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樂廳的舞台靠近整個廳的中央,雖然被觀眾席位環繞,卻呈現一個向四面八方開放的空間。(李秋玫 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音樂揚帆.2013 NSO@歐洲

這些殿堂,他們如此走過——

這次歐巡,NSO造訪了五個音樂廳,各有各的特色,樂團也必須一一調適。讓我們跟著NSO,也一起造訪這些音樂殿堂吧!

這次歐巡,NSO造訪了五個音樂廳,各有各的特色,樂團也必須一一調適。讓我們跟著NSO,也一起造訪這些音樂殿堂吧!

第一站

巴黎嘉禾廳  空間小而美

乍聽NSO歐洲巡迴巴黎演出的地點在嘉禾廳(Salle Gaveau)的消息,「塞得下嗎?」這個疑問即刻浮現腦海。

一九○七年開幕的嘉禾廳位於巴黎右岸第八區,離總統府愛麗舍宮僅百公尺之遙。嘉禾廳像一顆美麗的珍珠,雖然今天的光華已不如昔,但對五、六十歲這一代以上的樂迷和音樂人來說,這裡卻是瑪格莉特.隆(Margueritte Long)、克萊斯勒、柯爾托、納特(Yves Nat)、費哈斯(Christian Ferras)寫下一個個音樂傳奇的地點。

建立之初,嘉禾廳隸屬於嘉禾鋼琴公司,就像其他兩種品牌的法國鋼琴,普萊耶家族(Pleyel,蕭邦當年彈的便是普萊耶鋼琴)、艾哈家族(Erard,李斯特彈艾哈鋼琴)都有自己的音樂廳,一九二○年興建的普萊耶廳最大,約兩千個座位,是巴黎音樂重鎮,二○○六年修復;十八世紀的艾哈廳則是個沙龍型小廳,隱身舊國家圖書館的巷弄中。嘉禾廳介於兩者之間,約一千個座位,一般供獨奏會與室內樂使用。

進入鞋盒型的嘉禾廳,迎面而來的是一座Mutin-Cavaillé-Coll製造的中型管風琴,管風琴周圍是廿世紀初流行的鑄鐵裝飾工法,三層樓的座位仍保有當年的風貌。嘉禾廳的音效同樣維持當年的樣貌,偏乾,殘響不長,觀眾接收的訊息非常清楚。NSO音樂會前四天,我的喬治亞鋼琴家朋友阿瓦里亞尼(Irakly Avaliani)正巧剛在嘉禾廳舉辦獨奏會,當晚鋼琴的聲音(他彈的是一架一九二七年的嘉禾鋼琴)清楚而溫暖,阿瓦里亞尼說,這是巴黎讓鋼琴家感到最舒服親密的音樂廳。另一位年初曾在此登台的朋友、派里西絃樂四重奏團第一小提琴手Arnaud Vallin指出,對室內樂來說,則有一點回聲的問題,也就是左耳聽到樂器的聲音及右耳聽到的從音樂廳裡傳回來的聲音稍微不一致,會造成演奏者有點要抗衡的狀況。但他同時指出,嘉禾廳的大小及配置,是一個非常適合演出室內樂的空間。

十一月九日的音樂會,NSO在舞台上的確顯得擁擠,習慣了國家音樂廳的效果,突然覺得樂團被放大了一倍,一切細節也清晰地「暴露」出來。然而,在呂紹嘉總監細膩的控制和團員的配合下,整場音樂會並沒有任何爆衝爆棚的現象,能在時差還沒調整過來、排練時間有限及不討喜的演出空間下有這樣的表現,證明了NSO已具有與世界重要樂團一較高下的能力。

 

鄰近景點

往塞納河方向(南向)步行約十餘分鐘,便來到香榭麗舍大道起端與嘉禾廳建於同一個時期的大小皇宮(Grand Palais / Petit Palais)。大皇宮是一個指標性的大型藝術展場,策劃的展覽。小皇宮是一顆名符其實的珍珠,收藏的畫作雖來自十九世紀比較保守的沙龍展,但整體空間極為舒服,不啻為一窺時代風華的好去處。

從嘉禾廳往東步行約十五分鐘,便來到協和廣場北側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瑪德蓮教堂(Eglise Ste. Madeleine),教堂周圍五十二根宏偉的希臘科林斯式圓柱,是這座教堂的特色。作曲家佛瑞曾是這裡的管風琴師,一八八八年一月,他最著名的作品《安魂曲》(作品48)亦在此首演。

從嘉禾廳出來往西南方向折回,約兩分鐘路程便來到魯萊聖斐理伯教堂(Église Saint-Philippe-du-Roule),這是一座仿古羅馬聖堂(Basilica)式樣的宗教建築,同樣建於十八世紀末新古典主義運動時期。從這裡往西,延郊區聖翁諾黑路(Rue du Faubourg St. Honoré)步行約十分鐘便來到位於252號的普萊耶廳。二○○六年修復的普萊耶廳是巴黎的音樂聖地,巴黎管絃樂團與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駐紮在此,柏林愛樂、萊比錫布商、倫敦交響、海汀克、阿巴多、波里尼、克利斯蒂(William Christie)、賈可布斯(René Jacobs)等名家在此輪番上陣。

 

第二站

米蘭音樂院威爾第廳  有環繞音響感

米蘭音樂院(Conservatorio Giuseppe Verdi di Milano)位於義大利倫巴第大區(Lombardia)的米蘭市,不僅位居世界設計之都的中心,也是義大利首屈一指的音樂學院。成立於一八九一年的音樂院,百年多來已經造就了無數的音樂人才,無論是指揮、演奏、演唱或是音樂教育家,都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優勢在於和頂尖的表演場地——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 或 La Scala)有緊密的地緣關係,因此在此登台的一流名家,也常被網羅成為學校教師。這使得這所學校蜚聲國際,每年擁有超過八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申請入學進修,畢業生更包括來自台灣的知名演奏及演唱家。

仔細看學校的原文名稱,眼尖的人必定發現,其中包含著威爾第的名字。沒錯,如此亟富聲望的學校,聽說也曾是威爾第年輕時的選擇,可惜向音樂院的申請遭到拒絕。因此在威爾第過世之後,音樂院便改名為「米蘭威爾第音樂院」來紀念它的歌劇成就,相信,此舉也包含著幾分未能慧眼識英雄的懊悔吧!

音樂院校門只有一個小入口,看起來並不特別顯眼,反倒是隔壁面向馬路有所更氣派的教堂,因此常常被人誤會,以為教堂才是學院主要進出的地方。從大門進去之後有一個義大利式典型的中庭,裡面並不是非常大,有著幾間教室、琴房等。白天的音樂院裡充斥著各種樂器與聲樂的練習聲,但一到了晚上,音樂院便搖身一變,成為人聲鼎沸的地方,在街上滿是名貴車輛,穿著高貴的禮服的資深樂迷們也緩步出入這個大門。

米蘭音樂院威爾第廳(Sala Verdi del Conservatorio)的進出口就在中庭長廊的一端,鞋盒式的觀眾席從舞台前端往上延伸,兩側沒有包廂,總共有一千五百八十個座位。這個音樂廳相當特別,從NSO做sound check的時候聽來,在一樓中間偏後區域的位置聲音最好,很有聆聽CD時那種環繞音響的感覺。而到最後面的區域,雖然距離樂團遙遠,但聲音卻是相當親近。然而這個廳對樂團的演奏卻不是那麼有利,原因是聲音不容易從舞台出來,但為了保持音樂的優美,指揮呂紹嘉並不希望樂團演奏太過於push,為此特別請擔任獨唱的林孟君往前站一些,並微調樂器數量。在演出時,觀眾們在每首樂曲結束後便興奮地討論交換意見,直到最後一首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奏完時,更獲得了熱烈的掌聲加歡呼。

鄰近景點

從音樂廳出來,拐進幾個小巷中,就可以拍照蒐集到幾條以音樂家為名的道路,例如董尼才悌路、貝里尼路等等。繼續往大馬路走出來,步行十來分鐘的距離抬頭看,就會發現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的白色尖塔。這座教堂從起建到完成總共花費了將近六個世紀之久,因此建築風格十分特殊,包含了歌德式、新古典式及巴洛克式,外型極盡繁複的雕塑令人嘆為觀止。

往教堂右側走,穿過主要名牌集中地的精品街,史卡拉歌劇院就出現眼前。除了演出之外,劇院主體並不對觀光客開放。然而從側面的劇院博物館進去,可以參觀大量有關歌劇及劇院的珍貴海報、手稿、畫像、戲服等等,一旁還開了幾個包廂,讓遊客可以一窺整個劇院的內部。劇院東側的道路就稱為威爾第路(Via Giuseppe Verdi),沿著路走過去還可以發現威爾第咖啡館(Caffe Verdi),裡面充斥著威爾第相關的肖像、總譜等,而且從餐巾只到菜單,都有他的畫像。

 

第三站

烏迪內新喬凡尼劇院  觀眾鑑賞力佳

 

烏迪內境內的新喬凡尼劇院(Teatro Nuovo Giovanni da Udine),是依據十六世紀生於烏迪內的畫家、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喬凡尼.達.烏迪內(Giovanni da Udine)起名的。他被認為是拉斐爾最出色的學生和工作夥伴,在烏迪內也設計了許多重要的建築。然而新喬凡尼劇院卻不是一個古老的演出場所,它在一九九七年十月完工,以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演奏正式開幕。算算時間,劇院至今也才是十多歲的「青少年」。劇院建造前,弗留利(Fiuli)當地還曾經被封為「沒有劇院的城市」。事實上,以往也曾有一個極具歷史的「浦契尼歌劇院」存在,但自從被拆除之後,就沒有一個大型的建築可以提供歌劇表演用途,因此新喬凡尼劇院的落成,讓市民們漫長的盼望終於實現。

劇院高度有四層,但在四樓頂端還有更高的延伸,座位大約從九百四十到最高容納一千兩百三十人。整個觀眾席成弧形圍繞舞台,四層的包廂則工整地向上堆疊。別因為是小鎮的音樂廳就小看它,進入後台,赫赫有名的國際大師都曾到訪留下海報和簽名——不但有獨奏家馬友友、阿胥肯納吉、普萊亞、葛莉摩,還有跨界的蘿瑞.安德森、流行樂界的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更有馬捷爾指揮慕尼黑愛樂、鄭明勳指揮史卡拉愛樂、泰米卡諾夫都帶聖彼德愛樂、祖賓.梅塔和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管絃樂團等等,當然其中,還有台灣知名的舞蹈團隊──無垢曾經帶來的《花神祭》。

由於新喬凡尼劇院的設計傾向於劇場表演,天花板很高,因此交響樂團的傳聲顯得較為辛苦。尤其是出國後第一次演出《鑿貫》,除了重新調整音響的平衡之外,樂團後面打擊樂的聲音變得悶悶的,特別是鐵琴完全沒有殘響。所幸團員改變演奏的力度,使用延音踏瓣、輔以手揉琴鍵,最後在正式演出上效果極佳。由於烏迪內近奧地利,有許多奧國移民,因此聽音樂的方式很像,加上劇院的經營很有一套,有自己的樂季、自製和外租節目,也有一批自己的會員。當地觀眾衣著明顯貴氣,音樂的鑑賞力也有相當水準,當《鑿貫》發表後,許多觀眾更在座位上側身與作曲家握手表示欣賞。

鄰近景點

對許多人來說,烏迪內(Udine)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它所在的地區,卻是義大利輕工業的發展地,也是經濟相當發達的寶地。它位於義大利的東北方,地處的里雅斯特(Trieste)和威尼斯之間。南部是平原、北部是山區,由於有鐵路和公路與巴爾幹和中歐各國相通,所以堪稱為義大利的東大門。這裡盛產皮革製品、臘腸,喜愛啤酒的人,就會知道,全球知名的莫雷蒂啤酒(Birra Moretti),就是在這裡發酵釀造的。

烏迪內還是足球俱樂部烏迪內斯的主場;二○一一年第十三屆義大利烏迪內遠東國際電影節,就選擇以港片《報應》作為閉幕電影,並且於新喬凡尼劇院舉行閉幕電影活動。劇院附近走路只要五分鐘,就可以到烏迪內音樂學院(Conservatorio Jacopo Tomadini di Udine)一遊;往西北走大約八分鐘,就會發現普利塔大教堂(Oratorio della Purità),有十七世紀畫家提埃波羅(C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壁飾和油畫可以欣賞。

 

第四站

日內瓦維多利亞音樂廳  華麗又貴氣

瑞士日內瓦的維多利亞廳(Victoria Hall)興建於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四年間。出資者是十九世紀下半葉英國駐日內瓦的領事巴東(Daniel Fitzgerald Packenham Barton,1850–1907),他以當時的英國元首維多利亞女王命名這個新的私人音樂廳。一九○四年時,巴東領事將音樂廳捐贈給日內瓦市政府。一九八四年,維多利亞廳內部失火,部分原始裝潢毀損,但有關當局以最考究的態度,儘量回復原貌。

維多利亞廳的外觀是法國美術學院派建築風格(Beaux Arts),融合了古典和文藝復興的精神。內部入口處之裝潢較為樸素,但音樂大廳則是華麗到幾近洛可可(Rococo)風的新巴洛克(neo-Baroque)風格,鏤簋朱紘、山楶藻梲,讓人目眩神馳,讚嘆不已!

現在,維多利亞廳是日內瓦的主要古典音樂表演場地。也是知名的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一般翻譯為「瑞士羅曼德管絃樂團」;直譯則接近「瑞士法語區管絃樂團」)的主場,該團目前由出身指揮家族的Neeme Järvi擔任音樂總監。

在NSO離開維多利亞廳後不久,俄國指揮泰米卡諾夫(Yuri Temirkanov)客席該團,與美國鋼琴家Emanuel Ax合作。再隔幾天,古樂權威Sir John Eliot Gardiner帶領他手創的「革命與浪漫管絃樂團」(Orchestre Révolutionnaire et Romantique)造訪。在NSO翩然造訪之前,則有伊凡.費雪(Iván Fischer)率領布達佩斯節慶樂團(Orchestre du Festival de Budapest)在此與葡萄牙鋼琴家Maria João Pires共同演出。此外,二○一三/一四上半樂季還有其他許多知名器樂家在維多利亞廳獻藝,包括加伏里洛夫(Andrei Gavrilov)、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茱莉亞.費雪(Julia Fischer)、佛萊瑞(Nelson Freire)、提鮑德(Jean-Yves Thibaudet)、約夏.貝爾(Joshua Bell)等等。

維多利亞音樂廳是NSO此次五個巡演音樂廳中,音響效果與台北國家音樂廳最接近的,相對來說團員較沒有適應的問題。甚至,與台北國家音樂廳相比,團員更樂於在此演奏,除了樂團整體音響融合得宜之外,在維多利亞音樂廳的舞台上,各聲部之間彼此聽得更清楚,更容易互相協調,合奏效果大大加分。當天演出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出現令人驚豔、如大型室內樂般的層次,除了團員對樂曲已有十足掌握,音樂廳理想的音響效果,應也有幫助。另外,絃樂溫潤柔美的音色,則特別受到聽眾青睞。

鄰近景點

同樣位於新廣場(Place de Neuve)的日內瓦大劇院(The Grand Théâtre de Genève),建於一八七九年(後於一九六二年大火後重建),擁有一千五百席,是喜愛歌劇的愛樂者絕對不能錯過的重要景點。大劇院一季約上演十齣 (共六、七十場)歌劇製作,目前當紅的歌劇明星們也會於此舉辦獨唱會。另外,大劇院也有常駐的芭蕾舞團與合唱團,芭蕾舞團一季獨立演出三到四齣(共約廿場)製作,而合唱團目前擁有位四十幾位專業歌手,除了支援所有歌劇演出之外,也經常與瑞士羅曼德管絃樂團合作。此外,設立於一八三五年,日內瓦音樂院(Le Conservatoire de Musique de Genèv)為瑞士最古老的音樂院,同時也是歐洲最古老的音樂院之一。不同於日內瓦音樂大學,此音樂院主要為非音樂系主修學生提供音樂課程,目前約有兩千四百位在學生。

第五站

柏林愛樂廳  聲響設計獨特

要理解柏林愛樂大廳聲響的特殊之處,不妨先看看柏林愛樂自己怎麼說。在柏林愛樂的官方網站上面有一篇短文〈聲響學與樂音—發響空間Akustik und Ton. Klingender Raum〉(作者Rainer Esche),其中談到柏林愛樂廳在設計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目前大家所知的柏林愛樂廳是由德國建築師漢斯.夏隆(Hans Scharoun)設計建造,並於一九六三年開幕啟用。傳統的音樂廳中,樂團置在一端,而觀眾席在另一側。夏隆的設計裡,樂團的舞台靠近整個廳的中央,雖然被觀眾席位環繞,卻呈現一個向四面八方開放的空間。由於這個空間不再被傳統音樂廳中三面垂直的牆面包圍,樂團演奏出的樂音不能立即近距離反射回給舞台上的樂手,衍生出來的質疑是,台上的音樂家們在演奏時如何聽見彼此?

反射聲波用的垂直牆面既然不存在,那就只好另外製造反射的表面。根據該文,設計團隊運用的解決方法,是將反射的表面安插在觀眾席中。柏林愛樂廳中的觀眾席,是分隔為一段段如同梯田的區塊,階梯式地上升。一階與一階之間自然形成一片片垂直的表面,這些表面可以反射聲波。第二個方式是在樂團舞台上方十二公尺處,吊掛多片像是雲朵一樣的面板。這些面板微微向下彎曲出一個弧度,將聲波反射回樂團。大廳上方的天花板也是由三片凸面的拱形物構成,目的是為了讓聲音均勻地散在整個廳裡。第三是在天花板的兩側邊緣,另外建構像是金字塔形的尖突造型,也是用作均勻地反射聲波。

這邊額外要解釋的是,一個音樂廳的設計不只要反射樂音的聲波,還要控制這個反射;回聲太多的場地會讓聲波在空間游蕩太久,反射音和樂音以相反方向相遇,會合成一種「駐波」,形成樂音之外的干擾性聲音,而低音產生的「駐波」,對人的耳朵來說最為明顯。因此,該文中提到,在那尖突空間內還另外安裝吸收低頻的材質,即為這個削減駐波的考量。

鄰近景點

柏林愛樂廳並非一個獨立的音樂聆賞機構,在它的周遭環繞了新國家藝廊(Neue Nationalgalerie)、陳畫館(Gemäldegalerie)、裝飾藝術博物館(Kunstgewerbmuseum)、樂器博物館(Musikinstrumenten-Museum)等等,這些藝術展場共同構成的區塊,在柏林當地稱作「文化論壇」(Kulturforum)。

「文化論壇」的南邊,座落著柏林國家圖書館(Staatsbibliothek),亦由柏林愛樂廳的建築師漢斯.夏隆(Hans Scharoun)設計;相較於愛樂廳冠有刺眼銳利的金字塔,國家圖書館的外觀則是主要以兩片巨大的斜頂緩緩地蓋上;兩座建築物隔一條馬路一南一北,饒有學術與藝術相互對照的興味。「文化論壇」的北邊是一座占地兩百一十公頃的蒂爾加滕公園(Tiergarten),是柏林市民休閒遊樂的好去處。「文化論壇」的東邊在兩德分裂期間緊鄰柏林圍牆,屬於東西柏林的邊境,少有發展。然而正因為如此,在兩德統一、柏林圍牆倒塌之後,這一帶久未開發的邊陲之地,反而得以用來興建最摩登、最時髦的辦公大樓、購物中心、餐廳及電影院;都會生活繽紛的一面,其實活絡了文化靜思的一隅。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