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一手創立台北打擊樂團的連雅文,在該團迎向成年禮的今年,也以創立「連雅文打擊樂團」宣告自己音樂生涯的新起點!新樂團將觀眾鎖定都會白領和家庭親子,從生活出發,創作改編雅俗共賞的「新古典」曲目,希望透過活潑、輕鬆的表現手法,讓觀眾愉悅、無壓力地接觸平易近人的擊樂世界。
連雅文打擊樂團創團公演
8/29 7:30pm
台北新舞臺
INFO 02-29330006
一九八六年,台灣第一位主修打擊樂的音樂家連雅文從奧地利留學回國,肩負「為華人作曲家尋求發聲舞台」的理想,一手創立了「台北打擊樂團」。二十年來,樂團培育不少重要擊樂人才,看著新生代逐漸獨當一面,連雅文於去年正式交棒給作曲家劉學軒,並選擇在樂團邁入「成年」之際,宣告成立連雅文打擊樂團,展開音樂生涯的新階段。
改編「新古典」曲目,從生活出發
走進樂團今年四月才剛裝修完成的新家,素雅中見氣派,一樓二十坪的辦公區,地下室八十坪的空間,涵蓋兼具視聽功能的擊樂教室、樂團練習室、團員休息室等,一應俱全。在表演藝術市場低迷的景氣中,連雅文斥資四百萬裝潢,可說是少見的大手筆,也足見他對打擊樂市場的發展深具信心。
「市場是『打』出來的!二十年前,在打擊樂還看不見前景時,我和朱宗慶各自創團,透過不斷演出和推廣,如今越來越多人想學打擊樂,市場潛力無窮。」連雅文舉例,五年前他剛成立連雅文打擊樂教學系統時,教室只敢開設在人口稠密、教育水準高的都會區,近年則有屏東、宜蘭地區要求加盟;目前全省已有十五間教室,與朱宗慶打擊樂教室、轉型為「全人音樂」的梅苓教學系統鼎足而立。
有別於台北打擊樂團以發表國人作品為主,著重作曲、演奏人才的養成,連雅文將觀眾鎖定都會白領和家庭親子,從生活出發,創作改編雅俗共賞的「新古典」曲目,透過活潑、輕鬆的表現手法,讓觀眾愉悅、無壓力地接觸平易近人的擊樂世界。「現代音樂太難以和社會共鳴,我希望創造一個可以促進音樂良性發展的打擊樂品牌,把古典精緻的東西流行化,而非庸俗化。」
將演出連雅文創作《十六個太陽一把傘》
目前擁有六位專職團員的連雅文打擊樂團,事實上去年已開始在台灣各地發聲,甚至遠征上海國際擊樂節。創團音樂會將由連雅文親自創作序曲《十六個太陽一把傘》,以十六面鼓幽默傳達出當下生活感觸;山穆‧巴伯的《絃樂慢板》是一首全以馬林巴琴演奏,抒情浪漫的作品:日本擊樂家吉岡孝悅的作品《方塊舞》則要讓四台馬林巴琴翩翩起舞;身為虔誠基督徒,連雅文也將教會音樂《奇異恩典》、《給你》、《如鹿切慕溪水》改編成《三首聖樂曲》。此外,還將演出威廉‧肯恩的《散拍音樂》、契可維奇的《蠻夷之舞》等多首西方經典打擊樂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