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舞者楊維真與默劇表演者姚尚德合作的肢體劇場《泡泡秘密基地》,透過兩個經典文學角色——哪吒與小王子,呼應兩人的表演;透過童年回憶的回溯,在劇場這個秘密基地,觀看自己何以成為今日的自己……
楊維真X姚尚德 舞法表達《泡泡祕密基地》
2012/12/14~16 15:00 台北 淡水竹圍工作室 花開落果
INFO 0953008122
甫於十一月初演出的《守夜者》,集合了風格各異的表演者,其中,肢體明快俐落的舞者楊維真和擅長法式默劇的姚尚德更是其中兩大亮點。巧的是《守夜者》後,兩人繼續合作肢體劇場《泡泡秘密基地》,在台北竹圍工作室戶外一方人造庭園,上演成人與童稚記憶重逢疊合的奇想世界。
以文學角色呼應表演
《泡泡秘密基地》之名,源自楊維真的系列創作。專科畢業即赴荷蘭習舞的她,二○○六年返台後開始系列「泡泡」主題創作,「我很喜歡《金剛經》裡的那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些年頻仍往返國內外的她,對不同社會環境自然隔著冷靜距離:「人生像是飄在空氣中的泡泡,有時七彩繽紛,不知何時破滅。」接連創作的《泡泡航空公司》、《泡泡小姐》、《泡泡奇慾境》,都可看見楊維真以老練的身體技巧展現她對外在世界的冷眼觀察與敏銳的內在感受。
為人母和擔任國中表演教師的生涯轉變,更讓她對童年生活如何影響人的漫長一生有強烈的體會與思索。二○一○年,她看了姚尚德的《孩子》後,留下強烈印象,於是有了此次的合作。
楊維真擅長從個人細微的生活經驗取材,經過與姚尚德長期討論後,她以兩個著名文學角色呼應表演——哪吒與小王子。楊維真從剔骨還肉的哪吒身上看見潛藏自己性格中的叛逆,也看見了旅行不同星球的小王子和四處遊走教默劇的姚尚德有共通之處。一個劇場的「秘密基地」於焉成形,成了楊維真和姚尚德召喚童年記憶,觀看自己之所以成為自己的特殊場域。
希望喚醒童真眼光
排練當天,姚尚德呈現了四個段落,有自《小王子》經典的場景發展,例如被成人視為帽子的「蛇吞象」圖畫,和日復一日重複的點燈人,姚尚德以默劇身段結合獨特肢體語言賦予嶄新的觀看方式;有的來自他的童年經驗。一場模擬塑膠袋隨風起落的即景,狀似孩童百無聊賴的模仿,卻多了「此身無可憑依」的感傷意味。
在另一段中,姚尚德舉起單腳,一面低語一面做出頭身分離的詭異動作,觀看時強烈的不安襲來。這場戲是他回溯童年遭性侵的記憶。「之前作《孩子》就處理這件事,以為做完就過了,沒想到陰影還是在……」楊維真和他一同整理這段經歷,就身體表演給建議,不刻意處理情緒,藉此提煉出更廣泛的、對被傷害與被侮辱者的關注。「其實社會上很多問題成因都是童年如何被塑造。心裡的孩子是跟著你的……」楊維真說。
但《泡泡秘密基地》並不局限於成人回顧童年時必然的感傷,而是「喚醒大家童真的眼光」。就像從小悲觀慣了的姚尚德,在剛結束的廣西旅行中,因教當地孩子默劇而「油然生出父愛」。在孩子身上,我們永遠會發現前行的路。於孩子是未知的探險,於大人,是責任,更是本能的生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