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派話劇《亭子間嫂嫂》寫的是二、三○年代上海紅燈區會樂里的一位風塵女子的日常生活。(上海現代人劇社 提供)
上海

「海派戲劇演出系列」上陣 《亭子間嫂嫂》驚豔

為紀念上海開埠一百七十周年,上海現代人劇社特別推出「海派戲劇演出系列」,由海派小說名作改編的《亭子間嫂嫂》打頭陣,總共五齣作品,展現不同時代的海派風情。其中更有首度將張愛玲一生搬上舞台的《張愛玲》,與改編自經典中國電影《小城之春》的同名越劇。

為紀念上海開埠一百七十周年,上海現代人劇社特別推出「海派戲劇演出系列」,由海派小說名作改編的《亭子間嫂嫂》打頭陣,總共五齣作品,展現不同時代的海派風情。其中更有首度將張愛玲一生搬上舞台的《張愛玲》,與改編自經典中國電影《小城之春》的同名越劇。

今年是上海開埠一百七十周年,自一八四三年以來,幾經浮沉,上海已成為遠東國際大都市,形成了獨特的海派文化。作為上海本土知名的民間劇團——上海現代人劇社特別為此推出「海派戲劇演出系列」,以紀念上海開埠的百年滄桑和風情文脈。本月起,根據上世紀卅年代著名海派小說作家周天籟名作改編的海派話劇《亭子間嫂嫂》,率先在新光劇場驚豔上演。此演出系列共包括五齣海派新劇碼。原創話劇《國際飯店》、喜劇《四個婚禮》、話劇《張愛玲》及現代越劇《小城之春》等,將每隔兩月輪番上演。

《亭子間嫂嫂》閱盡洋場風情

從本月起率先上演的海派話劇《亭子間嫂嫂》,原是一部廿世紀三、四○年代在上海《東方日報》上連載的長篇小說,當年風靡一時,每天市民們將這份報紙買走,就是為了了解亭子間嫂嫂的命運。作者周天籟曾被稱為「最能代表上海風情的作家」,一九五一年赴香港加入邵氏兄弟影業公司。六○年代,周天籟移居台北,出任《華報》編輯兼特約撰稿人,並以「周老夫」的筆名撰寫筆記散文,著有《逍遙逍遙集》、《浪漫浪漫集》、《愜意愜意集》。

海派話劇《亭子間嫂嫂》寫的是二、三○年代上海紅燈區會樂里的一位風塵女子的日常生活。上海最富特色的石庫門房子中小小的亭子間是主要場景,主角「亭子間嫂嫂」與一個個求歡客鋪展開下等社會的世俗人情故事,形形色色人物在醉生夢死、物慾橫流中紛紛登場。亭子間嫂嫂的善良、俠義、潑辣,各種客人的嘴臉,貪婪的、精明的、奸詐的、真性情的,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儘管戲劇作品描寫上海交際花的並不鮮見,但像《亭子間嫂嫂》這樣通過小小的亭子間和底層女子的人際蛛網,把十里洋場的萬千風情和人物的悲歡離合描摹得纖毫畢現,卻是十分難得。 可以說是一幅上海灘的「浮世繪」。

周天籟的作品《亭子間嫂嫂》在海派小說占有一席地位,此番搬上舞台,由來自新加坡在南洋藝術學院執教的鄭星執導。

和《亭子間嫂嫂》關注舊上海底層男女不同,大型原創海派話劇《國際飯店》把目光聚焦在廿世紀的半個多世紀裡被譽為「遠東第一高樓」的國際飯店,成為首部描寫百年上海南京路這一文化歷史地標的海派舞台劇。該劇通過飯店這個舞台,著重描繪了上海開埠後的國際化氛圍,以及這個大都市從最初的崛起到繁華的滄桑變遷。

另一齣海派喜劇《四個婚禮》已入選上海市重大文藝作品資助專案,由擅長表現上海小市民生活的劇作家趙化南編劇。全劇通過六十年四場婚禮,讓舞台小世界濃縮展現了上海的市井民俗和風雲變幻的大社會。由一九七○年代末以執導話劇《於無聲處》紅極一時的蘇樂慈出任總導演。

話劇《張愛玲》紀念逝世十八周年

此外,海派原創話劇《張愛玲》是目前上海戲劇舞台上唯一一部描寫張愛玲一生的作品,編劇石俊經過多次修改,將於今年九月八日、張愛玲逝世十八周年時在新光劇場上演,有意思的是,新光劇場與張愛玲之間有著不同尋常的因緣,一九四二年張愛玲自己創作的唯一一部話劇《傾城之戀》,曾在新光劇場連演滿座數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海派戲劇演出系列」中,還有一部風格清新婉約的現代越劇《小城之春》,根據著名電影導演費穆的同名電影改編。老電影《小城之春》表現的雖是三○年代江南小城中四個年輕人的情感糾葛故事,但他們的內心情感卻與現代人有著深深的共鳴,四個人面對變革中的時代,彷徨、無奈、掙扎和反抗,都能激起現代人的深思與感悟。該劇女主角由越劇明星李旭丹擔綱,將於今年五月演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