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維爾在一九八一年與蒙塔沃相遇,兩人合作持續至今。(Laurent Philippe 攝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巴洛克.嘻哈.舞翻天—萌荷舞團 萌荷舞團編舞家專訪

蒙塔沃與艾維爾 快樂漫舞雙人行

睽違台灣九年的萌荷舞團(Compagnie Montalvo-Hervieu),將再度帶著充滿奇想妙景的舞作訪台,擅長結合多媒體影像與多種舞蹈元素的該團編舞家約瑟.蒙塔沃(Jose Montalvo)和多米尼克.艾維爾(Dominique Hervieu),這次帶來的《拉摩的異想世界》卻是從十八世紀的巴洛克氛圍出發,以古典音樂家拉摩的歌劇音樂為基底,打造充滿狂歡節氣氛的舞台世界。本刊特邀旅法新聞工作者羅苑韶專訪兩位編舞家,娓娓道來兩人合作編舞的淵源與歷程,以及他們如何展現《拉摩的異想世界》。

睽違台灣九年的萌荷舞團(Compagnie Montalvo-Hervieu),將再度帶著充滿奇想妙景的舞作訪台,擅長結合多媒體影像與多種舞蹈元素的該團編舞家約瑟.蒙塔沃(Jose Montalvo)和多米尼克.艾維爾(Dominique Hervieu),這次帶來的《拉摩的異想世界》卻是從十八世紀的巴洛克氛圍出發,以古典音樂家拉摩的歌劇音樂為基底,打造充滿狂歡節氣氛的舞台世界。本刊特邀旅法新聞工作者羅苑韶專訪兩位編舞家,娓娓道來兩人合作編舞的淵源與歷程,以及他們如何展現《拉摩的異想世界》。

經典20—法國萌荷舞團《拉摩的異想世界》

6/14~16    7:30pm  

6/17    2:30pm 

台北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編舞家小檔案

1954     蒙塔沃出生在西班牙。母親是佛萊明歌舞者,是蒙塔沃與舞蹈的最初經驗。

1962     艾維爾出生在法國諾曼第。六歲起練體操,而後學舞蹈。

1981     艾維爾和蒙塔沃在巴黎相遇。二人開始合作,由蒙塔沃編舞,艾維爾為主舞者。

1986-88  由艾維爾詮釋的蒙塔沃編舞作品陸續獲包括在法國、瑞士、義大利舉辦的國際比賽獎項。

1988     兩人合作成立萌荷舞團Compagnie Montalvo-Hervieu。

1998     兩人接任柯赫岱爾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 in Créteil)總監

兩人接任國家夏祐劇院舞蹈總監,艾維爾則接受同劇院青少年及大眾推廣任務負責人。二人同獲文化部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你看舞台上誰在跳舞?真實舞者、影像、投影動物或道具玩具?

音樂取自十八世紀拉摩(Jean-Philippe Rameau)的歌劇、器樂合奏、獨奏、詠歎調等不同作品,又有電子音樂、口技、口號呼聲、口白台詞;舞台上視覺背景是一座宮廷大花園,但又間歇出現二十一世紀巴黎地鐵,我們在那一個時代?

走進編舞家約瑟.蒙塔沃(Jose Montalvo)和多米尼克.艾維爾(Dominique Hervieu)繽紛多彩的拼貼世界,《拉摩的異想世界》On danfe整齣舞作從頭至尾充滿各式令人想像不到的影像混合呈現。你一開始期待進入拉摩的世界,等待編舞家引領到三百年前巴洛克藝文環境,不料一群不知那裡殺出來的野人,呼喊怪叫,跳著都會青年的嘻哈舞姿、或是非洲野性奔放的舞步,街舞、非洲舞、西班牙佛朗明哥、古典和當代舞蹈舞者同台,但你無法感到怪異,因為他們的舞蹈竟是應和拉摩的音樂節奏!不要驚訝,編舞家就是要製造出這樣一個炫目輕鬆跳躍的愉悅世界。

《拉摩的異想世界》一切從十八世紀開始

一切從十八世紀開始,標題使用十八世紀時s字母書寫體像今日的f使舞蹈danse一字變成danfe。正如同拉摩在他的時代在音樂裡使用許多舞曲形式,蒙塔沃和艾維爾二人選擇拉摩的音樂為基底,在拉摩音樂合唱、詠歎調上加上當代各式樣舞蹈。

舞台上從頭到尾都有錄像影像,有時是真實舞者的雙重影像,大半時候是想像世界,在十八世紀宮廷花園裡玩耍的貴族,又如大象、獅子、小雞、鶴、豬、猿猴、駿馬等動物及裸體人體、人在雲端上跳躍。觀眾會看到影像和舞者互動,一隻猴子走過一名舞者的頭、背,大象踏上舞者拉起的地氈(都是那樣恰到好處);花園裡的雕像依舞者的想像局部變形,多彩成群結隊的動物跨過舞台等等,影像有時成為主要吸引力。可是編舞家又時時把觀眾拉回二十一世紀的現實,在口技聲音表演中,讓嘻哈舞者炫技。而編舞家著實想混淆一般時空概念,在巴洛克音樂聲響下,一群舞者模仿原始部落呼聲,接著出現半裸上身的黑皮膚舞者,及都會街舞舞者,讓人頓時發現一向端莊的巴洛克音樂,歡愉合奏曲式竟適用在代表當代都市青少年文化的街舞,以及多重文化混合。

拉摩的音樂佔主要地位,在長笛獨奏中,獨舞者可以穿插跳古典舞姿和街舞動作;在清揚的弦樂聲中,二名男性街舞舞者的較勁又像音樂那樣的圓柔流轉。隨著巴洛克音樂抬腿、跳躍、顫動、旋轉,萌荷舞團二名編舞家創作出二十一世紀聆聽巴洛克的新經驗。

影像加持 打造歡愉的舞台美學

蒙塔沃和艾維爾這樣介紹《拉摩的異想世界》:「我們想要帶領觀眾到一個輕盈安適、奇異和快樂的聲舞世界。」以拉摩的作品為中心,(選曲包括Indes GalaatesFetes d’Hebe等歌劇及其他作品),這是在與克里斯弟(William Christie)合作搬演歌劇《遊俠騎士》les Paladins 之後,試圖從另一角度切進音樂家拉摩的作品世界:「摻進點幽默,我們希望製作一場充滿感官歡愉、精神奔放的表演。」這支舞作可視為對拉摩整體作品的回應和視覺詮釋。

負責視覺設計的蒙塔沃表示,嘗試將影像放進舞作裡已有十五年時間,「在當時算是蠻新的嘗試,現在則是大家都在使用了」。而其實他的出發點竟有悲觀成分,他說:「將視覺影像用在表演藝術上,是希望給予正走向死亡的表演藝術一點新的元素。」當然,嫻熟運用影像技術後,蒙塔沃承認「新技巧創造拓展想像空間,利用影像可創造超乎意料的詩意情境。在真實和想像之間自由遊走,於是在舞台上製造出美的效果。」

《拉摩的異想世界》裡一項令人驚異的特點是真實舞者和投影影像間巧妙的互動設計。蒙塔沃說:「舞者已經很習慣了,他們都是熱愛舞蹈的人,非常願意配合與影像一起遊戲,和展示舞蹈技巧一樣,舞者隨影像動作的準確度很高。」他強調,舞台上呈現出來的是集體合作成果。

這支十三名舞者、四名演員的舞作,除混合巴洛克和電子音樂創作、各式樣的舞蹈形式,艾維爾說:「第一次嘗試加進戲劇元素,加入說口白的演員。這是一個跨界嘗試,是為讓更多表現形式同時呈現。」

 

文字|羅苑韶 旅法藝文新聞工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