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劇《昭君出塞》中,王心心飾演的昭君,藉由服裝的轉變來象徵昭君出漢關的心境和氛圍。(心心南管樂坊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笑春風.嘆秋途》撇開國運牽絆

王心心作場 探貴妃與昭君綿綿情思

南管名家王心心這次的《笑春風.嘆秋途》,針對兩位中國歷史上的名女人:楊貴妃與王昭君,分別以不同的方式來演唱探看她們的生命心境。王心心以傳統南管編制娓娓詮釋才華出眾的楊貴妃在榮寵與失意、醋意與哀怨、風光與寂寞間的情思轉折。另以吳素君的編舞與服裝,搭配南管演唱,婉轉道出昭君遠嫁異鄉的心情故事。

南管名家王心心這次的《笑春風.嘆秋途》,針對兩位中國歷史上的名女人:楊貴妃與王昭君,分別以不同的方式來演唱探看她們的生命心境。王心心以傳統南管編制娓娓詮釋才華出眾的楊貴妃在榮寵與失意、醋意與哀怨、風光與寂寞間的情思轉折。另以吳素君的編舞與服裝,搭配南管演唱,婉轉道出昭君遠嫁異鄉的心情故事。

《王心心作場─笑春風.嘆秋途》

10/17~18  19:30

10/18~19  14:30 

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INFO  02-27058677

 

兩款傾國傾城的女人心事,一場場得寵與失意輾轉的流變人生,楊貴妃與王昭君,不再只是影響國運、亦受國運牽絆的中國美女;深入她們的命運,品味她們的心境,走進生命的風華與滄桑、失落與希望──知名南管演唱家王心心,將以氣韻清雅、幽遠動人的南管音樂和舞劇,詮演這兩個女子的紅塵心事。

傳統排場唱貴妃情思,舞劇服裝展昭君心境

在製作上,上半場回歸傳統南音演奏與演唱,以南管之「上四管」(琵琶、洞蕭、二弦、三弦、拍板)與「下四管」(響盞、四塊、叫鑼、雙鐘),依傳統南管排場結構嚴謹的形式呈現,展現小而美的南管室內樂編制。王心心選唱了傳統指(套曲)、曲(散曲),例如以錦板十三氣「北相思」曲牌入樂的指《憶著君情》及曲《輾轉三思》。《憶著君情》是形式完整的南管音樂,奏出楊貴妃的細微心情。王心心演唱的《輾轉三思》,娓娓詮釋才華出眾的楊貴妃在榮寵與失意、醋意與哀怨、風光與寂寞間的情思轉折。《清平調》加入合唱、打擊樂器,較為活潑熱鬧,王心心說:「南管不見得幽怨,即使表現快樂,也不會激昂喧鬧,喜怒哀樂都是平淡處理,讓人領略樂聲之美。」

下半場以舞劇《昭君出塞》呈現南管樂舞的創新延伸,《昭君出塞》首演於二○○五年,為舞蹈家吳素君依據《出漢關》等傳統曲子,為王心心量身編創的作品,日本服裝設計師前田文子擔任服裝設計。吳素君的編舞不著重說故事,不用複雜動作,而是以服裝的轉變來象徵昭君出漢關的心境和氛圍,藉由衣服的顏色、輕重、層層疊疊而顯現壓力與沈重心情如華服之疊加。數個宮女幫王心心(王昭君)換衣,她邊穿邊唱,動作極簡,彷彿夢遊,從《出漢關》到《山險峻》,一旁的人如同黃沙、空氣而隨著時間消逝。吳素君說:「南管讓心靈安靜下來,舞蹈也在尋找此份簡潔寧靜的美學。」

遠嫁台灣歷波折,歷經淬煉尋幸福

而王心心飾演的昭君,出塞清晨,在宮女薰香樂聲哀淒中身穿米白睡衣步下樓,歌聲有著眷戀難捨,面對未知異地的擔憂與期待接納,出關見山水險峻風沙滾滾,她披肩擋沙,髮型變化,至此,她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一個人了。王心心十幾年前抱著父親的琵琶遠嫁台灣,歷經淬煉,心境已與上回演出不同:「有著重新出發,嚮往未來的感受。」她開玩笑:「王昭君是異國婚姻的始祖。」追尋自我幸福的勇氣,在君國使命和命運波折下依然綿長流轉。映照歷史的女性丰采,在王心心的悠緩唱腔中,你聽到了,也看到了。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分明怨恨曲中論

吳素君《昭君出塞》觀後感

 

文字  白先勇 作家

三年前在中山堂觀賞吳素君編創,由王心心南管演唱的《昭君出塞》,至為傾倒,由衷的感動。

這是吳素君近年來所創作最有意境,幾近完美的藝術精品,由王心心以南管演唱,把王昭君的千古怨情發揮到了極致。

王昭君的故事背景本來涉及極為龐雜的歷史政治因素,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學、戲劇多所描述敷演。從元雜劇馬致遠的《漢宮秋》一直到近代京劇《漢明妃》,大多以宮庭政治、民族恩怨、奸臣賣國等題材為經,而以昭君和番、殉身朔漠的故事為緯,編織成一齣曲折複雜的歷史大悲劇。

吳素君的《昭君出塞》把王昭君的背景枝節全部刪除,將一則歷史悲劇提煉成一首晶瑩剔透的抒情詩,全部力量集中在一個「字」上,以杜甫詠明妃的七律做類比: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此詩最後一聯,亦就是素君《昭君出塞》試圖營造的意境,抒情代替了敘述,使得全劇充滿一股蒼茫悲涼的詩意。

《昭君出塞》亦可說是一齣典雅莊嚴的儀式劇,全劇以極度緩慢、沉重的節奏,在進行著一場祭奠的儀式:由梳妝、換裝、懷抱琵琶,步向那無垠的胡沙,這個漢族女子辭別漢宮屈就番邦,也就是向自己的生命告別,她的怨恨乘載著整個民族的恥辱,因此變的莊重可敬,這是一場大義凜然的告別式。

南管古調,鳴咽凄惻,正是這場告別儀式的伴奏哀樂,王心心的表演,控制全場節奏,分秒不差,賦予王昭君這個角色不可侵犯的尊嚴。她的南管吟唱,古豔纏綿,動人心弦。這齣戲的服裝設計,以土黃暗紅為基色,透著漢朝文化的樸實厚重,又不失宮廷的幽雅,像一組漢俑,自有一番矜貴。這次林克華的燈光舞台設計,加上中山堂光復廳空間的運用,對全劇添加了不少氣氛、氣派。

吳素君的《昭君出塞》整體來說是成功的,把一則遠古的歷史傳說,已經被各種劇種演的爛熟得題材,重新詮釋,注入新的生命,以南管演唱、現代舞劇古今結合,而創造出一種令人驚奇,出人意表的藝術形式。《昭君出塞》絕對值得推往國際,重振大漢天聲。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