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波羅的天使—芭蕾藝術五百年》(野人出版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芭蕾故事串成的解謎之書

芭蕾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為何動作位置規矩繁多,服裝如此華麗?《阿波羅的天使—芭蕾藝術五百年》依循歷史脈絡,藉由許多故事、軼事、細節來介紹芭蕾的起源和流變,流暢的故事敘述,讓人把一知半解的芭蕾知識串接起來,可說是芭蕾的「解謎之書」。

芭蕾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為何動作位置規矩繁多,服裝如此華麗?《阿波羅的天使—芭蕾藝術五百年》依循歷史脈絡,藉由許多故事、軼事、細節來介紹芭蕾的起源和流變,流暢的故事敘述,讓人把一知半解的芭蕾知識串接起來,可說是芭蕾的「解謎之書」。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很有趣,特別對曾是舞蹈系學生的我來說,它不只是一本好看的「芭蕾故事集」,更是一本解謎之書,把過去許多一知半解的人物、事件、芭蕾史,透過流暢的故事串連起來,讓我知道影響芭蕾發展、進程的重要事件是因為哪些契機造成的;某位編舞家和音樂家又是怎麼認識、如何共同創作……

這種解謎對學舞的人格外重要,因為國內舞蹈系教授中西舞蹈史的老師多半不是舞蹈史本科出身,上課常拿著課本照本宣科,所以學生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對那些響亮的人物、名詞也無法理解。《阿波羅的天使》依循歷史脈絡,藉由許多故事、軼事、細節來介紹芭蕾的起源和流變,對想了解芭蕾的讀者很有幫助。

芭蕾為何「做作」? 都怪「宮廷」啦!

許多現代觀眾常批評芭蕾做作,其實他們都忽略了,芭蕾最早的發源,一直到晚近發展,都跟「宮廷」脫不了關係。

芭蕾如何作為宮廷藝術崛起,本書有很多考究細膩翔實的描寫。從法王亨利二世迎娶義大利貴族,將名為「芭里」或「芭蕾蒂」的社交舞從義大利引進法國開始,到了熱中表演的路易十三手中,芭蕾成為宮廷重要的娛樂。而他的兒子「太陽王」路易十四,不只本人是舞蹈高手,更將芭蕾舞舉為宮廷基本運動,讓舞蹈成為君王集權的象徵。所以,我們熟知的芭蕾動作多和宮廷儀禮有關,例如芭蕾下蹲(plié)就源於貴族的屈膝禮(要批評芭蕾做作前,應該先了解:這些動作是從宮廷來的!)。諸如此類的細節描述,補足過去我們只知道「路易十四時期,芭蕾制定五種位置(five position)、出現舞譜」的簡單知識。

舞蹈服裝同樣從宮廷服裝發展而來。我讀到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關於女性長袍如何取代圓撐裙出現在芭蕾舞台上——路易十六的王后瑪莉.安東尼酷嗜打扮(前幾年的電影《凡爾賽拜金女》就在描述其時尚奢華),她特別喜歡扮演牧羊女,穿上清純樸素的白色長袍,也連帶引起貴族仿效。但,整體來說,早期芭蕾服裝還是以「細膩、炫貴」為主,而這也釀成了法國大革命前後,人們對芭蕾的反感,革命也造成原本效忠君王的舞蹈家們往後數世紀輾轉流亡的命運。

經典如何成為經典  細說從頭

書中提及許多前代舞蹈家與音樂家、文人等藝文圈交誼,也是很有意思的部分。伏爾泰、盧騷等法國知識分子曾發表對舞蹈文化或演出的看法;安徒生曾愛上一位芭蕾伶娜,最後卻無疾而終;或者巴黎編舞家佩提帕(Marius Petipa)如何從巴黎、西班牙輾轉至俄羅斯聖彼得堡,借「肯砸重本」的帝俄王朝推出結構宏大的舞作,開拓芭蕾版圖。他與柴科夫斯基惺惺相惜的情誼(書中提到,這「也是柴科夫斯基畢生僅此唯一維持得下去的合作關係」),以及如何用舞台模型編舞劇……讓過去我對佩提帕、俄羅斯芭蕾缺乏連貫性的認識有所銜接、串連。

不只如此,《胡桃鉗》首演慘遭評論家砲轟宣判此作為俄羅斯皇家劇院的「奇恥大辱」,或後來斯特拉溫斯基與尼金斯基大膽的《春之祭》被舞團製作人狄亞吉列夫操作成一齣評價兩極的爭議之作,但這些作品都成為後世經典。讀到這些歷史,更令人深感:藝術家有沒有膽子、敢做不怕被觀眾噓下台的作品,是創造未來經典的關鍵。

我想,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好看的芭蕾故事書,說是「芭蕾聖經」也不為過。畢竟,能娓娓道來時代、社會環境如何影響芭蕾藝術的發展,且又能說得流暢好讀,這等功力可不是人人都有!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