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法合資的公共電視台ARTE,與巴黎郊區的「灌木叢農場」文化園區(La Ferme du Buisson)合辦的歐洲「影像時代」藝術節,已於十月初開始起跑。這個以新興藝術媒材「影像」,運用在戲劇、舞蹈、馬戲、行動藝術、電影、錄像、裝置…等跨類型的藝術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內容五彩繽紛,打破了我們對於藝術類型的傳統分類。
表演藝術中的影像運用,早已是一股無可抵擋的新世紀潮流,但是如果觀念還停留在影像「輔助」表演,那可太小看這個新媒材,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滲透的強大力量。已經舉辦第八年的歐洲「影像時代」藝術節(Temps d’Images),正是向觀眾宣示,影像成為表演藝術「新主角」的時代來臨。
歐陸表演藝術之影像新興勢力大集結
由德、法合資的公共電視台ARTE,與巴黎郊區的「灌木叢農場」文化園區(La Ferme du Buisson)合辦的歐洲「影像時代」藝術節,已經於十月初開始起跑。這個以新興藝術媒材「影像」,運用在戲劇、舞蹈、馬戲、行動藝術、電影、錄像、裝置…等跨類型的藝術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內容五彩繽紛,例如有影像歌劇、電影戲劇、影像表演劇場、舞蹈行動裝置、影像電音演唱會…等。為期兩週的節目安排,打破了我們對於藝術類型的傳統分類,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實驗藝術節。並且,接下來還要在歐洲十個國家及加拿大接力演出,可說是歐陸表演藝術之影像新興勢力大集結。
首先上場的,是來自智利「電影戲劇團」的《黑暗裡有光》Sin Sangre,這個曾在去年台北藝術節演出的魔幻電影劇場,這回是二度至巴黎上演。在一面大電影布幕的舞台上,結合真人演員與魔幻的3D電影畫面,上演一齣恩怨情仇的殺手通俗劇。劇場中,觀眾宛如置身在電影院,但卻透過演員的演出,同步接收到劇場的「當下性」。而演出中,節奏切換迅速的影像背景,也延伸了劇場的場景空間,另方面,演員結合畫面的巧妙動作轉換,更為虛構的電影,增添了真實的想像驚奇。
來自比利時安衛爾的年輕藝術團體Berlin,致力於將電影化為獨立表演形式。此次帶來的演出《莫斯科》,在特別設計的紅色大帳篷裡,觀眾或坐或站在中央舞台,看著四周六個不斷移動的螢幕,並配合現場樂團演奏,上演一齣以影像為主角的劇場。六個多焦放映的螢幕影像,是一個以莫斯科為場景的紀錄片,內容以一個馬戲團開始,記錄並訪問多組各行各業的市民生活,並配合克里姆林宮地下水道的探險畫面,揭露城市底層的老百姓真實生活。觀眾置身於紅色(蘇聯)帳篷裡,觀看遠方莫斯科馬戲團,上演結合帳篷裡與帳篷外的社會馬戲演出,開發了另一種影像的社會寫實劇場。
歌劇《睡美人》傳神詮釋川端康成經典文學
重頭戲是比利時劇場導演基.卡西耶(Guy Cassiers)的當代影像歌劇《睡美人》House of the Sleeping Beauties。擅長結合影像與劇場的卡西耶,大概是巴黎這兩年最紅的導演,上一季的巴黎城市劇院,開幕就一連推出他的三部戲,本季也列入節目行列。由他擔任總監的安衛爾Tonneelhuis劇院,網羅了一票如編舞家西迪拉比,影像舞蹈劇場Wayn Traub,演員、舞者、行動藝術家Benjamin Verdonck…等比利時劇場跨界好手。
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小說改編的歌劇《睡美人》,故事主要描述在下等旅館,老人們觀看熟睡少女的故事。舞台中央是小說主要場景,旅館中八張榻榻米的寢室,而該躺在上面的少女,改放在舞台後上方螢幕開出的另一個幻想空間,而少女們全由一位日本女舞者擔任。川端康成小說中頹廢虛無的幽暗情色,化為導演抽象的影像投射,與歌手們的聲樂描述,簡單卻傳神地詮釋此部日本文學經典名著。
自從一九七六年,美國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與極簡主義音樂家菲利普.格拉斯聯手創作的《沙灘上的愛因斯坦》,可說是開啟了影像視覺劇場的大門。而「影像時代」藝術節中,其他眾多出生於影像世代的年輕藝術家作品,更為我們持續創作出,一條更為難以歸類、自成一格的表演藝術之路。
相關網站
「影像時代」藝術節網站 www.tempsdimages.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