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界限—完全比利時 Crossing Over Belgium/文化開門

比利時關鍵詞101——音樂、劇場、舞蹈

音樂

77. 布魯賽爾皇家歌劇院(Opera Royal de la Monnaie)

1700年劇院首次完工,地點位於布魯塞爾,皇家歌劇院la Monnaie不僅歷史悠久,還是現今比利時這個國家的革命發源地。從前身的皇家鑄幣局,到18世紀改建為除巴黎之外法語區最大歌劇院,現在的la Monnaie基本上建築特色維持1856年後大改建的基調。作為比利時首都的國家歌劇院,是少數當地歌劇院中,可以獲得聯邦政府資助的文化設施,其他的多為地區政府資助。

78. 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大賽(International Queen Elisabeth Competition)

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比賽之一,以4年為一周期,每年1個比賽項目。1937年伊莉莎白女王為紀念易薩伊(Eugène Ysaÿe,1858-1931),而以他的名字創辦易薩伊國際小提琴大賽,但因為二戰及醜聞事件停辦了十幾年,1951年才再度登上世界舞台,並改以伊莉莎白女王的名字為名。分為小提琴、鋼琴、作曲等項目,後又加入聲樂,各項比賽分年輪流舉辦。第一屆(1937年)首獎得主是著名小提琴家大衛.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1985年台灣著名小提琴家胡乃元曾獲得首獎。

79. 布根第樂派(Burgundian School)

文藝復興時期15世紀的音樂,盛行於比利時的列日(Liege)和法國的甘勃來(Cambrai)。布根第王朝的王侯菲力浦(Philippe le Bon)和查理(Charles le Temeaire)致力於音樂的推廣,當時法國甘勃來的主教座堂成立了歌詠團,促使該地區發展為影響深遠的樂派中心。著名音樂家有杜飛(G. Dufay)與班舒瓦(G. Binchois)。

80. 福萊樂派(Franco-Flemish School)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又稱「尼德蘭樂派」(Netherlands Schools),指15世紀法蘭克,荷比籍的全體複音音樂作家,也指15世紀後半期的作曲家。樂派嚴格使用模仿對位的技巧、以四聲部樂曲為主、正格終止與變格終止取代了假低音及蘭第尼終止,是新藝術與布根第樂派音樂發展的終點,也是16世紀複音音樂技巧發展的起點。著名音樂家有奧凱根(J. Ockeghem)、德普瑞(J. des Prez)、丁克多利斯(Johannes Tinctoris)。

81. 班舒瓦(Gilles Binchois,約1400-1460)

文藝復興時期布根第樂派代表音樂家,約1400年生於比利時,曾為布根第王朝菲力普王侯譜寫音樂作品,特色多為曲調華麗及富含深意,作品中留下大量的彌撒曲、榮耀頌及經文歌等,後人經常將他的作品當作重要的素材。他是在樂曲中巧妙使用輪旋曲(Rondeau)的第一代作曲家,也是香頌歌曲(Chanosn)的大師。

82. 拉素士(Orlandus Lassus,1532-1594)

15世紀尼德蘭樂派的最後一位偉大作曲家,擁有美麗的嗓子,幼年時曾在家鄉孟鎮(Mons)擔任合唱團團員,造就了他創作超過2000首的聲樂作品,包含經文歌、彌撒曲、受難曲、香頌、牧歌、德國藝術歌曲。他在作品中結合模仿對位技巧,和強烈節奏及戲劇性的氣氛轉變,可以看出尼德蘭樂派的特色。

83. 法朗克(César Franck 1822-1890)

比利時裔法國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1822年生於列日。從小即展現了他極佳的音樂天分,15歲進入巴黎音樂院,16歲以卓越的鋼琴演奏技巧贏得「特別榮譽大獎」。1848年開始了管風琴師的身分,直到去世。代表作品《六首大管風琴曲》為繼巴赫之後最偉大的管風琴傑作,李斯特曾以「巴赫再世」讚賞他的管風琴演奏。

84. 比利時皇家愛樂樂團(T Muziek Frascati)

比利時唯一入選歐盟級皇室專用樂團的交響樂團,樂團特色強調作品的幅度、力度,呈現管絃樂的厚重勢力。前身是駐羅馬Cracow皇家宮廷御用音樂典禮唱詩樂隊,擁有400多年在皇家教堂裡表演的歷史。為比利時皇家音樂的代表,為比利時皇族於出訪、迎賓、宴客等國家活動中演出,並參與歐洲皇室的藝術外交活動。

85. 比利時國立管絃樂團(National Orchestra of Belgium,ONB)

位於布魯塞爾,成立於1936年,與列日愛樂樂團同為比利時兩大愛樂樂團。每年皆擔任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大賽參賽者的伴奏或作曲組的新作,其演奏特色弭平法式樂團與德式樂團之間的鴻溝。現任音樂總監由Andrey Boreyko擔任。

86. 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nservatory of Brussels)

成立於1827年,官方名稱於1832年被正式確立,不過1813年就有歷史記錄了。教學主要分成兩個領域:音樂、戲劇與語言藝術,屬於歐洲歷史悠久的音樂學院之一。學院建築是由荷蘭著名設計師Gen-Pierre Cluysenaar設計建成,學院的音樂廳被評爲比利時最漂亮的音樂廳之一,圖書館更被列入世界十大音樂類圖書館。

87. 比利時列日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nservatory of Liège)

位於列日,1911年建校,擁有皇室背景的音樂高等教育學府。建校時由宮廷御用的音樂家與工作者擔任學院的教學及管理事務,至今依舊維持建校時的嚴謹講究作風,學院現有音樂、歌劇及舞台藝術等專業領域,吸引許多音樂人才前往學習。

88. 明日世界音樂節(Tomorrowland Festival)

猶如台灣一年一度的春吶。比利時的博姆城(Boom)於2005年開始,每年七或八月都會舉行電音(electronic music)嘉年華,從剛開始只有一天的活動,發展到目前歷時三天的盛事,是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之一,不過參加者有年齡限制,需年滿21歲。

89. 樂器博物館(Museum of Musical Instruments)

成立於1877年,2000年遷入布魯塞爾現址:建築師保羅.森特諾伊(Paul Saintenoy)於1898年設計典型的新藝術風格建築。博物館共有四層展廳「傳統樂器與文化」、「西方音樂藝術」、「絃樂與鍵盤樂器」、「機械樂器與電子合成器」。共收藏7000多件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樂器。館內設有精心的貼心服務,參觀民眾進去時可以戴上館方配的耳機,當耳機與樂器前的感應器互相感應時,民眾就可以聆聽各種樂器所演奏的音樂。

90. 阿道夫.薩克斯(Antoine-Joseph Sax,1814-1894)

薩克斯風發明者,比利時迪南人,畢業於布魯塞爾音樂學校,主修長笛和單簧管。1840年根據波姆式長笛的原理發明薩克斯風。1842年他發明了一支上低音降E調薩克斯風,因此人們便以阿道夫.薩克斯的姓為樂器命名。

劇場

91. 楊.洛華茲/尼德劇團(Jan Lauwers/Needcompany,1957-)

為當今比利時重要的劇場導演與藝術家,曾就讀根特美術學院(the Academy of Art in Ghent),修習繪畫。1986年創立現今知名的尼德劇團;洛華茲的創作常跨越、結合不同的領域如音樂、舞蹈等,在作品中也常有各國語言交會的成分出現;看似相異的元素卻能製造不同感官、不同火花的作品。著名作品有《必須知道》、《蛇歌三部曲》、《伊莎蓓拉的房間》等。

92. 楊.法布爾/信念創作體(Jan Fabre/Troubleyn,1958-)

生於安特衛普,畢業於比利時安衛爾皇家美術及裝飾學校。為前衛的表演藝術家,作品議題大膽,常探討人的價值與思維衝突,以尖銳、寫實、強烈的表演形式直搗觀眾的內心。1986年創立Troubleyn劇團。2005年擔任亞維儂藝術節主席。 另外,法布爾也涉獵文學或藝術著作及攝影,在各領域都有相當發展。

93. 基.蓋西耶(Guy Cassiers,1960-)

現為東尼浩斯劇院(Toneelhuis)藝術總監的基.蓋西耶,過去曾就讀皇家安特衛普美術學院,後對於因為興趣投入戲劇,現在被公認是歐洲最具創新性的劇場製作人之一。對於跨界製作有獨到之處,融合視覺藝術、音樂與影像,成功打開另一道戲劇之路。代表作品有《普魯斯特系列四部曲》、《沉沒的紅》。

94. 中央車站劇團(Compagnie Gare Centrale)

成軍於1984年,透過「操偶」,運用團員充滿能量的想像力,把故事轉化成一部部引人入勝的偶戲。創辦人阿格涅絲.利柏斯(Agnès Limbos)從年輕時期即擅長從身邊唾手可得之物,轉化成表演藝術,在劇團中她身兼數職,包含導演、演員、老師、作家等等;作品曾受邀至世界各大藝術節展演,至今巡迴演出超過25個國家。

95. 法蘭德斯新浪潮(Flemish New Wave)

這個名詞是用來概括於80年代崛起的一群位於比利時荷語區的創作者,這些人之後都揚名國際,包括了楊.法布爾(Jan Fabre)、羅莎舞團的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尼德劇團的楊・洛華茲(Jan Lauwers)、比利時終極舞團的溫.凡德吉帕斯(Wim Vandekeybus)、比利時當代舞團的亞蘭・布拉德勒(Alain Platel)等。

舞蹈

96. 安.德瑞莎姬爾美可羅莎舞團(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 /Compagnie Rosas,1960-)

Rosas在西班牙文是「玫瑰」的意思,玫瑰獨有的浪漫、細膩優雅的女性特點,正代表羅莎舞團的特質。安.德瑞莎.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在1983年成立羅莎舞團,1995年還開辦舞蹈學校(École P.A.R.T.S.)讓舞者可以從另一面切入表演藝術研究。羅莎舞團受到世界矚目,是從作品《羅莎舞羅莎》Rosas danst Rosas開始。姬爾美可在舞團中也嘗試加入新的元素,例如結合歌劇、各風格之音樂、影像重製等,拓展更多舞蹈的可能性。著名作品有《羅莎舞羅莎》、Fase, Four Movements to the Music of Steve ReichRain

97. 布拉德勒/比利時當代舞團(Alain Platel/Les Ballets C. de la B, 1959-)

身為創辦人與編舞家的布拉德勒(Alain Platel)於一九八四年創團,由一群共同創作、演出的藝術家組成,在歐洲極富盛名;舞者皆被稱為表演者和創作者(Performance and Creation)。表演的形式融合各樣的風格:古典、街舞、音樂、戲劇、特技等,外人很難以簡短的詞彙去定義他們的舞團,然而創新不斷的內容、不受限的表演形式,刺激觀眾的視覺與心靈,更是當代舞團的一大特色。

98. 溫.凡德吉帕斯/終極現代舞團(Wim Vandekeybus/Ultima Vez,1963-)

成軍於1987年,由溫.凡德吉帕斯(Wim Vandekeybus)創立,溫.凡德吉帕斯不僅是編舞家也是電影導演、演員、攝影師;在作品中,舞團會加入文學、神話、電影等敘事元素,讓表演有更多層次與樣貌,當時所推出的第一支舞作《身體不記得的》What the Body Does Not Remember,就在當時的舞蹈界投下一顆震撼彈。爾後也多次獲得法國亞維儂等國際藝術節邀請演出,至今有18齣舞碼及13部的電影。

99. 偷窺者舞團(Peeping Tom)

創立於1999年。創辦者Gabriela Carrizo和Franck Chartier過去皆曾待過比利時現代舞團。雖然作品數量不多,卻部部精緻,至今共有5部作品,是相當具潛力的舞團。獲獎經歷包括:2005法國年度最佳舞蹈演出獎、2007薩爾茲堡藝術節青年導演獎、墨爾本國際藝術節的the Patrons Circle Award。作品有《院子》、《客廳》、《地下室》、32 rue VandenbrandenFor Rent

100. 靛體舞團(Kobalt Works)

由艾柯.倫茲(Arco Renz)於2000年在布魯塞爾創立。艾柯.倫茲曾與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合作,他對於亞洲文化也相當的有興趣,如印尼宮廷舞蹈、中國戲曲、新加坡等傳統藝術,作品中皆可看出他的藝術品味與內涵,以及一股強烈抽象的情感力量。該舞團推出了作品Think Me Thickness、《狀態》、《歡喜》、《夢境》、《女英雄》、《鴉片》。

101. 西迪拉比(Sidi Larbi Cherkaoui,1976-)

生於1976年,曾就讀由姬爾美可創辦的P.A.R.T.S.學院,畢業後更進入布拉德勒的比利時當代舞團;父親是來自非洲東加裔摩洛哥人,母親是比利時荷語區人,他們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西迪拉比獨特的舞蹈內涵,也獲得多項大獎,例如:1999年獲得愛丁堡藝穗一等獎、2001年貝爾格勒國際藝術節(BITEF)的特別獎等。作品有《零度複數》(和阿喀朗.汗合演)、《佛經》。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