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德國「北萊茵威斯華倫文化局」之邀,本文作者參訪了當地兩個重要的音樂節:「威騰當代室內樂音樂節」與「科隆八橋音樂節」,前者以大師帶新秀,鎖定中小型編制的當代作品,並且主打世界首演或德國境內不曾演過的作品,以吸引文化圈各城市的觀眾前來小城鎮觀賞;而後者有著科隆愛樂強大的行政團隊、極優的愛樂廳作為後盾,以展現文化大城的格局為目標,也提供了包括科隆在內、整個北萊茵威斯華倫地區所有展演者、創作者一個百花齊放的平台。
這幾年歷經了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許多表演團體、劇院、文化組織紛紛裁減經費、整併組織、甚至終止營運,素為文化大國的德國,也難以避免這個全面性的衝擊,面對經費困境的團體或組織,多以縮減演出或業務來達到節流,然而「北萊茵威斯華倫文化局」(Nordrhein-Westfalen Kultursekretariat Wuppertal,簡稱NRW Kultur)卻選擇另一種方式,那就是「改變」。NRW Kultur主任耶許博士(Dr. Christian Esch)認為「改變」是文化界迫在眉睫的工作:「如果我們希望所有的事物如我們所願地持續擁有,我們就必須改變!」
創立於一九七四年的NRW Kultur,原是由北萊茵威斯華倫邦廿一個城市及地方政府共同成立的一個文化組織,它的工作以整合各地方文化團體、挹注文化活動及國際文化交流為核心,其範圍包括了文學、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新媒體藝術等。多年來,NRW Kultur對內扮演資源整合的平台、對外則致力於文化輸出與交流,而這些工作均建立在數量相當可觀的文化活動上,「國際參訪計畫」便是最好的例子(註1),這個計畫由NRW Kultur國際組規劃,每年分二至三季,根據不同屬性的文化活動,擬定邀請的領域,如戲劇節、舞蹈節或音樂節,由散布各國的歌德學院推薦各國相關領域的策展人、生態觀察者或創作人,最後由主辦單位挑選邀請的對象至德國深入了解各活動。
筆者受邀參訪的活動主題為當代音樂,於六月份成行,主要行程為參訪兩個重要的音樂節:一為「威騰當代室內樂音樂節」(Wittener Kammermusik Tage für neue Musik)、另一個為「科隆八橋音樂節」(Acht Brücken/Musik für Köln)。
威騰小城 打造世界首演特色
由西德廣播電台文化台(WDR-3,西德廣播電台旗下的文化頻道)與威騰文化中心所主辦的「威騰當代室內樂音樂節」至今已經舉辦了十一屆,以魯爾河(Ruhr)河畔的小城威騰與鄰近四個空間作為表演場地,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天,節目內容無論是品質或數量,都十分驚人。音樂節藝術總監與製作人佛格特(Harry Vogt)表示,威騰與北萊茵威斯華倫區域的各個城市如德特蒙、科隆、杜塞朵夫等形成一個文化圈,文化圈中的每一個組成分子都有其特色,足以吸引民眾離開自己居住的城市踏訪在外地的文化活動。而威騰當代室內樂音樂節的特色便是獨特的當代音樂作品,包含了當代大師與作曲新秀的作品首演、當代樂團的經典詮釋等,尤其世界首演更是吸引民眾從四面八方趕赴威騰這個小城市、欣賞一個週末當代聲響展演的誘因。同樣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音樂節的製作經費也十分有限,雖然無法支付作曲家們合理的委託創作費或給予演出者豐厚的演出費,但受到音樂界的支持,威騰當代室內樂音樂節的內容和品質仍然保持不墜,依舊能夠持續給予數量可觀的委託創作,以維持展演世界首演及德國首演作品的策展目標。
今年的威騰當代室內樂音樂節中邀請到的首演作品非常多樣,其中包括當代大師如霍利格(Heinz Holliger)、比爾特威斯妥(Harrison Birtwistle)、于特福斯(Peter Eötvös)等。霍利格依然活躍於雙簧管演奏家與作曲家兩種身分,今年在威騰首演的作品主要為獨奏曲,雖然曲風並無太多令人振奮的改變,但仍不失精緻與趣味,同時他也在比爾特威斯妥的首演作品擔任雙簧管四重奏的一員。于特福斯由摩登樂集首演西德廣播電台的委託創作《席勒:能量之美》,這首靈感來自席勒著作《有關人類的美學教養》、給八位人聲、八支管樂樂器與兩組打擊樂的作品,重現于特福斯作品中久違的精細與嚴謹,捨去所謂的實驗、突破與繁瑣的理念詮釋,再次回歸到單純的聲響與結構,令人十分喜悅。
善用大自然 突破展演空間限制
在中生代作曲家中,最受人注目的應屬義大利作曲家格爾法梭尼(Stefano Gervasoni),目前任教於巴黎音樂院的格爾法梭尼,是歐洲目前相當活躍的作曲家之一。格爾法梭尼今年在威騰展演的大都為給人聲的作品,風格相當細緻卻不免過於細瑣,慣於長時間使用大量的細微動機,企圖擴展聲響氛圍與編織繁複的結構,雖不乏片羽靈光卻也時時功虧一簣。來自法國、師承瑟納基斯(I. Xenakis)的杜索賓(Pascal Dusopin)帶來絃樂三重奏Microgrammees,作品靈感來自作家威爾瑟(Robert Walser)同名著作,以「至另一個時空旅行」的概念紀念年輕早逝作曲家貝爾坦(Christophe Bertrand),整首作品既充分展顯了絃樂三重奏的特性與趣味,文學的美感與人生的情感在聲響中互映著,充滿著既生動又深刻的活力。而新生代作曲家則巧思百出,創作能量相當豐富,其中阿根廷作曲家莫桂蘭斯基(Eduardo Moguilansky)給八位歌者及擴音器的band[I.wachs],與日本年輕女性作曲家生今井智景(Imai Chikage)為悼念日本海嘯災難而作的Morphing-state of matter,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這五個固定展演場地中,大自然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蜿蜒的魯爾河,提供了寬廣且無限可能的展演場域:歐特(Daniel Ott)的querströmung將五個打擊樂、兩把電吉他與預置錄音散佈在河兩岸,在河中間產生巨大聲響的是因為河面高低差所造成的小型瀑布;佛洛列克斯(Stephan Froleyks)的rauschen angeln讓釣竿唱歌,垂釣的釣竿吊著的不是魚餌,而是聲音裝置,透過進出水面、受到河流的衝擊等等,產生出不同層次的聲響;亞伯林格(Peter Ablinger)端出兩項作品,一個是以床單圍成迷宮的Weisse Wäsche、另一個是以吸水抹布與玻璃管為主奏者的Weiss/Weisslich 31e;要聽瑞瑟(Kirsten Reese)的作品Vexierklang Hardenstein則要在森林中健行,因為主要的聲響裝置在半山腰的哈登史坦古堡裡,觀眾一踏進山林步道,沿路便可聽到藏在樹上、草叢裡的預置錄音。此外,坦佳利斯(Manos Tangaris)的作品則需要觀眾搭船遊河,聆聽岸邊傳來的聲響設計。這些作品在創意與技術上,雖不算獨特與困難,但可以看出作曲家們在突破展演空間的限制上,有著相當大的成熟度,無論是在作品中融入開放性的場域、或在大自然中編織作品的創意,都能呈現創作的愉悅,而這愉悅也可以從一般民眾的投入與參與中發現。
科隆八橋音樂節 從古典到現代豐富多樣
同一時間,在距離德特蒙與威騰不遠的科隆,也正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最新的音樂節「科隆八橋音樂節」,由科隆愛樂、西德廣播電台和科隆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科隆八橋音樂節」是今年慶祝廿五周年的科隆愛樂重頭戲,一週的內容幾乎囊括所有的音樂種類,從古典音樂、當代音樂、爵士音樂、電腦音樂、劇場與舞蹈音樂等,編制也從交響樂團到實驗性的電腦電子設備都涵蓋了,可以說是一個企圖心非常強盛的音樂節,在經濟不景氣的此時推出,就如音樂節總監、同時也是科隆愛樂經理藍格佛特(Louwrens Langevoort)所說,為低迷的環境注入強心劑。第一屆音樂節以剛過八十五歲大壽的當代大師布列茲(Pierre Boulez)為主題,展演多首布列茲的經典作品,可惜因為行程天數的安排,這次國際參訪團只有聆聽了前兩天的節目,包括在科隆愛樂廳由布列茲指揮荀貝格、斯特拉溫斯基與拉威爾的開幕音樂會。
比較前後兩個音樂節,有著截然不同的策展目標,威騰以大師帶新秀,鎖定中小型編制的當代作品,並且主打世界首演或德國境內不曾演過的作品,以吸引文化圈各城市的觀眾前來小城鎮觀賞;而在大城市中的「科隆八橋音樂節」,有著科隆愛樂強大的行政團隊、極優的愛樂廳作為後盾,以展現文化大城的格局為目標,也提供了包括科隆在內、整個北萊茵威斯華倫地區所有展演者、創作者一個百花齊放的平台。除了音樂節之外,參訪團也拜會了科隆歌劇院與歌劇院經理勞芬貝爾格(Uwe Eric Laufenberg)、當代樂團「音樂工廠」(Musik Fabrik)和科隆當代樂團聯盟ON- neue Musik Köln(註2)。即將關閉進入維修期的科隆歌劇院,與科隆戲劇院相傍,面對逐漸流失的觀眾與日益縮水的經費,勞芬貝爾格也闡述了他的應變之道,今年四月將史托克豪森的傳奇歌劇作品《光》系列的《星期日》Sonntag aus Licht帶上舞台,這個在史托克豪森生前就開始洽談、卻始終未能實現的製作,是科隆歌劇院的試金石,日後是否增加當代歌劇作品的比例,以吸引觀眾回流,就等整修後再度開門見真章了。
營造共享平台 在低迷中創造新機
此次參訪過程中,策展人們觀察的不外乎是經費預算與節目內容之間的平衡、解決之道與各種可能性,因為各國共同的問題就是不景氣的世界經濟所衝撞的文化預算。NRW Kultur展現了資源共享與整合所帶來的節能效應,這個效應由公部門帶頭啟動,維繫動能的力量卻是來自民間,無論是像ON- neue Musik Köln這樣的平台或是音樂工廠以演奏為核心、積極主動提供策展的當代樂團,共同的信念就是以更積極的產出與堅持獨特性來面對不景氣的現況。相對於此,在所有參訪國之中,唯一沒有當代音樂節與當代樂團的台灣,政府畫地自限、依舊在文化事務上進行鎖國政策、民間則多耗費在不善經營與過於依賴政府補助之間,整個生態環境在討好觀眾的大方向之下,失去開創性的藝術品質也得不到更多的票房,NRW Kultur的國際參訪計畫不單是推銷該國藝術團隊、藝術作品的計畫,更是各國面對當下文化困境的絕佳借鏡。只不過作為借鏡前得先發現困境,無論是政府或民間,我們發現眼前的困境了嗎?
註:
1. 國際參訪計畫(Internationales Besucherprogramm)2011年當代音樂類所邀請的還有韓國首爾大學音樂院教授金勝根、美國洛杉磯「週一音樂之夜」藝術總監暨策展人Justin Uricis、巴西聖保羅文化中心音樂策展人Juliano Matteo Gentile、波蘭華沙之秋主任Tadeusz Wielecki、法國France Musique記者Arnaud Merlin及CLASSICA, L’Espress et al.記者Franck Mallet。
2. Musik Fabrik和ON- neue Musik Köln與其說是樂團或展演團體,確切的說是室內樂團、作曲家與音樂家的協作平台,以往各團所爭取的是各團的演出機會,但隨著大環境的改變,為了節省各團的行政成本,更為了推動整體生態的活力,開始產生了各種型態的協作平台。以Musik Fabrik和ON- neue Musik Köln為例,前者原本便是一個當代室內樂團,具有固定的團員、與作曲家們有深廣的聯繫、更具備策展的能力;後者則是整合科隆地區所有音樂團體、作曲家與主辦單位的組織,超越了經紀公司僵化的藝人經紀模式、也不僅是單純的表演人力銀行,而是針對各藝術節與主辦單位的特色、需求等,主動提出策展計畫,若計畫被採納,則進一部負責調度音樂家、執行演出等工作,而這些音樂家與表演團隊平時各自獨立運行或接洽演出,並不互相干擾牽制。這種協作平台的概念是德國能夠擁有各種編制之室內樂團、表演團體的主因,最大的功能則是整合資源、維護策展品質及保持文化活動的能量。
相關網站
北萊茵威斯華倫文化局 www.nrw-kultur.de
威騰當代室內樂音樂節 www.wittenertage.de/
科隆八橋音樂節www.achtbruecken.de/
西德廣播電台文化台 www.wdr3.de/
Musik Fabrik www.musikfabrik.eu/front_content.php
ON- neue Musik Köln www.on-cologne.de/
挽救流失的文化,從教育做起
學校新音樂計畫
我們看德國是文化大國、是西洋音樂的龍頭,當德國人說:「民眾對音樂文化的認知已經消失殆盡、我們的下一代已經完全捨棄貝多芬跟巴赫了!」聽在亞洲人的耳 中,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這卻不是空穴來風。NRW Kultur負責音樂教育推廣、自身是作曲家的史多倫威爾克(Markus Stollenwerk)指出,德國新世代的年輕人成天掛著耳機,但聽的幾乎都是速成的搖頭音樂,古典音樂(或稱嚴肅音樂)對於他們是非常陌生的,為了讓 下一代重新跟上音樂發展的腳步,NRW Kultur與埃森、科隆、阿亨、敏斯特、烏帕塔等地的學校合作,推出了一種類似建教合作的計畫,讓作曲家帶領學校裡完全沒有學過音樂的學生嘗試創作。
這個叫做“Haste Töne”的計畫由六名作曲家擔任導師,參加計畫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想跟隨的導師,計畫期程是一個學年。上學期的內容包括認識導師、學習基礎的音樂常識、 由導師帶領聆聽各種類型的音樂、認識各類型音樂的創作邏輯與方式等,是作為開始創作前的準備階段;而當進入第二學期時,即是導師們開始引導學員創作的階 段,到了五月,學員開始排練自己的「作品」,在排練與修改中,學習連結創作的想像與實踐,整個計畫結束在六月學期末的音樂會。這個計畫持續進行了幾次之 後,史多倫威爾克發現,年輕人對當代音樂的接受度遠遠勝過巴赫與貝多芬,而當他們歷經了這樣一個創作過程後,他們也學習到了用耳朵去「聆聽」所有接收到的 音樂與聲響,換句話說,學員的耳朵開始篩選與挑剔聽進耳的聲音,而對音樂的重視與音樂的潛移默化便由此開始。(林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