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亞維儂藝術節
這個原來只是國內劇場節的聚會,今日已成了結合觀光與藝術的國際超級盛會。而整個藝術節在日趨龐大的規摸發展中,也不斷調整其組織及走向,到了近代最關鍵的改變,是邀請知名藝術家擔任該年的藝術總監,這個藝術、行政分家的制度,將節目策劃權(挑選該年度的節目)交還給藝術家的運作,亦將古老的藝術節,換上更接近藝術潮流脈動的新裝。
一九四七年是歐洲劇場史上的一個重要年代,這年夏天的八月,在英國舉辦第一個以國際劇場藝術為主題的「愛丁堡藝術節」,九月在隔海的法國,亦誕生了每年一度的「亞維儂藝術節」。話說在二○○六年的夏天,這兩個今日已經成為祖師爺級的國際劇場藝術節,接連大肆慶祝其舉辦六十週年紀念,琳瑯滿目的慶祝節目與出版品,為國際劇場界掀起一波前所未有的高潮。
從法國「人民戲劇」到世界藝術盛會
法國亞維儂藝術節,其產生的遠因,來自在法國劇場史中「人民戲劇」的開花成果。這個在十九世紀末就萌發的劇場思想,來自當時的主流劇場皆聚集在首都巴黎,演出內容偏重描述布爾喬亞生活及笑鬧的商業通俗劇,與一般普羅老百姓並無關連,人民戲劇主張反應一般老百姓生活的戲劇,並致力於所謂的「藝術下鄉」。
經過半個世紀的奮鬥,直到第一個巴黎之外的國立戲劇中心在亞爾薩斯省成立(1946),從此人民戲劇便正式列為「國家級」的藝術發展方向,於是隔年也出現了「亞維儂藝術週」(Une semaine d'Art en Avignon)。這個亞維儂藝術節的前身,由人民戲劇旗手,劇場導演兼演員的尚.維拉(Jean Vilar)所發起,當年共演了三齣戲、九場演出,吸引了四千八百位觀眾參加。
直至今年府落幕的六十三屆亞維儂藝術節,在官方節目IN方面,共安排了四十二個劇目、同時期的會外OFF更排滿了九百五十三個演出節目,整個七月亞維儂湧進數十萬的劇場愛好者,這個原來只是國內劇場節的聚會,今日已成了結合觀光與藝術的國際超級盛會。而整個藝術節在日趨龐大的規摸發展中,也不斷調整其組織及走向,到了近代最關鍵的改變,是邀請知名藝術家擔任該年的藝術總監,這個藝術、行政分家的制度,將節目策劃權(挑選該年度的節目)交還給藝術家的運作,亦將古老的藝術節,換上更接近藝術潮流脈動的新裝。
二○○五年聚焦舞蹈與視覺藝術,爭議演出引人側目
回顧近五年的藝術節,二○○五年邀請比利時藝術家楊.法布爾(Jan Fabre)擔任藝術總監,他本人擁有多重身分,詩人、作家、裝置藝術家、編舞者、影像創作,舞台作品被歸類為「舞蹈」,但與其說是舞蹈倒不如說是在舞台上的「行動藝術」,以完全非古典的方式,用身體為創作素材探討觀念,所以該屆邀請來的重點節目,大都集中在舞蹈及美術展覽。包括二○○四年曾與他在巴黎東京宮作行動演出《聖女/戰士,戰士/聖女》,塞爾維亞籍的身體行動藝術家阿柏拉莫維琪(Marina Abramovic)的影像展覽,以及和比利時編舞家米歇爾.勞伯(Michael Laub)合作的舞作《人像風景》Portrait scénique;曾在法布爾舞作《死亡天使》Angel of death出現的知名編舞家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推出結合影像的行動藝術作品《怪異的骨骼建築》Construction squelettique monstrueuse;跳過法布爾首部舞作的凡德吉帕斯(Wim Vandekeybus),在礦石劇場和終極舞團演出《PUUR純.淨》。
這年也是引起相當爭議的一屆,首先在開閉幕的主要劇場「教皇宮」(La cour du Palais des Papes),竟然完全沒有「戲劇」作品演出,只讓給法布爾本人的舞蹈,舊作《我是血》Je suis sang、新創《眼淚的歷史》L’Histoire des larmes,及法國女編舞家瑪蒂爾德.莫妮葉(Mathilde Monnier)的舞蹈作品《手足》Frère et sœur。並且在《眼淚的歷史》演出中,觀眾受不了舞台上的前衛和驚世駭俗,紛紛中場走人。
不過還是少不了文本的劇場作品,如法國導演兼劇作家雨貝.寇拉(Hubert Colas)的兩部作品《哈姆雷特》和布萊希特的劇本《伽利略傳》La Vie de Galilée;法國導演席瓦迪(Jean-François Sivadier)的《丹頓之死》La Mort de Danton;德國名導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來自莎拉.肯恩(Sarah Kane)的劇本《爆破》Anéantis;波蘭導演瓦里克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的Kroum和歐利維耶.畢(Olivier Py)的九小時長篇劇作《勝利者》Les Vainqueurs。這些重量級的導演和劇作,總算能維持住以戲劇為主的亞維儂藝術節。
二○○六年慶祝六十週年,強調橫跨歐亞的國際色彩
二○○六年適逢亞維儂六十週年,盛大的慶祝活動主要紀念創辦人尚.維拉,並舉辦了一個以他為主的相關人物回顧展覽「六十年/六十人」,以文字、照片、影像、讀劇、研討等方式,回顧整個亞維儂歷史的事件與人物。
這一屆的藝術總監,除了延續上屆跨界風格,更強調了橫跨歐亞的國際色彩,請來匈牙利裔法籍的編舞家喬瑟夫.納許(Josef Nadj)擔任。納許大學念藝術史,到了巴黎跟馬歇.馬叟學默劇,後來成為編舞家,所以作品跨界風格強烈。發表的兩個作品是和日本舞者合作的《遊戲》Asobu,及和西班牙雕塑家Miquel Barcelo 合作,兩人親自上場演出的《鬥牛舞曲》Paso doble。比利時知名編舞家布拉德勒(Alain Platel),同樣也不是舞蹈科班出生,本次的作品Vsprs,靈感來自巴洛克時代音樂家蒙台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的作品《處女午禱》Les Vêpres de la Vierge。法國編舞家韋雷(François Verret),則根據美國文學作品《白鯨記》Moby Dick,創作舞蹈《無返》Sans Retour。
而該屆最受矚目的,是法國現代馬術之神巴塔巴斯(Bartabas),在每天清晨第一道曙光開演的《日出》Lever de soleil。而劇場重量級大師首位就是彼得.布魯克,此次推出小品《希茲威.班西死了》;執掌國立劇院的法國導演福宏索(Alain Françon),執導三齣英國現代劇作家愛德華.邦德(Edward Bond)之《如果不是你》Si ce n'est toi、《無罪》Innocence與《椅子》Chaise;阿根廷裔的法國著名演員及劇場導演迪.方佐.保(Marcial Di Fonzo Bo),一口氣推出四齣,與他同樣背景的阿裔法籍劇作家Copi的劇本;新進竄起的法國導演波梅哈(Joël Pommerat),也上演三齣作品《商人》Les Marchands、《小紅帽》Le petit Chaperon rouge和《世上》Au monde;法國導演埃西克.拉卡薩德(Eric Lacascade),導演俄國作家高爾基Maxime Gorki的《野蠻人》Les Barbares;下一屆的藝術總監費斯巴許(Frédéric Fisbach),導演日本劇作家平田織佐(Oriza Hirata)的《首爾人》Seoul Shimin;法國導演Arthur Nauzyciel執導戈爾德思(Bernard-Marie Koltès)《黑人與狗的爭鬥》Combat de nègre et de chiens。
二○○七年回歸「人民戲劇」,充滿濃厚政治關懷
二○○七年的藝術總監回到法國藝術家當主席,法國劇場導演費斯巴許可說是回到當年藝術節創辦人尚.維拉的「人民戲劇」理念,不過今日的人民戲劇所關注的,是大量聚集於城市郊區,外來移民之社會融合問題,費斯巴許擁有長期在巴黎郊區大型劇場的工作經歷,在大巴黎的族群敏感氛圍浸淫下,為本屆節目帶來濃厚的政治關懷。
此外,本屆藝術節也適逢法國詩人荷內.夏爾(René Char)的百年誕辰,夏爾當年邀請尚.維拉到亞維儂演戲,間接促成了「亞維儂藝術週」的開始,所以本屆有大量紀念他的活動,有根據他詩作為題材創作的戲戲,包括費斯巴許的《許普諾斯書頁》les Feuillets d'Hypnos,和建築出身的多媒材劇場導演福瑞斯提耶Alexis Forestier的《克萊爾》Claire;以及朗詩會《叛亂作品》、影片《化名亞歷山大》的放映。
諾瓦里納(Valère Novarina)是瑞士裔的法文當代重要劇作家,劇本常以大量的語言拆解語言,他本人多才多藝,導戲、寫書、畫圖、攝影精通,本屆的大戲是他編導的《不明劇幕》l'Acte Inconnu,劇中運用身體、舞蹈、聲響、影像與演員間的情境對話,大玩語言的遊戲,同時還舉辦了一場共兩千多張作品的個人素描展。作品充滿歇斯底里風格,並充滿社會爭議性的前東德導演卡斯多夫(Frank Castorf),這次發表的作品《北方》Nord,這個來自法國作家Ferdinand Céline同名小說的戲,進場時發給每位觀眾一副耳塞,因為劇中不時有爆裂的槍聲,觀眾一面看戲,還得注意舞台左右兩邊所擺放巨大音響,上面的警示燈一亮,觀眾最好趕緊戴上耳塞。整齣戲充滿了喧囂、吼叫、破壞及毫無邏輯,維持他一貫的無政府劇場風格。
法國導演席瓦迪的《李爾王》在教皇宮獲得一片好評。比利時導演卡西耶(Guy Cassiers)的《永遠的梅菲斯特》Mephisto for Ever,討論劇場與政治之間的相互爭鬥。陽光劇團演出全版八個小時的《浮生若夢》。波蘭導演瓦里克夫斯基也搬出全版的《美國天使》。喜歡玩視覺與舞台裝置的義大利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導演作品Hey Girl!,他同時也是下屆的藝術總監。以反西方資本主義理念著稱的阿根廷知名導演賈西亞(Rodrigo Garcia),分別呈現兩齣戲《燒焦》Carbonisée和《不信任的趨近》Approche de l'idée de méfiance。
二○○八年強調視覺系,少林武僧起舞最具賣點
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是美術學校出身,學的是舞台設計與繪畫,一九八一年和戲劇家老婆、作家姊姊組成劇團,作品以豐富的視覺與舞台空間運用著稱,二○○八年擔任藝術節主席,一口氣推出義大利文學鉅作「但丁神曲」之三部曲《地獄》、《煉獄》與《天堂》。卡士鐵路奇擅長運用空間、裝置、燈光、音響和造型等劇場元素,創造驚人的舞台畫面,他的戲語言不多,但卻企圖捕捉語言難以抵達之境地。德國新竄起的知名導演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也推出結合舞台裝置與現場同步拍攝影像的《哈姆雷特》,一向關注社會現實題材的他,將哈姆雷特的內心衝突,巧妙加入人們處於現代社會的恐懼。
比利時新一代最紅編舞家西迪拉比(Sidi Larbi Cherkaoui),這回竟然找到一群少林寺武僧跳現代舞,新作《佛經》Sutra成了本屆最具賣點的節目。楊.法布爾也重新推出舊作Another Sleeepy Dusty Delta Day,是一支以老歌及自己的詩作為題材的單人舞作。同樣走舞台視覺系的法國導演唐基(François Tanguy)、波梅哈分別推出Ricercar、《顫抖》Je tremble。導戲品質相當不錯導演席瓦迪,這年聯合一票知名演員,導演法國劇作家保羅.克勞岱爾(Paul Claudel)的通俗劇《正中分割》Partage de midi。
至於二○○九年的節目,可參考《PAR表演藝術雜誌》201期(九月號)文章〈從歷史、戰爭、到消費文明的矛盾衝突—「重返敘事」的第六十三屆亞維儂藝術節〉。
綜觀以上的近年回顧,可以發現亞維儂藝術節對於當代劇場,無論在類型的發掘及跨文化的帶領,都處於領導的地位。當然,其對於節目周邊,相關的藝術教育活動的細心安排,也是每年能夠吸引大量人潮的因素。而這一切就是這個老牌藝術節,能夠六十三年屹立不搖,並持續影響著世界劇場的原因了。
亞維儂藝術節 近期焦點
馬塔勒(Christoph Marthaler)
明年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將由瑞士籍導演馬塔勒擔任,這位高齡五十八歲的導演,是一個我行我素的劇場界怪咖。畢業於音樂學院,曾是法國丑劇大師賈克.樂寇的學生,跟劇場的接觸是擔任劇場配樂。他的拼貼式劇場包括:怪異的劇場空間、重複的默劇舞蹈動作、搞笑的通俗音樂、歌曲、唐突的劇情安排和「長長的靜默」。他成名在德國,接掌過柏林和漢堡等國立劇院,不過二○○○年回到家鄉,擔任蘇黎世劇院藝術總監兩年後,卻遭作品中針砭時弊、嘲諷中產階級的風格遭到撤換,不過卻無妨他響叮噹的劇場大師地位,作曲、街頭戲劇、電影、劇場、歌劇,樣樣都來。
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
如果亞維儂藝術節的六十三年歷史,要找一個尚在世的人代表,那人非法國演員珍妮.摩露莫屬。翻開藝術節第一屆的三齣戲,演員名單全部有她,那年她才十九歲,而今年剛落幕的藝術節,珍妮.摩露仍然是其中一齣戲的演員。這位橫跨電視、電影、劇場、演唱的國際籍女演員,早期跟隨尚.維拉為首的「人民戲劇」,踏入電影追隨楚浮、高達、路易馬盧等人的法國「新浪潮」。她是法國知識份子的演藝界偶像,往來對象淨是大師,還包括考克多、惹內、亨利.米勒、莒哈絲…等人,並且是法蘭西學院之美術學院的首位女院士,可稱為法國國寶級人物。最新作品是飾演蔡明亮的電影《臉》。
瓦里科夫斯基(Krzysztof Warlikowski)
波蘭導演瓦里科夫斯基(1962-)是歐洲劇場界的當紅炸子雞,出生在波蘭離德國邊界,一個隨時被兩國爭奪的小鎮,於是他的導演風格,與他的成長經驗息息相關。師承波蘭劇場大師魯帕(Krystian Lupa),到巴黎唸過大學,也曾當過彼德.布魯克的助手。他成名很早,卅二歲已經幫義大利劇院導戲,二○○一年作品首次進入亞維儂藝術節。擅長挑戰名家作品,從莎士比亞、普魯斯特、戈爾德思、東尼.庫許納、莎拉.肯恩、到古希臘的索福克里斯、優里皮底斯,全化為其強烈個人色彩的劇場。作品神秘不安直指人性,帶有一種絕望的荒涼感,參與本屆亞維儂的作品,更是充滿了血腥與暴力。明年將在巴黎奧得翁國家劇院,導伊莎貝.雨蓓演的《慾望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