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李垂誼被列為華人古典音樂界的「四大金童玉女」之一,年約四十的他不穿大禮服,一身黑襯衫的親切形象,襯托著他演奏時的親和力,像是說故事一般娓娓道來。目前出版的兩張專輯,讓樂迷可以聽到他精采的技巧、溫暖與睿智的處理。
在全球化的脈絡下,「中國風」在近年來也成為東方浪潮中一個強而有力的指標,這股勢力到了西洋古典音樂領域中,讓幾位崛起的年輕演奏家們成了眾所矚目的對象。不管以何種風格吸引目光,郎朗、李雲迪、王羽佳這幾位中國出身的鋼琴家,總能掀起話題、博得媒體大幅版面。但繼他們之後,二○○九年義大利最具權威性的報章Il Corriere della Sera更加入了一位新星,將李垂誼與其他三位並列為華人古典音樂界的「四大金童玉女」之一。
從華爾街走出來的大提琴家
四大金童玉女各有自己的能力與才氣,但有別於其他三位鋼琴家,李垂誼是唯一以大提琴入選者。不僅如此,許多人不僅將他與王健相提並論,更封他為「馬友友接班人」。不過喜愛大提琴的台灣樂迷們早已評自身經驗感受到他的魅力,因為他分別在二○一○年及今年八月來過台灣。年約四十的他不穿大禮服,一身黑襯衫的親切形象,襯托著他演奏時的親和力,像是說故事一般娓娓道來。運弓與音準非常到位,無怪乎英國音樂雜誌《留聲機》讚揚為「奇蹟」、The Strad雜誌 也稱許他為「處理不同情緒間微妙變化的大師」;就連指揮大師馬捷爾(Lorin Maazel)亦讚賞他為「極為出色的大提琴家」。
李垂誼生於香港,祖母為台灣人。身為鋼琴家的母親,原先計畫培育他和兩位學鋼琴和小提琴的姊姊組成三重奏,但這個夢想在姊姊放棄後未能達成,而從小被鞭策學習的李垂誼雖然自小考入茱莉亞音樂學院,十八歲卻放棄音樂轉入哈佛大學主攻經濟,畢業後甚至到紐約的金融顧問公司擔任顧問,但這關鍵的幾年,卻讓他發現最愛的還是大提琴。
兩張專輯展現純熟溫暖琴音
重返音樂的領域,這位從華爾街出走的大提琴家因此全力以赴,連續贏得世界三大大提琴比賽獎項。他的首張專輯Trey Lee就是EMI在二○○四年拿下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比賽(International Antonio Janigro Cello Competition)冠軍後錄下的,布拉姆斯《D大調奏鳴曲》正是他的得獎曲,而曲目第一首排就是炫技的《大黃蜂的飛行》,接著幾首傳統歌曲與帕格尼尼,正好能夠兼顧高難度的作品,讓演奏家展現游刃有餘的技巧,又可以讓他深情的詮釋感動人心,因此一推出就成功登上古典排行榜,並得到極高的評價。
二○○六年一樣以Trey Lee為名推出一張新專輯,收錄了舒曼、孟德爾頌及蕭邦的作品,伴奏找來柴科夫斯基最佳伴奏得獎者諾琳.波萊拉。在專輯中可以聽到李垂誼更純熟的琴音,以及溫暖與睿智的處理。今年在台灣發行,也讓台灣觀眾能夠聽到他在這幾年中的成長。而除了CD之外,專輯另附一張DVD,收錄德弗札克《鋼琴三重奏》、布拉姆斯《D大調奏鳴曲》、舒曼《幻想曲小品集》等演奏片段,還有錄製電影《戰鼓》的實景。藉由訪談與影片,一窺他音樂的成長、邁向成功、和觀眾心靈相通以及舞台以外的世界,相當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