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析聲音入耳後的奇妙旅程(圖片提供 大家出版)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剖析聲音入耳後的奇妙旅程

我們知道音樂讓人平靜或讓人激昂,但到底音高、音色、節奏、和弦、旋律……是如何在人腦中引起連鎖作用,激起奇妙的情感反應?《迷戀音樂的腦》用不同於一般音樂理論書籍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音樂/聲音進入腦部後的奇妙旅程。

 

我們知道音樂讓人平靜或讓人激昂,但到底音高、音色、節奏、和弦、旋律……是如何在人腦中引起連鎖作用,激起奇妙的情感反應?《迷戀音樂的腦》用不同於一般音樂理論書籍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音樂/聲音進入腦部後的奇妙旅程。

 

寶琳娜:

音樂,喚醒她!

〔音樂響起〕

是時候了,走下來吧!不要再做石頭了!過來,讓瞧著你的眾人大吃一驚。來,我會把你的墳墓填起;轉動你的身體,走下來吧,別默不作聲了,因為你已經從死裡重新得到生命。你們瞧她已經動起來了。

──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

自古至今,許多不同的文明從沒懷疑過音樂的力量。孔子「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在各種希臘音樂的調式中,揄揚多利亞(Dorian)和佛利吉亞(Phrygian)調式,因為這兩種調式能表達成功與失敗、節制與勇敢。一九三七年,納粹空軍轟炸了西班牙巴斯克小鎮格爾尼卡,炸死許多平民,畢卡索以這次事件畫出了《格爾尼卡》,次年,巴塞隆納也遭到佛朗哥空軍的轟炸,當時卡薩爾斯在巴塞隆納大劇院進行音樂會排練,空襲警報響起,樂團樂手紛紛找地方掩護,場面大亂。擔任指揮的卡薩爾斯馬上拿起大提琴,拉了一首巴赫大提琴組曲的選曲,倉皇逃命的樂手安靜了下來。

音樂到底如何「悅」耳或「刺」耳?

能展現音樂力量的故事俯拾皆是,不勝枚舉,但這些故事——不論是理論、神話傳說、傳聞軼事,或真有其事——都沒辦法說明最基本的事實:音樂如何影響人(更準確地說,是影響大腦)?甚至,構成音樂的如音高、節奏等基本要素,這些物理現象如何轉換成認知、進而表達情感?

近年來各種精密儀器的運用,人對大腦的了解愈來愈多,才漸漸了解大腦是如何處理來自外部的感官刺激,《迷戀音樂的腦》一書正是有系統地對目前的研究成果做了一番瀏覽,而且用的是普通讀者能理解的語言。

作者列維廷很有資格做這件工作。他生於浸在搖滾樂聲中的加州,母親是小說家,天天都會彈琴。列維廷在大學時為了組樂團而輟學,後來做了音樂製作人,曾替史提夫.汪達製作唱片,也與史汀同台共演。

卅歲之後,列維廷進入學界,現在是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心理學教授,主持音樂感知與知覺研究實驗室。

讓音樂家也稱奇的科學分析

這番背景意味著他談音樂的方式不同於一般音樂人,也不同於其他學者。許多音樂理論書籍從音高和節奏談起,《迷戀音樂的腦》也是如此,但其方式頗為不同。他告訴讀者,人類內耳的基底膜上布滿毛細胞,不同頻率的聲波在耳蝸中行進時,基底膜的不同位置會產生位移;高頻聲波引起卵圓窗(耳蝸的入口)附近的基底膜產生位移,低頻聲波則進入耳蝸深處,引起耳蝸頂部附近的基底膜位移。

這個位移被基底膜表面的毛細胞感應,轉換成電訊號送入耳蝸神經,上傳到腦中的聽覺皮質。大腦的聽覺皮質有一張標示著各種音高的「地圖」,不同區域對應不同的音高。如果耳朵同時接收到兩個不同音高的音,就牽涉到「音程」、「音階」等概念,而這從大腦科學來看,也有一番完全不同的樣貌。比方說,很多人都知道樂團調音時用的是四百四十赫茲的A,但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同時也不會這麼做),如果這時把電極植入聽覺皮質,耳朵聽到的聲音會讓聽覺皮質的神經元活化,電極也會偵測到四百四十赫茲的電流活動。也就是說,進入耳中的頻率,就是腦中產生的頻率。

從音高到音色、節奏、和弦、旋律,以及音樂引發的情感反應,在列維廷的筆下,即使是鎮日與音樂為伍的音樂家,也要嘖嘖稱奇。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