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界限—完全比利時 Crossing Over Belgium/文化開門

比利時關鍵詞101——建築、文學、視覺藝術、時尚

建築                                        

34. 布魯塞爾大廣場(Grand Place)

又稱黃金廣場,著名的雕像——尿尿小童、市政廳、國王之家(現改成市立博物館)即是位於這個廣場。始建於12世紀,坐落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中心廣場,因為四周圍繞著哥德式、文藝復興式、路易十四式的古老建築物,曾經被法國大文學家雨果稱許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大廣場」,法國藝術家尚.高克多(Jean Cocteau)譽為「豐饒的劇場」。1988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黃金廣場列入世界遺產。

35. 五十周年紀念公園(Cinquantenaire)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擁有30公頃的面積,部分建築是利奧波德二世國王當時為1880年的國家展覽會,同時也紀念比利時獨立50周年而興建的。現今所見的中心建築凱旋門建於1905年,建築材料選用鐵、玻璃和石材,代表著比利時的經濟和工業水準。拱門左側是充滿軍事史物的皇家軍事歷史博物館,右側是藝術品收藏豐富的皇家美術歷史博物館。

36. 原子球塔(Atomium)

1958年,比利時政府為了要舉辦世界博覽會,而在布魯塞爾西北郊的海塞爾高地建立了一座具有標誌性的建築。由比利時著名的建築大師昂.瓦特凱恩設計,他應用一個鐵分子是由9個鐵原子組成的原理,以放大1650億倍、高102公尺的鐵分子模型建造完成,後來此建築被譽為「比利時的艾菲爾鐵塔」。

37. 聖血禮拜堂(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

因存放著12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從君士坦丁堡帶回來的「聖血的遺物」——基督受難聖血的水晶瓶而得名。建於1134年到1157年,位於布魯日,為上下兩座小禮拜堂組成。一樓是羅馬風格的聖巴茲爾小教堂(Saint Basil,1139-1149),二樓在16世紀重建為哥德式建築,於19世紀改建成新哥德風格建築,收藏著馳名的聖血遺物、聖血匣、法衣、油畫及其他文物。

38. NEMO33游泳池

世界上最深的游泳池,位於布魯塞爾。深達33公尺,儲存著250萬公升過濾後的水,並且保持恆溫30°C左右。設計和建造者是比利時工程建築師約翰.比爾奈特(John Beernaerts),他以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的主角小丑魚尼莫,為游泳池命名為NEMO33,於2004年啟用。

39. 透明教堂(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位於林堡省,建築師Pieterjan Gijs和Arnout Van Vaerenbergh利用100層金屬條形板組成10公尺高、30噸重,以「透明」為主題所建造的教堂,不管從內部或外部欣賞,都能感受到教堂與自然融合之美。建造於2011年,2012年被知名建築網站Archdaily選為年度建築。

40. 維克多.奧塔(Victor Horta,1861-1947)

19世紀末新藝術(Art Nouveau)風格先鋒的建築師。1861年生於根特,1876 年,進入布魯塞爾美術學院(Brussels Academy of Fine Arts)學習建築。他所設計的四座作品:塔塞爾公館(Hôtel Tassel)、索爾維公館(Hôtel Solvay)、范.艾特菲爾德公館(Hôtel van Eetvelde)及奧塔住宅工作室(Maison & Atelier Horta)於2002年列入世界遺產。奧塔的住家現為奧塔博物館,1898年至1901年間建造,亦被列入世界遺產。

41. 魯本斯之家(Rubenshuis)

巴洛克美術的代表畫家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的家,此宅是他從義大利學畫返國後,人生最後29年的住所,1937年安特衛普市政府將其買下,經過素描、修復、改建後成為博物館,供人參觀。建築集結了文藝復興及巴洛克風格,保存了許多魯本斯的作品,包含自畫像及妻子畫像。

42. 安特衛普中央車站(Antwerpen-Centraal railway station)

比利時安特衛普的主要火車站,被譽為「鐵路大教堂」,前身為簡易木質車站,於 1895 年至 1905 年分別由克萊門特.博蓋爾特(Clement van Bogaert)設計月台屋頂,及路易.德拉先瑟里(Luise  Delacenserie)採取折衷主義的風格而設計的車站大樓,於 1905 年 8 月 11 日正式啟用。1986 年開始,可以直接從安特衛普火車站地下經過,前往荷蘭。2009 年,美國雜誌《新聞週刊》評選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為世界上第四美麗的火車站。

43. 貝爾萊蒙大樓(Berlaymont building)

歐盟總部,位於布魯塞爾法律大街200號。落成於1967年,大廈外形呈現十字形,是布魯塞爾最具象徵意義的建築物,被視為歐洲聯合的象徵之一。產權歸比利時政府所有,歐盟則是以租賃方式使用。1991年因為大廈建築大量採用了危害健康的材料——石棉,而實施翻新工程,於2004年9月重新落成啟用。

44. 聖米歇爾大教堂(Cathedrale des Saints Michel et Gudule)

1226年開始興建,經過兩個世紀,持續到15世紀才完成,融合了羅馬風格到哥德風格的多種建築大教堂,是布魯塞爾少有的火焰式哥德建築。正面擁有兩座約70公尺高的塔樓,教堂祭壇內展示了文藝復興時期歷代君王的畫像,因曾舉行過國王的國葬及王室婚禮而出名。1962年升格成為擁有梅赫倫(Mechelen)在內的大主教區大教堂。

45. 薩布隆聖母教堂(L’église Notre-Dame du Sablon)

1304年,布魯塞爾弓箭手協會(Brussels guild of Archers)在布魯塞爾邊緣的大、小薩布隆廣場,興建了一座教堂供奉14世紀的聖母像,他們將建築風格設計成火焰哥德式、富麗堂皇彩繪玻璃的教堂。傳說1348年聖母顯現,叮囑一位名叫Baet Soetkens的虔誠婦女,將聖母雕像從其他地方送往布魯塞爾,並獻給弓箭公會,因此教堂成為朝聖者的重要朝聖地之一。

文學

46.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Polydore Marie Bernard Maeterlinck,1862-1949)

曾於1911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為著名詩人、劇作家、散文家。1892年的象徵主義代表作《佩利亞與梅麗桑》曾被佛瑞、西貝流士、德布西、荀貝格這四位作曲家作為創作主軸。兒童劇本作品《青鳥》亦享譽全世界,後由其妻改寫為散文童話,讓兒童更得以便於閱讀。另外,詩作《暖房》與《歌謠12首》都廣為人知。

47. 莫里斯.卡雷姆(Maurice Carême,1899-1978)

為比利時地位崇高的國寶詩人。曾在中小學任教,因為頻繁與青少年和父母親接觸,挑起他為下層人民寫作的動機。其詩作平易近人,早期曾受未來主義影響,一生著作詩歌、小說、故事等九十多部。於1973年在巴黎獲選為「詩王」,以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豐沛的詩文創作聞名歐陸。在多部詩集與小說中,尤以詩作享譽全球。

48. 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1903-1989)

廿世紀最多產的作家,創作顛鋒期平均一週寫成一本書,畢生有四百多部作品,而作品被改編成的電影,有56部之多。作品類型最深得人心的為「偵探小說」及「心理小說」;筆下的主角麥格雷,更是偵探小說領域相當出名的角色。曾被當代史學大家霍布斯邦認為,西默農是唯一將偵探小說變成真文學的作家。他的作品《看火車的男人》更被列為世界50大小說。

49. 《丁丁歷險記》Les Aventures de Tintin et Milou

著名的系列漫畫書,畫家為艾爾吉(Hergé,本名為喬治.勒米,Georges Remi 1907-1983)。1929年起開始連載於比利時《小小20世紀日報》報紙上,內容以冒險故事為主,主角丁丁是一位記者,有著正義感勇於和惡勢力決鬥;內容曾被改編為動畫、電影和遊戲軟體。目前已經翻譯成超過80種語言,銷量超過2億冊以上。2012年,動畫電影版更獲得第69屆金球獎「最佳動畫片」。

50. 雨果.克勞斯(Hugo Maurice Julien Claus,1929-2008)

生於布魯日,是著名少見以荷蘭語言創作的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多才多藝的他也曾從事畫家、建築工人及演員等;作品產量甚多,傑出的文學造詣,也屢次列入諾貝爾獎的候選名單,著名作品有《比利時的哀愁》、《痕跡》、《殘酷的快樂》。

51. 皮耶.李克曼斯(Pierre Ryckmans,1935-)

同時是一位作家、老師、翻譯家、漢學家,筆名為西蒙.萊斯(Simon Leys)。他曾來台灣學習中文、藝術與文學,並在澳洲的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優秀的作品也獲得許多獎項,例如:2001年Protée et autres essais得到Renaudot文學獎、2003年Les Naufragés du Batavia得到Guizot獎。在2005年還榮獲Prix mondial Cino Del Duca終身成就獎和他所畢業的魯汶天主教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52. 《藍色小精靈》Les Schtroumpfs

在1958年由漫畫家裴攸(Peyo,本名皮耶爾.居里福爾,1928-1992)創作,第一次出現於《約翰與皮威》這部連環漫畫中,之後才出版《藍色小精靈》漫畫,並且一炮而紅,其妻也參與創作。故事內容主要為,在森林裡有一群帶著白色弗里吉亞帽、長得極為相像的藍色小精靈住在蘑菇狀的房子裡,每個人都有自己顯著的性格與特色,但特點是彼此團結,互相扶持。內容曾被改編為卡通、電影、電玩遊戲,角色也被塑成公仔讓粉絲收藏。為了紀念作者,在6月25日還舉辦「世界藍色小精靈日」。

53. 卡爾.諾哈克(Carl Norac,1960-)

出生的日期正好與《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同一天,目前居住於法國;早期以著作詩集為主,現在主要創作兒童繪圖小說,目前已出版超過50本童書,也曾獲獎受肯定,例如2004年列名安徒生大獎榮譽名單。著名作品有《消失的小王子:聖修伯里的最後之旅》、《溫柔的畫與》。

54. 阿梅莉.諾冬(Amélie Nothomb,1967-)

因曾輾轉居住於日本、美國、孟加拉、中國、緬甸等,讓她的小說富有異國文化的風情與衝突。於1992年出版第一本小說,以法文寫作。1993年獲得富尼耶大獎及2000年的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為法國文壇的最高殊榮獎項)。著名作品有《殺手潔癖》、《蹂躪愛情》、《艾蜜莉的日本求生記》、《艾蜜莉之東京未婚妻》。

視覺藝術

55. 楊.凡.艾克(Jan van Eyck,約1395-1441)

生於東北部馬賽克(Maaseik)的凡·艾克兄弟開創油畫技術,其中弟弟楊.凡.艾克更是法蘭德斯畫派的奠基者。曾任勇士查理的宮廷畫師,致力深究光線折射,雖未理解透視原理、解剖學等,仍使畫中物件更趨真實,影響法蘭德斯畫派奉寫實主義為圭臬。法蘭德斯畫派橫跨14至17世紀間,遍及萊茵河一帶至歐洲北部,又稱尼德蘭藝術,後期以風景畫著稱。

56. 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約1525-1569)

生於法蘭德斯,為16世紀布拉班特公國畫師。將創作主題自宗教故事轉向農村、平民社會生活,而得農夫畫家之稱。特別擅長刻畫節慶、嘉年華等等,於極遠景深、寬闊視角中又著重呈現人們細膩的互動樣態,異於莊重、聖潔而得以保留珍貴生活即景,使北方文藝復興呈現出與南方迥然不同的風景。

57.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

成長於安特衛普,並以此地為一生創作根據地,曾任17世紀西班牙治下的布魯塞爾宮廷畫家。曾赴義大利吸收文藝復興美學,並受威尼斯畫派、矯飾主義(Mannerism)等不同畫風影響,早期巴洛克風格著重宗教、神話人物或歷史故事,返回安特衛普後受王室、貴族禮遇,肖像畫訂製邀約應接不暇,甚而僅由魯本斯描繪大致結構,另養成一班畫師為其工作室訂單繪圖,一度因名聞國內外交遊廣泛,而獲選任外交官,更加強其影響力與藝術聲望。晚年風景畫創作脫離巴洛克風格,自然寫意而使藝術風格更臻成熟。

58. 德爾沃(Paul Delvaux,1897-1994)

生於列日,亦出身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受比利時表現主義畫家Gustave De Smet、Constant Permeke影響,早期大多以地景中的裸身女性為表現主題,1933年因受義大利畫家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影響而使畫作風格轉為抽象,奇想歡誕式的氣氛則可看出恩索爾作品的流風。著重細節、縱使其終身並未參與超現實主義畫派,但仍可見其作品富含象徵性、地景與人物疏離的特質,也如許多超現實主義詩人般,將女人視為世界的主體與中心,異於克諾夫而展現出女人的靜謐、被動、智慧。

59. 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898-1967)

19世紀末生於埃諾。比利時一戰後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運動規模僅次於法國,以布魯塞爾與埃諾為重心,創作作品豐富,其中又以馬格利特最為突出。早年的圖樣設計(pattern design)經驗影響其繪畫元素,重複具強烈象徵性的圖樣、拼貼異質物體,建構似是而非的錯覺來打破觀者認知、同時又解構地景空間來挑戰詮釋觀點,以流動的意義表現瞬忽萬變又任性莫測的潛意識。1947、48年間曾短暫嘗試野獸派技法,並曾與超現實同好馬里安(Marcel Mariën)偽造畢卡索、布哈克(Georges Braque)等人的畫作維生,後期則又回歸超現實主義創作,以《形象的叛逆》、《戴黑帽的男人》最為人所知。

60. 馬里安(Marcel Mariën,1920-1993)

一戰間期出生於安特衛普,為比利時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後起之秀,跨界創作、類型多元,以攝影聞名。繼1929年超現實電影經典《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割斷敘事、無具體邏輯的連結敘事斷片,馬里安在30年後也嘗試創作唯一一部超現實主義電影,棄絕線性敘事並充斥強烈性暗示、宗教象徵,對比其攝影作品中大量裸露女體,似有企圖打破宗教箝制、性慾解放的呼籲。

61. 萬頓吉羅(Georges Vantongerloo,1886-1965)

19世紀末生於安特衛普,是荷蘭風格派運動(De Stijl)創始成員與主要雕刻家。於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學習繪畫與雕塑,因比利時一戰時被德軍占領而輾轉前往荷蘭,自此深受新造型主義(Neo-Plasticism)吸引,萬頓吉羅將外顯形象約分後的幾何、三原色要素應用至立體物件,將音樂性豐富、靈巧躍動的直線與色塊編織成三維立體的雕塑作品。

62. 路克.圖曼(Luc Tuymans,1958-)

生於鄰近安特衛普的莫策爾,一生以安特衛普為創作中心。於大學時期在視覺藝術學系培養繪畫能力,後涉入藝術史研究,過盡千帆的圖像解讀讓圖曼倍加關注藝術品原創性;1982至85年多方嘗試電影與錄像創作,蒙太奇手法與電視螢幕特殊光線影響其近年畫作甚鉅。擅於營造蒼白死寂或破敗恐懼,於平日生活可見的熟悉畫面中瀰漫冷冽陰駭氣息。早期畫作主題多描繪個人或群體創傷;中期逐漸加強圖像本身的隱喻性,例如將繪畫對自身的病態影響投射於畫作中如藥學書籍上的患者懨懨病容。

63. 布魯克爾(Berlinde De Bruyckere,1964-)

生於根特,為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比利時館參展藝術家。擅以生物體等複合媒材創作,以巨型馬羊橫陳屍體或毛髮、乾涸肌理交錯的肉身傳遞生死循環的概念。布魯克爾作品中的肉身常展現奔放張力,其實取自舞者的身體,以染色蠟塊模擬包覆,創造異質地物體觸感,並以傷口隱喻現實中脆弱憔悴的人體。

64. 德沃伊(Wim Delvoye,1965-)

生於韋爾菲克,其作品形式包含繪畫與裝置,媒材橫跨X光攝像、金屬、機械、甚至活體豬隻,創作疆界無遠弗屆。創作意圖力求打破藝術品精緻與大眾化的分野,1980年代德沃伊嘗試將日耳曼裝飾或中國瓷器花紋複製到隨處可見的生活器具,如油漆桶或鏟子等;1990年代初期Mosaics系列將糞便形狀寫實化成為馬賽克磚紋樣。

65. 克拉耶伯(David Claerbout,1969-)

生於科特賴克,作品介於聲響、錄像、攝影、數位藝術之間。受現象學流派影響,以一套悠關自身的系列作品,透過對各種視覺形象的重製再造挑戰現實的極限,並藉以提出對人類慣常知覺、意識的詰問。早期作品曾於靜止畫面中細細搖動部分物體,挑戰觀者感官協調;近期則轉以電影向度的連續畫面作為「時間中的片刻」敘事語彙,其作品曾於2007年集結於龐畢度中心展出。

66. 馬汀(Kris Martin,1972-)

生於根特,擅將詩意與輕柔感加於往常厚重、沉著的雕像作品與形式,近期的作品則展現其對命運、機運、時間、物質替換,將紀念性、不朽等概念結合微不足道的物體,如在耶穌神像間穿插石塊、以木板替換厚重墓碑等等,作品意念遊走於轉瞬與永恆間,試圖展現人類存在性的無常、意義與脆弱。

67. 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s Beaux-Arts,ARBA)

成立於1711年,孕育出比利時眾多藝術家,如畫家恩索爾、德拉瓦、馬格利特與建築師奧塔(Victor Horta)及雕刻家胡梭(Victor Rousseau)等,梵谷也曾在此修習三個月課程,接受解剖學、視角、圖像結構等專業訓練。詩人席慕蓉、策展人陸蓉之亦畢業於此校。

時尚

68. 琳達.羅帕(Linda Loppa)

安特衛普時尚教母。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時裝學院畢業,1981年返回母校擔任院長,帶領安特衛普六君子至倫敦時裝週亮相,成功掀起比利時的新風尚。更大膽引進義大利、法國和日本優秀設計師作品,是比利時時尚的先鋒者。2006年9月出任義大利Polimoda時尚學院院長。

69.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Antwerp 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

1663年創建的藝術設計學院,是時尚服裝設計師的搖籃,專業領域包含工藝美術、建築學和設計,因為安特衛普六君子成功的亮相,使學校在時尚學術界占有一席之地。著名校友有畫家梵谷和建築大師亨利.範德.威爾德(Henry Van de Velde)。

70. 安特衛普六君子(Antwerp Six)

前衛時尚的六個人,包含:Ann Demeulemeester、Dries Van Noten、Walter van Beirendonck、Dirk van Saene、Dirk Bikkembergs和Marina Yee。1988年六人就讀於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時,恩師琳達.羅帕成功地帶領他們在倫敦時裝週亮相,傑出表現不僅造就了學校的名聲,更將安特衛普推向時尚界的重要地位。

71. 馬丁.瑪傑拉(Maison Martin Margiela,1957-)

比利時安特衛普的時裝設計師馬丁.瑪傑拉於1988年自行推出的品牌,以象徵統一、純潔的白色作為品牌的基底。馬丁.瑪傑拉也是比利時時尚界重要的設計師,製作每件衣服時皆帶著創造藝術品的理念完成,風格充滿豐富地想像力,最有名的作品是每季必推的愛滋T恤(AIDS Tee)。

72. 布魯塞爾時尚週(BFF Brussels Fashion Fairs)

1997年1月,共同擁有使首都布魯塞爾成為時尚之都夢想的三位女子,她們一起開始了第一屆的布魯塞爾時尚週,她們不僅第一屆的兒童時裝博覽會舉辦得相當成功,接續舉辦的成人時裝週也獲得許多歡呼的掌聲。布魯塞爾時尚週不僅在成人時裝上努力,也讓兒童的服飾展現出時尚風格。

73. MoMu時裝博物館(Mode Museum)

Mode Museum 簡稱MoMu,2002年開幕,與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時裝系、法蘭德斯時裝協會,座落於同一大樓ModeNatie中。有別於大多數時裝展覽以歷史年代布展,MoMu以主題的陳列方式讓參觀者透過另一面相了解時裝。另外還設了兩個較小的展覽廳:MoMu Depot為收藏著5個世紀衣飾和紡織品的常態館及每年舉辦流行時尚展覽的MoMu Gallery。博物館中的展覽內容包含安特衛普六君子的設計作品、其他比利時設計師的作品與比利時的時裝、布料演進變化。

74. 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1929-1993)

生於比利時,6歲移居英國。從小學習芭蕾舞,但卻因為二戰時發育不良,身材過於纖細無法以芭蕾舞為職志,因此兼職模特兒,更參與音樂劇、電影的演出,展開她的演藝事業,1954年以電影《羅馬假期》的安娜公主一角,贏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將她選為百年來最偉大女演員第3名。

75. 鑽石之都—安特衛普

比利時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15世紀時鑽石業開始繁榮,更於16世紀發展出獨有的打磨技術:將鑽石切割成上33面下24面,與紐約和南非,形成國際鑽石工業的三大中心,因此有「世界鑽石之都」美稱。現今國際通用的切割標準為安特衛普的打磨技術,市面上約有80%的鑽石是由安特衛普加工處理。鑽石博物館於2002年在安特衛普火車站旁開幕。

76. 蕾絲(Lace)

據考證,1419年在布魯日的一幅畫上有著編織蕾絲的畫面,因此布魯日可謂是蕾絲的故鄉。十五世紀時,布魯日人開始將蕾絲與製作衣服運用在一起,在17世紀達到顛峰,被廣泛利用在桌巾、杯墊、家飾等產品。布魯日現在依然流傳著棒槌蕾絲(Bobbinlace)的編織技術,因為這種技法不但耗費手工,而且成本高,所以一般的蕾絲商品已經不常使用此種技藝,成為當地的特色。布魯日並設有一間蕾絲學校,吸引全球無數學生前往學習。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