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俠」既不是舊時代的任俠,亦不似杜光庭〈虯髯客傳〉或者魏禧〈大鐵椎傳〉的主角那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人物。金庸的俠都是名滿天下,受人景仰,更將「男女青年的戀愛」盡情發揮,令這些武林中的俠客都是俠骨柔情,有血有肉。小說中的情,雖然發生在古代,但是女角多敢愛敢恨,如《笑傲江湖》的任盈盈、《倚天屠龍記》的趙敏更是採取主動,活脫是二十世紀中國新女性的寫照。
金庸在《俠客行》的附錄中指出:「〈虯髯客傳〉……或者可以說是我國武俠小說的鼻祖。……有歷史的背景而又不完全依照歷史;有男女青年的戀愛;男的是豪傑,而女的是美人……」這一段文字是搞「金學研究」必讀的重要資料。金庸武俠小說除了描寫武藝高的「俠」之外,還有大量感人肺腑、蕩氣迴腸的「情」,且以男女青年的戀愛為主。男主角方面連武功不高的蘇普(《白馬嘯西風》)和范蠡(《越女劍》)也是豪傑。女主角則只有《飛狐外傳》的程靈素沒有世俗的美,其餘都是美人。
俠義名高,深情亦然
金庸為他自己筆下的俠重新定義,這事交給朱子柳在第三次華山論劍講:「當今天下豪傑,提到郭兄時都稱『郭大俠』而不名。他數十年來苦守襄陽,保境安民,如此任俠,決非古時朱家、郭解輩逞一時之勇所能及。我說稱他為『北俠』,自當人人心服。」(見《神鵰俠侶》第四十回〈華山之顛〉)。除了郭大俠之外,唯有「神鵰俠」楊過可與比肩,金庸評價他們為「兩位當世大俠」(見《神鵰俠侶》第三十九回〈大戰襄陽〉),然而楊過始終要遜了郭伯伯一籌,所以當郭伯伯攜他手入襄陽城受軍民歡呼迎接時,想到自己少年時的狂妄,「不由得汗流浹背,暗自心驚」,因此金庸安排他先前不敢受「神鵰大俠」之譽,實在饒有深意。
金庸筆下的「俠」既不是舊時代的任俠,亦不似杜光庭〈虯髯客傳〉或者魏禧〈大鐵椎傳〉的主角那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人物。金庸的俠都是名滿天下,受人景仰,更將「男女青年的戀愛」盡情發揮,令這些武林中的俠客都是俠骨柔情,有血有肉。小說中的情,雖然發生在古代,但是女角多敢愛敢恨,如《笑傲江湖》的任盈盈、《倚天屠龍記》的趙敏更是採取主動,活脫是二十世紀中國新女性的寫照。
金庸筆下多元的「俠」「情」書寫
《射鵰三部曲》的主角之中,郭楊兩位大俠對於「情」抓得很緊,不似郭大俠的義弟、楊大俠的父親楊康那樣搖擺不定。不過兩位大俠仍有差別,郭大俠會為了忠呀、義呀那些原則而犧牲「情」,隨時準備犧牲最愛的人;楊大俠大部分時間都把對姑姑師父龍兒的愛情放在第一位,只有在郭伯伯的影響下才會偶然將俠凌駕於情之上。所以楊大俠的俠義行為主要發生在與龍兒分開的十六年之內。張無忌則比較沒有主見,對於情也並不專一,心目中的理想是四個女朋友都「通吃」,人物性情就比起郭楊兩位大俠更貼近現實世界中大部分的男性,至於他的俠義行為都被明教教主和後來武林盟主的地位蓋過了。
金庸說過不想重覆,所以他筆下男主角面對俠和情的交互作用時,每次都有新意。《天龍八部》三兄弟之中,以最堅強的蕭大哥最不需要兒女之情,對阿朱的憐愛也是在那個環境之下必然的選擇,他是金庸六部長篇之中,最能承受情場挫折的第一人,他不會像楊過那樣殉情。虛竹的福報很好,「事業愛情」兩皆得意,可以說是「富貴迫人來」,俠與情之間並無任何衝突。三弟段譽則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為了王姑娘可以連命也不要。原本他福報與二哥各有千秋,但現在新三版改了結局,欲是斷了(鄺萬禾先生認為段譽即是「斷欲」),不過人物性情就變得前後不符,難以置評。
融合俠與情的令狐沖
韋小寶橫看豎看也不似俠,即使「講義氣」也經常出術作弊,他的情含有最多的佔有慾,在俠(只是義氣)與情之間,他必然會按著自己的「心情」行事,俠與情都可以不要,所以他可以說出拋下七個妻子不顧離家出走的話!
令狐沖是金庸筆下唯一給人「橫刀奪愛」的主角,但是愛情其實並沒有佔據他人生中太多的空間,他不似楊過、段譽那樣一天到晚都想著愛人,就是看著小師妹與林師弟如膠如漆,仍然熱愛生命。面對岳丈大人任我行的壓迫時,以正道行事,寧為玉碎,不作瓦全,俠與情都分毫無損。再加上令狐大俠(那是後代少林派澄觀老師姪的讚語)曾經在情場失意,讀者可能更喜歡幫助「弱者」,令狐沖的俠與情融和在一起,似乎是金庸筆下唯一沒有給讀者惡評的男主角。
文字|潘國森 香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