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斯特麥耶冷峻的海藍色眼睛中含帶修道士的祥和眼神,沉鬱氣息中卻潛伏激進狂熱的能量。(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德國製造 MADE IN GERMANY 近距離接觸╱導演事件簿

歐斯特麥耶 反動解構主義與後現代美學

用戲劇弭平二次大戰至今的德、法歧見

歐斯特麥耶是近年來歐陸劇壇最火紅的一個名字,不只笑傲德語劇壇,連有世仇情結的法國人,也破除成見邀他到亞維儂戲劇節演出一系列劇作,讓他的舞台才華打破德、法二次大戰以來的長久藩籬、歧見。

不同於後現代劇場流行的解構經典,歐斯特麥耶反而堅持忠於劇本原貌,但在舞台詮釋上卻又大膽激進,讓演員火力全開,以狂暴肢體演出現代人生的空洞虛無。

歐斯特麥耶是近年來歐陸劇壇最火紅的一個名字,不只笑傲德語劇壇,連有世仇情結的法國人,也破除成見邀他到亞維儂戲劇節演出一系列劇作,讓他的舞台才華打破德、法二次大戰以來的長久藩籬、歧見。

不同於後現代劇場流行的解構經典,歐斯特麥耶反而堅持忠於劇本原貌,但在舞台詮釋上卻又大膽激進,讓演員火力全開,以狂暴肢體演出現代人生的空洞虛無。

《點歌時間》

10/20〜21  7:30pm

10/21〜22  2:30pm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玩偶之家娜拉》

10/27〜28  7:30pm

10/28〜29  2:30pm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PAR人物小檔案

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

▲1968年出生於索爾陶。28歲時開始擔任柏林德意志劇院棚屋劇場的藝術總監。二年後,棚屋劇場獲提名為「年度劇場」。

▲1999年9月開始擔任列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當時應柏林劇場界大會之邀製作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娜拉》。2004年獲聘為亞維儂藝術節藝術副總監。

▲作品包括了《迪斯可豬》、威得金德的《露露》、姜‧佛斯的《沙發上的女郎》、易卜生的《建築達人》等等。

人高馬大的托馬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有典型普魯士人稜稜角角的輪廓,冷峻的海藍眼睛中含帶修道士的祥和眼神,沈鬱氣息中卻潛伏激進狂熱的能量。

才華早露,為德國劇壇灌注嶄新活力

少年老成的歐斯特麥耶,一九六八年出生於一個職業軍人與售貨員的家庭。他曾坦述,思想保守的父親管教方式與帝國時代的專制獨裁、高壓統治無異,迫使他十五歲即離家出走。其後,進入柏林戲劇名校恩斯特.布希(Ernst Busch)學院,接受導演訓練,一九九六年剛畢業,便得以在德意志劇院(Deutsche Theater)隔壁破舊的巴拉克劇場(Baracke Theater),擁有小小的自主權。在這裡,他與戲劇顧問顏斯.希爵(Jens Hillje)共同集結年輕劇作家、演員,除了導演知名的英、德劇作外,也將當代默默無名的新劇本搬上舞台,以期體現時代精神。僅短短兩年的經營,即將毫不起眼的巴拉克劇場徹底地改頭換面,充滿蓬勃朝氣,而榮獲《今日戲劇》Theater Heute雜誌票選為一九九八年最出色的「年度劇場」。同年,他執導的Shoppen & Ficken亦得「戲劇盛會」藝術節(Theatertreffen)垂青,首度名列德國十大優秀舞台劇之一,雙「名」臨門使他躍升為新生代導演的翹楚。

次年擔任列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一職,他邀請顏斯.希爵、編舞家莎夏.瓦茲、約亨.桑狄(Jochen Sandig,瓦茲的丈夫、經紀人)協助共任,齊心經營這備受崇仰、卻在九○年代一蹶不振的戲劇聖堂。二○○四年,歐斯特麥耶再登另一高峰,被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總監譽為最足以代表當代德國劇場的「時代之子」,受邀出任客席藝術顧問。他左右決策,精選當代德國舞台劇,包下三分之一的藝術節節目。帶去個人的四部作品,除了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的《娜拉》Nora、《點歌時間》Wunschkonzert之外,還有《伍采克》Woyzeck與《迪斯可豬》Disco Pig,在藝術節中獨佔鼇頭,強烈震撼觀眾,法國媒體競相呼之為導演大師。對許多法國市民而言,在法國劇場以德語演出,依然是褻瀆亞維儂戲劇聖壇的大罪。藝術節竟為歐斯特麥耶首開先例,不但讓《伍采克》作為開幕劇,更特准在教皇宮前廣場演出。這挑戰傳統禁忌的驚人之舉,掀起了沸騰爭議,卻也打破了德、法二次大戰以來的長久藩籬、歧見。

劇本忠於原著,以外放肢體表達角色內在

歐斯特麥耶承襲卡斯托夫(Frank Castorf)、Einar Schleef等德國導演前輩肆無忌憚的大膽作風,要求演員身體能量百分之百釋放,使演員成為舞台的中心靈魂。然而,他對當代導演解構劇本的專橫與“anything goes”的美學十分不以為然,認為「現代的社會經驗與身分認同已變得支離破碎,因此,人們對整體性、一致性與連貫性的需求其實越來越強烈,即使明知是虛構的假象也怡然自得。」所以,他處理劇本相當忠於原著,舞台表現形式也求反映當代社會,無疑是傳統寫實路線的回歸、解構主義與後現代美學潮流的反動。

但他無意重返易卜生式的自然主義,意圖創造體現時代的新寫實主義。所以,捨棄史坦尼斯夫拉斯基訓練演員表達人物心理的傳統方法,認為情感不需從演員內心出發,而是直接顯現在肢體行動中,總是刻意將肢體語言從人物心理層次抽離出來,以外在形式展現人物內在世界。為此,媒體常抨擊他刻畫人物過於膚淺,形同拙劣的社會寫實電視劇。他則如此答辯:「對人物的膚淺呈現,無非是企圖反映現代人失去性格與生命深度的痛苦歷程」。

 

文字|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生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