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活著這一件事》中,周書毅藉著光的生命隱喻,探索身體語彙。(周先生與舞者們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關於活著這一件事》的大哉問

周書毅獨舞 光與身體的時間對話

首演於去年的香港藝術節,周書毅的獨舞《關於活著這一件事》今年回到台灣,持續與「光」共舞,並進一步從「光」引出日月流轉、轉瞬即逝等對於生命與時間的隱喻,進行身體語彙探索之旅的整理。多位藝術創作者的參與,也讓這樣的提問與回應更形豐富。

首演於去年的香港藝術節,周書毅的獨舞《關於活著這一件事》今年回到台灣,持續與「光」共舞,並進一步從「光」引出日月流轉、轉瞬即逝等對於生命與時間的隱喻,進行身體語彙探索之旅的整理。多位藝術創作者的參與,也讓這樣的提問與回應更形豐富。

周書毅 獨舞《關於活著這一件事》

10/25~27  19:30   10/26~27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INFO  www.chou.org.tw/

漆黑的排練場,一盞燈光裝置緩緩前行,隨之而行的周書毅時而闊步,時而挪移,緩慢卻飽滿張力;身體各部位似乎各有其主,前行的意願不一,然而始終不變的是他隨著光源堅定前行的眼神。

當燈光裝置轉向回走,原本引領前行的光源,照看著他回到來時路,直到視覺上只剩下一隻手,最後人離開了,燈還在。關於活著是怎樣的一件事,周書毅與創作團隊為各自的生命旅程提出了一個大哉問。

以「光」帶引的探索之旅

將上演的《關於活著這一件事》,由周書毅獨舞、創作顧問林璟如、導演周東彥、視覺藝術家王仲堃、燈光設計高一華、音樂設計王榆鈞共同合作。雖然首演於二○一二年第四十屆香港藝術節,但其實早在○七年《從身體出發》的獨舞,周書毅已醞釀與「光」跳舞的緣分,並從光與生命的想像,開始了自我身體探索旅程。

今年《關於活著這一件事》延續香港首演版本,進一步從「光」引出日月流轉、轉瞬即逝等對於生命與時間的隱喻,進行身體語彙探索之旅的整理,這也是「周先生與舞者們」創團以來首次的獨舞發表。

表面上,歲月沒有在這位年輕的編舞家身上留下太多痕跡,但「光」所象徵的生命、時間卻總在周書毅作品中反覆被咀嚼思考,“Life is so hard ! ”周書毅半開玩笑地說,但如何的生命經歷,讓他產生「相對於死亡,我覺得活著更為沉重」的想法?也許是從小獨立在外、也許是各種選擇使然,他沒有確切的答案,只問了「人每天需要多少?」留給自己與觀眾思考。

生命脫離不了時間而存在,周書毅的創作脈絡緊扣生命哲思,他的身體語言則與時間周旋,「竊取時間片段來找身體語言」他如此說。排練中試圖將時間的流轉刻印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彷彿各部位有自己的時間意識決定前進與停滯,但不變的是他那雙堅定的眼神及向前的決心,「生命中什麼時刻是可以這麼有決心的?」

也許是雙子座個性使然,堅定前行的另一面,他也找尋生命中可能的自然狀態,是停滯死亡、是隨波逐流?一系列對生命的叩問引領他找尋身體的可能,「身體如何帶領大家去到很遠的地方?」

各個藝術家的提問與回應

象徵日月流轉的燈光裝置是作品中另一個重要的存在,由王仲堃設計,曾與編舞家黃翊合作《交響計畫—壹、機械提琴》的他笑稱這次的作品是創作以來較為「低科技」的作品,然而科技高低並非創作重點,如何回應創作命題才是關鍵。

合作過程中各藝術家以平等對話的方式,共同直逼創作源頭——對於活著的提問,再以各自的創作語言回應。因此這個燈光「裝置」似乎有了自己的靈性般於作品中展開對話;音樂設計王榆鈞則試圖利用音場擴大周書毅與燈光裝置的對話空間,提供觀眾進入作品的線索。這是一場無關乎科技高低,而是真誠地對自己、團隊、觀眾提出生命看法的對話。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