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人神鼓將演出《鄭和1433》,這部籌畫三年的製作,從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切入這趟驚異奇航,捕捉偉大冒險背後的辛酸血淚。(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逼視 未來之眼

「跨」出生猛原創 與世界同步發聲

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  「多元與永續」為主題

二○一○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主題為「多元與永續」,呈現世界各國及台灣原住民的多元文化,以及關注地球暖化、海洋污染等環保議題。來自九個國家的表演團隊,十五檔節目,其中有六部世界首演、六部亞洲首演,節目類型涵蓋戲劇、舞蹈、音樂、戲曲及跨界演出,有風靡歐陸舞台的前衛之作、有根植台灣土地的傳統創新,更持續推動「原鄉時尚」精神的自製原創節目。

第二屆台灣國際藝術節  「多元與永續」為主題

二○一○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主題為「多元與永續」,呈現世界各國及台灣原住民的多元文化,以及關注地球暖化、海洋污染等環保議題。來自九個國家的表演團隊,十五檔節目,其中有六部世界首演、六部亞洲首演,節目類型涵蓋戲劇、舞蹈、音樂、戲曲及跨界演出,有風靡歐陸舞台的前衛之作、有根植台灣土地的傳統創新,更持續推動「原鄉時尚」精神的自製原創節目。

相較於歐美地區,亞洲地區的大型國際藝術節,諸如鄰近國家以城市為據點的「東京藝術節」、「新加坡藝術節」、「香港藝術節」、「首爾表演藝術節」等,由於彼此之間相互較勁的競爭壓力,節目設計上為求曝光與賣座,皆以引進國際重量級的大師之作為主打,再搭配本地團體的新作或代表作演出;不僅策展主軸無明顯區隔、操作手法亦大同小異,在豐沛的資金與資源挹注下,可惜少有突破性的大膽創意。在台灣,由兩廳院主辦的「台灣國際藝術節」雖起步較晚,然而「跨界」、「跨國」、「跨文化」的策展理念,強調「自製」、「原創」節目的品牌精神,讓這個初生之犢一開始就展現了放眼國際的深厚潛力和旺盛企圖心。

突顯台灣與世界共同創作的特性

「過去兩廳院雖然舉辦過多項國際藝術節,不過均以認識世界、引進世界為最大宗旨,我們舉辦台灣國際藝術節,要突顯的是台灣與世界共同創作的特性。」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說,邀請美國視覺劇場巨擘羅伯.威爾森,為台灣京劇第一旦角魏海敏量身打造的《歐蘭朵》,從東西方文化相同與相異的激盪中,尋找傳統京劇與現代劇場融合的新可能,探索在地原鄉,也符合國際時尚趨勢之要求。「以《歐蘭朵》的世界首演為首屆國際藝術節的開幕製作,是挑戰自己、挑戰創作、也挑戰未來,既傳達藝術節核心最好的指標,同時呼應藝術創作的本質就是『冒險』。」

陳郁秀指出,台灣以科技聞名全球,而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已經蔚為世界潮流,我們將這個優勢發揮在表演藝術舞台上,因此藝術節以「未來之眼」為主題,讓「科技」躍身為舞台表演的主角。從克勞斯.歐伯梅耶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3D多媒體肢體劇場《春之祭》、來自加拿大的4D art劇團以動畫大師生平為題材的《諾曼》、義大利TPO視覺劇場《魔毯上的秘密花園》、菲利普.格拉斯與李歐納.柯恩合作的《渴望之書》,瑪雅.貝瑟多媒體大提琴獨奏會《明日世界》,到戶外廣場引起轟動的VGL電玩音樂會,觀眾不僅被動觀賞、聆聽,更經由互動、肢體動作來體現一個與身體及感官的接觸經驗。「在實體舞台空間之外,創造一個全新的虛擬空間,後續回響以及引發的思考與討論,不僅藝術創作者獲得啟發,科技人才也因此走入藝術的行列。 」

綜觀第一屆的台灣國際藝術節,兩廳院藝術總監劉瓊淑認為,十分成功。十五檔節目、五十六場演出中,包括兩齣世界首演、四齣亞洲首演,整體票房高達九成,參與民眾高達十萬人,售出票券共計三萬五千張,並有全球超過十八個國家觀眾前來觀賞。而周邊活動的安排,如演前導聆、演後座談、工作坊、大師班、講座、影片賞析,共計四十二場。這張亮眼的成績單,也讓各界注目,二○一○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究竟要端出什麼樣的菜色,滿足國內觀眾的期待,超越首屆藝術節的精采?

主題「多元與永續」關注環保與女性議題

陳郁秀表示,二○一○年台灣國際藝術節,主題為「多元與永續」,呈現世界各國及台灣原住民的多元文化,以及關注地球暖化、海洋污染等環保議題。此外,也將首度引進以女性創作者為主的瑪大蓮娜計畫(Magdelena Project),與國內劇場進行交流。來自九個國家的表演團隊,十五檔節目,四十五場演出,其中有六部世界首演、六部亞洲首演,節目類型涵蓋戲劇、舞蹈、音樂、戲曲及跨界演出,有風靡歐陸舞台的前衛之作、有根植台灣土地的傳統創新,更持續推動「原鄉時尚」精神的自製原創節目。

揭開藝術節序幕的西班牙索爾.比克舞團(Sol Pico),將在戶外演出《火烤美人魚》Sirena a la plancha,內容以逗趣生猛的演出形式,敘述人類持續破壞海洋生態的狀況下,美人魚所面對的困境與危機。藉以提醒人類保護海洋及水資源之重要性。舞劇中身懷絕技的表演者穿梭在巨大的美人魚及九公尺高的機器巨偶裝置中,移動式舞台讓演出就在您身旁發生,娛樂效果十足,也點出本次藝術節關注的環保與海洋生態議題。

威爾森與優人神鼓《鄭和1433》  跨文化璀璨之作

在戲劇節目中,首推羅伯.威爾森與台灣優人神鼓共同打造的史詩鉅作《鄭和1433》。這部長達三年籌畫的兩廳院旗艦製作,從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切入這趟驚異奇航,捕捉偉大冒險背後的辛酸血淚,貼近鄭和內心對情愛與夢想的追尋與失落。威爾森以意象劇場手法表現東方古典美學,描繪壯闊的人類航海文明。黃誌群的擊鼓與爵士樂大師Ornette Coleman的薩克斯風將進行一場空前的音樂跨文化撞擊。奧斯卡金獎大師葉錦添的服裝設計,與威爾森獨特的空間光影,攜手織構波瀾奇幻的視覺景觀。可預期將是繼《歐蘭朵》之後,又一令人矚目的跨文化合作。

另一個焦點為德國劇場當紅炸子雞,導演托瑪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繼二○○六年的《玩偶之家-娜拉》後,再度帶來獨具個人風格的莎劇《哈姆雷特》。這部首演於二○○八亞維儂藝術節的作品,僅用六名演員分飾二十多個角色,原著中狡飾與偽裝的要素,貫穿全劇。衝突的肢體動作、激昂的語言暴力、逼視內心的即時錄像、豐富的場面調度、穿插搖滾電音,劇中隱伏的權力鬥爭和死亡張力浮上檯面,歐斯特麥耶的劇場美學,將再度讓台灣觀眾為之懾服。

一九八六年由英國導演Jill Greenhalgh於威爾斯創辦的「瑪大蓮娜計畫」今年第一次與台灣國際藝術節連結,該計畫旨為鼓舞女性劇場工作者以新的角度探討女性議題、突顯女性於劇場藝術中的重要性。此系列三個作品中,哥倫比亞的集體創作劇團(Teatro La Candelaria)以聲音和身體,觸探美國女詩人艾蜜莉.狄更生(Emily Dickinson)奇異而神秘的一生,歐丁劇場導演尤金諾.芭芭的《鹽》改編義大利作家安東尼奧.塔布奇的小說《風中的信》Lettera al vento,採書信體的獨白方式,將女人思念的柔情,轉化為炙熱的回憶;德國獨一無二劇團藉由希臘悲劇《米.蒂.亞》發聲,詮釋現代女性的悲傷與恐懼。

林懷民《聽河》、林美虹《紫讚》  舞動台灣元素

在舞蹈節目方面,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推出全新創作《聽河》,以其住居晨昏相伴的淡水河為靈感,跳脫了《水月》的唯美,極簡的舞台上,一道素白的布,以影像捕捉瞬息萬變的河流,是漣漪、漩渦,是呢喃的小溪、沉靜的大河、湍急的瀑布,對應著舞者的肢體,映照出內心的風景。來自德國的達姆國家劇院舞稻劇場,由出身台灣的藝術總監林美虹帶領,新作《紫讚》首度結合台灣的文化元素,呈現椎心動魄的普世關懷,該作特別在歐洲演出前,來台舉行世界首演,意義非凡。

引領風潮的法國當代編舞家普雷祖卡(Angelin Preljocaj),首度來台。他的現代芭蕾舞劇《白雪公主》從格林童話文本取材,挖掘出這個充滿夢幻色彩的故事背後殘酷的現實議題。時尚服裝設計師高堤耶設計的巴羅克式華麗服裝風格,馬勒交響曲浪漫的田園風格,鮮明的角色肢體性格,細膩的舞蹈編排,讓這齣雋永的童話故事,活生生地從書中跳躍出來,絕對值得一看。

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原民音樂與影像合奏

音樂節目中,由角頭音樂創辦人張四十三策劃,簡文彬擔任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劇《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也是另一部工程浩大的製作。結合原住民歌者、傳統歌謠、當代創作與電影影像,《很久沒有敬我了你》講述一個圍繞在原住民古調,關於原住民歌手音樂夢想實現歷程,以及指揮尋找音樂記憶的故事。整部作品除了山林與海洋的聲歌之美,演出空間也將從國家音樂廳舞台上,延伸至戶外廣場的原住民歌舞祭典,而排練、製作、創作過程的紀錄片,將帶觀眾一窺幕後工作點滴。

以電影配樂揚名國際的作曲家譚盾,將和國家交響樂團與國家國樂團合作,演出YouTube「網路交響樂團」計畫所創作的第一網路交響曲《英雄》;「陶樂」讓中國宜興/台灣鶯歌的陶器將以古樸的聲響傳世;為他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曲子《臥虎藏龍》,要以更龐大的中西交響樂團編制,揚起江湖無限豪情。同樣為華人之光的呂紹嘉,即將接掌國家交響樂團。這次他將帶領NSO演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巨人》,並與來自奧地利薩爾茲堡的打擊樂手馬汀.葛魯賓格合作,演出以色列作曲家多爾曼的打擊樂協奏曲《時間停頓》。

《藍色星球》原是一部由英國廣播電台BBC與Discovery共同製作,全面探討海洋生態與自然歷史的紀錄片,由英國知名電影配樂大師喬治.芬頓(George Fenton)擔任配樂,為其贏得一座「傑出配樂作曲家」艾美獎。二○○六年,《藍色星球》發展出音樂會形式,觀眾在音樂廳中,一邊欣賞在巨大螢幕上播放的浩瀚影像,一邊聆聽交響樂團及合唱團的現場演出。此次將由喬治.芬頓親自擔任指揮,國家交響樂團演奏,不可思議的深海畫面搭配現場音樂,將是一場感官愉悅與環保意識兼具的音樂會。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