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結合天鼓擊樂團,製造出許多令人震撼的聲響效果之外,更不斷有視覺的驚奇效果產生,例如演奏員身穿一襲黑衣手持樂器,二路縱隊從觀眾席入口通過觀眾緩緩登台,煞有古代士兵整隊待發之氛圍就是一驚;開場時震撼的打擊樂響起又是一驚;舞台上山水佈景透過燈光與書法結合的效果又是一驚……。
小巨人兩岸薪傳系列─愁空山
8/26 台北國家音樂廳
隨著科技的發達、文化藝術的變遷,在社會腳步日益加快的環境中,表演藝術也在不斷的蛻變與成長。加拿大太陽劇團從傳統中找到發展的契機;希臘籍的亞尼從古典音樂中創發,與世界各國音樂結合之流行路線表演藝術,目前台灣的國樂演奏會,也在嘗試各種表演形式的可能性。
傳統國樂之器樂演奏會的形式,基本上有個人獨奏或小樂團、大樂團合奏、協奏……等,雖然演出曲目不斷改變或創新,但是演奏形式卻變化不多。近年來國樂表演有多元結合的現象,多從跨領域展現形式創新,小巨人絲竹樂團今年八月廿六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之「愁空山」就是一場具有震撼效果的創新形式國樂演奏會,為國樂演出開創了新的表演形式。
猶如欣賞拉斯維加斯表演秀
該演出除了結合天鼓擊樂團,製造出許多令人震撼的聲響效果之外,更不斷有視覺的驚奇效果產生,例如演奏員身穿一襲黑衣手持樂器,二路縱隊從觀眾席入口通過觀眾緩緩登台,煞有古代士兵整隊待發之氛圍就是一驚;開場時震撼的打擊樂響起又是一驚;舞台上山水佈景透過燈光與書法結合的效果又是一驚;音樂演奏中大量燈光的變化使用,動態與靜態交織更是驚奇,當晚置身音樂廳猶如欣賞拉斯維加斯的表演秀,更是令人震撼。
姑且不論「愁空山」國樂演奏會中音樂的表現,就當晚國樂演奏會跨領域創新形式而言,可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觀察:
舞台設計方面:舞台藝術的呈現,是需要直接的傳達,與觀眾是面對面的互動,無法事後再多做詮釋說明。當晚舞台上所搭之山景,能呈現「愁空山」意境之實物景象,加以山景上書法文字的加入,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呈現音樂與圖像結合的跨領域表現手法,效果極佳。這種設計在演出中可以再多運用些,比如音樂的詮釋、故事內容重點的傳達,也可以寫在山景幕上,或許如此一來二位舞者的存在意義,與所表現的戲劇內容將會更為明確,更為震撼吧!最後安可曲《巨龍騰飛》演奏時,舞台上原先的設計,是在重要的節奏之下,山景幕隨著激烈的鼓聲急速落下,產生震撼的效果;也許震動的因素,山景幕提早落下,造成反效果,甚為可惜!
燈光設計方面:燈光部分演出中試圖作多方變化,希望能營造氣氛,當晚在色調的運用,雖然呈現光彩炫麗之情境,但是各種色彩如能配合音樂的內涵意義與節奏作變化,應會產生更好的效果。當舞者出現時,設計上加強了舞蹈區燈光的強度,而並未減弱演奏區的亮度,使觀眾視線選擇上,易產生猶豫與混淆;另外旋轉效果燈的運用,多次出現,不見其用意,反而讓人有綜藝舞台的短暫錯覺。
舞蹈的設計方面:整場音樂會設計了二位舞者,有時獨舞、有時是雙人舞,二人舞蹈造詣並不相當,因此從肢體的展現上,可惜沒有加分的效果;其次,從二位舞者所展現的肢體內容,看不出與音樂內涵有何關聯,也就是無法讓觀眾瞭解音樂與舞蹈結合所要表達的情節與思想情感。如果在製作過程能有縝密的規劃與設計,音樂與舞蹈的結合是可以讓觀眾從聽覺與視覺中感受到作曲家主題思想的。
為國樂演奏會帶出新意
總之,「愁空山」國樂演奏會的整體表現,希望能呈現跨領域的結合,其原意與構思都是創意,也為國樂演奏會帶出一些新意。跨領域的表演藝術,是需要先固本而後結合其他元素,應以音樂的表現為主,其次加入配合主題的優秀舞蹈,再結合精心設計的佈景,並規劃燈光的搭配,經過導演統合安排,還要周密的配合與排練,才能成功地展現一場有創意的、跨領域的、具震撼效果的國樂演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