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否認,「比利時」這個國家,對大多數的台灣人來說,印象相當模糊。旅遊指南通常把荷蘭、盧森堡和比利時並列,簡稱「荷比廬」三小國。對一般觀光客來說,比利時的知名景點,不外乎布魯塞爾大廣場、滑鐵盧、原子球,還有,鼎鼎大名的銅雕「尿尿小童」。美食老饕可能知道,比利時的巧克力聞名全球,出產的啤酒的口味超過一千種,淡菜配薯條是當地的特色料理。對歐洲通俗文化有涉獵的讀者,想必認識連環漫畫《丁丁歷險記》。再深入一點,經常關注國際時事的人也許會記得,在二○一○至一一年期間,比利時因為各黨派多次協商仍未能組成政府,以至全國陷入無政府狀態,長達五百四十一日之久。
然而,仔細探究,這個土地面積與台灣相仿,甚至略小於台灣的國家,居然和台灣有不少「相異但可相比」的處境和演變。
就身世背景而言,雖然比利時建國至今不過一、兩百年,但自西元初始就相繼被各種種族文化的侵略者占領,西班牙、奧地利、法國和荷蘭,都曾先後統治過這個國家,來自不同語系的侵略者,奠定比利時多語系統的條件。從社會氛圍來看,號稱是「歐洲的十字路口」的比利時,位於法國、德國、荷蘭、盧森堡等國的交界處,同時包容了拉丁文化和日耳曼文化,法語、法蘭德斯語、德語皆為官方語言,雖然其中亦不乏族群衝突、國家認同的問題,但包容多元文化的精神,成為比利時發展的優勢和基礎。
面對歷史悠久、傳統豐厚的大國環伺,比利時找到小國立足的根基:在尊重差異與相互平等的理念下,不同族群和分歧文化的相互滲透、混雜,不論是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都展現了無界限、跨領域、超越疆域的創新和前衛面貌。正是由於國家小,資源不足,比利時的藝術家,都十分積極往外拓展,他們大多以開放的態度,對世界友善而充滿好奇心;他們立足比利時,但整個歐陸,甚至全世界都是他們的舞台。因此,在世界各大藝術節中,我們很常可以發現比利時藝術家的蹤跡,雖然他們往往難以被定義、歸類,或許多元而自由的美,沒有單一的標準,只有強烈的個人特色,這就是比利時當代藝術的特色。
兩廳院「世界之窗」系列,今年聚焦「比利時」,邀集楊.法布爾、楊.洛華茲、基.蓋西耶等,國際上最具代表性的比利時創作者,齊聚台灣,共同呈現比利時的多樣精采。本期特別企畫,我們從歷史、地理、生活、建築、視覺藝術、時尚、文學、當代劇場、舞蹈、音樂,十個面向切入,帶讀者深入探究,比利時藝術發展的背後,其歷史脈絡與文化生成。
同為小國的台灣,我們不妨藉由「認識他者」來「認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