇聯時期莫屬,當時社會瀰漫著火熱的革命氣氛,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Mikhail Alexandrovich Bakunin)曾說到對革命的看法:「革命家是命定的人,不能有個人利益或情感,只有一個念頭:革命。…他必須冷酷無情,隨時準備犧牲,要訓練自己忍受折磨和酷刑,他不能有任何感情…革命家的唯一目標,在於完成工人的自由和幸福,……,為了此一目標,我們不僅要結合群眾中的頑強分子,同時也要結合盜匪,俄國未來的革命必須是這個樣子。」在這種背景下,繼列寧建國蘇聯之後,史達林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用最少的資源,擠壓出輝煌的成就,建設「世界蘇維埃」理想宮殿,七棟巨無霸高樓為史氏執政時代留下最佳的見證,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蘇聯時代的文學作品以奧斯特洛夫的著名小說《鋼鐵是怎麼煉成的?》描述蘇聯建國時期人性在血與火的磨練下的光輝,可以窺見蘇聯時期的社會風氣與時代精神。

文字|馬曉瑛 聖彼得堡藝術學院藝術碩士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