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羽佳的拉赫瑪尼諾夫協奏曲專輯。(DG、索尼音樂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王羽佳、卡蒂雅 靈魂與琴音的美麗相遇

兩位同年的年輕女鋼琴家:王羽佳與卡蒂雅,都是國際樂壇的明日之星,雖然有著各自不同的際遇,卻又在這條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地相遇,同樣在今年皆發行了新專輯,分別與拉赫瑪尼諾夫與李斯特時空對話,讓聽者得見她們如何用琴音展現美麗的靈魂。

兩位同年的年輕女鋼琴家:王羽佳與卡蒂雅,都是國際樂壇的明日之星,雖然有著各自不同的際遇,卻又在這條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地相遇,同樣在今年皆發行了新專輯,分別與拉赫瑪尼諾夫與李斯特時空對話,讓聽者得見她們如何用琴音展現美麗的靈魂。

來自中國的王羽佳與喬治亞的卡蒂雅(Khatia Buniatishvili),這兩位同為廿四歲的年輕女鋼琴家,同樣擁有優異的音樂天賦及一顆充滿熱情的心,但是她們則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用自己的靈魂刻劃出美麗的音樂圖騰。雖然有著各自不同的際遇,卻又在這條音樂的道路上不斷地相遇,同樣在今年皆發行了新專輯,並在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Verbier Festival)中同台連袂演出雙鋼琴,這個畫面也道出了她們彼此之間微妙的關連性。

王羽佳vs.拉赫瑪尼諾夫

近來由於短裙事件而在國際樂壇上引起爭論的話題女主角王羽佳,在今年發行了第三張個人專輯,這亦是她首張協奏曲專輯。與馬勒室內樂團(Mahler Chamber Orchestra)的組合,可說是絕佳的搭配,這些年輕充滿活力與熱情的音樂家,共同激發出燦爛的音樂火花;尤其是在樂團創立者阿巴多(Claudio Abbado)的帶領下,捕捉住音樂的每一個關鍵,樂團的演奏不僅生動細膩且層次鮮明,更給予了年輕音樂靈魂揮灑熱情的空間,使整張專輯洋溢著令人感動的年輕活力。

此張專輯共收錄了兩部拉赫瑪尼諾夫的作品:《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與《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這兩首作品都讓王羽佳柔美兼具磅礡氣勢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中,她靈巧的變化性,無論是驚人的爆發力所創造出來的氣勢,或是如歌般吟唱的詩性,都表現得恰如其分;在阿巴多的指揮下,王羽佳與樂團合作無間,精確地掌握了每個變奏的個性。在經典的《拉二》中,王羽佳讓自己沉浸在拉赫瑪尼諾夫的宇宙世界中,將這部作品所想要傳遞的各種情緒與意念,以精湛的技術與豐富的音色變化傳神地表達。

卡蒂雅vs.李斯特

曾被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讚譽有加的卡蒂雅,生長於喬治亞的首都提比利斯,她的音樂天賦在年幼時即被發現,由母親啟蒙學習鋼琴,六歲時便首次與樂團合作協奏曲。她獲得無數的獎項中包括了二○○八年的魯賓斯坦國際鋼琴大賽第三獎,並在同年於美國卡內基廳首次登台。近年更被BBC廣播電台選為「新生代藝術家」(New Generation Artist),與被維也納愛樂協會(Wiener Musikverein)評選為2011/2012樂季的「閃耀之星」(Rising Star),演奏事業如日方升。

雖然今年適逢李斯特兩百週年誕辰,但選擇李斯特作品為她的首張專輯曲目,並非僅僅為此;對於她來說,這似乎是個必然:「因為只有他才能讓我靈魂中的許多面向整合呈現。」這張專輯共收入了五首作品,並以「浮士德」為貫穿整張專輯的主題,原因除了「浮士德」為其作品《愛之夢》、《梅菲斯托圓舞曲》的靈感來源外,其著名的《B小調奏鳴曲》更是可以完全按照《浮士德》的情節來詮釋。卡蒂雅清澈剔透的音色,她用音符展現出她炙熱卻又深邃內斂的情感,雖然同樣地令人感到澎湃,卻又讓人感受到一種沉澱的寧靜。在音樂中,卡蒂雅誠實地面對自我,並透過李斯特的音樂,再度審視自我內在的宇宙;而在這張專輯中,她已跨越時空,與李斯特成為知音。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