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式的情節發展儘管使得情緒的高潮得以到達,但情感的真實性則不免落空,而劇本中事件堆疊的合理性更是顯得釜鑿痕重。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迷宮》
TIME 3.3〜12
PLACE 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製作的大型兒童劇《迷宮》,是上個世紀九○年代末期兩岸展開文化交流以來,首度到台灣演出的中國現代兒童戲劇,更是大陸著名導演孟京輝從先鋒戲劇跨足兒童劇場的第一部作品,其指標性意義不言而喻。
從故事情節來看,《迷宮》的主人翁果凍在現實世界中厭煩了父母的嘮叨而進入魔幻的迷宮,在歷經種種冒險的旅程之後,學習到了勇敢與愛,更體驗了所謂「不浪費」的意義。這樣的情節運用了兒童戲劇常用的冒險主題,將奇幻的旅程對比現實世界的一切,就意義上而言,提供了教育本質的基礎。
盡現舞台奇幻,劇情卻釜鑿痕重
而果凍在迷宮裡所認識的奇怪生物、所遭遇的一切事件,則提供了劇場藝術高度發揮的可能性。創作者盡其所能地創造視覺和舞台魅力的驚奇,於是我們看到了數字方盒堆砌如牆的主要背景、巨大的皮鞋道具、造型奇特的迷宮中人物,乃至於雜耍、魔術、Rap、腦筋急轉彎的益智問答、進入觀眾席與觀眾互動等等表演形式;除了劇場的表演,導演更運用電腦動畫和影片,將視野拉出舞台現場,創造影像與舞台真人表演結合的畫面,這種種的手法,在追求舞台藝術性的同時,確實具備了高度的商業價值。
同樣的,創作者也精確預設了每個情節段落中例如愉悅、喜趣、緊張、感傷等等所希望達成的戲劇性效果,而演出也多半能夠「準確」地到達預設的情緒高潮,例如:果凍在迷宮中前一刻才玩瘋了,後一刻突然想要回家,於是一首感傷的〈今夜我多麼孤單〉歌曲便傾洩而出;大皮鞋前一秒鐘才狠狠地計畫陷害果凍,後一秒突然自我感傷而悔悟…,類似這樣跳躍式的情節發展儘管使得情緒的高潮得以到達,但情感的真實性則不免落空,而劇本中事件堆疊的合理性更是顯得釜鑿痕重。
大腳塞小鞋的演出無法看到全貌
事實上,《迷宮》這樣大型的演出被放在中小型的台北市府親子劇場舞台上,像是大腳塞進了小鞋,在窘迫中實在難以觀賞到《迷宮》的全貌。也許是引進節目的藝術經紀公司缺乏經驗,也或許是對於作品規模與舞台大小的認知與堅持有限,但《迷宮》在台北演出的結果,對台北的觀眾,對《迷宮》的創作者而言,恐怕都未必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