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嘉明(林勝發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跨界導戲曲.現代劇場導演的古典奇遇/人物焦點

王嘉明 不談創新傳統 回望簡約之美

「我常說崑曲是我劇場的啟蒙,大家都不相信。」一次觀賞崑曲的經驗,讓王嘉明明白了劇場的本質和美學,享受每個流動的細節之間縝密的邏輯。首度執導崑曲,王嘉明表示:「我做的非常傳統,請不要想像有多麼當代。」他期待以自身的導演經驗,將作品調整到令現代觀眾感到舒服的狀態,進而能拉近距離欣賞。他說:「因為崑曲本身就很前衛。」

「我常說崑曲是我劇場的啟蒙,大家都不相信。」一次觀賞崑曲的經驗,讓王嘉明明白了劇場的本質和美學,享受每個流動的細節之間縝密的邏輯。首度執導崑曲,王嘉明表示:「我做的非常傳統,請不要想像有多麼當代。」他期待以自身的導演經驗,將作品調整到令現代觀眾感到舒服的狀態,進而能拉近距離欣賞。他說:「因為崑曲本身就很前衛。」

傳奇崑曲《南柯夢》

上本  10/18  1930   10/20  1930

下本  10/19  1930   10/21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27012775203

中國文人喜談「人生如夢」,誓要看破紅塵;委婉流轉如水磨的崑曲,則如入夢的喟嘆,遊歷生死徘徊、了悟情緣。當熟稔流行文化符碼、向來大玩拼貼遊戲的王嘉明,遇上美學底蘊深刻的崑曲,更令人好奇他如何進入湯顯祖的思維,在劇場裡建築一場古夢的空間?

「這次和江蘇省崑劇院的合作,我做的非常傳統,請不要想像有多麼當代。」王嘉明開門見山說道。他自承,許多人會期待他是否能擦撞出新火花,或賦與崑曲新詮釋。但是,他非常用心地回歸崑曲本身的美,並期待他以自身的導演經驗,將作品調整到令現代觀眾感到舒服的狀態,進而能拉近距離欣賞。他說:「因為崑曲本身就很前衛。」

崑曲的縝密邏輯啟蒙劇場美學

「我常說崑曲是我劇場的啟蒙,大家都不相信。」王嘉明在大四時,因為學姊給了一張上崑的戲票,抱著看看就好、甚至有點不情願的心情前去,沒想到看了之後大為震撼:「說真的,比看碧娜或舞踏還要有感觸。除了和自身的傳統文化有關,主要是,它雖然講最通俗的故事,卻只需要兩個演員和一桌二椅,就能做出驚人的細緻度。我那時候實在太驚嚇了,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一齣崑曲就讓他明白了劇場的本質和美學,從唱唸做打的處理、和鼓笛的完美結合、道具的使用、走位的處理等等,王嘉明享受每個流動的細節之間縝密的邏輯,「崑曲是以演員的表演帶出空間和想像,如此簡單,呈現出來的情感卻非常巨大又細膩。」

在南京排練前後待了半年多,此次搬演湯顯祖「臨川四夢」中的《南柯夢》,面臨多重挑戰,首度全本搬演、沒有任何參照,在曲牌形式上更需要相對考究。王嘉明第一個挑戰就是刪本,不更動任何台詞、結構,將全本四十四折刪減至只剩十五折。取捨間,仍是以完整表現《南柯夢》裡「諸色皆空,萬法唯識」的主旨為前提。

品嚐細節的講究、尋找彈性的契機

排練期間,由於有蔡正仁和張繼青兩位老師指導,王嘉明覺得反而是自己重新學了許多:「老師們帶著豐富的資料庫,一個字就可以修很久,而且是常有的事。他們很堅持要找到每一顆字的質地。」當代劇場的演員往往輕易帶過或忽略這點,但在崑曲裡,老師們卻非常講究這些細節,例如「尖團」字音的注重,可以強調出聲音的形狀,進而形成力量。

於是咬字搭配動作的處理,不僅是為了行雲流水般的順暢和感情的調度,更因為一個字所具有的能量,可為角色內在的轉折勾勒出具體的弧線,而這正是能讓觀眾從中玩味的表演層次。

不過,和老師們工作的經驗,也讓他有感,當代導演在面對傳統戲劇時,其實不適合當主要的領導者,比較適合做創意和詮釋上的搭配。王嘉明坦言:「除非是像李小平這種兩邊跨足的導演,否則對於手段的運用,還是有一段距離,需要繞比較大的圈。」

尤其是崑曲的邏輯系統非常完善,牽一髮動全身。所以王嘉明一直在思考的是:「面對這些規範,有什麼彈性或漏洞,是可以去扭轉和創造的。」而他和演員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代手段有時相對簡單直接,所以我提供傳統戲曲的演員一些不同的思考方向,這反而是某種啟發的契機,讓他們突破原來的思維,找到一些範圍內的可能。」

簡約與優雅的浮光掠影

如果要談這齣製作的當代手法,王嘉明首先提到視覺上的簡約處理。像是,繁複過密的團花轉化為較輕盈的圖樣,或是以夢境蟻國和夢醒人生作為色彩系統上的區別對比。舞台上依舊是一桌二椅,不同的是,廿根間隔有序的木樁取代了兩道幕,各別單獨升降,王嘉明解釋,「因為場景很多,木樁的流動就好像每個空間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水。」

後方還設計了弧形的透光背板,背板中間有道裂縫,被他們暱稱為「時光裂縫」,彷彿所有抽象的意念都從那裡滲進來,塑造隱約的意象。在這背板上,王嘉明將以光影氛圍製造剪接感,呼應人生即景的浮光掠影。

交錯的動態和不同的人生景色,是王嘉明導《南柯夢》的主軸,他說:「要先看到『諸色』,之後才能了解『空』。」

《南柯夢》的劇本對王嘉明來說就是人生,裡頭有各種關係,男主角淳于棼則像是串佛珠的那條線。「這個本的戲劇性不強,不會只聚焦在主角上,反而對其他人物的心境有很多著墨,就連演淳于棼的演員都說自己是大配角。」充滿缺點、懦弱的男主角,卻也誠實赤裸地表達出人性,「有趣的就在於主角是一個『平常人』!所以我覺得這劇本其實是湯顯祖自己的懺悔錄,談理想和墮落。而且角度很當代,不是要認同一個英雄,而是透過淳于棼去看到他人。這所謂『當代』的敘事就已經出現在中國的章回小說裡了,《紅樓夢》亦是如此談人生。」

這種回望的姿態,也是王嘉明在創作裡尋找的:「對我來說,『當代』其實是踩在過去的記憶上重新看到。崑曲的當代也是因為它有別於資訊紛雜的世界,呈現提煉過的純粹,喚醒簡約的美和優雅的時間感。」

所以,王嘉明不談創新傳統,因為劇場如夢,當代和傳統互為彼此的輪迴。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