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偶戲協會東南區偶戲節的演出現場。(鄭淑芸 攝)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偶戲撞擊」 迸出不同的創意啟發

如果你是一個偶戲人、當你覺得你有一個好主意,想要試試看靈不靈,或是你的新創作做到一半,想看看觀眾的反應,你可以試著參與在美國偶戲圈很流行的一種活動——「偶戲撞擊」(Puppet Slam)。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最常出現的是偶戲夜總會(Puppet Cabaret)、偶戲大雜燴(Puppet Potpourri)等等。

 

如果你是一個偶戲人、當你覺得你有一個好主意,想要試試看靈不靈,或是你的新創作做到一半,想看看觀眾的反應,你可以試著參與在美國偶戲圈很流行的一種活動——「偶戲撞擊」(Puppet Slam)。它還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最常出現的是偶戲夜總會(Puppet Cabaret)、偶戲大雜燴(Puppet Potpourri)等等。

 

「偶戲撞擊」這類的活動是從偶戲節開始發展的,因為偶戲節通常是偶戲人的年度盛會,不論是區域性、全國性、或是國際性的,絕對是大家彼此觀摩、互相學習的最佳機會。美國偶戲節的觀眾群,偶戲人往往比一般大眾還多,原因是偶戲節為了有效運用有限的經費,常常會和當地的大學合作,借用學校現有的場所來當表演空間,大部分的表演團體會就近住在學校的宿舍裡。加上偶戲節無法撥出太多的宣傳經費,因此對於一般大眾而言,除非你特別去注意,否則很難知道有這樣的活動。還有,某些區域性的偶戲節,為了公平起見,有時會在不同的城市舉行,想在同一區培養固定的大眾觀眾就更難了。

演出給圈內的同行跟演出給一般大眾比起來,台下的人看得不只是幕前的表演,也在看你隱藏在幕後的很多元素,雖然壓力較大,但是回饋也更大。因為如果你可以讓他們為你熱烈的鼓掌,表示你真得有可以值得驕傲的地方。

短小精悍  實驗挑戰

這些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一場演出中,大概會有六到十個演出團體或個人,表演五到廿分鐘的戲。大家會共用同一個場地,輪番上陣,所有的舞台、道具、燈光及音樂,都必須符合速戰速決的原則。雖然在這麼簡單扼要的前提下,觀眾很難看到什麼精緻細膩的演出,但是因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可以看到許多不同表演形式與主題迥異的偶戲,加上其中很多是一個完美創作的起源,除了娛樂性極高之外,在啟發靈感上,往往是十分令人興奮與感動的。

由於這些偶戲撞擊的節目有些許「同樂會」加「實驗室」的性質,因此提供了一個中立的空間,將這些同儕壓力稍微降低,讓你的實驗空間加大,在得失心不會這麼大的情況下,藝術家的創意觸鬚與實驗精神可以自由地伸展。在目前我看過的偶戲節中,也真的只有在美國,才可以在每個偶戲節裡都看到這樣的活動。除了因為美國人非常喜歡、也很有本事結合藝術和娛樂,他們極度鼓勵創作,並樂於提供創作者實驗平台的精神也由此可見。

紐約偶戲節  專業與非專業觀眾皆有

說到鼓勵創作,紐約的幾個偶戲撞擊活動,更是絕佳的例子。目前紐約有三個定期舉行的偶戲撞擊活動,加上隔年舉辦的兩個偶戲節,讓紐約觀眾幾乎每兩、三個月就可以體驗一下被這些充滿創意的活動撞擊的快感。

「幻影之聲偶戲節」(Voice 4 Vision Puppet Festival)和「偉大小工程玩具劇場偶戲節」(Great Small Works International Toy Theater Festival),是兩個雙年度的藝術節, 前者是紐約當地偶戲藝術家呈現作品的園地,後者則是焦點集中在「玩具劇場」這個特殊偶劇形式的國際性活動,兩者均有偶戲撞擊的節目。

他們和美國其他地區偶戲節不同的地方,在於台下的觀眾群是很綜合的,因為身處於大都會區,所以除了吸引同行人的注意之外,也至少會有一半以上的一般大眾參與,如果你可以同時贏得圈內人與圈外人的掌聲,你就會知道,你的創作方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偶與音樂共舞的「偶戲節目表」

「偶戲節目表(Puppet Playlist)」是沉船劇團(Sinking Ship Productions)在二○一○年,於中城四十五街的箱劇場(TANK @ 45th Street Theater) 開始。沉船劇團基於對偶戲及音樂的熱愛,他們開創這個獨特的偶戲撞擊事件。在這個雙月活動中,觀眾會在節目結束後票選下一次活動的主題,主題的選擇來自音樂界具影響力的音樂人或獨樹一格的音樂類型,曾經被列入的主題包括湯姆.瓦茲(Tom Waits)、大衛.鮑伊David Bowie)、鄉村音樂( Country Music)、一曲歌手(One-hit Wonders)等。六、七個偶戲團體或個人,在這個主題下,選擇自己喜歡的曲目及偶戲形式,為這個活動量身創作七分鐘之內的作品。

整個活動的架構是,在每個偶戲之間,會穿插不同的樂團演唱當期主題的歌曲,除了讓偶戲團體有時間做換場的工作,同時也讓觀眾在短時間內欣賞到不同樂團的演出。音樂與偶戲元素相輔相成,也成了目前最有特色的偶戲撞擊事件之一。

沉船劇團不只是提供這些優秀的偶戲人與音樂家一個展現創意的舞台,同時還將每個藝術家表演的全程錄影記錄放在他們的網站上,成為藝術家們另一個宣傳的據點,真可說是一氣呵成從頭到尾的支持。

偶戲接力、花樣百出的「潘趣」

「潘趣(PUNCH)」幾乎是每個月辦理的活動,是由位於布魯克林的一個藝術空間(Galapagos Art Space) 所創辦,後來在二○○舞年由「戲劇事件」(Drama of Works)接手。藝術總監葛蘭琴 (Gretchen Van Lente) 持續該活動「提供紐約地區偶戲人及觀眾一個定期偶戲撞擊活動」的宗旨,不斷翻新活動內容,有進行中作品的呈現、偶戲電影欣賞,他們還特創了一種演出類型叫「偶戲神風特攻隊(Puppet Kamikaze)」。這個想法來自之前的一個「艾莉絲夢遊仙境接力賽」活動,每個參與的團體節取該作品的一個章節,各自創作,然後在活動中集體按順序演出,今年將會有莎士比亞系列和聖誕節頌歌,非常令人期待。

「潘趣」目前沒有一個固定的家,活動空間在曼哈頓與布魯克林的小劇場、餐館、藝廊……等場地間遊走,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在六個不同的表演空間出現過,有近百位的偶戲藝術家參與,為紐約市建立了一個具持續性及活動最頻繁的偶戲藝術社區。

延伸偶戲熱情的「偶戲百樂客」

「偶戲百樂客」(Puppet Blok)和上述偶戲撞擊事件最大的不同點是,這是一個由劇院而非劇團策畫執行的節目。迪肯生劇場(Dixon Place)位於紐約東下區,創始人愛莉.考文(Ellie Covan)從一九八六年起,在東村自己公寓的客廳裡舉辦藝文活動,她最原始的動機是希望能提供表演者及作家一個舒適、滋養的空間,在一個親密的氣氛下來展現他們的作品。該劇場被稱為「當地創意的天堂」,他們鼓勵各界表演藝術家勇於嘗試大膽的主題和實驗的手法,尤其歡迎非主流但有強烈意識表達的團體。

該劇場的節目部經理萊絲莉.斯強瓦特(Leslie Strongwater)基於對偶戲的熱愛,在二○○六年創辦這個推廣偶戲藝術的計畫。第一次的活動只是為了幫劇場募款,但是在愛莉.考文的鼓勵下成為一個常態性的節目,一開始是每季舉辦,到現在已成為每個月的活動。活動名稱的靈感來自蘇俄的象徵主義詩人亞歷山大.勃勒客(Alexander Blok),影射偶戲的藝術境界,同時萊絲莉也覺得Blok的諧音有綜藝節目的味道,符合偶戲撞擊的精神。

六年來,他們獲得了吉姆.漢生基金會(Jim Henson Foundation)三次的補助,也獲得紐約當地偶戲藝術家大力的支持,他們在每個月的節目中呈現二到三位藝術家的作品,主題、形式與長度完全沒有任何限制。由於有劇場空間及行政體系的支持,可以提供缺乏行政與技術支援的藝術家較有深度的輔助,換句話說,你的作品可以有比較精緻的呈現。

他們最近也推出「偶戲對談系列」,在活動前於劇場一樓的酒吧區,會有一場免費的座談,只要是對偶戲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以參加。

偶戲撞擊的幕後推手

介紹了這些各具特色的偶戲撞擊事件之後,不得不特別提出他們背後一股最大的支持力量,那就是吉姆.漢生基金會(Jim Henson Foundation)。吉姆.漢森是電視偶戲劇場「芝麻街」的創始者,不論在表演形式或主題內容上,他為美國偶戲開創了非常獨特的一條路,其代表性及影響力遍及世界各地,觀眾群更是不分年齡層。從一九八二年起,他們已贊助了超過六百個案子,是美國偶戲藝術家及推廣偶戲藝術之社區團體的一大支柱,偶戲圈的人均以獲得他們的補助為一大殊榮。吉姆.漢森的女兒海勒.漢森(Heather Henson),為了鼓勵偶戲藝術家挑戰偶戲極限,特別在網路上提供了「偶戲撞擊網路(Puppet Slam Network)」,每月提供全國偶戲撞擊事件的活動訊息。

我非常幸運地有機會能以觀眾和表演者的身分參與這些活動,以不同角度來觀察與體會偶戲藝術家與偶戲社區互動所激盪出來的能量,同時也見識到紐約觀眾藝術欣賞角度的寬廣,他們對於這種沒有炫麗舞台燈光音效的純創意演出,給予和一般正式劇場演出同等的尊敬,著實令人讚嘆。

 

相關網站

偶戲節目表 www.sinkingshipproductions.com/shows/puppetplaylist/about

潘趣 www.dramaofworks.com/punch/

偶戲百樂客 www.dixonplace.org/

吉姆.漢生基金會 www.hensonfoundation.org/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