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與北歐BIS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胡旋舞》的北市國,今年再接再厲,將與薩克斯風大師克勞.德隆與長號演奏家林柏格合作,錄製兩張專輯。而錄音的曲目,都將先行在十二月的音樂會演出,讓台灣樂迷現場一聽為快!
TCO國樂新動力系列
薩克斯風怪傑克勞.德隆與TCO
09/12/5 19:30
長號超級玩家林柏格與TCO
09/12/12 19: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INFO 02-23832170轉303
去年四月,台北市立國樂團完成一個全世界都尚未做到過的創舉!來自北歐斯堪地半島的BIS唱片公司向來注重選取獨特與音質的優異為考量,首度與北市國合作推出第一張專輯《胡旋舞》,由長笛協奏打頭陣。除了東西方音樂結合的指標意義外,也象徵著國樂的腳步邁向國際。今年,北市國更安排了第二、第三張專輯的錄音,不僅曲目精采,特邀的演奏家更是首屈一指。而有別於一般專輯出版,在CD推出前,台灣的聽眾們,完全有機會在音樂會親眼見到大師們的現場演出!怎麼吹?怎麼玩?就讓您「新片搶先聽」!
薩克斯風大師克勞.德隆 挑戰鍾耀光新曲
剛與北市國赴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怪傑克勞.德隆(Claude Delangle),目前為國際薩克斯風協會主席,合作樂團與指揮不計其數,堪稱為當代薩克斯風演奏大師。去年已經與市國合作鍾耀光改編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的《羅馬尼亞舞曲》及《第一號薩克斯風協奏曲》大受歡迎,今年除了再度「安可」上述兩曲外,還將重現剛在北京演出的管子名曲《江河水》。為了演奏此曲,他還特地拜中國管子大師李國英為師,逐句地學習其中詮釋,最後德隆以薩克斯風超高難度、兼具中國民間音樂內涵的詮釋獲得了北京民樂界們的肯定。為此,鍾耀光表示:「薩克斯風與國樂團非常吻合,特別是高音薩克斯風比管子好表現,融合非常有邏輯性的。」
整場音樂會還有三首世界首演,包括法國文化部委託旅法中國作曲家田蕾蕾與許舒亞創作的薩克斯風協奏曲。團長鍾耀光的《第二號薩克斯風協奏曲》也將在這次首演。有別於第一號的中音薩克斯,第二號演奏是給高音薩克斯來吹,整首以國畫的理論做基底,分〈洛神賦〉、〈聽泉〉、〈潑彩〉三個樂章。〈洛神賦〉受到漢唐樂府影響,有南管的味道;〈聽泉〉突然轉為小編制,只有五重奏(三弦、二胡、古箏、鐵琴);〈潑彩〉靈感則來自於張大千的國畫手法,非常前衛。三個樂章落差非常大。由於同場演出的《第一號薩克斯風協奏曲》,以黃河的船夫曲做開場,因此鍾耀光也同時選演他之前寫給實驗國樂團(今台灣國家國樂團)的《百道彎》(亦即黃河)來呼應。
長號玩家林柏格 演繹京劇《擊鼓罵曹》
「塞給他一支破木笛,他也能保證全場票房爆滿!」《紐約時報》給克利斯.林柏格(Christian Lindberg)的評語,貼切地形容了他舞台上熱力四射的功力。這位出生瑞典的長號演奏家集演奏、作曲、指揮為一身,林柏格常被戲稱為「三合一」,然而他歌唱、舞動,將長號提升為一個獨奏樂器、還將煙吸進口中再從長號吹口裊裊冒出……他敢玩、敢秀,連連的驚喜只怕觀眾應接不暇。目前已經創作了高達八十多首長號協奏曲、六十多張錄音,與他合作過的夥伴無不敗倒在他的才氣下。「長號是非常有特色的樂器,比薩克斯風的音響融合更難。」為了演出曲目,鍾耀光坦言,「的確思考了很久很久。」但最後也讓他想出了個好點子!
沒想到準備給林柏格的作品是《擊鼓罵曹—給長號與國樂團》!這是京劇中的精采唱段。為了好好罵個讒臣當道,主角禰衡還要先寬衣準備,由鬚生演唱,從西皮倒板、原板到快板等,激昂高亢、一氣呵成。由於各種唱腔多少有不同詮釋,鍾耀光選擇了他認為最有音樂性的余魁智作為創作版本。主要的唱段沒有變,只有在協奏的部分做變化。「長號與老生恰巧有幾點雷同,第一個是音域吻合,另一個就是長號可以邊吹邊說話,運氣發聲的同時可以靠著吹嘴嗚噎地講話或歌唱,因此在劇情發展最高潮時,也要他學著京劇唱上一段。」屆時若林柏格傳著京劇服裝或畫臉出場,相信也是觀眾意料中的事。
因為長號可以吹非常低的音,因此從寫給大提琴家米夏.麥斯基(Mischa Maisky)首演的《蒙古幻想曲》改編,可以讓長號模仿蒙古「呼麥」那種低音的人聲所產生的泛音。加上自己喉頭發出的聲音,一次就可以發出兩個到三個音響,不僅有和聲效果,音響也變得非常特別。而林柏格創作的曲子《野玫瑰》更令人驚訝:這次他不帶長號上台,而是用「朗誦」與國樂團共同演出。當「無厘頭」激盪國樂、加上鍾耀光,將會如何出人意表?敬請期待!
北歐最優質的唱片公司—BIS
BIS唱片公司,被讚譽為目前北歐品質最優秀的古典唱片公司,於一九七三年由巴爾(Robert von Bahr)創立於瑞典,最初是因為他吹長笛的夫人想出唱片卻沒有公司願意替她錄音,巴爾便決定創辦公司自己製作。創業之初,他錄製過猶太宗教音樂,中世紀、文藝復興的音樂,但都沒打出名氣,直到為著名女高音尼爾森(Birgit Nilsson)錄製了一張唱片後才讓唱片界刮目相看,並從此在唱片界佔有一席之地。早期的知名錄音多在北歐或臨近國家那些被低估的作曲家們,除了我們熟知的葛利格、西貝流士之外,也包括許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古拜杜琳娜(Sofia Gubaidulina)、亞虎(Kalevi Aho)等人的作品。
BIS唱片公司不僅注重選曲的獨特,也追求音質的優異,曾獲瑞典國王勳章,並曾獲得留聲機唱片大獎、日本唱片學會唱片大獎、西貝流士協會大獎,二○○八年才拿到法國MIDEM「最佳年度唱片廠牌」等。其唱片也因而常被指定為專業器材測試音質之用。BIS對任何曲目的優秀錄音都抱持著開放的態度,與一般國際大廠的作風完全不同;另外,除非音樂家答應,否則BIS極少重新發行。
BIS在亞洲市場一直給發人「發燒片」的印象,事實上該公司錄音的範圍包含了從早期到現代的古典音樂,特別是在現存錄音尚未有完整詮釋的部分。雖然沒有國際名廠的百年歷史,在唱片市場備受質疑的今日依舊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